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ID:34657141

大小:241.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4月理论学刊Apr.2006第4期总第146期TheoryJournalNo.4Ser.No.146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吴涌汶(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编辑部,重庆400041)〔摘要〕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无论从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看,还是从其微观动力机制看,都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在宏观动力机制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微观动力机制上考察,对历史进程发展的迟速则具有决定性意义。〔关键词〕唯物史观;先进文化;决定性作用;控制论〔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6)04-004

2、8-04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恩格斯在谈到唯物史观的应用时则指出:“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1](P732)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如何理解诸如此类看似矛盾的论断?笔者以为,根据经典作家的一系列论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仅仅是针对世界历史演进总趋势之轨迹而讲的,可称为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它们之间的反作用机制,则着眼于历史进程中时空局域上的作用机制,可称之为社会演进的微观动力机制。为了得到社会形态演进的一幅清晰的图景,

3、我们不妨把其宏观与微观动力机制综合起来,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语言加以概略描述。生产活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因而,人类社会首先是一个与自然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生产活动无非是按照人的需要,使自然界的一部分物质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物质状态的变化依靠能量转化,对能量转化的控制,则依靠信息。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来之于自然界的信息,还是来之于人类社会本身的信息,只要它被人们所获取、利用,就必须为人脑所加工,形成观念、意识。获取的信息越丰富,对信息处理的水平越高,则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从而,输入系统的能量越多,能量转化效率越高,于是生产力水平

4、也越高。因此,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一个相互交往的活动。正像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是吸引和排斥,矛盾的解决方式,比如在行星运动的场合,是提供一条椭圆形轨道一样,人类交往领域最基本、最原始的矛盾是合作与冲突,矛盾的解决方式是提供一套主导人们行为的游戏规则。在广义生产领域形成的这一套游戏规则,也就是马克思称之为生产关系的东西。起初这些规则是偶然地产生的,处于不稳定状态。要把其中一些重要的规则稳定化和有序化,就需要收集有关人们交往活动、交往习俗、规则约定等方面的信息,经过价值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等处理过程

5、,形成一套观念体系,然后再经过选择过程,凝结为刚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柔性的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的东西,进而,通过反馈控制机制,把生产关系稳定在与社会既定目标相适应的限度内,以维持社会在结构有序、功能有序的状态下稳定发展。按照马克思把制度系统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子系统的思路,我们可以分别对两大子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更为具体的控制论原理基础上的分析。如图1所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成机理是同构的,区别仅仅在于效果检验和目标信息的标准、内容不同。48图1制度形成机理框图我们先来分析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形成机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本身要素的发展,而且受到

6、社会交往关系的影响,因而,随着生产的技术方式的变化,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改变他们相互交往的游戏规则来使生产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产生出制度创新的观念。制度创新的观念一经产生,就会据此确立实施新制度所欲达到的目标(如,使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并作出具体的制度设计,继而付诸实践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偶然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为评价新制度的效果,需排除这些随机因素的影响,即,需要有一个滤波器。经滤波以后,对新制度的效果进行检验,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率的提高程度)是检验的标准。检验信息反馈到输入端,与目标信息相比较,得到误差信号,然后,根据误差信号,改善制

7、度设计。如此循环往复,并通过社会扩散机制,在全社会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形成机理与经济基础领域的制度形成机理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其效果检验的标准,对阶级社会而言,主要是反映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公正观,其目标信息的内容主要是统治阶级各阶层对制度的满意程度。上层建筑子系统与经济基础子系统存在着信息的相互反馈关系,它们相互把对方作为一个环境,通过反馈信息的识别机制以及决策机制,对制度创新观念产生影响。其信息反馈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两大子系统之间信息反馈框图根据这一反馈机制,我们可以对社会革命作出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