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

ID:34654881

大小:25.90 MB

页数:189页

时间:2019-03-08

上传者:U-56225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_第1页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_第2页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_第3页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_第4页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姓名:何国辉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林业经济管理指导教师:余建辉20080401 摘要造纸产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永不衰竭”的产业,其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引人瞩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纸产品产量及消费总量都在迅速增长。全球纸产品生产和贸易重心有加速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的态势。因此,国内造纸企业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一些传统的造纸区域希望努力维持或极力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一些非传统的造纸省份也希望能抓住国内造纸产业重新洗牌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构建了包括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及制度环境等6要素在内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子概念模型,在该模型中,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波特模型及相关模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与改进。本研究首次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为后人科学的研究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首次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各省级区域进行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横向与纵向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人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奠定重要的基础。’本文采用了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聚类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标杆测定法等方法,对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提升对策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结论。.主要结论有:①资本密集、资源密集、规模效益显著、污染型、产业关联度大等5个方面是造纸产业最为重要的5个特性;②从理论上分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与制度环境等6个要素,其中企业素质、融资能力与产业组织结构是区域造纸产业的核心要素;③从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纵向测评结果来看,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表现较为稳定;④融资能力与产业组织结构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它们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⑤根据SWOT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在资源一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有限的因素一拥有竞争优势,而在融资与产业组织结构等一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一处于竞争劣势。关键词: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造纸产业;计量分析IX AbstractPaperindustryhasplay’edanimportantroleinsocialandec()nomicdevelopment.It‘srecognizedasa—sunriseindustry”internationallyand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thepulpandpaperproductionandconsurnptionhavebeengrow7ingrapidly.Theglobalpapermanufacturingcenteristrendingtol-hOVetowardChina—centeredregioninAsiaandPacificRim.Thus.paperindustry,inChinahasbeenfallingintoabrutalbattlemrseverecompetition.TheanalysisshowsthattheregionalcompetitionisbecomingITloreandmorefurious..thetraditionalpaper--makingprovinceswishtomaintainormaximizetheircompetitiveadvantages,whilesomenon—paper—industryprovinceshopetocatchupwiththislastopportunityforreshufflingandgainingmoremarketshares.7Fherefore,thisstudyonreg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ofthepaperindustr?7isavitalimportantnowadays.TheresearchisthefirsttimeinChinatodevelopaconceptionmodelforregioncompetitivepowerinpaperindustU.Themodelconsistsofr.esourcesendowment.financingability,qualityofenterprise,structureofindustrialorganizationjrelevantindustriesandtheinstitutionaIenvironment.Inthisresearch.Porteranditsaft51.atedmodelshavebeenimp?pvedandmodified.Thequantitativeanalysisonthesesixelementshasbeenconducted.Theanalysishasprovidedanewdirectionandfleshconceptforfurtherresearchinthefuture.Moreover,theregionalcompetitivepowerevaluationmodelhasalsoconstructed,whichwillprovideanimportanttoolforassessmentofthetemporal—spatialcompetitivepowersamongstprovinces.Severalresearchmethods,namely,SystemAnalysis,AHP,Delphiprocess,ClusterAnalysisandMultivariateAnalysiswereemployedinthisstudytoexaminetheissues,mechanismandmainfactorsofregionalcompetitioninpaperindustryatprovinciallevel.Theevaluatingsystemsandthepotentialcountermeasureswereproposed.AnumberofresearchoutcomeswereconcludedThemainconclusions:1)thecapitalintensive,recoursesintensivejscale—basedbenefit、highpollutionandhighindustrialcorrelativenessarefivemostinfluentialfactorsinpaperindustry;2)theoretically,resourcesendowment,financingability.qualityofenterprise,structureofindustrialorganization,relevantindustries,andtheinstitutionalenvironmentaresixkeycomponentsofcompetitivepowerforregionalX paperindustry.Amongthem,qualityofenterprise,financingabilityandthestructureofindustrialorganizationarethekeyelementsforregionalcompetitioninindustry;3)theassessmentofthecompetitivenesspowerofFujianindustryhasshowedthatduring1999—2005,thecompetitivenesspowerofFujianindustryWasstable;4)financingabilityandthestructureofindustrialorganizationhavepositiveimpacton.thecompetitivenesspowerofindustry;5)TheSWTOanalysisshowsthattheadvantageofFujianindustryisresourceabundance,however,thedisadvantagesarefinancingabilityandthestructureofindustrialorganization.Keywords:regionalcompetition;industrialcompetition;paperindustry;quantitativeanalysis.XI 图目录图1.1论文研究框架图⋯⋯⋯⋯⋯⋯⋯⋯⋯⋯⋯⋯⋯⋯⋯⋯⋯⋯⋯⋯⋯一6图3.12000.2006年全国纸和纸板的生产量与消费量⋯⋯⋯⋯⋯⋯⋯⋯..25图3.2中国纸和纸板产品的结构⋯⋯⋯⋯⋯⋯⋯⋯⋯⋯⋯⋯⋯⋯⋯⋯⋯26图3.32006年中国纸产品进出口情况⋯⋯⋯⋯⋯⋯⋯⋯⋯⋯⋯⋯⋯⋯⋯⋯⋯⋯⋯27图3-42006年造纸企业经济类型结构⋯⋯⋯⋯⋯⋯⋯⋯⋯⋯⋯⋯⋯⋯⋯30图3.52006年中国造纸企业规模结构⋯⋯⋯⋯⋯⋯⋯⋯⋯⋯⋯⋯⋯⋯⋯3l图3-6中国造纸产业区域分布图⋯⋯⋯⋯⋯⋯⋯⋯⋯⋯⋯⋯⋯⋯⋯⋯⋯.32图3.72000.2006年我国主要省市纸和纸板产量变化趋势图⋯⋯⋯⋯⋯..35图3.82000.2006年前10名省市产量与全国造纸总产量对比图⋯⋯⋯⋯36图3-92000.2005年前10名省市造纸产量占全国比例变化趋势图⋯⋯⋯37图4.1造纸业主要上游产业直接消耗系数⋯⋯⋯⋯⋯⋯⋯⋯⋯⋯⋯⋯⋯42图4.2造纸业主要下游产业直接消耗系数⋯⋯⋯⋯⋯⋯⋯⋯⋯⋯⋯⋯⋯42图4.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55图4.4波特的“钻石模型”⋯⋯⋯⋯⋯⋯⋯...⋯⋯⋯⋯⋯⋯⋯⋯⋯⋯⋯⋯57图4.5区域竞争优势来源的“钻石模型”⋯⋯⋯⋯⋯⋯⋯⋯⋯⋯⋯⋯⋯57图4.6文JJd,铁的“五因素论”⋯⋯⋯⋯⋯⋯⋯⋯⋯⋯⋯⋯⋯⋯⋯⋯⋯⋯58图5.1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图⋯⋯⋯⋯⋯⋯⋯⋯66图6.1综合竞争力分类结果的类成员表⋯⋯⋯⋯⋯⋯⋯⋯⋯⋯⋯⋯⋯。102图6.2竞争力结构分类结果的类成员表⋯⋯⋯⋯⋯⋯⋯⋯⋯⋯⋯⋯⋯一104图6.3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变化图⋯⋯⋯⋯⋯⋯⋯106图6.4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变化图⋯⋯⋯⋯⋯⋯⋯107图6.5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变化图⋯⋯⋯⋯⋯⋯⋯108图6-6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变化图⋯⋯⋯⋯⋯⋯⋯109图6.7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变化图⋯⋯⋯⋯⋯⋯⋯llO图8.12003.2007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124图8—2200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125图8.3福建省2005.2006年财政金融竞争力比较柱形图⋯⋯⋯⋯⋯⋯⋯128图84福建宁德核电站⋯福鼎秦屿镇备湾村开工现场⋯⋯⋯⋯⋯⋯⋯..130图8.5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橘园洲大桥⋯⋯⋯⋯⋯⋯⋯⋯⋯⋯⋯⋯⋯。130图8-6福州港江阴港区码头⋯⋯⋯⋯⋯⋯⋯⋯⋯⋯⋯⋯⋯⋯⋯⋯⋯⋯..13l图8.7规划中的100万吨/年大型纸浆林纸一体化工程原料林分布图⋯.135VI 表目录表3.12006年中国纸浆、废纸、纸及纸板、纸制品进口情况⋯⋯⋯⋯⋯28表3.22006年中国纸浆、废纸、纸及纸板、纸制品出口情况⋯⋯⋯⋯~29表3.32000.2006年我国主要省市纸和纸板产量统计⋯⋯⋯⋯⋯⋯⋯⋯一34表3_42000.2005年前10名省市造纸总产量及所占比例⋯⋯⋯⋯⋯⋯⋯36表4.1相关产业对造纸业的波及效应⋯⋯⋯⋯⋯⋯⋯⋯⋯⋯⋯⋯⋯⋯⋯.44表5.1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初选指标⋯⋯⋯⋯⋯67表5.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9表5-3二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79表5-4显性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80表5.5基础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80表5-6核心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80表5.7环境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80表5.8产业实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l表5-9产业盈利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l表5.10生态环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1表5.1l区域经济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1表5.12基础设施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2‘表5.13资源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一82表5.14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2表5.15企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2·表5.16融资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3表5.17制度环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3表5.18关联产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84表5.19评价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84表6-1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89表6.2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9l表6.3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93表6-4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94表6—5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96表6-6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97表6.7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99表6-8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一⋯⋯⋯⋯⋯⋯⋯100VⅡ 表6-9表6.10表6.1l表6-12表6.13表7.1表7.2表7.3表7.4表7.5表7-6表8.1表8.2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105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107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108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109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110回归方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114回归方程自变量筛选过程一览表⋯⋯⋯。二⋯⋯⋯⋯⋯⋯⋯⋯⋯..116回归方程拟和总结一览表⋯⋯⋯⋯⋯⋯⋯⋯⋯⋯⋯⋯⋯⋯⋯⋯..117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表⋯⋯⋯⋯⋯⋯⋯⋯⋯⋯⋯⋯⋯⋯⋯⋯⋯一117拟和的回归方程系数表⋯⋯⋯⋯⋯⋯⋯⋯⋯⋯⋯⋯⋯⋯⋯⋯⋯..118自茭量各测量指标与因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一览表⋯⋯⋯⋯119闽西北地区主要制浆造纸企业⋯⋯⋯⋯⋯⋯⋯⋯⋯⋯⋯。⋯⋯⋯133闽南地区主要造纸企业⋯⋯⋯⋯⋯⋯⋯⋯⋯⋯⋯⋯⋯⋯⋯⋯⋯..134VⅢ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学位c毕业,论文作者亲笔签名《易歹荔舀骖彳日期: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函q心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靴弹必做储耱鹳:铴卿日‘飙矽%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含峨。日期:乡1乡御珂·oJ 1虽吉I1于目1.1选题依据1.1.1区域竞争力理论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竞争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社会各界人士日益关注竞争优势对某一国家、地区或某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E.Porter)发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以来,竞争优势被引用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被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所重视。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从区域和城市层面来研究竞争力问题,有关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方面的文章数量众多。但是,从区域(城市)层面研究,难免会陷入当前从国家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遇到的相似困境,由于区域经济太笼统且涉及大量的、内容广泛的要素指标,难以深入研究,再者一个区域也不可能使其所有的企业和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从行业角度来考察更有现实意义。1.1.2中国省级区域提升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造纸产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纸及纸板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人瞩目,被国际上公认为“永不衰竭”的产业,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瑞典等经济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制造业之一。现代造纸产业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在产品总量中,80%以上作为生产资料用于新闻、出版、印刷、商品包装和其他工业领域,不足20%用于人们直接消费。造纸产业关联度大,涉及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等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已将纸及纸板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之一。近年来世界纸制品产量保持了3%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产量达到3.4亿t,2004年达3.6亿t,2005年达3.67亿t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纸产品消费也迅速增长,加上出口份额在增加,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为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500家,纸和纸板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6500万t,较上年5600万t增长16.07%;而消费量却达到了6600万t,较上年5930万t增长II.30%,人均年消费量为50km,比上年增长5km圆。造纸产量和消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由于纸和纸板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物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其用途已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印刷、包装装潢、生活用纸、工农业技术用纸、科学技术用纸等,其中特别是作为商品包装材料用的纸和纸板,以其环保、包装成本低、运输方便等特性正强有力地替代木材包装。因此总的来说中国纸业还处于成长期,纸业会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近5年全球纸和纸板的消费量整体保持缓慢增长,年平均增长大约2-3%,而同期中国造纸行业以16.13%的增●幅位列全球之冠,中国己成为全球消费最主要的增长点,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2妒。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纸品市场消费量将达到7000_-8000●’●,万t。市场需求的扩大暗示着我国造纸产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世界上主要造纸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纷纷涌入中国跑马圈地,全球造纸行业的生产和贸易重心有加速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造纸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一些传统的造纸区域努力维持或极力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一些非传统的造纸省份也希望国内造纸产业能重新洗牌,在中国造纸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总而言之,我国众多省级区域都期望通过发展造纸产业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造纸产业的区域竞争将是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增强竞争力是我国各省级区域造纸产业最为现实也是最为迫切的需要。。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M】.2007:27.。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度报告们.中华纸业,2007,28(6):615.。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M】.2007:28.2 1.2选题意义1.2.1理论意义(1)在特定产业——造纸产业应用和实践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竞争力理论。从已有文献成果来看,目前有关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更无学者专门针对省级区域这个特定范围内的造纸产业竞争力做过系统研究。当前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层出不穷,然而,较为遗憾的是,一些最新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还没有被吸收到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当中,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形成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一些亟待研究的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本文把最新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理论引入一个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区域,扩大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竞争力理论的应用范围。(2)根据造纸产业的特征对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正,从而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考虑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时着重从波特的竞争力模型入手,同时又根据造纸产业的特性对波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最后还通过计量分析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从而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一定程度发展了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1.2.2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相比,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意义上。(1)有利于促进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在多个方面均处于竞争劣势,面对国内外造纸产业严峻的竞争形势,尽快提升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了我国造纸整个行业的共同心声。而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是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最终都要落实到区域的层次,因此,我国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将有利于我国整个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认识,为提升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我国众多省级区域都在积极发展造纸产业,都试图提升本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它们就不能真正了解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特性,不能做到对症下药,也就不能真正找到提升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路径。本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各省级区域政府对症下药,找到提升本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3)有利于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比较和分析。本文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可以对各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比较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也可发现各区域造纸产业各指标之间的差别和差距,从而也可为竞争力较弱的区域指明竞争力提升的方向。(4)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主要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曾经是传统的造纸大省,南纸与青纸在全国造纸行业曾经是深有影响的大型造纸企业,但是随着,t。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近十几年,全国造纸产业区域布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福建省造纸产业在全国造纸产业的地位每况愈下,如何重振福建造纸产业雄风,提升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成为福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找出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波动的原因,同时利用福建省与其它省份评价结果的对比找到福建省造纸产业与其它区域造纸产业的差距,最后根据这些原因和这些差距,对提升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时正值福建掀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潮之际,作为传统产业的造纸产业更需要思考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从而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而做出自己应有贡献,因此,本研究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1.3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3.1研究框架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I-i所示。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查阅、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内外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不足及当前中国各省级区域提升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现实出发,拟定了本论文的题目。全文总共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它包括了第二章与第三章,其中第二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竞争力理论的进展与不足,说明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第三章通过对中国造纸产业及各省级区域造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概述,指出了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理论上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是整篇论文的理论立足点,内容包括第四章,在分析造纸产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深入分析了其构成要素,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第兰部分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进行了横向测评及对福建省7年来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测评。这部分内容包括第五章与第六章,第五章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确定,第六章是对具体样本的实证测评。第四部分基于我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2005年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各个构成因素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内容包括第七章。第五部分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该部分以福建省为案例,通过对其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SWOT分析,利用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的结论,提出了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设。 1.3.2研究方法图1-1论文研究框架图Fig.1-1Theframeworkdiagramofthethesis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因而本文把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视为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理论建立了区域造纸产业6 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紧密结合,首先利用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竞争力理论分析哪些因素决定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然后利用中国各省区造纸产业发展的实践数据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使得出的结论更加严谨、可靠。(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典型的系统工程方法,本文在确定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各指标权重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4)德尔菲法(Delphi):本文在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各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时及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时采用了德尔菲法。(5)聚类分析法:本文在分析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横向测评结果时,为了使研究更为科学、严谨,在对信息整理和归类时采用了聚类分析法。(6)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是当前从定量角度研究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本文将此方法运用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中。(7)标杆测定法:本文在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时使用了标杆测定法。1.4研究特色或可能的创新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研究特色或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4.1研究内容上的创新(1)首次构建了包括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及制度环境等6要素在内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在该模型中,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波特模型及相关模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与改进。(2)首次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这为各省级区域进行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测评与纵向测评提供了测评工具,也为后人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奠定重要的基础。7 1.4.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1)把计量经济学中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中,使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传统的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分析,这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改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2)应用聚类分析法,首次把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分别依据综合竞争及竞争力结构划分成6个层次,这一新的分类方法将为后人进行相关分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分类结果也对各造纸省份认清自己在全国造纸产业中的地位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力提升对策具有重要意义。(3)首次使用了标杆测定法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进行了研究,这为后人进行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面临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重视对竞争力的研究,竞争力的各个层面,包括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加入这个研究领域,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深度正在不断被挖掘,竞争力研究的广度正在不断被拓展,近二三十年,经过各国机构与学者的共同努力,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1国际竞争力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只要两个国家存在着利益的交叉与冲突,国际竞争就不可避免。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军事上的竞争,一个有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往往拥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然而到了战后,世界各国的竞争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各国都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为已任,国际之间的竞争变成了综合势力的较量,其中竞争最为直接和激烈的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引起了各国政府与机构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正式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是1978年白宫和参议院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开始美国竞争力研究。第一份正式的国家竞争力报告应该是1980年美国劳动部国外经济研究办公室提交的《关于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此后,各国政府或组织开始纷纷重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包括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等四个层次,国内外学术界在这四个层次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区域造纸产业,因而下面主要对国家竞争力与产业国家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综述。9 2.1.1国际竞争力的含义“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1985)中提出,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则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某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指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能够达到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能力。美国《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的能力。’’瑞士洛桑管理开发学院(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创造增加值,从而积累国民财富的能力,国家通过协调资产条件与竞争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全球经济活动与国内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这四对关系来实现其国际竞争力。OCED(经合组织)将竞争力描述为一国或地区能在自由和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满足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同时又能长期保持和扩大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迈克尔·波特(1990)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他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互相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回四川师范学院的张超副教授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圆。庞娟认为产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一国产业与外国产业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樊锐,于艳认为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可表述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或一。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0—55.。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J].宏观经济研究,2002,(5):51-54∞庞娟.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初探[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6-18.10 个区域特定产业通过在竞争的国际市场或区域市场销售其产品,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具有的比较能力”①。还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工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而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2.1.2国际竞争力的评价2.1.2.1国外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如用GDP和人均GDP来评价国家竞争力,使用一些进出口指标数据来评价产业竞争力@@。第二种是以竞争力决定因素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以竞争力决定因素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又有两类,一类是以单项因素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如以生产率高低为基础来评价国际竞争力高低、以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等等;第二类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如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和世界银行的国家竞争力数据库采用的均是这种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就开始了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和评价,每年出版各自的研究成果《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业已成为衡量各国竞争力水平的基准。WEF将形成国家竞争力的因素归为开放程度、政府、金融、技术、管理、基础设施、劳动、法规制度八项,它们构成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结构。IMD则认为,一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实力也是影响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IMD早期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政策及运行、基础设施、金融环境、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和国民素质八个准∞樊锐,于艳.山东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5,(4):71—74.o朱春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1):62-64.口Lun曲erg,Lars(1988).Technology,FactorProportionsandCompetitiveness[J].Scand.JournalofEconomics90(2)。PP.173-188.田Carmichael,E.A.1978.Canada’SManufacturingSector:Performsnceinthe1970s.CanadianStudyNo.51Ottwa.静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0_74. 则;2002年后,IMD调整研究思路,更加突出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意义,将指标体系的准则调整为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条件四项。2.1.2.2国内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所采用的方法受WEF、IMD及世界银行等大型机构的影响较大,普遍采用的是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我国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开始于1989年,在那一年,原国家体改委与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商定进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合作研究,并于1993年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1994年中国加入该报告的分项目比较,1995年中国进行该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并参加全球竞争力排序。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于1997年3月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该报告应用381个指标数据,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工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金融体系、政府管理J等方面∞。1991年,狄昂照、吴明录等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大软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该课题重点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及度量方法,提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入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活力、创新能力、国家干预八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设立了这些决定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亚太15国(地区)国际竞争能力的比较圆。1993年,任若恩等教授与荷兰格林根大学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项目(ICOP)组的专家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1995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武汉大学经济学系邹薇(1999)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1995年九大。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尊狄昂照、吴明录、韩松、李正平[M].国际竞争力.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2 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厦门大学的周星和付英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等于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综合分析模型,从产业素质、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度因素、产业国际化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金昌认为出口与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他设计了一套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其一,.反映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主要有市场渗透率指标、进口所占比例指标、出口贡献率指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其二,反映净出口(贸易赢余)的指标,主要有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竞争力指数和贸易分工指数;其三,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家计委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据此设计出一套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固。中国社会科学院裴长洪研究员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前者用来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可通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来衡量。后者用来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有三大类:一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二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三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可以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的理论模型中推导出来@。陈晓声将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层次,六个模块。三个层次分别是指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其中外显性竞争力主要是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满足需求、争夺市场份额的能力,它包括产业实力和产业。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1999,(5):27-32.。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0。21(3):29-33.母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01,(20):17—25.∞王昌林,史清琪,等.我国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J].北京统计,2001,(7):36—37.曲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13 效益两个模块;内在竞争力是指支持和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各方面的条件和保障,它包括产业资源、产业结构和产业能力三个模块;制度竞争力是指影响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体制、创新体制和激励机制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更为持久和更本性的影响,总称为产业动力模块∞。2.2区域竞争力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定义。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认为区域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居和活动的社会单元。区域一般按研究目的划分为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行政区域是以国家行政区域为依据划分的,如省、市、县等。经济区域是指经济上密切相关的某一空间范围,这一空间具有经济意义上的同类性和联系性,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基于现实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国家竞争力研究关注较早。原国家体改委自1989年起就开始与WEF和IMD商讨共同开展国家竞争力研究,至于区域层次的竞争力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王秉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做出了较早的贡献。2000年以后,区域竞争力研究在国内广泛展开。大量文献涉及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基础、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改善措施等。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关于国家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研究的理论,与在内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上与前面介绍过的国际竞争力差异较小,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这里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回顾。2.2.1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国内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认识基本上是“区域”+“竞争力’’的组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得到普遍认可的定义。概括起来,国内学者对于区域竞争力的认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侧重于强调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在特定大区域中与同类区域争夺和利用有限资源的能力,如王秉安教授就认为,所谓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区域∞陈晓声.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上海统计,2002,(9):13—15.o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8—59.14 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优化配置能力国;二是强调区域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强调以研究区域的经济实力为研究对象,本区域的价值创造能力与实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表征,如阳国新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各经济区域所提供的商品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中占领的市场份额回。三是从区域的相对比较优势出发,认为区域竞争力就表现为区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区域竞争力即是培育该种比较优势的能力,以王连月、韩立红等为代表@。2.2.2区域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指标选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数量多范围广,研究者一般用两套指标进行研究:一类是定性指标,另一类是定量指标,大都将两类指标进行有机结合,前者的评价方法还不成熟,不可靠,主要依据专家系统,采用调查打分方法来确定;后者则是建立三级或更多层次指标,通过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来分析区域竞争力。2.2.2.1直接援引II{1)早期评价体系的准则结构。一些文献引用了IMD早期评价体系的八准则结构,但指标数量相对较少。严于龙构建了包括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共8个准则、16个指标项的评价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竞争力测评、排序④:类似的还有樊新生、李小建的研究成果,其评价体系包括相同的8个准则,25个具体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进行测评@;此外还有杨瑞艳、甘健胜等的研究,也采用同样的准则结构,只在具体指标选取上有所不同∞。2.2.2.2对IMI)早期评价体系结构的调整其他很多学者则依据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等相关理论,对IMD早期的评∞王秉安,陈振华,徐小佶。等.区域竞争力研究——理论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3-5.o阳国新.区域贸易与区域竞争[J].经济学家,1995,(2):67-69.口王连月,韩立红.A肝法在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6):112—113.回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4):109—122.口樊新生,李小建.中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4,(2):95-100.簟杨瑞艳.我国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J].上海统计.2000(4):16—18.o甘健胜.区域竞争力评估的多目标层次分析模型[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2,(1).26-29. 价体系结构进行了调整,根据其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不同,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1)反映竞争优势思想的评价体系。这类研究成果体现了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区域内产业及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而资源禀赋不构成竞争力的硬性约束。开此类研究先河的当属王秉安及其同仁①,他们认为IMD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政府、金融两要素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小,对竞争力影响不大,因此不予考虑,其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包括七个准则,产业、.企业、涉外三准则为直接竞争力要素,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基础设施、国民素质为间接竞争力要素;下设24个分准则,69个指标项。(2)反映比较优势思想的评价体系。与前一类不同,这类研究成果将自然资源、人口、资本等基础要素也作为影响竞争力的要素考虑其中,但承认其重要性相对较低。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刘勇②和魏敏、李国平@的研究成果。(3)反映区域发展机理的评价体系。这类文献基于区域经济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宏观视角,依据不同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形式对livid早期评价体系进行重构。如张为付、吴进红提出的“核J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三力体系,核心竞争力包括区域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金融实力,是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基础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提高具有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包括基础条件、教育和居民素质;辅助竞争力能协调核心竞争力与基础竞争力增长的不均衡状态,并通过对人流、物流的集聚、扩散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包括政府作用和生活环境回。2.2.2.3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建立的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每种评价方法都各有其特点,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主要区别在确定权重上,即一类是主观赋权,一类是客观赋权,“主观评价指标”所采用的方法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对象打分,但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客观评价指标”所采用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往往∞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o刘勇.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3,(1):31-35.o魏敏,李国平.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兼论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途径E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68-72.∞张为付,吴进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EJ].浙江社会科学.2002,(6):24-28.16 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与预期不一致,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目前进行区域竞争力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多见的有主成份分析法∞;此外,层次分析法(AHP)及其改进方法在区域竞争力评价中也有应用@。2.2.2.4简要评述现有文献大都通过分解区域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确定综合评价体系的准则结构,结果不尽相同,评价要点(准则或分准则)大致涵盖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内对外开放、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地方政府、金融活动、自然环境与资源、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但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上认识有偏差,个别指标设计不合理。应该说,现有文献大多参考或援引了IMD早期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准则结构,或是吸收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等理论思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机理与现实对IMD早期评价体系的准则结构进行一定的删加、调整;指标选取力求定量为主、精简个数,以减少主观影响,提高简易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方法上则广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t因子分析法、多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综合评价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2.2.3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是针对区域内某个特定产业而言的,它与区域竞争力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因此,它的评价也与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评价方法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区域竞争力所使用的大体相同,所以这里只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回顾。浙江大学的郑刚和姜春林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方面分析区域内各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建立了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在他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竞争实力代表了该产业在现阶段的产业竞争力,是某时间剖面的显示性指标集;竞争潜力代表了该阶段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隐性指标集;竞争环境代表的是现阶段产业外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隐性指标集;竞争态势代表了上述显示性、隐性指标集相关指标随时间的发展变化∞钟卫东,张伟.城市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0-86.蕾丘远东,王贵荣,黄雪冰.对新疆地区竞争力的评价和实证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2,(4):22—31.∞左继宏,胡树华.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4):64-67. 趋势∞∥浙江师范大学的陈红儿与陈刚结合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产业投入方面,即从产业投人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等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二是产业产出方面,即从产业产出的效率与效益方面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三是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方面,即从产业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潜力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四是产业市场绩效方面,即从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来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五是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即从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青云也是从五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它们分别:一是产业专门化程度;二是产业投入产出方面;三是产业的市场需求方面;四是产业组织方面;五是产业支撑方面@。徐州师范大学的仇方道和朱传耿设计了一套由6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中6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增长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指数④,复旦大学的朱春奎博士设计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的唐志红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受制于基础条件竞争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环境竞争力四个要素系统共同作用的影响,考察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就应该从上述四个方面所构成的系统分析人手,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山东大学的刘国亮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角度构造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模型,他把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产业实力、产业效益、技术水平、市场绩效四大模块o。同样也是山东大学的樊锐和于艳认为匿。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6):24-27.∞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o王青云.区域国际竞争力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宏观经济研究,2003,(12):2争30.回仇方道,朱传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7-9.o朱春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1):62-64.·唐志红.区域层次上的产业竞争力剖析[J].财经科学,2003,(5):105—109.∞刘国亮,薛欣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产业经济研究,2004,(3):35-41 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三方面内容: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其中前两者属于产业内部竞争力,后者属于产业外部竞争力∞。更进一步,有些学者还对某个区域的具体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如李宜春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若干个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了省域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②。冉净斐依据影响零售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设置了区域零售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评价指标分为产业规模指标、产业发展指标、产业绩效指标与产业生态指标四大类@。贾建莉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针对软件产业的特点,构造了包含16个指标在内的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固。此外,李坚飞@对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侯雪筠和薛丽达@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刘书瀚。对天津市服务产业竞争力,宋之杰和谷力勇@对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也都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各自都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有很大差别,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一般都既包含显性指标又包括隐性指标;既突出现实竞争力指标,又强调潜在竞争力指标;不足之处是,大多数学者试图用一套通用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各种产业都进行评价,这明显没有考虑到不同产业的特性而缺乏科学性,评价结果也很难有说服力。2.3造纸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造纸业的竞争力可以分为造纸产品竞争力、造纸企业的竞争力及造纸产业的竞争力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上,国内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但已∞樊锐,于艳.山东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5,(4):71—74.∞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99-103.·冉净斐.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一以河南在中部六省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6。(6):13-19.。贾建莉,刘西林,费亚军.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05,8(6):90—94.o李坚飞.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17—19.o侯雪筠,薛丽达.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235-240.o刘书瀚.天津服务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J].现代财经,2005,25(3):44—48.蕾宋之杰,谷力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燕山大学学报,2006,30(5):219—225.19 有一些学者已经涉及到了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2.3.I造纸产品竞争力目前国内对造纸产品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两篇文献,第一篇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张吉国,胡继连对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他们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两个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林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出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的结论,认为影响我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出口价格、产品质量、绿色贸易壁垒及产业结构∞。与之相类似,福建农林大学冯祥锦,陈蕾,黄和亮等人也是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样得出我国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结论,并认为我国纸业集约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两篇文献采用相似的显性指标来评价中国造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对中国造纸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时,综合使用一些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将显得更为客观合理。2.3.2造纸企业竞争力整个造纸业的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造纸企业的竞争力上,只有造纸企业有竞争力,整个行业才会有竞争力,因而,造纸企业的竞争力研究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造纸企业竞争力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主要有南京林业大学的孙春雷博士等人,孙春雷@在其博士论文《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构建方法研究》中,对制浆造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造纸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进行了的研究,给后人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他认为影响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能力、管理流程再造能力、企业文化构建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企业理财能力、造纸原料供应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保持适度规模能力、制造系统结构优化能力;营销技术运用能力、营销网络构建能力和用户服务能力。西张吉国,胡继连.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2):77—80.。冯祥锦,陈营,黄和亮.我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6,(4):24—27.学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构建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20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5个直接指标和3个间接指标,这15个直接指标分别为:组织结构优化能力、管理流程再造能力、企业文化构建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企业理财能力、造纸原料供应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保持适度规模能力、制造系统结构优化能力;营销技术运用能力、营销网络构建能力和用户服务能力;3个间接指标分别为:市场占有率增幅、净资产利润率增幅和企业财富增长率。在评价方法上,他将层次分析法引入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过程,用来计算每一个直接评价指标和间接评价指标的权重,他构造了评价指标的“升半梯形分布’’隶属函数,利用这个函数将基础数据转化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并构造模糊关系矩阵,最终计算出评价结果向量矩阵。最后,他还概括了造纸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种模式,即自我发展式及兼并重组式①圆@。其它学者也注意到了研究造纸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提升我国造纸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层面上,缺乏对造纸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如余贻骥就如何加速发展我国造纸化学品产业和充分发挥化学品在提高造纸产业整体效益与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发表了他的看法@。姚惠芳通过对中国造纸企业竞争形势的分析,得出了中国造纸企业必须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建议@。胡宗渊认为我国绝大多数造纸企业基础薄弱,在资源、财力、人才、技术、管理、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现代化水平等各个方面,都远落后于造纸发达国家,他认为企业要在发展战略上、管理体制上、科技创新上、生产规模上有所作为,以增强造纸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吴金宽认为为了提升造纸企业的竞争力,保持活力,一是要注重知识更新,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挖掘人才,通过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各种渠道培养自己的队伍,人才代代接替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一∞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刀.中华纸业.2003,24(6):6-12.∞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造纸.2004,23(1):53—56.9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问题研究[J].纸和造纸.2004,(5):9-12.o余贻骥.需要携手共进的国内造纸和造纸化学品产业[J].纸和造纸.2005,(3):9-11.。姚惠芳,陈国梁.电子商务:增强中国造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68—71.@胡宗渊.关于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华纸业.2001,22(10):6-8.21 个企业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员工群体,特别是造纸企业是人力集中的行业,作业的各个环节没有技术娴熟的员工队伍是不行的;三是要注重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人尽其才氛围的形成①。2.3.3造纸产业竞争力2.3.3.1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的中国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一部分学者利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一些显示评价指标的设计,对当前中国造纸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了评价,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的林云华,张德进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并指出缺乏规模经济、造纸业原料不合理、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是我国造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科学院的陈刚,刘燕鹏,谷树忠等应用比较优势原理,引入显示比较优势系数RCA和Rc两个指标对我国造纸行业199卜2004年的贸易绩效进行了横向、纵向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造纸行业具有显示比较劣势和显示竞争劣势,与芬兰、加拿大等造纸强国相比差距显著@。2.3.3.2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的中国造纸产业竞争特性分析一些学者引入了波特的五力竞争力模型对造纸产业的竞争特点和态势进行了分析。如郭永新采用波特五力竞争力模型对中国造纸产业的竞争环境进行研究,认为这个行业来自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很小、行业不存在替代品威胁、不存在受制于供应商的问题、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不强,从而指出我国造纸产业来自行业外的竞争压力并不大,而行业内部竞争比较激烈。它进一步分析,认为市场、资源、装备、机制是影响造约纸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市场与资源,决定了发展哪个纸种有竞争优势;装备与机制,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有竞争优势@。与之相似,熊杰也依据波特的五力竞争力模型对造纸行业中的5种力量,即原材料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业内竞争、o吴金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2,(10):II一14.零林云华,张德进.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4):17—24.零陈刚,刘燕鹏,谷树忠等.中国造纸行业的贸易绩效:1996—2004[J].中国造纸.2006,25(8):56—59.∞郭永新.影响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华纸业.2003,24(7):6-9. 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客户的力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①。2.3.3.3提升中国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建议在当前造纸产业竞争力研究还不够深入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依然从经验判断出发,对中国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会诊,提出了一些提升竞争力的建议。蔡志坚认为要提高我国制浆造纸业的竞争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降低产品成本获取成本优势;扩大产品差别获取差别化优势圆。曹朴芳提出加快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从根本上加快发展,缩小与国际造纸工业差距,全面提高竞争力的措施。一是调整原料结构,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科学合理利用非木纤维,使原料结构趋于合理;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增加市场有效供给能力,使产品结构适应多层次消费结构需求;三是调整企业结构,促进联合、改组,实施规模经济,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化,中小企业特色化,企业经济类型多元化,使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结构逐步合理;四是调整技术结构,加快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提高单机生产能力,节能降耗,促进产品升级,推进技术与装备实现现代化;五是调整区域布局,力求资源配置合理化。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综合考虑布局;六是调整和改善投资结构。进一步扩大开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投资导向,避免盲目地重复建设;七是加大治污力度。突出重点,对现有企业进行整顿治理,减少分散的污染源点。加强环境保护,保持中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索会敏提出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参考性意见和建议,即:调整原料结构、促进林纸一体化;调整企业规模结构、促进行业竞争力;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展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陈巧妮还提出了我国造纸工业如何有效运用对外反倾销武器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几点政策建议囝。∞熊杰.波特理论及造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J].纸和造纸.2006,25(4):72—75.。蔡志坚,任启芳.中国造纸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思路[J].中华纸业.2000,21(12):41-43.o曹朴芳.加入vcro对中国造纸工业的影响[J].造纸信息.2002,(7):12一14.∞索会敏.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陈巧妮.中国造纸工业对外反倾销问题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5. 2.3.4简要评述(1)从已有文献成果来看,目前有关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当前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层出不穷,然而,较为遗憾的是,一些最新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还没有被吸收到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当中,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形成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一些亟待研究的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2)随着越来越多国外造纸业巨头在中国抢滩登陆,中国造纸产业竞争的主要焦点已从国际转为国内,国内几大造纸产业传统区域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因此,从大的区域尤其是从省级行政区域出发对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现有的有限几篇文献来看,研究者的着眼点主要着重于造纸产业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研究,尚无学者关注到区域层面的造纸产业竞争力,这与当前造纸产业竞争态势发展是不合拍的。(3)从已有文献使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为描述性研究,只有极少数使用了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从而反映国内对造纸产业研究所用研究方法的单一性。24 3中国区域造纸产业发展概况3.1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现状3.I.1产业规模从产业规模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造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造纸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6年比2000年生产量增长113.11%,消费量增长84.61%,整个产业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纸与纸板的产销量已经长期稳居第二,已经成为纸业的生产与消费大国。据中国造纸协会对综合信息资料调查,2006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6500万t,消费量达到6600万t,人均年消费量达到50k一。图3-12000-2006年全国纸和纸板的生产量与消费量Fig.3·lTheproductionandconsumptionofpaperandpaperboardinChmaduring2000—2006从2000年到2006年,全国纸和纸板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均在稳步的增加,∞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年度报告[J].中华纸业,2007,28(6):6-15本章出现的数据如没有特别说明,均来自于该报告。25 但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要比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略快一些,从2000年到2006年,全国纸和纸板消费量平均增长了10.76%,生产量增长了13.44%,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图3-1)。3.1.2产品结构图3—2中国纸和纸板产品的结构Fig.3-2TheproductstrucmreofpaperandpaperboardinChina从产品结构来看,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箱纸板与瓦楞原纸占较大的比例,而特种纸和铜版纸占的比例较低。具体来说,在主要产品中,新闻纸生产量375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5.76%;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生产量122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8.76%;涂布纸生产量46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7.07%;其中铜版纸生产量38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的5.85%;生活用纸生产量47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7.23%;包装用纸生产量52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8.00%;白纸板生产量94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4.46%,其中涂布白纸板生产量90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3.84%;箱纸板生产量115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7.69%:瓦楞原纸生产量113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7.38%;特种纸及纸板生产量110万t,占纸及纸板总产量1.69%(见图3—2)。从2006年生产和消费的形势来看,全年生产和消费均呈现升高的走势,并保持了较高速度增长。生产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新闻纸、涂布纸、涂布白 纸板、箱纸板、瓦楞原纸、特种纸及纸板、其他纸及纸板等。消费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铜版纸、瓦楞原纸、特种纸及纸板、其他纸及纸板等①。3.1.3进出口情况2006年纸及纸板进121441万t,出口341万t,是历史上出151最多的一年;纸浆进口796万t,出口7.47万t;废纸进口1962万t,出口107.82t;纸制品进口17万t,出口143万t。2006年进口纸及纸板、纸浆、废纸、纸制品合计3216万t,用汇112.50亿美元,较上年103.16亿美元增长9.05%。2006年进口纸及纸板平均价格为802.63美元/t,kL2005年698.74美元/t平均上涨14.87%:进口纸浆平均价格为551.93美元/t,比上年490.75美元/t平均上涨12.47%;进口废纸平均价格为140.07美元/t,比上年144.24美元/t平均下降2.89%。中国2006年出口纸及纸板、纸浆、废纸、纸制品合计491万t,创汇50亿美元。2006年出口纸及纸板平均价格为835.63美元/t,LL2005年879.96美元/t平均下降5.04%;出口纸浆平均价格为785.34美元/t,比上年759.48美元/t平均上涨3.40%:出口废纸平均价格为203.45美元/t,比上年277.75美元/t平均下降26.75%圆。图3—32006年中国纸产品进出口情况Fig.3-3ThecircsofChina’Simportsandexportsofpaperproductsin2006吐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年度报生[J-I.中华纸业,2007,28(6):6-15管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年度报告[J】.中华纸业,2007,28(6):6-1527 从进出口的比较来看,纸及纸板、纸浆、废纸和纸制品进口量无一例外的都超过了出口量(图3—3),其中,纸与纸板出口量与进口量差距较小,而纸浆与废纸进出口的差距极大,基本上是一种单向流动,这反映出了当前中国造纸业原料过于依赖国际市场的现状。表3.12006年中国纸浆、废纸、纸及纸板、纸制品进口情况Table3-1ThecircsofChina’simportsofpaperpulp,wastepaper,paperandpaperboard,paperproductsin2006从具体的纸品种来看,2006年纸及纸板进出口总量中,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有涂布纸、箱纸板、涂布白纸板和瓦楞原纸,合计进口量318万t,约占纸及纸板总进口量的72%。进口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包装纸(27.35%),降幅较大的品种有新闻纸(89.68%)、其他纸及纸板(26.26%)。出口量增幅较 大的品种有新闻纸(1537.34%)、未涂布书写印刷纸(57.38%)、涂布纸(54.42%)、箱纸板(424.85%)、白纸板(124.09%)等,而作为造纸原料的木浆、废纸进口量仍然继续增加。(见表3-1和表3-2)表3-22006钟国纸浆、废纸、纸及纸板、纸制品出口情况Table3-2ThetiresofChina'sexportsofpaperpulp,wastepaper,paperandpaperboard,paperproductsin20063.1.4造纸企业经济类型结构与规模结构中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6年规模以上造纸企业的数据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180家,占5.31%;“三资”企业有370家,占10.92%;集体及其他企业有2838家占83.77%。在纸及纸板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中,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占14.33%;“三资”企业占34.61%;集体及其他企业占51.06%。在利税总额巾,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12.15%:“三资”企业占32.38%;集体及其他企业占55.47%。。。其中,利润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8.02%;“三资”企业占35.66%,集体及其他企业占56.32%。如图3—4所示,集体及其他企业无论是企业绝对数量、还是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均占有最高的比重,它们是当前中国造纸产业的主体;而“三资”企业虽然数量较少,仅占企业总数的lO.92%,但却占据了高达32.38%的销售比例及35.66%的利润比例,这说明了这类企业普遍拥有较大生产规模及较高的管理效率,竞争力最强;而国有企业比重较小,规模较大,但在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利润上占的比例较低,说明其竞争力状况不太乐观。从动态发展来看,2006年与2005年相比,造纸企业数量由3342家上升至3388家,增加T46家,其中“三资”企业增加23家,集体及其他企业增加76家,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却减少53家。这说明国有企业比例逐渐缩减是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而“三资”企业和集体及其他经济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将成为我国造纸产业中的主要力量。图3—42006年造纸企业经济类型结构Fig.3-4Thestructuretypesofpaperenterprisesin2006按照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2006年在3388家规模以上造纸企。。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年度报告.中华纸业,2007,28(6):6-15.30 业中,大中型造纸企业396家占11.7%,小型企业2992家占88.3%,2006年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企业有七家,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01万t、山东晨呜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38万t、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年产20,5万t、理文造纸有限公司155万t、华泰集团有限公司121万t、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含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120万t、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19万t;在纸及纸板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中,大中型企业占63.8%,小型企业占36.2%;在利税总额中,大中型企业占67.8%,小型企业占32.2%;在利润总额中,大中型企业占70.0%,小型企业占30.0%。如图3—5所示,大中型企业虽然数量少,但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比例,而小企业数量庞大,但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拥有的比例却相对要小得多,这说明造纸产业生产能力与利润正逐步向大中型造纸企业集中。图3-52006年中国造纸企业规模结构Fig.3-5ThescalestructuresofChina’Spaperenterprisesin20063.2中国造纸产业的区域分布目前,我国造纸产业区域分布明显,根据目前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造纸行业不会出现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东部地区将继续保持其产业优势,中部地区会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根据地区划分,基本可以分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见图3—6)。 图3—6中国造纸产业区域分布图Fig.3-6TheregionaldistributiondiagramofChina’Spaperindus仃y3.2.1珠三角地区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以广东为主,生产及消费数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是我国的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生产基地,纸制品的生产也将继续领先于全国水平。目前广东纸业呈集群化趋势,是全国最具活力的造纸区域,形成了造纸、纸制品加工、印刷、包装、机械、化工业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规模、效益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广东造纸生产不够合理,中小企业众多,产品多是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3.2.2长三角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是未来几年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活跃,民营和外资企业集中,是外资造纸企业进入中国设厂的首选区域。随着新建工厂和企业的发展,产品将从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部分中低档纸产能未来将逐渐转移至邻近的安徽和江西。经过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长江三角洲地区造纸能力、品种、质量 和效益迅速提高,规模效益突出,主要产品竞争力强。在企业结构方面,外资和合资企业在造纸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纸张产品质量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批高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外资造纸企业的生产线大都是成套引进,其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引进及研发方面均取得新进展。国际资本向我国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的转移,长江沿江地区利用外资发展造纸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沿江城市陆续建成了一批代表现代造纸工业先进水平的特大型造纸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造纸产业基地。外资企业因经济实力强大而发展迅速,内资企业因自身经济实力较弱,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影响企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将继续大力支持造纸工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档机制纸及纸板;积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苇浆纸一体化工程的建设:积极培育特种纸及纸板的发展;也将积极支持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机制纸及纸板品种的发展。3.2.3环渤海地区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新闻、教育、文化出版事业均远远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是新闻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的重要消费地区,为周边地区造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华泰、诺斯克龙腾等国内领先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均位于该地区。不过,当地水资源承载情况却不乐观。尤其是山东境内,造纸企业数量多、分布集中,还有一部分的草浆造纸生产线,对水资源供应状况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强制性关闭、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造纸产业将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和优势,促进全行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企业组织向集团化、生产规模向大型化、原料结构向多元化,企业向节水节能、低耗高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3.2.4东北地区从资源角度看,东北地区发展造纸产业较有优势。但与该地区其他行业一样。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落后以及遗留的历史包袱使得东北造纸产业近年来不断萎缩。“振兴东北”为当地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在引入33 新的经营机制和外部资本后,东北造纸行业发展有望重现生机。3.2.5西南地区西南省份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内发展林纸一体化的重点地区,广西、云南近期也都提出了规模宏大的林纸一体化工程规划。但是,当地的需求条件可能成为阻碍西南造纸工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可能局限为其他地区造纸行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其纸产品也会以区外销售为主。一一.3.3中国主要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态势描述造纸产业在我国的分布并不均衡,东部12个省(市)大约集中了我国造纸产业3/4的产量,且这个比重还有加大的趋势。2006年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区)市,纸及纸板产量占全国纸及纸板产量比例为75.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个省(区)比例占19.9%,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比例占5.0%,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中国2006年纸及纸板产量超过100万t的省份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江苏、河北、福建、湖南、四川、安徽、广西和湖北12个省(区),纸及纸板产量合计已达5837万t,占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的89.80%,这十二个省基本上是我国国内造纸产业竞争的主体。、一⋯‘一一~从2000年到2006年,各省市纸和纸板产量排名前九位的基本是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河北、福建、湖南、四川I,部分省市排名略有变化,但前五名山东、浙江、广东、江苏、河南基本不变,其中安徽、广西、湖北三省区交替进入前十名。表3-32000.2006年我国主要省市纸和纸板产量统计Table3-3TheproductionstatisticsofpaperandpaperboardinChina’smajorprovincesandmunicipalitiesduring2000-2006 623370254180125单位:万t;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图3-72000-2006年我国主要省市纸和纸板产量变化趋势图①Fig.3·7Thediagramofchange廿endofpaperandpaperboardproductioninChina’Smajorprovincesandmunicipalitiesduring2000—2006从各省市2000年到2006年的产量统计,山东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增长直线上升。浙江省的产量也持续平衡增长,但广东省的产量在2004年达到一个最高值后,2005年增速减缓。江苏和河南两省的产量也增长明显,河北、福建、湖南、四川四省的产量增长不大(如图3.7所示)。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山东、浙江、广东、江苏与河南这前五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可以预见在短期内尚无其他省市能撼动其地位。∞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M】.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356l871rf)3l153683916O400l05452742O40‘1l583,0蹰蜮嵫∞虬53;,珊硪胍碣玛∞.。好阳眩狱撕踮加他南北建南川河一碣湖四 表3—42000.2005年前10名省市造纸总产量及所占比例Table3-4ThepaperoutputandtheproporationinChina‘Stop10provinces2000在2001年2002笠2003笠2004证2005笠2003234329393501455946862006芷560930503200378043004950560080.50%82.50%83.90%85.00%86.30%83.70%650086.29%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图3-82000—2006年前10名省市产量与全国造纸总产量对比图①Fig.3-8ThecontrastdiagramofthepaperoutputinChina’Stop10provincesandmunicipalitiesandthepaperoutputinthewholecountryduring2000-2006吼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M].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36 图3—92000—2005年前i0名省市造纸产量占全国比例变化趋势图①Fig.3-9ThediagramofchangetrendoftheproporationofthepaperoutputinChma’Stop10provincesandmunicipalitiesduring2000—2005由表3.4、图3—8及图3-9可知,以省份为竞争单位的造纸产业集中度有增大的趋势。2000年至2006年,全国造纸产量直线增长,前10名省市的造纸产量也同步增长,增长幅度还略高于全国增长速度,除2005年外,前10名省市造纸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这意味着行为集中度有加大的趋势,主要造纸省市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M】.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37 4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造纸产业在全球工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北欧等都拥有发达的造纸产业。1996年,全球造纸产业总销售额为2600亿美元,资产4000亿美元,行业排序居电信制造业和汽车工业之后,超过了钢铁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①。本章着重对造纸产业的特性和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理论分析。4.1造纸产业的产业特性分析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造纸产业除了具备一般产业的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4.1.1资本密集型产业造纸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性的特点,特别是新闻纸及高档文化用纸等现代化装备,规模能力以上的生产线耗资都在10亿人民币以上圆。根据20世纪90年代末有关的国际调查估测资料,当时世界造纸工业共有固定资产总值约4000亿美元,年生产总值约2600亿美元,按此计算,每100美元年产值,约需占用154美元的固定资产。另据美国1993年统计资料,其浆纸及其制品企业年产1美元产值的产品,所占固定资产达3.27美元,远高于其他工业平均的2.17美元。据我国近年公布的部分大型浆纸企业资料显示,这些企业拥有的资产总值,一般均为其年销售额的1倍左右,即每l元年产值约需占用2元资产;而据较早的国内1978年的调查资料:国内每百元年产值占用的固定资产,造纸工业为89元,化学工业为80元,石油工业为82元,比食品工业的29元和纺织工业的34元高出3倍左右,说明在我国仍纳入轻工系列的现代造纸工业,实际上是与化工、石油类重工业,同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较大资金的支撑@。∞夏庆根,陈港,李元元.信息技术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叨.造纸科学与技术,2002,21(2):41-44.。郭永新.影响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煮分析田.中华纸业.2003,24(7):6-9.。余贻骥.把握现代造纸工业特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忉.纸和造纸,2006,25(5):I-3. 4.1.2规模效益显著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造纸产业具有规模效益显著的特点。造纸企业一般来说投资规模很大,且多是固定资产投资,从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来看,如果一个行业投资规模大且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大,这个行业较容易出现规模经济的情况,即经济效益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有些行业甚至还会出现自然垄断的情况。造纸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规模经济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一是规模扩大后,造纸企业无论与原料供应商还是与产品需求者的议价能力都大大增强:二是规模扩大后,造纸企业可以采用更先进的生产线,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及降低平均成本,随着浆纸专业设备制造技术的进步,已经能为浆纸企业提供年产达60万t的高技术单一纸浆生产线及年产达40万t的单一高性能造纸生产线,当企业达到这个规模,引进了这样的生产线,其单位生产能力的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都明显低于采用小型落后装备的企业和生产线。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据国外的调查研究,年产能力50万t的商品化学木浆厂的投资回报率约为年产10万t同类企业的3倍多,根据国际经验推导的公式计算,新建生产能力比原定规模大1倍的化学制浆生产线,仅需增加57%的投资,而不是l倍,节约投资是很明显的∞。从国际造纸业的经验来看,一些造纸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了造纸产业的规模效益,如美国造纸业在1980"一1990年的10年间,其年产45万t以上的纸浆厂即由40%增加到56%,一些重要新闻纸及纸板厂家的造纸生产线能力,在1986"--1989年的4年间普遍提高了10%"-20%。中国造纸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样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在过去10多年间,新扩改建达到年产10万t以上规模的浆纸企业已由仅约10家增加到100余家,纸和纸板总产量由1991年的1479万t至lJ2005年的5600万t,15年间,在总产量提高2.8倍的同时,由于企业平均规模提高了9倍,企业总数却减少了约5000多家。。目前,国际造纸产业中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达到8万一10万t,先进国家已超过20万t,规模效益十分明显。2003年,世界前50家最大的造纸公司已占据了全球纸及纸板产量的一半以上@。西余贻骥,王志杰.重视规模效应,加速造纸产业结构调整川.纸和造纸,2002,(4):5-6.。余贻骥,王志杰.重视规模效应,加速造纸产业结构调整【J】.纸和造纸,2002,14):5-6.。世界造纸产业的六大特点.纸和造纸川,2005,(增刊):40.39 4.1.3资源密集型产业传统造纸工业曾是制造业中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大户,虽然近十几二十年来,随着人们节约意识的增强及高新技术在造纸行业中的引入,造纸企业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量出现稳步下降的趋势,以能源消耗为例,日本每生产1t纸和纸板的外购能源,在1975"--1992年的7年间就降低了50%;1993年在美国的浆纸企业中,利用燃烧制浆蒸煮废液和树皮等的自产能源,已能满足企业总能耗的56%,其单产能耗仅为当时巴西浆纸业的能耗的一半,以水资源消耗为例,美国在1959年,生产lt硫酸盐纸浆需耗水240t,1988年即下降至lJ72t,1992年后的新建厂设计都在36t以内,在我国,目前的新型造纸生产线生产1t纸和纸板的水耗已可降低到15t或更低o。但是不管如何改进设备和提高技术水平,造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依然是能源与水资源的消耗大户。就目前的水平而言,制造1t化学浆需要耗电400.500kWh,耗汽2.3t;耗水100.200t;制造It普通的文化用纸,需要耗电600.000kWh,耗水30.100t,耗汽2.4t圆,可见,即使在目前,这个行业对电力、燃气等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仍然相当可观,国内甚至还存在t纸耗水lOOt左右的落后造纸生产线,对水资源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此外,造纸产业还是自然林木和废纸的消耗大户,造纸产业是一个资源消耗性产业,它对林木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原料供应不上,企业将面临着停产和停业,正因为如此,造纸行业有“得原料者得天下"的言论,他们认为谁掌握了原料,谁就占据了竞争优势,我国大型造纸企业目前纷纷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就是例证。就目前的水平而言,制造1t化学浆需要木材4.5m3,制造lt普通的文化用纸,需要0.95.1.ot漂白浆@。这些数据都说明了造纸产业对木质原料的依赖性。目前我国造纸原料中,废纸所占比重高达44%,国内市场造纸原料需求量巨大,却长期依赖进口,原材料已成为制约我国造纸业发展最大的瓶颈@。造纸产业原材料的紧缺已经危及到了我国造纸产业的产业安全,由此也可说明,原材料等自然资源对造纸产业的制约性。。余贻骥.把握现代造纸工业特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耵.纸和造纸,2006,25(5):1-3.蕾夏庆根,陈港,李元元.信息技术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2,21(2):41-44.蕾夏庆根,陈港,李元元.信息技术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2,21(2):4卜44.西欣雯.中国造纸业的下招棋【J】.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第22期. 4.1.4污染型产业造纸产业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型产业,一直以来,在给经济社会带来贡献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备受世人注目。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介绍,2004年,国家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仅次于化工制造业,高居第二,造纸及纸制品工业每年产生废水31.8亿t、排放COD(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48.8万t,分别占全国工业废水、COD总排放量的16.1%和33.0%,污染如此巨大,但造纸行业经济贡献率却仅为2.2%①。由于给社会带来的污染与其经济贡献不成正比,造纸产业面临着比较敏感的生存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造纸产业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来控制自身的污染,以改善这种负面的社会形象,如世界上部分技术领先的浆纸企业通过分部实施系统封闭循环,开始使用新漂剂,力争实现漂白过程的封闭循环,加上高效的终端处理,极大地削减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负荷@。虽然在污染控制方面,造纸行业进行了种种努力,造纸工业的污染防治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造纸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的比例逐年有较大的提高,造纸工业排放废水中COD、万元工业COD产值排放量也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整个造纸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是较为突出。造纸属于环境污染性产业这个特性除了对其社会形象不利之外,还为给它带来成本上的压力。据测算,按照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造纸企业在废水完全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每吨浆纸产品新增排污费用约为100元回。对于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每吨浆纸产品新增的排污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些地方可能会制定更加严格的造纸废水排放标准,这将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如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都己制定了更严格的造纸废水排放标准,在这些区域内的造纸企业则需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技术,以期达到地方造纸废水排放标准,从而带来吨浆、纸生产成本的相应增加。因此,从造纸产业这个特性来看,一些环境容量大的区域,其造纸产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西朱永蕊,赵传山,汤日朗.甲酸制浆的工艺特点与研究应用【刀.西南造纸,2006,35(4):20-21.雪余贻骥.把握现代造纸工业特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J】.纸和造纸,2006,25(5):卜3.∞孙学成.我国造纸工业水污染防治及节水现状闭.造纸信息,2005,(4):5--9.41 4.1.5产业关联度大图4_l造纸业主要上游产业直接消耗系数@Fig.4-1Directconsumptioncoefficientofpaperindustry’smainupriverindustries图4-2造纸业主要下游产业直接消耗系刿晷Fig.4-2Directconsumptioncoefficientofpaperindustry’smaindownriverindustrieso数据来源:郑冲.造纸业应是优先发展的产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投入产出分析川.中华纸业,2007,28(3):19_21.曲数据来源:同图4-1.42 造纸是国民经济当中的一个基础产业部门,它与国民经济中其他众多产业部门有紧密的联系,且关联度大,这可以从造纸产业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等指标上得以反映。中间需求率反映各产业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原料(中间需求)为其他产业所需要。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原材料的性质,后向关联效果越强,造纸业中间需求率为0.9182,高于0.5638的平均水平,在全部122个产业中列第24位。说明其为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提供了相对较多的中间产品。而中间投入率是指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要从其它产业购进的原材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一个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即附加价值率越低,附加价值率=卜中间投入率),表明该产业所消耗的其他产业提供的原材料越多,前向关联效果越强,同时也表明该产业的消耗水平越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越低,反之,表明该产业消耗水平越低,产品的附加价值越高,造纸业中间投入率为0.7051,高于0.6112的平均水平,在全部122个产业中列第60位,说明其消耗其他产业提供的原材料水平适中,产品附加值水平适中。如将造纸业对其产品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03的其他产业界定为造纸业上游产业;将对造纸业产品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03的其他产业界定为造纸业下游产业,直接消耗系数较高的(上游)产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废品废料、农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系数数值分别为0.0569、0.0479、0.0368、0.0348、0.0310(见图4-1)。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是造纸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其对造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高达0.2604。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对造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也均超过0.1。而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其他饮料制造业,其他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对造纸业产品也存在一定需求(主要作为包装材料,如水泥包装袋、食品饮料外包装等),对其直接消耗系数也均超过0.030(见图4-2)。正是由于造纸产业与林业、印刷及包装产业联系的紧密性,当相关产业内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后,造纸产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见表4-1),反之,也是如此,这也是造纸产业关联性大的一个表现。∞郑冲.造纸业应是优先发展的产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投入产出分析[J].中华纸业,2007,28(3):19—21.43 表4.1相关产业对造纸业的波及效应①Table4-1Thespillovereffectsmadebytherelatedindustriestothepaperindustry4.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4.2.1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对于属于宏观竞争力研究的国家竞争力和微观竞争力研究的企业竞争力而言,产业竞争力属于中观层次上的竞争力研究范畴。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一直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看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强调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如金碚在《竞争力经济学》中提出:“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o。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数据来源:同图4一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32.∞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高产业竞争力:浙江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 二是强调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众多学者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来阐释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如国外学者分别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分别给产业竞争力下过定义,从而突出了竞争力来源在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性。国内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社科院的裴长洪研究员,他指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①。三是综合了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和表现。如张超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前面指出了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后面突出了产业竞争力表现。而伦蕊从表现、本质和来源三个层面从发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在产业经济活动中的较高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与配置效率,是产业技术进步能力、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要素引斥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产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提升技术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结果”,@。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是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它是本质上的竞争力;其二是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它代表一种现实的竞争力:其三是产业的持续竞争力,它代表一种潜在竞争力。因此,本文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是: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转换来确定竞争优势,稳定的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更好财富的一种持续能力。4.2.2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产业竞争力从空间层次来说既可以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可以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竞争已成为主流,所以产业竞争力通常指的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不同国家同一产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范围往往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它关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同一产业之间的竞争情况,严格来说,产业竞争力包含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因此,区域产业竞争力有着与前文产业竞争力相似的内1997。(3):48-54.。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力.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J].宏观经济研究,2002,(5):51—54.舶伦嚣.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78—82.45 涵,国内学者也主要从竞争力的表现和来源上给区域产业竞争力下定义。如陈红儿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从本质上看,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黄伟等(2005)认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一区域的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和占据市场的能力,通常用该区域的产业产品在某区域市场中的占有额来衡量圆。曾国宁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实质上表现为区域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该区域生产的商品以同质低价或同价优质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根据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考虑到区域竞争力的特点,本文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是: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个区域内某一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转换来确定竞争优势,稳定的生产出比其他区域内的同一产业更多、更好财富的一种持续能力。4.2.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区域通常指的是经济区域的概念,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经济区等,但考虑到政府往往是经济的组织者,因此把行政区域作为竞争主体较为恰当,本文中的区域特指省级行政区域,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造纸产业根据产业关联及国家统计局对产业的划分习惯,包括造纸和纸制品业。产业竞争力的含义与前面相同,根据以上分析,可给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下一个定义:某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造纸和纸制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转换来确定竞争优势,稳定而持续的生产出比其他省级区域内的造纸和纸制品业更多、更好财富的能力。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1)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不是指区域单个造纸企业的竞争力,它还包括企业之间的联系、产业组织状况、产业内部结构、集中度等。(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优势,而函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蕾黄伟,张阿玲,张晓华.我国区域问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24-31.蕾曾国宁.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J].经济学动态,2006,(6):69·72. 区域造纸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在造纸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因此,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区域造纸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也就是说,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于其他区域的一种相对竞争力,区域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对其取得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不单指区域造纸产业的现实竞争力,还包括区域造纸产业的潜在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4)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除了包括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包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4.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形成的,依据现代造纸产业的特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4.3.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是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来自生产成本和效率的差异,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则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使某个国家的产业不具有绝对优势,但通过与其他国家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也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要素禀赋理论出现了,这个理论由赫克歇尔(E.F.Heckscher,1919)首先提出,后来由其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1933)加以完善,所以又把要素禀赋理论称之为H.o模型o。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各国或各区域之间在生产要素的禀赋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要素价格也有差异,这又进一步引起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也就是说,资源数量和要素价格的差异是各国或各区域竞争力差异的根本原因。造纸产业需要投入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多种生产要素,由于本文的研究∞B.Ohlin.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_t].Cambridge。Mass.:HavardUniversityPress.1983.4"/ 范围是一国内部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由于资本与劳动可以有很大流动性,因而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对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少,而自然资源中的林木资源和水资源由于流动性差或流动成本高,加上造纸产业对这些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这些资源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的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大。自然资源禀赋造成了不同区域资源数量以及资源价格的差异,资源充足及相对应的较低资源价格的区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生产出大量而且低成本的产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如果某个区域的木材资源非常丰富,质量好且易于采伐,那么该区域就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纸产品,竞争力就强,尤其是当某区域拥有独一无二的木材资源时,它甚至能够因为对原材料的垄断进而实现对某一细分市场的垄断。4.3.2融资能力波特提出了国际竞争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强调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竞争阶段(生产要素驱动竞争、投资驱动竞争、创新驱动竞争、财富驱动竞争)竞争的产业是不同的,而中国目前一般被认为仍处于投资驱动竞争的阶段,反映到产业上,造纸产业的投资驱动竞争性尤其显著。现代造纸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在巨大投资的基础上,造纸企业得到资金后,可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然后迅速扩大产能,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投资资金,也就是说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截止2006年,山东省在资源并不占优的情况下造纸产量和经济效益已连续12年居各省市造纸业榜首,这在业内被称为奇迹。分析山东造纸业成功的原因,低成本的融资至关重要。在2006年,晨鸣纸业成功发行短期融资资券20亿元,并获农行80亿元综合信用额度;华泰股份成功发行8亿元短期融资券;太阳纸业则成功登陆中小板,顺利融资12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山东造纸行业已有晨鸣纸业、华泰集团、博汇纸业、太阳纸业4家公司先后发行B股和A股股票,在2007年晨鸣纸业已获准发行H股试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如累 发行成功,将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A、B和H股的上市公司①。由于现代社会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强,因此一个行政区域自身的资本要素禀赋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山东造纸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拥有超强的融资能力,善于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资本市场,采取银行借贷、企业债券及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手段,获得造纸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对增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极为重要。4.3.3企业素质波特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互相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圆,国内学者裴长洪认为产业是指服务于特定经济分析目的的同一属性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以及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可见,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一般都认可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的观点,也就是说,产业的竞争主体实质上是企业,产业竞争力实际上要取决于这个产业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一般来说决定于其企业素质,因此,从逻辑上来说,由于企业素质决定了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因此,企业素质很大程度上间接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然而,企业素质指的又是什么呢?目前学术晃关于企业素质的内涵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刘小铁在其博士论文《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中认为企业素质是指构成企业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结合的外在表现特征,它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企业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的技术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企业的规模素质和企业的人员素质固。学者单大明也提出了相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素质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总体能力,构成企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就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和生产技术状况,以及能使上述要素结合起来的纽带一.组织管理,一般来说,企业素质的内容包括人员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与前两位学者略有不同,上海交大的段晖博士从人的素质出发引申到企业素质,认为企业素质是每一企。宋鸿林.努力促进山东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华纸业,2007,28(5):19-24.。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gtageofNations[J],HavardBusinessReview,March-April,,1990=73—93.蕾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3.西刘小铁.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D].江西财政大学博士论文,2004:83.簟单大明.企业素质的提升途径[J].经济管理,2005,(23):41.43.49 业内在理念和精神的充分伸展,是企业之丰富性和自主性的实现,它是具备企业文化进化积累的遗传基础并可以经学习和自我修炼的经验凝聚为具体而独特的企业心质内容,企业认知力、企业文化、企业道德及社会责任、企业形象是企业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企业认知力是核心要素①。结合前人的观点,本文认为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占有高质量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以及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的能力总和。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文化和形象等都是企业素质的构成因素,其中企业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与人员素质是基本素质。造纸企业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以及人员素质大体上决定了造纸企业整体上的企业素质,而造纸企业所拥有的企业素质决定了造纸企业的竞争力,造纸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区域内造纸产业的竞争力。4.3.4产业组织结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行业内单个造纸企业的竞争力,还与产业内企业间的关联及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转换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单是区域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区域内的造纸的产业组织结构同样也会影响到造纸产业竞争力。所谓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产业或市场内企业之间的结构和关系,既包括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即大中小型企业各自的比重和市场竞争关系,又包括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间相互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如前文分析,造纸产业规模效益显著,较容易出现规模经济的情况,而规模经济的核心是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因而,要增强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重视产业内的规模经济显得很有必要。规模经济是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中心概念,根据不同的规模效益,经济学家将之分为不同的类型。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即某产业或某厂商的一定的规模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规模效益,这种规模效益包括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规模经济一般指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投入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不变,则规模报酬递增产生规模经济,企业根据生产力的要∞段晖.论持续竞争优势与企业素质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45—49.o杨丽雁.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5):27—28.50 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实现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外部的规模经济侧重的是产业的整体规模与产业内分工状况,更多的属于信息与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取决于生产函数等技术层面的因素①。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会给企业带来外部的规模经济,因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产业内高度分工协作,提高产业效率,有利于同业间加强竞争与合作,激发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产业内的交易费用,营造成本优势,有利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专业化的中心市场等⑦。不管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还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由于都会使企业减低生产成本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国内外的大量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业群,中国浙江海宁的皮革业、温州的低压电器、打火机业,绍兴的纺织业等。也就是说,区域造纸产业要增强竞争力,一方面区域内的造纸企业要尽可能选择较大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小平均成本的生产规模,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区域造纸产业内部要合理分工,产业集中度合适;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促成区域集聚效应,从而实现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而以上这两点都与区域造纸产业组织结构密切有关,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要增强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对原有造纸产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选择一个最优的产业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4.3.5关联产业相关与支持性等关联产业的存在为产业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优势网络,该网络通过由上而下的扩散流程和相关产业内的提升效应而形成。因此,特定产业的相关和支持性等关联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对促进和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通过分析瑞士制药业与酵素工业的联系、日本传真机工业与影印机业的联系后得出结论:“一个国家因为相关产业彼此带动而刺激竞争力是很平常的’’.随后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产业的潜在优势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因为相关产业的表现与能力,∞陈勇,王雪松.我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规模经济[J].商业研究,2006,(20):108-111.簟刘小铁.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D].江西财政大学博士论文,2004,46.51 自然会带动上、下游的创新和国际化”回。可见,相关与支持等关联产业对特定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关联产业之间相互增强竞争力的理论在造纸产业同样适用。造纸是关联程度很大的一种产业,上游产业有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废品废料、农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下游产业有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等。上游产业的存在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会对下游产业产生推动作用;下游产业为上游产业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它的发展会对上游产业产生拉动作用。因此,不管是区域上游产业还是区域下游产业的竞争优势,都会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产生重要的提升作用。区域造纸产业的实践也验证了这种相关性,以造纸产业及其最为重要的下游产业——印刷业为例,从全国造纸业与全国印刷业的区域分布来看,这两个产业的区域布局有惊人的相似性,中国东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上海是造纸产业竞争优势最为明显的一个区域,而中国西北部的造纸产业竞争力较弱,与此相似,据有J关资料显示,东南部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省一市的印刷业产值就占到我国印刷业比重的40%还要强,而西北部地区12个省区的印刷产值才占到我国印刷总量的9%左右②。此外,按照通常的标准,印刷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应占的合理份额为3%;而中国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印刷业的产值均占到了国民经济总值的5%左右@。由于一个地区发达的印刷业毫无疑问会带动了该地区造纸产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这些省(市)在造纸产业方面的强大竞争力与该地区发达的印刷业有重要的关联。4.3.6制度环境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论点,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前者分固有的资产(如自然资源)和创造的资产(如基础设施),后者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即: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x竞争力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J].华夏出版社,2002,95.。印刷业,遭遇成长的烦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1-18.簟青岛要成为区域性印刷产业基地[N].青岛财经日报,2005-10-09. 一些资产“富有”的国家或地区未必拥有与之相对应的竞争力,相反,一些资产“贫乏”但拥有较强资产转化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却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因而,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较强的资产转化能力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从《世界竞争力报告》来看,认为影响这种资产转化能力主要有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对竞争力的重要影响。所谓制度(institutions)是指约束人们特定行为关系的一系列规则及组织,与这些规则及组织相关联的制度功效、制度机制、制度文化等方面因子共同构成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整体,又称为整体制度(thetotalinstitutions)∞。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或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利益内部化;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o。正是由于制度对于经济或产业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区域的制度环境对该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也有重要的影响,制度环境也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里的制度环境指的是与区域造纸产业发展有关的各种制度性因素及给造纸产业发展所营造的环境,这里所说的制度性因素包括一个区域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行政介入以及文化影响等等。在营造适宜造纸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中,政府往往起到主导性作用。政府能够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发布科学的产业政策,制定有利于造纸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适当的行政介入,来实现促进本区域造纸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普遍认为,山东省在资源与市场并不占优的情况下依然能高居纸与纸板产量第一的宝座,制度环境方面的因素是其重要原因。4.4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根据上文的分析,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与制度环境,当然,其它一些因素如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也会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分布位置、交通状。吴晓松.制度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应用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4):97-102.∞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况、通讯等方面综合作用而发挥出来。首先,区位条件反映了造纸企业接近市场或原料地距离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会反应到企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从而影响了纸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区位因素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及生产要素流动的畅通程度。区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作用于造纸产业竞争力。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既直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为造纸产业发展的要素优化提供便利。第三,区位状况还会影响造纸产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创新。区位的优越性意味着开放性,开放性又意味着先进性,区位条件优的区域往往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它们更容易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为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注人动力与活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通讯、电力、自来水、燃气等产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这是区域造纸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投资硬件来说,一个有着四通八达交通网络、良好的通讯设施、充足的电力和燃气的区域意味着拥有一个优质的投资环境,企业在这样的区域投资,能大大降低其投资成本,也能●减少其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因此,优良的基础设施能促进区域包括造纸产业在内的各种投资,进而促进造纸产业的发展。从以上这些影响来看,可以认为无论是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还是资源禀赋都不会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主要起一个基础性作用,因而,把这三种因素归纳为基础性因素。而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最内核的影响因素,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因,因而把它们称之为核心类因素;关联产业与制度环境可以把它们当作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外因,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因产生作用,所以把这两种因素概括为环境类因素。不同类别的因素会相互影响,同一类别内的因素也有一些关联,它们错综复杂,共同决定了一个区域的造纸产业竞争力。如图4—3所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基础性作用,关联产业以及制度环境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外围因素,而企业素质、融资能力及产业组织结构构成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核,它们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企业素质与 融资能力相互影响、关联产业及制度环境会影响到一个产业的融资能力,此外,制度环境还会影响到产业组织结构。图4-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Fig.4-3Thefactorsconceptualmodelofregionalpaperindustrycompetitiveness4.5与其它相关模型的比较4.5.1其它相关模型4.5.1.1波特的搿钻石模型一波特“钻石”模型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等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后两项是辅助因素,它们彼此存在互动①(见图4—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95.55 (1)要素条件。在波特理论中,要素可归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等。要素有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和一般要素之分。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来源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其的需求会减少。高级要素则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它需要长期地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投资才能获得,因而是相对稀缺的要素。一般要素是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而专业要素则是指专门领域的专门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等。通常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重要,因为前者更能为产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2)需求状况。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需求所取代不了的,而且国内需求对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方的结构和买方的性质实现的。如果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他国,则一国的产业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国内领先需求使企业先意识到国际需求的到来,并开发出新产品满足这些需求,促进产业升级。(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是为某个产业提供支持的若干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有竞争力的几种相关产业往往同时在一国产生。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对某一特定产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最有可能促进产业创新;其次,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也带动了其它产业成功。(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模型客观反映了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会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战略结构,以取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此外,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5)机遇。在波特理论中,机遇是指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改变产业的竞争结构,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效,落后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的变化,利用新机会便可能获得竞争优势。(6)政府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订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订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本身也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大买主)。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 持产业的环境,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结构及其竞争状况等。图4-4波特的“钻石模型一Fig.4-4Porter’sDiamondModel4.5.1.2区域竞争优势来源的“钻石模型一①武汉大学的李方林和曹红萍从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发,探讨了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大致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六要素相同,即产业的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与配套产业情况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稍有不同的是,他们认为除了以上四个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区际合作与竞争和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见图4.5)。图4-5区域竞争优势来源的“钻石模型一Fig.4-5Sourcesofregionalcompetitiveadvantagr“DiamondModel”∞李方林,曹红萍.波特“钻石模型”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J].当代经理人,2006,(5):191-192.57 4.5.1.3刘小铁的“五因素论一。刘小铁在其博士论文《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中对波特的“钻石模型”的一些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五因素论”,认为主要有五种因素对产业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即资源条件、企业素质、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结构与政府作用(见图4—6)。图4-6刘小铁的“五因素论一Fig.4-6LIXiao-tie’s“FiveFactorsTheory'’4.5.2本模型与其它模型的区别波特的“钻石模型”及各种改进模型在某个时间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很强的解释力,本模型对前人提出的各种模型进行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又有着适合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特点、与其它模型有所不同的地方。4.5.2.1突出了融资能力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中作用根据前文分析,造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造纸产业需要扩大规模或技术上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如何筹措资金即融资能力对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区域造纸产业的潜在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资本资源只是作为要素条件当中的一个因素,在这里,资本只是一种静态的资产因素。而本模型由于考虑到造纸产∞刘小铁.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D].江西财政大学博士论文,2004.58 业对资金的特殊需求,特地把资本资源从要素条件中分离出来,同时用融资能力来替代它,从而既突出了资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资金筹集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资产因素,而是一个动态的竞争力过程因素。4.5.2.2用“制度环境一代替了“政府作用",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环境”与“政府作用”这两个因素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区域制度环境的营造上,政府往往会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本模型所指的“制度环境"与“政府作用”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交叉,然而,“制度环境”与“政府作用”相比,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广泛,如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一些非正式制度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价值观念等等是“政府作用”这个概念难于涵盖的,因此,用“制度环境”来替代“政府作用”,更能全面说明各种制度性因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4.5.2.3没有过分突出矗技术创新"在模型中的作用忽略了“技术创新”一直是波特“钻石模型”饱受抨击的地方,特别是技术进步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之后,后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对“钻石模型”进行修正时都加入了“技术创新”这个因素,从而使模型有更强的现实解释力。然而,考虑到国内造纸产业的特殊性,本模型去掉了这个在其它产业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使模型更为符合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内外造纸产业有一个发展趋势,即技术的集成化,主要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造纸机械上,而国内大型纸机绝大多数从国外弓}进,当某个区域的造纸产业投资了新的纸厂,引进了新的纸机,也就意味着同时它取得了技术上的优势,各造纸企业除了在生产工艺上作一些小的技术创新外,它无需开展大型的技术创新活动,因而,技术创新对于目前国内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来说,影响较小。4.5.2.4在模型中去除了。需求条件一这个因素波特“钻石模型”是针对国际间的竞争优势而言的,因为不同国家的市场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各种商品在两个市场流动也存在各种障碍,因此,各个国家本国的需求条件对其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然而本文研究的一国内部(特指中国)不同行政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市场是基本统一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自由流动,市场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因此,各区域的造纸产业 面临的需求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因而区域的需求条件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有限,因而,本模型去除了需求条件这个因素。 5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前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章主要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阐述。5.1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评述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学者做过省级行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本文这里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做一个简要回顾和评述。5.1.1简要回顾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在国内开展较晚,2004年山东农业大学的张吉国和胡继连使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两个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林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其后,华中科技大学的林云华和张德进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圆,劐了2006年,这一问题才受到了较大的关注,中国科学院的陈刚,刘燕鹏,谷树忠等应用比较优势原理,引入显示比较优势系数RCA和RC两个指标对我国造纸行业1996---2004年的贸易绩效进行了横向、纵向的分析计算@。福建农林大学冯祥锦,陈蕾,黄和亮等人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江西财经大学的孔凡斌教授以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产品平均贸易价格、产业和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为指标体系,对中国制浆造纸行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评价@。5.1.2评述国内外关于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另一种是以竞争力决定因素为基础的分析和评价。而到目前为止,国。张吉国。胡继连.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2):77—80.。林云华,张德进.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4):17—24.。陈刚,刘燕鹏,谷树忠等.中国造纸行业的贸易绩效:1996—2004[J].中国造纸.2006,25(8):56—59.罄冯祥锦,陈蕾,黄和亮.我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6,(4):24—27.罄孔凡斌.中l虱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388—391.61 内有关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无一例外均采用第一种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基本上都采用了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利润率等反映竞争结果的有限几个显示性指标来衡量造纸产业的竞争力,使用这种评价方法由于评价指标少而且数据收集较为便利,所以较为简单,也容易操作。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由于造纸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因素方方面面,因此,对于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只适合于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少数的几个指标是无法反映出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的;第二,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仅采用反映竞争力结果的显示性指标不够科学,造纸产业竞争力不仅包括外在的竞争力,还包括内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因此,仅用显示性指标来评价造纸产业竞争力只能反应一种表面上的竞争力,并不能反映竞争力的全貌和真实的竞争力,因而不够客观。有关产业竞争力评价国内外已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评价对象,普遍采用的是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在指标选取上尽量做到全面和完整,评价过程主要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尽量使评价结果客观可信。这些最新的研究的成果都值得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时借鉴。5.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5.2.1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的功能确立指标体系的功能对如何选取指标、选取什么样的指标意义重大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顾名思义它的功能主要应该用于评价,一个区域它的造纸产业有否有竞争优势,需要通过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而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一些反映造纸产业竞争力实力、潜力和环境方面的指标,以便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然而,除了评价功能外,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还应该兼顾其它一些功能,如决策功能和预测功能等。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甚至能够说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只有这样,区域造纸产业决策部门才能根据指标明确该区域造纸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才能抓住某些薄弱环节,从而为下一步的∞朱孔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40.62 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这就是决策功能。此外,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说明区域造纸产业当前的竞争实力,还要包含潜在的竞争能力,从而能根据这个指标体系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5.2.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本文认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它决定了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及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产物,它必须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涉及的因素很多,如何对其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如何在抽象及概括中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关键和难点。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其科学性也就越强。另外,评价的内容要有科学的规定性,各指标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理论,适应环境和发展水平,概念准确、含义清楚、计算范围明确、计算方法科学、操作方便,系统科学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揭示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2)全面性原则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是对竞争力的一种综合评价,而综合评价是一种全面性、整体性的评价,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是对评价对象内涵、特征的总体描述和抽象概括,其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可以看作是观察其总体特征的一个视角。因此,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要求所预选的各个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覆盖和描述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力求各项指标能从不同层次上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现状及其潜力,揭示其本质特征。(3)可比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概念要完整,内涵要明确,并具有惟一性;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和计量的范围、口径等必须一致,使造纸产业竞争力具有省级行政区域之间的可比性,以便进行相应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 年份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反映出各项指标的比较差距和动态发展水平。(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的目的主要运用于对全国各省市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测评,各项指标要易于评价操作,数据比较容易获取。选取指标要立足客观现实,尽可能选择公式计算简单,公式中的参数易于获得、形象的指标;要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尽可能选择有统计资料可查的指标,数据应容易取得,并要求真实可靠;指标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易于为社会各界所接受。(5)层次性原则考虑到评价对象较为复杂,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按照评价的目标取向将其划分为若干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等。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逐层次进行分解,进而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评价对象系统层次化的描述。(6)综合指标优先原则若某一个指标所描述的对象特性可概括地代替多个若干指标所描述的对象特性的整体性,则称此指标为其余若干指标的综合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优先选择综合指标,选取综合指标可减少指标的数量,进而起到简化指标体系的目的。C7)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定量指标通常是指可衡量的指标,其数据可以从统计资料中取得。而定性指标一般较难以衡量比较,它多是对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和判断指标,其数据主要从专家调查问卷结果中取得。根据取得数据的可靠性和易得性,本文以定量指标为主。5.2.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多是凭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指标的取舍没有严格的科学标准,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一些重要指标的漏选,而另一方面却使一些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很小的指标被选入或多个重复的指标被同时选入,这样都会使评价结果不科学。本文认为在选取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指标时,为避免这种缺陷,应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区域竞 争力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前人的经验及造纸产业的基本特性对评价指标进行初选,然后再根据各指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贡献的大小进行筛选。剔除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贡献不大以及信息提供重复的指标,找出主要影响指标,形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5.2.4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2.4.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依据前面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初选的方法,参照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主要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出发来构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如下:首先,确立目标层。建立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衡量国内各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因此各层面的指标都共同指向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确立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和三级指标层。根据评价的总体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中仅包括反映竞争力结果的显示性指标是不够科学的,还应包括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一些分析性指标。因此在一级指标这个层面上设计了“外显竞争力”和“内在竞争力”这两个一级指标。前者用来说明竞争力的结果,也可以称之为显性竞争力,它又可以从产业实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后者用于解释竞争力的原因,由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组成,根据第四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的分析,知道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及制度环境,因此把内在竞争力进一步分解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系统。基础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保持竞争优势在产业基础方面的能力,其又可以分解为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最核心的能力,其又可分解为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的竞争能力,它又可以分解为关联产业和制度环境方面的竞争力。共有2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最终得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图5.1)。65 最后,就是根据各三级指标层来确立具体的指标。先进行指标的初选,然后再对初选后的指标进行筛选,剔除一些信息重复指标,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图5-1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图Fig.5-1Hierarchicalgraphofoverall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regionalpaperindustry5.2.4.2评价指标的筛选5.2.4.2.1指标体系的初步筛选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依据前面指标体系初选确定的系统全面及可操作性原则,初步选取了60个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如表5.1)。 表5.1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初选指标Table5-1Primaryindicatorsintheoverall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regionalpaperindus订y目级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指标指层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外区产业实力全国比重;产品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显域资金利润率竞显性竞争力造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税金总额占全国争纸产业盈利能力比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全国比力产重;产值利税率;业内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森林蓄积量占综在资源竞争力全国比重;林木资源禀赋系数;水资源厶竞禀赋系数;口竞争基础设施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网‘争力竞争力密度:力GDP占全国比重;人均GDP:财政收入占基础竞争力全国比重;入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区域经济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竞争力全国比重: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生态环境业废气处理排放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竞争力利用率;资产总量占全国比重;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占全国比重:负债合计占全国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外核心竞争力融资竞争力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占的比重;资金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企业的平均财务费用; 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产成品资金占用率:企业平均规模;企业集中度;亏损企业产业组织结构竞数占总企业数的比例;亏损企业亏损净争力额: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林业总产关联产业值;区域木材与竹材采运业的市场占有竞争力率:区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外商投资环境竞争力比率;人均财政支出:企业挖潜改造占制度环境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人均拥有文化馆竞争力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人均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数;电视人口覆盖率;人均拥有图书数;人均拥有报纸数;5.2.4.2.2信息量重复指标的剔除一一在初选指标时,采取了全面系统的选取原则,这种选取方法很可能导致具有很强相关性的某些指标同时被选入,而这些具有很强相关性的指标提供的信息存在着较大的重复,甚至某些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完全包含在其他指标之中,为了避免指标的不必要重复,降低计算量,需要删除信息量重复的指标。从方法论上讲,对指标的优化选择应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等客观方法,即通过相关分析,剔除具有较大相关性的指标,使最终的指标集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是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等客观方法首先需要样本较大的原始数据集,多元统计的工作量也较大,本文限于所能获得的资源和时间限制,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来剔除信息量重复指标。首先通过参阅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一些信息可能重复的评价指标:其次,征询经济、造纸、林业、市场等方面专家对初选指标的看法,对初选指标逐个分析,剔出明显重复指标和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最后确定入选指标。通过这种方法,剔除了30个指标j形成了最终包含了30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 5.2.4.3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根据前面确定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经过认真筛选,最终形成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表5-2)。表5.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5-2Theoverall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regionalpaperindustry级目标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指标指标且量: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外日产业实力易:市场占有率;彳显区竞cl显性竞争力.毛: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域争D2产业盈利能力E:产值利税率;造力纸岛毛: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产内皿资源竞争力J忍: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比重;业在丘:铁路网密度;综竞历基础设施竞争力合争毛:公路网密度;竞力岛:GDP占全国比重;。争c2基础竞争力置o: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D5区域经济竞争力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巨2:森林覆盖率;D6生态环境竞争力巨3: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磊4:资产总量占全国比重;五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3核心竞争力职融资竞争力占全国比重;置。:资产负债率; 巨,:全员劳动生产率;D8企业竞争力E18:流动资产周转次数;El。: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平均规模;D9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易l:亏损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比例:易2: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Di。关联产业竞争力易3:区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易4: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最5:人均财政支出:c4环境竞争力最。:外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Dl。制度环境竞争力易7:企业挖潜改造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巨。:人均拥有文化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墨o:入均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数5.2.4.4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5.2.4.4.1外显竞争力外显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市场需求、争夺市场份额的能力,它反映了竞争主体的即时竞争力状况,是区域造纸产业间竞争的实际结果,是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区域造纸产业的外显竞争力也称之为显性竞争力,它主要包括产业实力和产业盈利能力。(1)产业实力产业实力衡量了一个区域造纸产业的总体实力,可以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和产业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反映。工业增加值是区域实际创造的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区域造纸产业在全国的规模地位;70 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这个指标表明区域造纸产业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所具有的实力地盘的大小,是体现产业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所指的造纸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纸产品的销售收入在全国纸产品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市场占有率=区域纸产品销售收入/全国纸产品总销售收入。(2)产业盈利能力产业盈利能力反映了区域造纸产业创造利润和财富的能力,是区域造纸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构成。一个区域如果仅仅拥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于表明该区域有着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毕竟追求利润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而考察一个区域的造纸产业竞争力,还必须考虑该产业的盈利能力。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盈利能力可以用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和产值利税率等两个指标衡量,其中产值利税率用于衡量区域造纸产业每单位产值所能创造的利税,公式为:产值利税率=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5.2.4.4.2内在竞争力·与外显竞争力反映产业竞争的结果不同,内在竞争力主要是指产生或支撑显性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是显性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依据前面本文提出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可知,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主要由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企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制度环境及其他一些因素共同决定,在这些因素当中,可以根据对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范围和贡献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模块。5.2.4.4.2.1基础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构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它决定着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未来发展态势,对竞争力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障和支持作用。基础竞争力包括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等方面的竞争力。(1)资源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着重衡量一个区域拥有造纸所需资源的丰裕程度。一个区域7l 拥有的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由于降低了产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从而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虽然随着国内原料结构的调整,原木等林木资源在造纸原料中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林木资源仍然是制约造纸产业发展和决定造纸产业长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素,此外,水资源也是造纸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采用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和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的资源竞争力。(2)基础设施竞争力一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它实质上衡量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根据造纸产业发展所需的条件,衡量基础设施竞争力的指标主要采用铁路网密度和公路网密度等2个指标。(3)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能够衡量一个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一个有着很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能够从价值观念、市场需求、投资资金、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对区域造纸产业起着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竞争力包括GDP在全国比重:人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等指标。(4)生态环境竞争力造纸是一个污染型产业,它需要生态环境有很好的自净能力,因此,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它一般会制定较宽松的环境排放标准,从而降低了造纸企业的排放成本;而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将被迫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从而增加了当地造纸企业的排放成本,进而降低了该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因此,生态环境也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生态环境竞争力主要测度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对污染的容纳能力,可简单采用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2个指标上来衡量。5.2.4.4.2.2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代表着区域造纸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为直接的因素,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它包括融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等三项内容。(1)融资竞争力由于国内目前造纸产业依然处于投资驱动阶段,能够以较低成本吸引到 较多投资资金的区域无疑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区域通过融资,增加投资,加强了技术改造,实现了规模经济,取得了竞争优势,因而,融资竞争力对于区域造纸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融资竞争力既可以从已有融资结果来考察,又可以从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如融资环境、投资回报率等因素来得以反映,因此资产总量占全国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可作为衡量融资竞争力的指标。(2)企业竞争力产业是由企业组成的,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石,是决定和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造纸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稳定而持续的生产出比其他造纸企业更多、更好产品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盈利水平方面的内容,可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年均余额)来表示企业的管理水平,用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来表示企业盈利水平。(3)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所谓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是指造纸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通过确定合理的结构、使各企业相互分工和协作而产生的一种结构上的竞争力。企业平均规模(=产业总产值/企业数)可以用来表示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而亏损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表示产业组织结构的绩效。5.2.4.4.2。3环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影响和制约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它由相关产业竞争力及制度环境竞争力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相关产业竞争力可由造纸产业一些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指标表示,如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区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制度环境竞争力反映一个区域政府管理水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及区域文化影响力等。鉴于这些方面指标取得的难度性,本文使用了一些替代指标。其中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外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区域政府的管理水平;用人均财政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两个指标来表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用人均拥有文化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和人均拥有艺术 表演团体数来表示区域的文化影响力。5.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5.3.1评价方法的选取所谓评价一般是指根据明确的目的来测定评价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的~种行为。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将多个反映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的统计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并按照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综合在一起,通过构造效用函数对被评价事物做出整体性评价的一种方法体系,更通俗地说,就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性的评价①。基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目标在于指导区域造纸产业实践,其评价方法应科学、简便易行。由于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了影响竞争力的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评价分析能够指导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该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大多数可以从各类统计年鉴中直接或推算取得;并且各种综合评价法在学术上研究比较成熟。因此,本文将采用综合评价法来评价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5.3.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根据综合评价法的基本要求,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应该遵循以下步骤㈣:(1)明确评价目的。在评价开始前,要确定出评价的目的。不同的评价目的,所选用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只有目标明确,才有针对性,这是评价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确定评价形式。评价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定标准的评价,即给定某标准,将各评价对象个体与所给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另一类是无给定标准的相对评价,如对某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由于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评价时仅就各县市进行相对的比。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o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蕾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4 较。不同的评价形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明确了评价目的后,还要明确进行那一种形式的评价。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是无给定标准的相对评价,它的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比较。(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了评价形式后,为了全面进行比较,必须从评价对象中选择多个因素或指标,组成评价因素或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因素或指标反映不同的方面或系统。(4)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的权重即各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要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数,形成权数体系。(5)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就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涉及到两个基本变量:一是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再一个是各指标的评价值。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两个基本变量间的转化。因为各指标实际植的量纲是不相同的,它们不能直接综合在一起,但指标评价值却是消去了量纲的,是可以综合的。由此可见,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是举足轻重的。(6)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所谓多指标(或多属性)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要根据评价目的(或准则)及被评价系统的特点来选择较为合适的合成方法,建立一个广义的目标函数即综合评价模型,将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可以从总体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个侧面来实现定量地对评价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7)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各被评价对象排序。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并可进一步分析各评价对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现状与潜力,并分析原因,为科学决策、促进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思路与依据。5.3.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3.3.1确定权重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内外确定权重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常用的有主观经验法、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专家调查加权法和德尔菲法等;而客观赋权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为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美国学者T.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是确定多属性对象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理想方法。这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典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它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将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将各种判断要素之间的差异数值化,帮助人们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适用于复杂的综合评价系统,是目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由于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因此,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较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5.3.3.2基本步骤∞∞AHP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工程对各要素排列的原理,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多层次结构,使每一层次和下一层次保持一定联系,并在统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可得出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采用该方法可以将评价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和系统化,并使有些定性指标量化以得到并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为评价工作奠定基础。(1)计算单一子系统下各指标的单权重假设子系统4(K_l,2,⋯,n)的总权重为吼,指标忍相对于子系统4的单权重为酽’。其中与4关联的指标有,.个,记为:厨¨、鼋n、⋯、耳”;其单权重记为:6f¨、噬n、⋯、群¨。首先应通过专家评议,确定出E指标相对于E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潘淑清.基于客观赋权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5,(10):129-130.。杜栋.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曹阳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S,(2):87—89.∞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76 %,其具体确定方法是:认为匆与乞同样重要,则取%21,%。l;认为勿与以稍微重要,则取%53,%。1/3:认为匆与包明显重要,则取%55,bj,=l/5:认为勿与勺很重要,则取%27,%=1/7;认为勿与乞绝对重要,则取%=9,bj,21/9;认为岛与屯的重要程度介于两相邻奇数之间,则根据情况%可取2、4、6、8值,6Jj则为1/2、1/4、1/6、1/8值;确定%与%的值后,就能构建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4BtB2⋯Br且最。昼:⋯且,垦垦。%⋯岛,●●●BrBnBr2⋯B_每个专家根据上述判断规则进行判断分析,都可以逐层写出比较判断矩鲁’阵。由于这个矩阵是依据每个专家的个体判断写出来的,我们称之为个体判断矩阵。由于不同的专家在分析认识上可能存有一定的偏见或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激判断(即偏离正常结果或多数人意见的判断),给合理确定权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个体判断矩阵中的偏激判断信息进行有效剔除,然后再综合成群体判断矩阵。剔除方法是:计算所有专家个体判断矩阵中每一信息元素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剔除掉超过算术平均数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个体判断信息,然后再次计算算术平均数,以此作为专家群体对这一元素的综合判断信息。对每一个信息元素依次进行上述判断,从而就可以综合成专家群体的综合判断矩阵。有了综合判断矩阵后,就可以利用方根法或幂法、和法、根法计算其最大特征值k及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形‘n。 其中:W‘‘’=(掣’,够’,⋯,酢”)r。它要满足以下条件:(4-B)xw(‘’=k×w‘‘’(2)一致性检验由于专家构造的比较矩阵可能会存有一定的误差,所以专家构造的,阶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襁不一定等于,.,为了限制这种误差,取础与,.的相对误差作为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记为:cL:篓竺;(,.判断矩阵的阶数),.一1要考虑到专家对问题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对上述一致性指标%乘上系数1/心,其中以为对于不同阶的比较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T.L.Saaty教授曾计算并列表如下,详见下表。不同阶的随机一致性指标阶l2345678910ll121314数●砒kO.OOO.00O.58O.901.121.241.32l-4l1.451.491.521.541.561.58当判断矩阵满足:CRk=嚣刘J时,认为比较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出来的特征向量(也即单权重)是可以认可的,否则,说明专家构造的比较矩阵误差较大,超过可以允许的范围,需要调整。(3)计算总权重由于彳层的各个要素是直接对应于总目标G的,它的总权重也就是它的单权重,在数值上等于(G.A)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其他层次的各个指标都与其上一层次相对应,其总权重相对于上一个层次的各个组成要素,因而其总权重应该是其单权重与上一层次各要素总权重的积加和,即以其单权重与上一层次各要素的总权重进行加权综合。B层各指标总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匆=∑q×妒.(1=l,2,⋯,刀)其他层次各指标的计算公式与此类同。对总权重的计算结果也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CI:罗akxcL七=lRI=∑qx以k=l当满足:门rCR:!三<0.I时,融认为达到满意的一致性,计算的总权重是可以确认的,否则说明判断矩阵中的一些信息元素仍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仍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5.3.3.3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确定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时,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向来自造纸产业行政管理部门、大中型造纸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分发了:·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份。在问卷中请专家按照评分规则在设计好的表格中对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然后用均值法处理所得的分值,得到专家的综合判断矩阵,利用前面所述的层次分析法得到相应的权重值。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为了简便起见及后面评价模型应用的方便,去除了一级指标“外显竞争力”与“内在竞争力”这个层次,直接计算得N--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值,此外,还计算得到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评价指标对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及评价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表5.3、表5.4、表5.5、表5-6、表5.7、表5.8、表5-9、表5.10、表5—1l、表5.12、表5.13、表5.14、表5.15、表5.16、表5.17、表5.18、表5.19)。表5.3二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Table5-3TheweightsofthesecondaryindicatorscomparedtothetargetlayerCR=0.0056;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 表5.4显性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Table5-4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dominantcompetitiveness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3871表5.5基础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Table5-5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basalcompetitiveness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1828表5.6核心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Table5-6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core—competitiveness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2728表5.7环境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值Table5-7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environmentalcompetitiveness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157480 表5.8产业实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8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industrialstrength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1935表5.9产业盈利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9Theweightsofindicatorsoftheindustryprofitability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1935表5.10生态环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0Theweightsofindicatorsofcompetitiveness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0323表5.1l区域经济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1Theweightsofindicatorsofregionaleconomiccompetitiveness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12.039481 表5.12基础设施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2Theweightsofindicatorsofinfrastructurecompetitiveness基础设施竞争力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Wi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0394表5.13资源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3Theweightsofindicatorsofresourcescompetitiveness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18表5.“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4Theweightsofindicatorsofcompetitivenessoftheindusgialstructure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14表5.15企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5Theweightsofindicatorsof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1300 表5.16融资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6TheweightsofindicatorsoffinancingcompetitivenessCR=O.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14表5一17制度环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7Theweightsofindicatorsofenvironmentsystemcompetitiveness地方财政外资来源企业挖潜人均拥有制度环境收入占G人均财政在全社会改造占财人均拥有公共图书艺术表演Wi竞争力DP的比支出固定资产政支出中文体馆数投资中的馆数团体数重的比重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G1.00000.67030.54882.71833.320IO.1627DP的比重人均财政1.00000.67030.54882.71833.320lO.1627支出外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1.49181.00000.81873.32013.320l4.05520.2228投资中的比重企业挖潜改造占财1.82211.822l1.22141.00004.05524.9530O.2722政支出中的比重人均拥有0.3679O-30120.24661.00001.49180.0652文体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0.3679O.30120.24661.00001.49180.0652馆数人均拥有艺术表演O.30120.30120.2466O.20190.67031.00000.0490团体数CR=O.002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87 表5.18关联产业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Table5-18Theweightsofindicatorsofrelatedindustriescompetitiveness关联产业竞争力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区域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占有率的市场占有率WiCR=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o.0787表5.19评价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Table5·19Theweightsofindicatorscomparedtothetargetlayer 资产总量占全国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资产负债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支出外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企业挖潜改造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人均拥有文体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人均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数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区域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0.0267O.01790.02670.0128O.01750.02140.00510.00390.05430.02445.3.4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方法5.3.4.1指标无量纲化常用的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评价指标,由于其量纲、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目标的作用趋向各不相同,不具有可比性,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影响后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数据的无量纲化(也称为数据的规格化),它是指标综合的前提。如果把指标无量纲化以后的数值称为指标评价值,那么无量纲化过程就是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的过程,无量纲化方法也就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它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讲就是要确定指标评价值依赖于指标实际值的一种函数关系式。无量纲化方法根据指标实际值与无量纲化后指标评价值的关系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和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5.3.4.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无量纲化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应用时必定面临一个选择问题:是确定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还是采用折线型乃至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基于以下3个原因,本文采用简便直观的直线 型无量纲化方法来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第一,对多指标综合评价而言,无量纲化的结果即评价值本身就是对被评价事物发展水平的一种相对描述,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刻度。因而在不影响被评价对象间相对地位的前提下,允许用近似的、简化的直线关系来代替曲线关系。第二,曲线型公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比直线型公式精确,这种精确是有条件的,如果曲线型公式中的参数选取不当,其结果很难是客观的,然而参数确定又是较为困难的。在参数确定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如用直线型方法来代替。第三,从国内外综合评价的案例应用经验来看,线性公式所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复杂得多的非线性形式往往近似,而线性方法较非线性方法要容易使用并方便得多。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分别是阈值法和标准化法。由于标准化法利用的原始数据信息多于阈值法,且本文的被评价对象个数较多并基本上成正态分布,因此,本文较为适宜采用标准化无量纲化方法。由于一般的标准化公式计算出来的评价值有正有负,为了更符合习惯,本文将其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具体公式如下:只“0+蔷灯00忪式5-1)韩矗n1喜Zxi,s=其中:x_‘。.,s=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总共有30个评价指标,其中有28个正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和2个逆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对于28个正指标,可以直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对于2个逆指标,要首先将它们转换为正指标,然后再进行无量纲化。由于2个逆指标的值都大于0,因此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的转换方法:.1五=一毛其中,五为原值,(i=1,2,⋯,n)Z为转换值 5.3.5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及进行无量纲处理是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多指标的评价值进行合成,即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对事物不同方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方法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线性加权和函数法、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合成法、代换法。综合考虑以上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及被评价对象的特征,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和函数法来合成各指标的评价值,从而得到综合评价值。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的基本公式为:A=厂(x)=∑w誓公式中,A=f(x)表示被评价事物得到的综合评价值;W为各评价指标的权数;五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值;拧为评价指标个数。 6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实证测评6.1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测评6.1.1测评对象与数据来源由于西藏缺乏相关统计数据,而吉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和新疆等省(区)造纸产业2005年的利润总额和产值利税率均为负值,绝大多数省份产业规模也较小,考虑到去除掉这些省份并不会对全国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横向评价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不包括以上省份的其他省份作为横向测评的对象,它们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24个省(市、区),这些省份涵盖了我国主要的造纸大省,有很强的代表意义。评价主要采用了2005年的数据(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文化馆数、公共图书馆数及艺术表演团体数这4个指标采用了2004年数据,并作了一些技术性处理),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造纸年鉴》及2006年各省(市、区)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个别省市的2006年经济普查公报。6.1.2显性竞争力测评利用前文的评价方法对显性竞争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如表6.1显示,从一览表中可以看出,各省份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显性竞争力最强的山东省其显性竞争力指数为90.77,而显性竞争力最弱的甘肃省的显性竞争力指数仅为52.89,前者比后者高71.62%。从显性竞争力指数来看,山东、广东、江苏、河南、浙江、北京、福建、内蒙古、河北及湖南省位列前10位,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较强,其中山东省高居第一,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比第二名广东省高出23.16%,可视为第一集团,而广东、江苏、河南和浙江省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较为接近,可视为第二集团。从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看,山东省无论是产业实力还是产业盈利能力 都高居全国第一,具有超强的显性竞争力;而广东省虽然产业实力位居第二,但产业盈利能力较弱,仅排名第5,致使广东的显性竞争力虽仍然排名第二,但差距与第一名山东较大,与后面的竞争对手却非常接近;第5名浙江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产业实力较强,列第4名,但产业盈利能力较弱,仅位列第9,致使其最终排名仅为第5名;而与之相反的是河南省,其产业实力虽然不如浙江,但由于具有较强的产业盈利能力,从而在显性竞争力方面最终超越了浙江上升到第4名;北京市高居第6名,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相对不错的产业盈利能力,北京市造纸产业利润总额达到3.97亿元,而产值利税率更是高达lO.4%,位居全国第一,产业盈利方面的能力是其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在第8的位置出现,也是由于其较高的产值利税率从而缩短了与其他竞争对策的差距,但由于其产业规模太小,企业数量偏少,不太具有可比性;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排名为第7名,产业实力与产业盈利能力还较为均衡,前者为第6名,后者为第8名;其他§省份如上海、四川等省份虽然有好的产业实力,但受产业盈利能力的拖累,导致其总体的显性竞争力排名靠后。表6.1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1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dominant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 6.1.3基础竞争力测评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的基础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呈现出很有的不一致(表6.2),一些显性竞争力很强的省份其基础竞争力较弱,相反一些显性竞争力较弱的省份其基础竞争力还较强。全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排名前lO位的分别为:四川、广东、云南、福建、浙江、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和湖南,排名靠后的基本上是西部一些省份,宁夏的基础竞争力指数为49.18,排在最后一名,但总体上来看,各省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的差距还不是太大。传统造纸大省山东、河南与河北在基础竞争力方面也不具优势,它们分列第12、15、18位。 表6-2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2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industrialbase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基础紫竞争凳萼力另磊区域挈静凳霉力勇森四川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江苏省湖南省江西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河北省陕西省重庆市内蒙古山西省甘肃省86.9957387l51.136346722258.3414473965.4726753559.47066lll83.693l062479.1929444254.159891221952.808165765.2035502657.82616141460.2564952657.424481461572.9355016483.25190619l66.5475959981.83107962269.0999635751.7893007763.8358090256.8979846856.4142062761.3898430481.6922326961.3385158661.6371464457.8474214859.6879498560.3766888254.9245558958.2353013248.1348789859.6034889448.479481662349.91205378宁夏区51.40293342352.614666572048.15483426249l源争排;嬲的删名力争竞源资份省n●孔9465M2B加3Hm7屹:28龙"侈掩乃2349l53l4.,47492l4lO63OM&Z争≯税渤铘蚶钟咖缁蹈坝姒啪m饼铹卯粥拍修舛如"筋弘铝Ⅲ叮钙M舛∞锣配"∞b趴乾%舛阴∞舛"B加舛%娩如叭腮科毋如m呕辑丌“卯踟"弛乃加印弘M"m加抖卯弱酡铝趴卯铊铂钙n乃z"趴弱酊舛似卯铉乃靳”仉鼹舛印钇弱够弱殂4M"6375B98博屹Mm9扒丝3"78掩MHBm屹侈Ub4加M拐"吟钞挖巧钞"M∞酡猡n埒∞钞叭舛屹粥如钙眨记笱涨舛加m硒渤:合趴如弼“舒一~一~一孤儿乳仡舛阻张舛钆眠纸孤靳珐钇强识勉珏 续表6-2从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看(表6.3),四川、云南两省在基础设施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基础竞争力仍然能排在第l和第3位主要依赖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水资源,这两个省的资源竞争力分列全国前两位,再加上资源竞争力在基础竞争力占有较大的权重,因 此,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前也就不足为奇了;广东拥有全国最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不弱的资源竞争力,因此占据了第2的位置;福建、浙江两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分居全国第l、2位,再加上排名靠前的资源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在基础竞争力方面占据了第4和第5的位置;北京、上海、江苏能排在第6、第7位和第9位,主要依赖于其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发达的区域经济;山东省虽然在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其森林资源与水资源的匮乏,致使其基础竞争力仅排在第12位,河南与河北排名靠后也是类似的原因。表6-3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Table6-3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factorsofbasal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 6.I.4核心竞争力测评从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测评结果来看(表6—4),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基本上分布在东部地区,山东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依然高居第l,河南、江苏、广东、湖南与福建都进入了前lO名,较为意外的是,内蒙古与北京也进入了前10名,而造纸大省浙江仅位列第14名。表6.4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4’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core-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 从各省份的实际情况来看(表6.5),山东省虽然在融资竞争力方面略逊于广东,但在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紧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顺利坐上了第l的位置;河南省也是由于在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方面表现抢眼,均排名第2,因此其核心竞争力也位居第2;内蒙古的造纸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数企业经营业绩较好,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8.84%,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和河南,而且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平均每个企业的生产总值为0.7亿元,仅次于山东与江苏,正是由于其在融资竞争f力、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结果出了意料的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排在第3名;广东省虽然融资竞争力高居全国第一,但在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方面表现不佳,因而核心竞争力仅排在第5位;北京市造纸企业的管理效率较高,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13。34%,高居全国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4285.71元/人,仅次于江苏,由于其造纸企业具有超强的竞争力,从而使北京造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排到了第6名:浙江造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排名靠后,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究其根源,可以发现这浙江造纸产业在融资竞争力方面并不处于劣势,主要是在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竞争力方面与其他造纸强省有着不小的差距。 表6.5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Table6-5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factorsofcore-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鹤6.1.5环境竞争力测评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的结果的显示(表6.6),广东、上海在 环境竞争力方面有着超强的竞争优势,环境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0.87与77.13,分别高出第3名浙江19.62%与14.08%。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天津与福建分列第3位到第8位,环境竞争力指数均大于60,也具有较强的环境竞争力。从各省份的具体情况来看,广东省在关联产业竞争力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其印刷业销售收入与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36.71亿元和484.96亿元,均遥居全国第l位,但在制度环境竞争力方面也所欠缺,但仍然凭借关联产业方面的超强竞争力跃居第l位;上海市政府强势,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大,投资环境好,文化事业发达,这使其制度环境竞争力遥遥领先,并且在关联产业竞争力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致使其环境竞争力排在第2位;浙江造纸的关联产业也较发达,虽然在制度环境竞争力方面有所欠缺,但仍然不影响其保住第3的位置;北京市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排在第5位,也是凭借其制度环境竞争力方面的出色表现;山东省关联产业竞争力列在第5位,也有较强的势力,但制度环境竞争力方面较意外的排在第15位,综合起来仅位列第6位;天津市凭借制度环境竞争力的优势也挤进前10名,位居第7位;湖北、河南、四川与湖南等省份虽然关联产业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受制度环境竞争力所累,导致最终的环境竞争力排名较后。表6.6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6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indus打ial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ofP印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一警争争警争萎萋警攀力力排名力力排指数寥, 福建省59.526473l辽宁省56.08773911内蒙古53.24408839云南省56.3506803江西省55.39594336安徽省55.64013723山西省53.67520735湖北省57.57110634陕西省55.29455886黑龙江53.59895646宁夏区53.11503289河南省57.73372367四JlI省57.06416873湖南省56.67443757河北省56.34746962甘肃省53.36917175重庆市54.1480603860.6308262560.683085863.1136673358.3792108858.0893833457.5515638958.7840543354.6190142756.8729780458.3324340258.7082779353.8971104454.5100760654.8181366354.8583038756.7388151955.70271088960.07864967858.385412459558.17887786i01257.36494559111456.74266335121656.59585056131056.22963084142256.09506031151756.08376845161355.96569524171155.91165541182455.81541705192355.7871224202l55.74628712l2055.60288675221855.05399347231954.92538563246.1.6综合竞争力测评2006年纸及纸板产量超过i00万吨的省份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江苏、河北、福建、湖南、四川、安徽、广西和湖北12个省(区),纸及纸板产量合计已达5837万吨,占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的89.80%,这十二个省基本上是我国国内造纸产业竞争的主体。但从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来看(表6-7),除广西由于出现行业亏损没有测评结果外,其他省份造纸产业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差异较大。纸及纸板产量排名第l的山东依然有着最强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指数达到77.04,广东、江苏、河南、浙江、福建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顺利进入了前10名,而河北、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传统造纸省份却在综合竞争力方面表现欠佳,都跌出前10名,其中河北、湖北、四川与安徽综合竞争力指数都低于60,综合竞争力没有表现出与其产量相称的地位。7M船屹"屿加9璩孔8加n鸭毖坞 表6.7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7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从各省份的实际情况来看(表6.8),山东省虽然在基础竞争力与环境竞 争力方面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凭借其在显性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超强表现坐稳了综合竞争力的头把交椅,可以预期,在短期内还无其他竞争对手可以撼动其地位;广东省各方面的实力较为均衡,综合竞争力屈居第二,但广东拥有山东不可比拟的资源及关联产业上的优势,未来将会对山东造成巨大的威胁;江苏虽然在资源上有一定的劣势,但仍然依靠其在显性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方面的均衡且不俗的表现,占据了第3名的位置;河南省虽然被基础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拖了后腿,但由于其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单个企业的经营绩效良好,最终综合竞争力依然排在第4位:2005及2006年浙江省的纸与纸板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二,但其综合竞争力却下滑到了第5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浙江省纸产品的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占的比重大,导致其平均价格偏低,影响到了全省造纸行业的产值和销售收入,再加上产业盈利能力也不强,导致其显性竞争力仅排名第5,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浙江省造纸企业虽然数量庞大,达到1209家,在数量上仅次于广东,但企业平均规模太小,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仅为0.39亿元,远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88%,与对手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各种原因造成浙江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仅排在第14位,从而严重影响了其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北京、上海及内蒙古三地的造纸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都表现出了较为强劲的盈利能力,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平均规模较大,产业组织结构合理,最终综合竞争力也分别排在第6、7、9位,意味着这三个省份造纸产业有着很大的竞争潜力;排在第8位的福建也是传统的造纸大省,除在基础竞争力有着较突出表现外,其他方面表现比较均衡;河北省产业规模大,但其在基础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方面不具优势,这大大影响了其竞争潜力,致使其综合竞争力最终排名仅位列第12位。表6.8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各构成要素测评结果排名一览表Table6-8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factorsof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ofpaperindustryinChina’Sprovinces100 6.1.7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聚类分析6.1.6.1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聚类分析根据各个省份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的大小,利用SPSSl2.oR件,运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间平均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对24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6-1。Case7Clusters6Clusters5Clusters4Clusters北京市1天津市2河北省31lOl 图6-1综合竞争力分类结果的类成员表Fig.6-1Themembersofclasstableoftheclassificationresultsofcomprehensive一一一..competitiwness一..、.如图6-i所示,如果把24个省份分成4类,山东单独成1类,广东、江苏与河南可归为1类,北京、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为1类,其他9个省份可归为1类;如果分为5类,广东与江苏、河南分离,单独成l类,其他分类情况不变;如果分为6类,河北、江西、湖北、四川会从北京那l类分离出来,其他分类情况与5类划分法相同;如果分为7类,与6类划分法相比,综合竞争力最弱的甘肃将会被单列为1类。依据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结果,根据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弱,考虑到分类层次不宜过多,因此本文采取了6类划分法,把全国24个造纸省份分为6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山东一个省,山东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为全国最强,并且与其他省份差距明显,拥有绝对竞争优势,是中国造纸产业的航空母舰,短期很难被其他省份超越。第二层次为广东省,广东省的综合竞争力虽然不如山东,但与全国其他 省份相比,仍然有不小的优势。第三层次为江苏与河南,这两个省份在全国造纸产业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基本上与山东和广东构成了中国造纸产业的第一集团。第四层次为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内蒙古、云南、湖南等7个省份,这7个省份造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内部差距不大,在全国的地位较容易相互取代。第五层次包括河北、江西、湖北、四川等4个省份,这4个省份的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下游的水平,但有一定的竞争潜力。第六层次包括天津、辽宁、安徽、黑龙江、重庆、宁夏、山西、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这9个省份造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弱,在全国处于竞争劣势,不具备大规模发展造纸产业的条件。6.1.6.2全国各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结构的聚类分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由显性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构成,为了了解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的竞争力结构情况,使用显性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指数这4个变量,利用SPSS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间平均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再次对24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6.2。 图6-2竞争力结构分类结果的类成员表Fig.6-2Themembersofclasstableoftheclassificationresultsofcompetitivestructure如图6-2所示,如把全国分为4类,山东单列1类;江苏与河南共为l类;广东、上海与浙江的竞争力结构较为相似,也可归为l类,其他18个省为1类。如把全国分为5类,广东单独成1类,其他分类情况与4类划分法相同。如把全国分为6类,浙江与上海都单独成1类,其他分类情况与5类划分法相同。考虑到18个省份划为同1类不太妥当,因此,本文采取了7类划分法。如把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分为7类,山东、广东、浙江与上海等4个省份在各种竞争力强弱及结构上与其它省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各自成l类,其中山东省造纸产业在显性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超强的竞争优势,广东省造纸产业在环境竞争力方面优势突出,浙江省造纸产业在显性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核心竞争力处于竞争劣势,上海在环境竞争力较有优势,但在显性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却不具优势,这4个省份的竞争力结构与任何其他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结构迥然不同,因此,它们都各自成为1类。江苏与河南在各种竞争力上相差较小,因而也可以看成是1类。北京、河北、内蒙古、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9个省份在各种竞争力强弱及结构上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也分为1类。剩下的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重庆、陕西、甘肃、宁夏等9个省份在竞争力结构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也归为l类。6.2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纵向测评⋯.以福建省为例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纵向测评,可以了解一个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在一个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考虑到全国造纸省份很多,对每个区域都进行测评难度很大,也没有必要。本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纵向测评以福 建省为例,主要基于以下2个原因:一是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8,无论是针对综合竞争力还是竞争力结构的聚类分析,与福建同类的省份比较多,分别达到7个省份与9个省份,因而选择福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二是福建省造纸产业的统计数据较为方便,有利于分析测评。因此,本文选取了1999年至2005年福建省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的各种竞争力进行纵向测评。样本数据来自于2000.2006年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06年福建省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和2000.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6.2.1显性竞争力测评对福建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的测评结果显示(表6-9、图6.3),自1999以来,福建省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有着很大的波动,2000年达到一个高峰后开始走下坡路,2004年有一个小小的回升,但2005年的显性竞争力又开始下降。从显性竞争力的结构来看,7年来产业实力与产业盈利能力与显性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只是升降的幄度略有不同,其中2004年比较特殊,该年的产业实力是7年内最强的,但产业盈利能力仅为52.14,远远低于2000年的盈利值,也低于最近1年2005年的值。考虑到造纸产业产能非均匀增长的特殊性,虽然福建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有略微下滑的趋势,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稳定,这7年来,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60%-5.39%之间,平均市场占有率为5.01%左右,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大致上稳定在3.02%-5.25%之间(2000年是个特例,这个值达到8.57%),平均比重为4.76%,略低于平均市场占有率。表6—9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9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dominand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 图6-3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变化图Fig.6-3Thechangediagramofthedominand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6.2.2基础竞争力测评对福建省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的测评结果显示(表6.10、图64),自1999年到2005年,基础竞争力表现得非常稳定,2005年还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从基础竞争力各构成来看,资源竞争力略有下降,基础设施竞争力稳中有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略有下滑的趋势,生态环境竞争力较为稳定,后期还有增强的势头。总体来说,过去7年,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略微下降大体抵消,因此基础竞争力还是表现得相对比较稳定,未来随着福建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及经济势力的不断增强,基础竞争力有望稳步提高。 表6。10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10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basal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yU繁攀滋豢黎鬃蘩鬻豢藤黍鬻纛鋈隧80蒸鬻黧辫纛纛缀麓纛缀鬻熬鬻缀纛黼70i;:嚣-i辅嚣*i。t船}t鋈一鬻一一”~‘+州一。艇-”o啦《啦#。锵耥端j赫a㈣_i一+孰om:=,《■㈨’+秘畔舞孵嚣#茹搿£g#+二黼鼯;黔㈣霎≥积;一605040302010滋滋戮缓蘩麟黼鬟缀鬻鬃瓣簇戮鬻慧U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一资源竞争力—·一基础设施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一卜生态环境竞争力—并一基础竞争力指数图6-4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基础竞争力变化图Fig.6-4Thechangediagramofthebasal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m'ing1999—20056.2.3核心竞争力测评核心竞争力在综合竞争力中取着重要的作用,福建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显示(表6.11、图6-5),福建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正有稳步提升 的趋势,2005年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核心竞争力的内部结构来看,除融资竞争力略有削弱外,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都在稳步上升,这反映出福建省造纸企业经济效益正在提高及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的发展趋势。表6一II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一11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core—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9U錾豢鏊篓溪鬟鬻寨繁蠢熬鬟鬃簇嚣漂鋈蒸鏊篡8070黉鏊戮戮黉鬻黧蕤鬻鬻鬻繁霾60鋈鬻鬻囊豢蘸鬻粪纛黧纛鬓蘸蒸蒸50鬻囊!纂蘩鬻麟鬃鬻霪蒸骥骥鬃纛麟40繁蒸懑篓鬻i熏蘩颦鬃蘸骥蘸熬囊骥熬鬻麴30蘩繁蒸溱瀑黧囊霪鬻鬟豢震蒸嚣霪繁豢爨瀚20鋈慧鬻霪蒺蒸蘸霪黍纂蘸鬻黼熬鬟鬻矮10U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一融资竞争力一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一,核心竞争力指数1图6—5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核心竞争力变化图Fig.6-5Thechangediagramofthecore—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 6.2.4环境竞争力测评表6.12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12Thelistofsurveyresultsrankingoftheenvkonmental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廿U纛鬻蒸麟鬻鬻鬻鬻鬻麟糕i粪鬻i豢70605040302010^U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l一关联产业竞争力一制度环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指数l图6-6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变化图Fig.6-6Thechangediagramoftheenvkonmental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测评结果显示(表6-12、图6—6),福建省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在1999-2005这7年有一定的波动,如2000年与2003年都有着较大的波动,但总体上还是较为稳定。就关联产业竞争力而言,1999-2005年,福建省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大致在3.i%-3.3%之间波动,平均 市场占有率为3.29%,标准差仅为0.0012,波动幅度非常小,福建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平均值为4.29%,标准差为0.0042,波动幅度也比较小,这说明福建省造纸的关联产业竞争力比较稳定。6.2.5综合竞争力测评表6.13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一览表Table6-13Thelistofsurveyresultsofthe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图6—7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变化图Fig.6-7Thechangediagramofthe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ofFujian’Spaperindustryduring1999—2005 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纵向测评结果显示(表6-13、图6—7),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也有着比较稳定的表现,2000年后虽然有一个下滑,但2004年后又有所回升,2005年已经快回到2000年的最高水平了。考虑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造纸省份竞争日趋白热化,福建省能在激烈竞争中综合竞争力不补削弱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已属不易,说明福建省造纸产业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7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构成因素的计量分析第五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较为详尽的理论分析,第六章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章将利用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研究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各构成要素与竞争力结果之间的关系。7.1研究方法7.1.1研究方法的选择鉴于第六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测评时已经搜集了大量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中既有竞争力构成要素各测量指标的,也有竞争力结果的,因此本文利用这些数据,根据竞争力结果与竞争力构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回归结果中各系数的大小及显著性程度判断各构成因素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及其相对重要性。7.1.2模型的确定根据第四章的理论分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6个: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制度环境。这6个构成因素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结果之间的关系用函数表示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F(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制度环境)其中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为函数的因变量,它反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结果的一种测量指数,这里用第五章和第六章的显性竞争力指数来衡量。显性竞争力包括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市场占有率、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产值利税率等4个测量指标。这4个测量指标首先要把各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把标准化值按前文的权重相加,最后得到显性竞争力指数。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制度环境等6个构成要素为自变量。其中资源禀赋是反映一个区域在造纸所需要自然资源赋存上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用前面的资源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包括水资112 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与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比重两个测量指标。融资能力是反映区域造纸产业融资结果与未来融资潜力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甩融资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包括资产总量占全国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和资产负债率等3个测量指标。企业素质是反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用第五章所用的企业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周围次数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等3个测量指标。产业组织结构反映区域造纸产业组织内部结构合理性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用前面所讲的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指数衡量,包括企业平均规模、亏损企业数占总企业数比例等两个测量指标。关联产业用来反映区域造纸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竞争力状况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用前面所讲的关联产业竞争力来衡量,包括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区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等两个测量指标。制度环境用来反映区域造纸产业发展所需外在环境优劣的测量指数,它可以用前面所提的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支出、外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企业挖潜改造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人均拥有文化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人均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数等7个测量指标。7.1.3模型样本的数据来源由于第6章已经通过计算得到了2005年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有关显性竞争力指数、资源竞争力指数、融资竞争力指数、企业竞争力指数、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指数、关联产业竞争力指数及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数等7个变量的数据,考虑至[[2005年的数据有较强的代表性,简便起见,本文就以这24个省份2005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共24个样本。各样本数据来源同第6章。7.2模型估计过程与结果7.2.1模型估计过程把多元回归方程中的所有变量引入方程,利用SPSSl3.0工具对数据进行 处理,得到以下结果:7.2.1.1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7.1回归方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Table7-1Tableofcorrelationcoefficienceamongthevariablesintheregressionequation显性竞争资源竞融资竞企业竞产业组制度织结构环境力争力竞争竞争力力显性竞争力相关系数显著水平样本数资源竞争力相关系数-0.093显著水平O.667样本数24融资竞争力相关系数0.814(”)0.062显著水平0.0000.773样本数24企业竞争力相关系数0.626(“)-0.0300.545(“)显著水平0.0010.8890,006样本数24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相关系数0.793(”)—0.1330.509(’)0.606(")显著水平0.0000.5360.0110.002样本数24制度环境竞争办相关系数-0.019-0.289o.091一一0.010-0.094显著水平0.9310.1700.6740.9620.663样本数24关联产业竞争力相关系数0.592(")_0.0070.757(“)0.1270.2030.351显著水平0.0020.9740.0000.5550.3420.093样本数24”表示在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表不在5%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佳表7.1给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值,从因变量显性竞争力与各自变量的相关性来看,资源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093,对应的P值为0.667,可见资源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成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融资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814,对应的P值为0,可见融资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企业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626,对应的P值为0.001,可见它们两者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793,对应的P值为0,说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竞争114 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019,对应的P值为0.931,说明两者成一定的负相关,但很不显著;关联产业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为0.592,对应的P值为0.002,说明两者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概括起来说,融资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企业竞争力、关联产业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而资源竞争力、制度环境竞争力与显性竞争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呈一定的负相关。从各自变量的相关性来看,融资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及关联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509和0.757,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6、0.01l和0.757,说明融资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关联产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6,相应的P值为0.002,可见两者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21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变量的筛选最初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选取了6个自变量,但从表7.1可知,有些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有些白变量相互关联,一些变量的作用可被其他变量代替,因此需要对自变量再进行筛选。本文选择向后剔除法(BackwardElimination)来完成方程中自变量的筛选。向后剔除法的基本步骤是:(1)将所有的P个变量全部选入回归模型,然后估计出回归系数;(2)检验回归系数:(3)去掉在回归系数检验中没有通过检验中具有最小,值的变量,将剩余的P—1个自变量作回归模型,再估计出回归系数,如果没有通过检验的变量较多,将检验水平选的稍大一点,如0.10;(4)再对P—1个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如果还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检验,再去掉在回归系数检验中具有最小F值的变量,将剩余的P一2个自变量再作回归模型估计出回归系数;(5)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所剩变量均通过检验①。变量筛选的结果如表7.2,第1次回归模型当中6个自变量全部进入回归方程,第2次回归模型中把没有通过检验具有最小F值的变量资源竞争力剔除,依此类推,第3次回归模型把制度环境竞争力这个变量剔除,第4次回∞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l2.0应用嗍.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58.115 归模型中把企业竞争力这个变量剔除,第5次回归模型中把关联产业竞争力这个变量剔除,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只有融资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两个变量。表7.2回归方程自变量筛选过程一览表Table7-2ListoftheprocessofVariablesEntered/Removed进入变量退出变量方法关联产业竞争力,资源竞争力,企业竞争力,1制度环境竞争力,产业Enter组织结构竞争力,融资竞争力—Backward(酬tefionT.2资源竞争力ProbabilityofF-to-remove>=.100).Backward(criterion:3制度环境竞争力ProbabilityofF-to-remove>=.1OO).Backward(criterion:4企业竞争力ProbabilityofF-to-remove>=.100).Backward(criterion:5关联产业竞争力ProbabilityofF-to-remove>=.100).注:凼耍置:显性霓争力分析4个变量被剔除的原因,资源竞争力与制度环境竞争力被首先剔除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企业竞争力与关联产业竞争力这两个指标被剔除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变量与最后进入方程的两个变量之间有较大程度的相关,因此被后者所替代。企业竞争力不但与融资竞争力,也和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关联产业竞争力也与融资竞争力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7⋯213各自变量的回归结果如表7.3,5次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2、0.940、0.935、116 0.932、0.92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8、0.883、O.874、0.868、O.856,调整决定系数分别为0.848、0.850、0.848、0.848和0.842。又如表7-4,5次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值分别为22.413、27.153、33.018、43.912和62.214,F值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应的P值都为0。综上可知,回归模型的拟合性能较优,方程极其显著,第5次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表7.3回归方程拟合总结一览表Table7-2ListofmodelsummaryintheregressioneqoationR决定系数调整决定系数标准误估计10.942(a)0.888O.8483.38329272154768820.940(b)0.8830.8503.35800298850889230.935(c)0.8740.8483.38783153087347140.932(d)0.8680.8483.38038578132403550.925(e)0.8560.8423.452920342955006表7-4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表Table7-4Anovaintheregressionequation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统计值P值1回归平方和1539.3076256.55122.4130.000(a)残差平方和194.5931711.447总平方和1733.900232回归平方和1530.9295306.18627.1530.000(b)残差平方和202.9711811.276总平方和1733.900233回归平方和1515.8294378.95733.0180.ooo(c)残差平方和218.0711911.477总平方和1733.900234回归平方和1505.3603501.78743.9120.000(d)残差平方和228.5402011.427总平方和1733.900235回归平方和1483.5242741176262.2140.000(e)残差平方和250.3762111.923总平方和1733.90023从表7-5可知,第1次回归方程自变量中资源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071、融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323、企业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161、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478、制度环境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179、关联产业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282。其中融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117 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关联产业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正,与第4章的理论分析相符,说明这些构成因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着正向影响作用,而资源竞争力与制度环境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这两个构成因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着负面影响作用,这与第4章的理论分析有些出入。但是很明显,资源竞争力、制度环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关联产业竞争力这4个自变量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在多次回归中被依次剔除,在第5次回归后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表7.5拟合的回归方程系数表Table7-5Coefficienttableofsummaryregressionequation非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T统计值P值B标准误Beta1(Constant)0.37612.1120.0310.976资源竞争力43.0710.083-0.075.0.8560.404融资竞争力0.3230.2410.2531.341O.198企业竞争力0.1610.1350.1491.1950.249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0.4780.1090.4854.3890.000制度环境竞争力∞.1790.132.0.132.1.3520.194关联产业竞争力0.2820.1420.3291.9890.0632(Constant).5.8129.643..6030.554融资竞争力0.2970.2370.2331.2550.226企业竞争力0.1610.1340.1491.2000.246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0.4990.1050.5074.7580.000制度环境竞争力43.1450.126-0.107.1.1570.262关联产业竞争力0.2840.1410.3312.0190.0593(Constant).13.8496.749.2.0520.054融资竞争力0.3830.2270.3001.6840.108企业竞争力O.126O.1320.1160.9550.352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0.5120.1050.5204.8∞0.000关联产业竞争力0.2100.1260.2441.6600.1134(Constant).12.2766.531.1.8800.075融资竞争力0.5010.1910.3932.6270.016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0.5480.0980.5565.5760.000关联产业竞争力0.1560.113O.1821.3820.1825(Constant)一12.5246.668.1.8780.074融资竞争力0.7050.1230.5535.7430.000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0.5040.0950.5115.3070.000注t因变量:显性竞争力在第5次回归方程中,自变量最后剩下两个,其中融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 为0.705,统计量t值为5.743,对应的P值为0.000,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为0.504,统计量t值为5.307,对应的P值为0.000,说明这两个变量检验结果都是显著的。从回归系数的数值比较来看,融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还要大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回归系数。由于每一个变量都是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回归系数的理论意义为:从整体来看,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融资竞争力每提高1个标准差,能够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高0.705个标准差;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每提高1个标准差,能够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高0.504个标准差,可见这两个因素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7.2.2基于模型估计结果的主要结论根据回归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融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与关联产业竞争力等4个因素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着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源竞争力与制度环境竞争力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着反向作用。结论2:融资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它们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3:企业竞争力与关联产业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它们也都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其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4:资源竞争力、制度环境竞争力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之间呈负相关,影响也不显著,说明资源竞争力与制度环境竞争力并不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7.3对模型变量的进一步解释和分析表7-6自变量各测量指标与因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一览表Table7-6Listofrelatex[coefficientbetweenvariables’measuredindicatorsanddependentvailables’Pearson119 (注:资产负债率与亏损企业比例等2个逆指标采用了转化值)7.3.1融资竞争力从回归结果可知,融资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但是经认真分析,还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一,资本密集是造纸产业的一个重要产业特性,区域造纸产业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都依赖于造纸产业投资的不断增加,而产业投资额的增加量则取决于区域造纸产业的融资竞争力。第二,拥有良好融资竞争力的省级行政区域,容易获得投资资金,容易扩大企业的平均规模,能够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造纸或纸制品设备,提高造纸的技术含量,这有利于区域造纸产业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总之,融资竞争力不论是对提高区域造纸的产业实力还是提高区域造纸的产业盈利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融资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就合情合理了。120 7.3.2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第4章进行了专门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在回归方程中,产业组织结构的回归系数达到0.504。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之所以会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根本是也是由造纸产业的产业特征决定的。造纸产业是规模效益极其显著的行业,良好的产业组织结构意味着应有较大的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而较大的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能保证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实现内部的规模经济,再加上良好产业组织结构还意味着产业还能实现外部的规模经济,内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出现,推动区域造纸产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了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7.3.3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它对区域造纸产业存在着较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如表7-6,用于衡量企业竞争力的3个测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及成本费用利润率都与区域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具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在0.05水平都显著相关。之所以企业竞争力最终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主要原因是企业竞争力与融资竞争力及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存在着较明显的相关性,从而被后两者替代的缘故。7.3.4关联产业竞争力关联产业会增强相互之间的竞争力,造纸关联产业的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如表7-6,关联产业竞争力的两个测量指标⋯区域印刷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区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区域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9和0.623,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之所以关联产业竞争力最终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主要原因是关联产业竞争力与融资竞争力存在着较明显的相关性,从而被后者替代的缘故。7.3.5资源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的回归结果与第4章的理论分析有很大的差异,第4章论述 区域资源禀赋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但回归结果却显示资源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并不显著,并且还呈负相关性。由于这种差异的出现,说明其他学者包括本文前面对资源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作用认识有些偏差,应该深化对资源作用的认识,重新定位其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第一,资源禀赋应该是一个约束条件或必要条件,并不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当区域的资源条件在约束范围内或基本满足了这个必要条件时,资源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很难有促进作用;第二,相对来说,水资源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约束作用要大于林木资源,如表7-6,水资源与区域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还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太显著,而林木资源却与区域造纸产业的显性竞争力呈不太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资源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起反向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林木资源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负相关性,一些森林资源匮乏的省份却拥有很强的造纸产业竞争力,相反,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造纸大量采用进口资源(包括原木与废纸)及国内林木资源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缘故,也就是说,在研究一个国家内部的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时,资源竞争力并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该区域造纸产业发展一旦突破了资源的约束条件,资源缺乏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虽然当前资源竞争力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缺乏相关性,甚至负相关,但是,随着未来各区域造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将会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第5章所指的区域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但包括现实竞争力还包括潜在竞争力,因此,回归结果并不和第5章在对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时把资源竞争力作为综合竞争力的构成部分相矛盾。7.3.5制度环境竞争力按第4章的分析,制度环境应该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正面影响,然而,由本章的回归结果可知,制度环境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并无显著影响,甚至还出现一定的负相关,从而出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矛盾的情况。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制度环境测量指标的一种无奈选择,本文对于制度环境主要采用了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外资来源在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区域政府的管理水平;用人均财政支出、企业挖潜改造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两个指标来表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用人均拥有文化馆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数和人均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数来表示区域的文化影响力。用这些指标反映出来的实质上并不是区域造纸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制度环境,一个拥有适合于当地经济良性发展制度环境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可能有很强竞争力,经济也较为发达,而造纸产业经常被当作污染性产业或夕阳产业,这些地区虽然有能力发展造纸产业,但却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放弃了发展造纸产业,从而这些地区可以会出现造纸产业竞争力并不强的现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制度环境会与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负相关的回归结果。为了使制度环境竞争力这个指标能真正反映造纸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情况,应该在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标中增加些反映区域政府对造纸产业扶持力度及产业政策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采用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又影响到了客观性,因此,为了保证客观性,对于制度环境全部采用了定量指标,因而也不可避免只好牺牲了对造纸产业的针对性。但是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区域造纸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很大的共性或相关性,因此,本文对制度环境测量指标的选择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8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8.1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依据第4章对造纸产业特性的分析结论,造纸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资源密集、规模效益显著、产业关联度大,并且污染严重的行业。对照造纸产业的特性,结合造纸产业发展实际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本文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等6方面来对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8.1.1经济环境福建省地处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规模一直位居全国较前的位次。在过去的五年时间,福建省的经济一起保持稳步而快速发展的势头(见图8.1),据初步核算,2007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0.14亿图8-12003—2007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④Fig.8-1GDPandthegrowthrateofGDPinFujianduring2003·2007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8.3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08.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13.7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2元,比上年增长14.3%。∞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外部信息网124 财政总收入1284.2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00.03亿元,可比增长29.4%;财政支出901.22亿元,增长23.7%@。如果今后四年能够继续保持12.5%的平均增幅(与1978--200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GDP有望突破12000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的10000万亿元的预期目标。200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图8—2200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Fig.8—2ThelocalizativediagramofChineseprovincialeconomiccompetitivein2006从全国的横向比较来看,根据《中国海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②研究结果,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在第9位(图8—2)。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与纸产品的需求总量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发达区域内的造纸产业在需求条件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虽然与中西部相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与主要竞争对手如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相比却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这说明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福建现有的经济规模及相应的消费市场规模对造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是非常有利。∞福建省统计局外部信息网.福建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⑦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1.2政策环境2004年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随后,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2007年2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第一次到地方视察工作就亲临福建,充分肯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殷切希望福建抓住中央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如今,海峡西岸经济区也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被写进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后,又被载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已进入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区域,福建省长黄小晶2007年12月在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目前已经有41个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通过与福建省签署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等形式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整个国家为福建省造纸产业创造的政策环境来看,由于福建在水热条件上的优越,也受到国家在产业布局上的重视,如国家发改委在2003年制定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当中就提出“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省建设3-4个年产化学木浆5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林纸一体化项目”,结合福建省气候、水资源、林地资源及造纸工业基础等条件和国内木浆市场的需求情况,规划在福建沿海地区布点1个年产100万吨漂白硫酸盐阔叶木商品浆的大型木浆生产企业。对于造纸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上,福建省在扶持造纸原料林方面的政策上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福建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等多项鼓励工业用材林的各种政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为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创造了的一个有利条件,国家及福建本省对福建造纸产业的重视都为福建造纸产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8.1.3融资环境从内部资金来看,2007年全省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7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O%;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522.56亿元,增长25.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53.86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43.84亿元,增长53.2%①。福建省在“十五”期间,存款余额年平均增长17%以上。“十一五”存款余额若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保守估计年平均约新增i000亿元,5年累计可新增5000亿元,如果将新增存款中一半用于中长期贷款,就有2500亿元的新增贷款。另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承诺,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支持福建的信贷资金有望达到近3000亿元。“十一五”期间估计全省金融机构至少可提供3700---3800亿元中长期信贷资金。在外商投资方面,“十五”期间前4年,福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84.7930亿美元,年平均46.1983亿美元,年均增长89%圆。若“十一五”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年均增长10%估算,5年累计利用外资约为350亿美元,合计2800亿人民币,若将其中5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约可提供1260多亿元建设资金。在股市融资方面,2007年末福建省在境内上市公司A股数量达49家,比上年增加3家,市价总值5124.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3%;上市公司B股l家,市价总值2l-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所提供的资料,2006年福建财政排位处于第12位,金融竞争力位居11位,表明福建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居中偏上的位置(如图8.3)。∞福建省统计局外都信息网.福建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此数据由《谋求科学发展》杂志社提供.127 财政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囹2005年圜2006年I图8—3福建省2005-2006年财政金融竞争力比较柱形图Fig.8-3ThecomparativecolumnardiagramofFujianfinancialcompetitivein2005·2006从以上数据大概可知当前福建的融资环境现状,从纵向来看,福建融资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与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融资竞争力还是不占优势。8.1.4资源条件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发展报告》分析,2006年福建省资源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7位,其中人均可使用海域和滩涂面积、人均年水资源量、人均森林储积量,是福建省资源竞争力中的强势指标和优势指标。具体来说,在林木资源方面,福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气候炎热潮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林木生长,林木平均生长率8%,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无林地,其中有林地面积764.94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4.24%,占全国的4%。全省活立木蓄积量4.967亿km3,居全国第七,其中人工蓄积4.967亿km3,占全国人工蓄积量的12%,居全国第一。林种以用材林为主,其次是竹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材林等。全省现有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常绿阔叶林在地域上多分布在南平、三明、龙岩三个市,其蓄积量占全省的89%。马尾松次生林是福建分布最广的常绿针叶林,遍及全省,面积最大。杉 木林在全省分布比较普遍,绝大部分是人工经营的纯林。在诏安至闽江口的长乐沿海一带,还营造了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福建竹林面积88.52万公顷,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竹林面积的五分之一,建瓯、顺昌、武夷山、沙县、永安、尤溪六县(市)进入全国“竹子之乡”行列;福建竹类约有近百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毛竹,占全国毛竹总面积的22%o。在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总规划》中,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同被列为全国速生丰产林的四大片区,福建省近年来全面推行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经营主体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权经营管理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全省的森林蓄积量还有望继续增加。在水资源方面,福建也有一定的优势。福建省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陆地面积12.14万姘,多年平均径流量1168.7亿Ill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全省人口约3488万,即人均拥有地表水资源约3350Ⅲ3,在全国各省区中,水资源属较丰富的省份②。福建河流众多,共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全省较大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和木兰溪,即,“五江一溪”。其中闽江长541公里,流域面积6.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一半,多年平均径流量629亿m3,不亚于黄河。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在电力资源方面,福建省电力建设相对滞后,用电紧张,高温季节拉闸限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但预计在“十一五”期间,随着一些重大电力工程的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用电难题有望得到解决。“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投入巨资打造电力强省,水电、火电和核电(图84)一起上,预计到2010年我省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或超过3000万千瓦@,电力紧张的局面将迅速得到缓解。∞福建省统计局,2007年福建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福建省统计局,2007年福建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此数据由《谋求科学发展》杂志社提供.o福建省工程咨询公司提供. 图8—4福建宁德核电站一福鼎秦屿镇备湾村开工现场Fig.8-3ThenuclearpowerplantinNingde,Fujian8.1.5交通条件福建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交通一直是福建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造纸产业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为依托,因此,福建造纸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福建交通条件的制约。但是随着福建省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福、厦、泉、莆等四大港口群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发展,交通瓶颈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图8—5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橘园洲大桥①Fig.8-5ThelinkofJingFuHighway--JuyuanzhouBridge在公路方面。2007年2月,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高速公路规划方案∞本照片由《福建公路》谢兰捷主编提供.130 出台,原“三纵四横”调整为“三纵八横三环二十联”,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为5300公里(不含重复里程),至“十一五”末,将基本形成“二纵四横”约2450公里高速公路主骨架,到时造纸产业的公路运输将会极为方便。在海运方面。福建省大陆海岸线全长3324千米,有众多的优良港口和泊位。据《福建日报》2008年2月18曰公布的数据:今后几年福建省将着力加强大型深水码头建设。2007年,福建省已建成的10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15个,2008年将增加到19个,力争到“十一五”末达到25个以上。在集装箱码头方面,重点推进福州港江阴港区4-7号大型集装箱泊位、厦门港海沧港区14—17号大型集装箱泊位建设。在散货码头方面,重点推进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大型散货泊位(结构30万吨级),可门作业区4、5号通用泊位和11号大型煤炭专用泊位建设,湄洲湾斗尾作业区福炼青兰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洋屿作业区泰山石化10吨级油码头、罗屿作业区15吨级矿石码头(结构25万吨级)建设。码头港口的建设,将为造纸产业木片、木浆和废纸运进以及纸和纸板的运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I+一≯,r‘7。^¨,?,。。。-‘。、4,w、~-。’■。j⋯⋯。;.j、一‘‘‘。。、⋯一,’。,7.,一i≯、≯i爹l薹i寨:爱’i薹鋈i鬟鬟溪蒸薹篡≥。≥0。≯⋯一了i、、。。。生7.。?r⋯。¨¨r⋯⋯∥一一o。‘。.二,_参量:j一,一M、“”◆一霪受多一一竭kr嘲图8—6福州港江阴港区码头@Fig.8-6ThepierinFuzhou,GangjiangyinPort在铁路方面,2008年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按照签订的新一轮建设规划,含己建、在建和将建的铁路在内,5-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形成∞本照片由《福建公路》谢兰捷主编提供 一个4800公里的布局完善、设施先进、国际一流的铁路网。多层次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将会为福建省造纸产业降低运输成本,进行合理布局提供便利。8.1.6生态环境福建省拥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2003年,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次采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项评价指标,按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对全国各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为85.4%,其余14.6%的区域为良,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全省23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12条主要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IⅡ类标准要求的占94.2%,9个设区城市的33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6%①。8.2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概况8.2.1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现状福建省是我国主要造纸省份之一,截至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有527家,总资产241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92亿元,资产负债率48.4%,从业人员6.85万人。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值233.7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3.44亿元,实现税利19.87亿元,其中利润11.17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要产品产量:纸浆36.81万t,机制纸及纸板193.2万t,其中新闻纸31.4万t;箱纸板52.6万t;纸制品123.8万t,其中瓦楞纸箱(纸箱)80.5万to。从福建造纸产业的区域分布来看,福建省造纸产业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是闽西北的山区,另一个是闽南的沿海地区。闽西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历史上交通也较为便利,可以通过鹰厦铁路和来福铁路与外界相连。该区域的造纸企业主要以木材、竹子和草类纤维为原料,制浆造纸,生产商品纸浆、∞福建省统计局外部信息网.福建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lEB/OLl.。福建省年鉴编纂委员会.福建年鉴-2007[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32 新闻纸、纸袋纸、牛皮卡、牛皮箱纸板、工业技术用纸等,这个区域包括了南纸、青山、青纸、饶山、中竹、龙纸、腾荣达等等16家主要造纸企业,现有制浆生产能力为83万t(其中:机制纸浆55万t,废纸浆28万t),造纸能力81万t(详见表8一1)。闽南地区经济发达,对各种纸品的消费量大,该区域的造纸企业最初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机制比较灵活,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较好。闽南地区造纸企业主要以商品浆和废纸为原料生产生活用纸、箱纸板、白纸板及瓦楞原纸等产品,著名造纸企业恒安集团(晋江)、优兰发集团(晋江)、贵格纸业(南安)、华发集团(龙海)、港兴集团(南靖)、联胜纸业(永春)、景玉纸业(德化)、恒利集团(南安)等都在这个区域(见表8-2)。表8-1闽西北地区主要制浆造纸企业Table8·1ThemainpulbandpaperenterprisesinnorthwestregionofFujian序号企业名称原料种类产品品种制浆能力造纸能力l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马尾松BKP4废纸n俨7DIP18新闻纸282福建省青山纸业马尾松l【P纸浆10废纸AOCC浆10纸袋纸lO牛皮卡153福建青州造纸责任公司马尾松商品纸浆154福建龙岩造纸实业公司马尾松BCTMP5新闻纸75邵武中竹纸业有限公司竹、芒杆BKP6胶版纸2.56福建铙山纸业集团商品纸浆高档薄纸3福建青山纸业尤溪公司商品纸浆砂纸原纸2.57福建省青耀纸业废纸废浆瓦楞原纸1.78福建明珠纸业有限公司芒杆BKP1.7文化用纸1.79福建省顺昌县纸板厂杂木KP、Cn舻1.7包装纸板1.710福建泰宁绿山大有纸业杂木KP1.7牛皮纸1.71l福建华闽纸业有限公司商品纸浆砂纸原纸1.712福建大田岩城纸业废纸卫生纸1.713福建将乐藤荣达纸业杉木绒毛浆314福建顺昌县顺丰纸业商品浆、废纸机制纸l133 15福建三明双溪纸业商品浆、废纸机制纸l16福建永安和盛鞋材公司商品纸浆鞋纸板l合计83.181.2单位:万t;资料来源:福建省造纸协会表8—2闽南地区主要造纸企业Table8-2ThemainpaperenterprisesinsouthregionofFujian№企业名称原料种类产品品种生产能力l福建优兰发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商品浆复印纸废纸牛皮箱纸板2泉州市贵格纸业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涂布白纸板3泉州市伟立集团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涂布白纸板84华发(福建)实业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箱板、瓦楞75福建港兴集团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牛皮箱纸板56泉州市景玉纸业有限公司废纸箱板、瓦楞57德彦纸业(厦门)有限公司废纸、羊皮纸纱管原纸48龙海市榜山民政三星造纸厂商品浆、废纸箱板、瓦楞59泉州市新同发纸塑有限公司废纸箱纸板310泉州市永春联盛纸品有限公司废纸箱纸板51l福建省永春宏益纸业有限公司废纸箱纸板4.312龙海市信达纸业有限公司废纸箱板、瓦楞413福建敦信纸业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白面牛卡8(在建)14漳州市八龙纸业有限公司商品浆、废纸箱纸板5(在建)合计89.3单位:万t;资料来源:福建省造纸协会从福建省造纸行业的主要产品上看,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在生产能耗物耗方面有一定基础,又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造纸环保方面没有欠帐,有着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福建造纸产业主要产品有:新闻纸、涂布白纸板、牛皮箱纸板、高强瓦楞原纸、拷贝纸、薄页包装纸、生活用纸和商品木浆等。其中纸袋纸、拷贝纸、薄页包装纸等产品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纸袋纸生产企业;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五大新闻纸生产企业,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恒利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卫生巾等卫生系列产品的十强企业。“十一五”期间应促进产品结构的134 优化工作,努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级商品纸浆(包括阔叶木浆和针口。t-木浆),重点发展五类纸品及机制原生纸浆。新闻纸重点发展低定量、高性能品种;包装用纸和纸板重点发展低定量拷贝纸和薄页纸,涂布白板纸、牛皮上卡纸、纸袋纸、中高档箱纸板、高强瓦楞原纸、细瓦楞纸、蜂窝纸板原纸等;文化书写办公用纸重点发展涂布胶印纸、铜版纸、无碳复写纸、传真纸、高精度打印纸、新型油印纸、防伪纸等;生活用纸重点发展高档纸巾、湿巾纸、厨房用纸、擦手纸等;产业用纸重点发展彩印相纸、卷烟纸、烟嘴棒纸、炊蒸原纸、乳胶纸原纸、鞭炮包装纸、激光纸、墙体与木材装饰纸、医疗用纸、液体食品包装纸板等;原生纸浆重点发展漂白硫酸盐木浆、竹浆等。图8-7规划中的100万吨/年大型纸浆林纸一体化工程原料林分布图Fig.8—7Therawmaterialforestdistributionmapofplanninglargescaleforestry—paperintergrationproject从造纸产业原料基地建设来看,根据100万吨/年的木浆生产能力,按照林地生产力和立足原料自给的要求,福建省已经确定了基地建设方案。该方案造林树种选择以桉树、相思树为主,合理配置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林带, 原料林基地建设布局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和龙岩5个设区市的29个县(市、区),选择交通方便、林权清晰、相对集中连片面积达300亩以上的林地(如图8-7)。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进步的竞争优势上看,福建省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资源培育、速丰林建设中涉及的林木遗传改良、基因工程、树种选择、生物防治、营造林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近几年来,围绕着速丰林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在良种繁育、种子基因库建设、混交造林、施肥、地力维持等方面取得突破,杉木造林可实现全部由种子园供种、马尾松造林用种可全部由母树林供应,一些珍贵阔叶树种建立了优良林分采种基地,桉树无性快繁技术日趋成熟,可满足不断增加的短周期工业原料造林的种苗需求。特别是去年开始实施的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采用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遗传技术,开展抗寒、抗病虫、木质结构和非木质品质改良等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桉树抗寒品种品系增多、抗低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为扩大桉树种植范围提供了条件。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造纸科研中心,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鼓励企业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攻克技术难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山区的两个产业集群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努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省造纸工业的实用专利技术。尤其是开发新原料,研究新技术,创建新工艺,研发新产品。以及有利于造纸工业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注重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科技项目。从福建造纸产业污染治理情况来看,根据《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2005年与2000年相比,由于减少了原生纸浆产量,加大了造纸过程循环用水,以及废水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福建省纸和纸板产量增加了一倍,但废水排放量仅上升了2%。福建省鼓励和扶持纸业产业基地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专业化布局、功能化开发、循环化利用、生态化发展”的要求开发建设纸业产业基地。造纸业严格遵守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确保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到136 位。在已经建成和运行的重点造纸企业中普遍推行清洁生产,力争有更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重点骨干造纸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要力争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认证。倡导并实施达标排放。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生产机制纸浆时对水环境的污染,1997年福建省进行了全面整顿,关闭了156家制浆造纸厂,外加22条小型化学制浆生产线。目前,福建省各造纸企业基本做到达标排放,做到地方政府指定的河流区域功能总量控制指标。切实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2.2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状况依据第六章的评价结果,可以得知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状况。从横向比较来看,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为61.498904(参见表6-7),在全国主要24个造纸省份中排名第8,在综合竞争力上在全国处于第四层次,与第一层次的山东、第二层次的广东及第三层次的江苏及河南相距较大,与浙江、北京、上海、内蒙古、云南、湖南等省份相距甚微,并列第四层次(参见图6-1)。说明福建省造纸产业虽然还有一定基础,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已经处于竞争劣势。从纵向比较来看,从1999年到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基本上较为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参见表6-13,图6-7),一方面可以认为在各省份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保持综合竞争力基本稳定可以说实属不易,另一方面由于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缺乏明显的增长态势,不进则退,也可以说福建省造纸产业存在着很大的隐患。8.3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前面虽然对福建省造纸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竞争力现状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是为了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态势有一个更为科学、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这里采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006年5月,首先设计了包括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内的《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专家意见征求表》(见附录III),然后在福建全省范围内选择了11名造纸行业的权威专家(名单见附录IV)向他们发放了该意见征求表,就福建省造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137 威胁对他们进行了第一轮的意见征询,截止到2006年7月,第一轮专家意见已经全部反馈回来(经整理后反馈结果见附录V),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第一轮的《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报告》(附录VI)。考虑到第一轮仅仅是发散式提问,并没有给各专家限定答案范围,导致第一轮问卷的结果各专家并不太统一,有必要再进行第二轮问卷。于是在2007年3月再次把《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专家意见征示表》连同第一轮的问卷调查结果《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报告》一起寄给第一轮征询过的1l位专家,让他们在看完第一轮的分析报告后重新填写意见征求表,2007年6月收回了所有专家的第二轮问卷,经整理分析后,发现尽管在某些方面仍有分歧,但在主要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与本人前期的研究也基本一致,因而认为已无需再做第三轮的问卷,第二轮专家意见的结果如下:8.3.1竞争优势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福建省造纸产业拥有的最主要竞争优势。(根据专家的认同程度从高到底排序)(1)宜林条件好,森林覆盖率第一,木材资源丰富,有长纤维木材原料优势,有建设大型林纸一体化工程的优势;(11位专家全部认同此观点)(2)有南纸、青纸、恒安等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人才、装备与技术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有10位专家认同此观点)(3)省内河流多,水系分布广,水资源充足,自净能力强,环境容量大;(有7位专家认同此观点)8.3.2竞争劣势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福建省造纸产业存在的最主要竞争劣势。(根据专家的认同程度从高到底排序)(1)融资能力弱,资金紧缺,近十几年资金投入不足;(有8位专家认同此观点)(2)国有大型企业历史包袱重,改革滞后,体制和机制不行,生产成本高,人浮于事,缺乏竞争活力;(有8位专家认同此观点)(3)资源优势的发挥尚存在体制障碍,林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包括森 林资源的流转、林地集约经营、木材税费等,林业税过重,造纸材价格居高不下;(有7位专家认同此观点)(4)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成本偏高,质量问题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有6位专家认同此观点)8.3.3面临的机会福建造纸产业面临的主要机遇。(根据专家的认同程度从高到底排序)(1)林改为建立纸业原料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政府将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真正意义上的林纸一体化有望实现;(有10个专家认同此观点)(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造纸产业获得认同,调整产业布局提供了机会,在港口建设大型造纸企业、发展沿海造纸工业成为可能;(有8个专家认同此观点)(3)我国及全世界对纸产品需求旺盛,我国行业总销售量年均增长13.9%,造纸产业总体属于成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4位专家认同此观点)8.3.4面临的威胁福建省造纸产业面临的主要威胁。(根据专家的认同程度从高到底排序)(1)市场激烈竞争的威胁:省外已形成几个巨无霸造纸企业,如华泰、晨鸣、广东玖龙等,外省纸将大量入闽,由于其成本低,而我省纸产品价格较高,这些企业将对我省造纸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有10位专家认同此观点)(2)林业部门自己发展人造板、建材、家具等产业,将与造纸争夺木材资源;(有8位专家持此观点)(3)资源紧缺的威胁(如长纤维原料),存在原料供应危机。(有5位专家持此观点)8.3.5简要评论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中所选专家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福建省造 纸产业的第一线,他们都有着长期的造纸产业研究或工作经验,对福建省造纸产业情况非常熟悉,并且都拥有很强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由他们共同总结出来的福建省造纸产业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应该还是较为符合福建造纸产业的实际情况,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极为透彻,这些都为针对性的提出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由第4章的理论分析与第7章的计量分析可知,决定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融资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而资源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有限,再对照专家们所分析的福建造纸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可以发现,福建省恰恰在资源这类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有限的因素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而在融资与产业组织结构这类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方面恰恰处于竞争劣势,说明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任重而道远。8.4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分析基于福建省造纸产业SWOT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这里采用标杆测定法,对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进行研究。8.4.1标杆测定法概述一一一所谓标杆测定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佳实践、确认最佳做法,并为自己提出改进方案的一种方法。标杆测定法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在美国开始实施,目前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美、欧、日等许多国家甚至建立了政府性质的标杆测定机构组织来推进标杆测定。标杆测定法适用于国家、产业和企业等多个层次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工具。标杆测定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其首要任务是给竞争主体找到一个标杆测定对象,然后通过比较,找到竞争主体与标杆的差距,最后提出缩小差距或赶超标杆测定对象的建议。8.4.2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标杆测定对象的确定依据标杆测定法的要求,标杆测定对象应当是全世界或全国范围内该领 域业绩最佳和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竞争个体,具体到本文,由于研究对象是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这个标杆对象应当是中国省级区域当中业绩最好、效率最高和竞争力最强的省份。根据第六章的实证评价结果,2005年山东省造纸产业不管是在显性竞争力方面还是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排名都在全国高居第一。2006年山东省造纸行业当年完成销售收入1150亿元,比上年增加230亿元,同比增长24.8%,占全国造纸工业的24.6%,实现利税118亿元、利润75亿元,约占全国造纸工业的30.5%,各项经济指标均居造纸行业第一函。截止到2006年,山东造纸产量和经济效益己连续12年居各省市同行业榜首,是中国目前当之无愧的“造纸大省”和“造纸强省”。基于以上原因,可以把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标杆测定对象确定为山东省。依据第六章的竞争力评价结果,山东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指数为90.77,而福建省造纸产业显性竞争力指数仅为60.87,福建、山东两省造纸产业竞争力差距巨大,从各种具体指标来看(附录I),可以发现这种差距是全方面的。尤其值得一提的,山东是在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取得对福建的压倒性优势的。8.4.3福建造纸产业与标杆测定对象的比较8.4.3.1在融资能力上的比较善于借力资本杠杆,多渠道低成本融资是山东造纸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最为重要的原因。在利用外资方面,山东主要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来利用外资。以2006年为例,晨呜纸业与法国阿尔诺维根斯公司合资建设年产lO万吨特种纸项目,总投资3.2亿元,注册资本2亿元,法方以外币现金投入,占注册资金的70%:华泰集团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共同组建山东斯道拉·恩索华泰纸业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万吨SC纸项目,总投资约l亿美元,其中芬方占总投资额的60%;太阳纸业与美国国际纸业合资建设的30万吨无菌液体包装纸板项目,总投资1.6亿美元,太阳与国际纸业各占50%。在资本市场方面,山东造纸行业已有晨鸣纸业、华泰集团、博汇纸业、太阳纸业4家公司先后发行B股和A股股票,同时近期晨鸣纸业获准发行H股试∞2006年山东造纸行业全面增长销售收入上1150亿元【J】,纸和造纸,2007,26(3):24.141 点。2006年晨鸣纸业成功短期融资资券20亿元,并获农行80亿元综合信用额度;华泰股份成功发行8亿元短期融资券,太阳纸业则成功登陆中小板,顺利融资12亿多元,还有泉林纸业得到国家政策性贷款6亿多元∞。总之,山东造纸产业通过各种低成本融资手段,仅2006一年就解决了100多亿元的资金难题,为提高山东造纸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福建省在2007年12月,引进了新加坡金鹰集团总投资8.7亿美元的差别化纤维,高档文化纸两个项目,并正式落户福建莆田,这是至今为止福建在造纸产业引入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也是唯一的一笔外商大投资。虽然福建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与标杆测定对象山东相比,无论是在资金数量上还是在合作深度上都不可相提并论,还需要福建造纸产业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更大的力度。在上市融资方面,福建省造纸企业只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南纸股份、青山纸业和恒安集团。南纸股份1998年6月2日上市7000千万股,每股发行价格4.73元,募集资金净额31570万元。青山纸业1997年7月3日上市8000J千万股,每股发行价格5.1元,募集资金净额39600万元。这两家上市公司也存在国有企业的一些旧的弊端,经营效益不佳,导致股市的后续融资较为困难。据福建省轻纺控股公司提供的数据:南纸股份和青山纸业通过上市发行、配股、增发等途径融资共计2l亿多元人民币。而恒安集团上市之际募集港币7.2亿港币。山东的经验证明,股市融资是低成本融资的一个有效手段,福建省造纸企业要继续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素质,积极的利用好这条融资渠道。福建造纸产业总体规模还较小,技术装备也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十五”期间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投入不足,导致福建省逐渐被其他对手拉开,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福建造纸规模化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问题。因此,要提升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首当其冲就是要解决资金难题。根据《福建省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福建造纸产业要新增建设资金300亿元左右,这300亿元资金光靠造纸企业自有资金或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是远远不足的,福建造纸产业必须采取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为造纸∞宋鸿林.努力促进山东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刀.中华纸业,2007,28(5):19.24.142 产业筹集更多的投资资金。8.4.3.2在产业组织结构上的比较山东造纸产业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产业组织结构在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性。2006年山东省造纸行业有机制纸和纸板产量超过10万t的企业达到22家,晨鸣、华泰和太阳纸业都突破100万t,三家企业产量合计382万t,约占山东总量的l/3,占山东净资产的一半,由此可见,山东造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较高的。又从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来看,2006年山东省纸和纸板的产量为l166万t,企业数为340个,则单个企业的平均产量为3.429万t。而2006年全国的纸和纸板产量为6500万t,企业数约3500家左右,则单个企业的平均产量为1.85万t。可见,山东省造纸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要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回。与同等口径计算,福建省2006年有规模以上造纸企业171家,机制纸和纸板产量超过10万t的企业只有6家,尚无突破100万t的大型造纸企业。2006年产量最大的三家造纸企业分别为晋江优兰发纸业(30万t)、南纸股份·(28.65万t)和青山纸业(28万t),这三家企业产量合计为86.65万t,还不如山东的一个企业(如晨鸣、华泰和太阳纸业),可见福建造纸企业在全国造纸产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从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来看,2006年福建省纸和纸板产量为254万t,规模以上造纸企业为171家o,则单个企业的平均产量为1.48万t,远低于山东省的3.429万t,甚至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85万t。造纸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非常显著的行业,福建造纸产业中单个企业过小的生产规模是制约福建造纸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大硬伤。因此,对照山东的成功经验,要提升福建造纸产业竞争力,必须改善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增加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使福建造纸企业能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最优的市场绩效。8.4.4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针对福建省造纸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基于福建省造纸产业SWOT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从福∞宋鸿林.努力促进山东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叨.中华纸业,2007,28(5):19.24.簟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度报告川.中华纸业,2007,28(6):6-15.143 建与标杆测定对象的差距出发,提出以下对策。8.4.4.1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产业的融资能力根据第7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融资竞争力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山东造纸产业做大做强的经验更是验证了这一点。要提升福建造纸产业竞争力,福建必须采取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为造纸产业筹集更多的投资资金。具体可以有以下渠道:(1)抓住“海西一建设的机遇,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福建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也是外资流入的重点地区之一。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1000多万人,其中不乏商业巨子和实业家,如全球造纸业著名人士、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先生,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总裁陈江河先生,其祖籍都是福建。随着对中国造纸产业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当前世界上主要的一些造纸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投资,把一些造纸项目转移到中国,这对福建省扩大产业规模,增强造纸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福建省投资J的硬件环境将会逐步得到改善。福建省要利用自己的侨乡优势,抓住“海西”建设及世界造纸业巨头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的良好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能源、税收等方面创造优惠条件,把原来集中投资于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吸引一部分到福建,争取让更多的大型纸业项目落地福建。外商投资方式可以是外商独资,也可以是中外合资。(2)提高企业素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福建省造纸工业从生产总量来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国有企业的弊病和困难时有表现。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机制僵化,企业缺乏统一意志,生产效率不高,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总成本开支偏大,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力∞。福建省造纸产业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有两家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两家上市公司也存在国有企业的一些旧的弊端,经营效益不佳,导致股市的后续融资较为困难。山东的经验证明,股市融资是低成本融资的一个有效手段,福建省造纸企业要继续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素质,积极∞郑宝琛.福建省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课题研究阴.中华纸业,2005,26(2):23-29.144 的利用好这条融资渠道。此外,通过提高企业素质,造纸企业还可通过银行借贷及债券市场等手段来筹集造纸企业投资资金。(3)创造良好环境,使民营资本成为投资的生力军十多年来,福建省造纸产业的经济成份,从当初的国有为主导,继而是国有、三资、民营企业的三足鼎立,发展为目前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福建民营纸业已成为福建省造纸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些民营企业往往机制灵活,管理效率高,发展速度很快。民营纸业主要集中在闽南沿海,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优兰发纸业、恒安集团、恒利集团等等。其中优兰发纸业是福建省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日前规模20万t,预计到2010年,公司将新增文化纸和特种包装纸60万t产能,并退出10万t普通包装纸和纸板产能10万t。再如恒安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企业之一,其已投产的6万t/年生活用纸机,是一种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薄页纸机之一,其设计车速2100m/min,抄宽10.5m。福建省要为民营造纸企业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民营造纸企业继续追加在造纸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吸引其它领域有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造纸行业投资。8.4.4.2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实现最优的市场绩效根据第七章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也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要提升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必须完善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进而影响造纸企业的市场行为,最终实现最优的市场绩效。.为了改善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着重要加大对福建省国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使其逐步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同时也鼓励国有造纸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通过兼并重组,取长补短,扩大规模,增大抗风险能力,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南纸股份、青山纸业和青州造纸实行战略重组,组建成福建省第一个i00万t造纸大型企业集团。要积极扶持民营造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基础较好的民营造纸企业发展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造纸集团,如福建优兰发纸业、恒安集团、铙山纸业、邵武中竹、贵格纸业、联盛纸业、港兴纸业等,通过实施集团化,使造纸企业实现规模优势,降低生产145 成本和经营成本,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对现有的中小纸厂应通过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改组改造,使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要关闭一些原料结构不合理、污染重,效益差的小型造纸企业。8.4.4.3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造纸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o。造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会通过融资竞争力和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间接的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根据成本⋯市场学派的产业布局理论,造纸产业的布局应综合分析区位因素,要同时关注成本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一个合理的生产区位将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会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区位毫无疑问会受到投资者的格外青睐,在这个区位上的造纸企业也容易利用地域上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产业布局合理性对产业融资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影响。山东造纸产业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由于水资源缺乏、木材纤维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和市场不够广阔等不利因素,山东的造纸业长期不为国外同行看好,2004年以前鲜有大型合资项目,但是近几年,由于山东造纸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及造纸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山东已成为国际造纸业巨头投资的热土。福建省造纸产业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是闽西北的山区,另一个是闽南的沿海地区。福建省现有产业布局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但更主要是自然形成的。然而,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全国造纸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福建造纸产业的主要产品基本上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而现在面临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的大型造纸企业的冲击,现在有些企业生存状况已经堪忧,这些企业正在谋求变化。第二,造纸产业的原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造纸企业主要以本地区原木为制浆造纸的原料,依据这一点,造纸产业主要集中在山区有其合理性,但现在随着本地木材的紧缺及相应的价格上涨,许多造纸企业的原料开始转向废纸等替代性材料,即使仍以木片为原料,现在很大比例也依赖于进口,原料结构的改变使原本合理的布局变成了不科学。以福建南纸为例,南纸做新闻纸的原料已经从原木①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6 转为以废纸为主,而废纸主要从美国进口,远离大型港口的南纸需要额外花费较高的运输成本把废纸从厦门港运到南平,这无形中提高了原料的价格,增加了每t新闻纸的成本,从而影响到南纸所生产新闻纸的价格竞争力。第三,福建省内的交通格局也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造纸企业的原料与产品主要依赖铁路运输,而以前鹰厦铁路是唯一的出省通道,把主要的大型造纸企业布局在鹰厦铁路旁是符合产业布局原则的,但随着福建省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鹰厦铁路的地位已经大幅度下降,未来福建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是连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沿海交通干线(包括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基于以上原因可知,过去的产业布局已经不适宜目前形势,为了提高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必须对现存的产业布局作出调整。、国内造纸产业的竞争会日益激烈,众多造纸企业原料依赖于进口的局面将会持续,福建沿海大通道即将形成,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管是依据产业布局当中的成本学派理论还是市场学派理论,福建造纸产业布局重心向沿海转移是福建提升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依据点轴开发理论,福建沿海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会使福建沿海地区形成极为有利的区位条件,而方便的区位条件会加速人口和物质的流动,运输费用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由于在沿海这条交通干线上闽南地区的造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把这条交通干线作为福建造纸产业的发展轴,然后在这条发展轴上布局一些大型的造纸项目而形成增长极。闽南地区的恒安纸业和优兰发纸业本身已经是一个区域增长极;即将落户莆田的金鹰集团100万t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也可以看成是这条发展轴上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在福州地区闽江口附近也可以考虑布局一个大型造纸项目而形成一个新增长极。这样沿着福厦高速铁路两侧这条福建造纸产业发展轴上,从北边的福州到南面的漳州,一定距离范围内都有一两个增长极,成为福建造纸产业的制造中心,随着这些增长及发挥扩散作用,就会带动交通沿线其它造纸企业的发展,最后从点到线,整个造纸产业发展轴就会形成。当然,形成造纸产业发展轴只是提升福建造纸产业竞争力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要在福建沿海地区形成造纸产业集群。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147 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所形成的产业聚群或产业扎堆,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集中加剧了同业之间的竞争,缩短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的渠道,能够快速地相互学习,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着其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形成了产业群落内部的一种自我加强机制,这种产业群落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则其所形成的竞争优势难以被其他地区的企业夺走,因而是有持续竞争力的。波特所说的产业聚群或产业扎堆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说的产业集群,一般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能加强专业化与创新等优点,是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从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点来看,福建目前还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造纸产业集群,福建要利用产业布局调整的机会,有意识的让大多数造纸企业完成在沿海交通干线上的聚集,引导这些造纸企业相互竞争、相互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合理分工,加强创新,形成福厦之间的造纸产业集群,使其成为福建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源泉。8.4.4.4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造纸产业的潜在竞争优势第7章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资源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并不显著,甚至还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山东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山东造纸产业竞争力高居全国第一,但水资源与林木资源却较为贫乏。而福建却相反,水资源与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造纸产业竞争力却相对较弱。众所周知,造纸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由于目前许多原料来自于国外,再加上国内原料也可以在各省份自由流动,这样就使得许多资源贫乏的省份突破了资源的约束,仍然获得了较强的竞争力。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造纸产业产能的急剧膨胀,国外可能很难再源源不断的向我国供应原木或废纸等原料,在资源紧张时,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可能也会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阻止原料流入其他地区,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没有原料保证的地区将会陷入困境。事实上,原料危机已经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如青山纸业就曾经由于缺乏原料处于半停工状态。在造纸业界有“得原料者得天下”之说,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造纸产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原料的竞争,可见原料资源对造纸产业的重要性。‘福建省拥有让其他竞争对手羡慕的资源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让这148 种资源优势转化为造纸产业的竞争优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行林纸一体化工程是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潜在竞争优势的一条理想途径。福建在实行林纸一体化工程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总规划》中,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同被列为全国速生丰产林的四大片区,《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东南沿海地区(含福建省)是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福建省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抓住国家重点扶持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实施,为提升福建造纸产业的竞争力打下基础,使福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造纸产业的潜在竞争优势。由福建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的《福建省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提出,未来将以林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制浆造纸业发展为重点,重点布局建设含南纸、青纸、邵武中竹等企业扩建和规划沿海大型新建项目在内的7个林纸一体化项目。要使林纸一体化工程能顺利实施,并真正发挥作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解决林地经营权流转难题。林纸一体化工程所用的林地面积一般较大,经常还要跨行政区域,这给林地的落实带来●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林地经营权要允许被流转,在保持林地承包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政府要允许林农或土地所有者采取租赁、竞价拍卖等多种形式对林地经营权进行有偿转让。林纸一体化企业主要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得林地,林农或土地所有者通过交易得到相应的收益。第二,改进林政管理体制,对林纸一体化企业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国家目前的林政管理非常严格,鉴于林纸一体化的特殊性,林业部门对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倾斜。一是当现有林进入林纸联合管理范围时,应根据林纸双方协议,由国家主管部门尽快予以批准纳入造纸林基地,按造纸林列入木材限额采伐计划;二是对于现有造纸林进行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和对进人造纸工艺成熟林分的皆伐时,如果短期内出现采伐量大于生长量者,应放宽采伐期限的限制,建议由林业主管部门核定采伐数量,发给自产自育证,凭证采149 伐运输或采取同期采伐面积不大于造林面积的办法进行管理;三是林业部门除监督林纸一体化企业按规定期限完成造林更新外,允许其按森林经营方案实行短轮伐期作业,林纸一体化企业作为单列的采伐限额编制单位,林业主管部门应准许其采伐限额在一定比例内上下浮动。第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减少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障碍。林纸一体化工程由于涉及到林业和纸业两个部门,它们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更好的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实施,要寻求一种合理的方式把纸业部门从林纸一体化中获得的收益转移一部分给林业部门,让林业部门也同时受益。此外,由于林纸一体化工程经常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可能会造成某些县市的税收流失,从而给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带来阻力。针对这个矛盾,可以尝试采用分税制的方式来平衡地区间的利益。如某个造纸企业跨县域建设原料林基地,各个县域最终可按提供原料数量的多少得到造纸企业所得税的分成,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区之间税收收入不平等的问题。150 9结论、不足与研究展望9.1结论本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具体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评,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以福建为例,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对全面的对中国省级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1)资本密集、资源密集、规模效益显著、污染型、产业关联度大等5个方面是造纸产业最为重要的5个特性。(2)从理论上分析,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资源禀赋、融资能力、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关联产业与制度环境等6个要素:其中企业素质、融资能力与产业组织结构是区域造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3)根据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全国24个造纸省份可以分为6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山东省,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第二层次为广东省,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第三层次为江苏与河南,这两个省份在全国造纸产业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基本上与山东和广东构成了中国造纸产业的第一集团;第四层次为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内蒙古、云南、湖南等7个省份,这7个省份造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竞争力一般,容易相互取代;第五层次包括河北、江西、湖北、四J11-垒-辱4个省份,这4个省份的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下游的水平,但有一定的竞争潜力;第六层次包括天津、辽宁、安徽、黑龙江、重庆、宁夏、山西、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这9个省份造纸产业竞争力较弱。(4)从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纵向测评结果来看,1999.2005年福建省造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表现较为稳定。(5)融资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对区域造纸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它们是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6)根据SWOT分析结果,福建省在资源这类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影响有限的因素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而在融资与产业组织结构这类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方面处于竞争劣势。9.2不足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论文在多个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1)受本人能力所限,本文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析仍然不够深入。(2)在构建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可能导致最终的权重有一定的主观性;个别评价指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影响到了评价的科学性;对构造各种综合评价指标时,所选择的子指标可能不够全面。(3)在构造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标时,为了保证客观性,所选取的各测量指标全部为定量指标,致使最终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造纸产业所需制度环境的优劣,从而使后面该变量的回归结果与理论分析出现一定的偏差。9.3研究展望鉴于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并考虑到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的需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本文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后期研究可以尝试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或BP神经元网络等方法,反复测算与比较,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方法,力求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选择更多样本来对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以测试回归结果与本文是否存在差异。(3)增加福建省造纸产业竞争力纵向测评的时间维度,力求对福建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造纸产业竞争力的变动规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4)本文从头至尾把研究对象限定于某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下一步研究应突破单个省份的行政界线,着重研究省份之间造纸产业的竟合关系,以实现更大区域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13Carmichael,E.A.Canada’SManufacturingSector:Performanceinthe1970s.CanadianStudyNo.51Ottwa,1978.[2]B.Ohlin.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Mass.:HavardUniversityPress,1983.[3]Lundberg,Lars.Technology,FactorProportionsandCompetitiveness.Scand.JournalofEconomics.1988,90(2):173—188.[4]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gtageofNations,HavardBusinessReview.1990:March-April:73—93.[5]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j[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2,95.[7]蔡志坚,任启芳.中国造纸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思路.中华纸业.2000,J21(12):41—43.[8]曹朴芳.加入WTO对中国造纸工业的影响.造纸信息.2002,(7):12-14.[9]曹阳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87-89曼[i0]陈巧妮.中国造纸工业对外反倾销问题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5.[11]陈晓声.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上海统计,2002,(9):13-15.,[12]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13]陈刚,刘燕鹏,谷树忠等.中国造纸行业韵贸易绩效:1996-2004.中国造纸.2006,25(8):56-59.[14]陈勇,王雪松.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规模经济.商业研究,2006,(20):108-111.[15]段晖.论持续竞争优势与企业素质建设.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45-49. [16]狄昂照、吴明录、韩松、李正平.国际竞争力.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17]杜栋.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樊锐,于艳.山东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05,(4):7l一74.[19]冯祥锦,陈蕾,黄和亮.我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林业经济.2006,(4):24-27.[20]樊新生,李小建.中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100.[21]甘健胜.区域竞争力评估的多目标层次分析模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2,(1).26-29.[22]郭永新.影响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中华纸业.2003,24(7):6-9.[23]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26]黄伟,张阿玲,张晓华.我国区域间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24-31.[27]胡宗渊.关于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华纸业.2001,22(10):6-8.[28]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9]侯雪筠,薛丽达.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235-240.[30]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3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32.[32]贾建莉,刘西林,费亚军.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工业工程,2005,8(6):90—94.154 E33]孔凡斌.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388—391.[34]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8—59.[35]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99-103.[36]李坚飞.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17-19.[37]李方林,曹红萍.波特“钻石模型"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当代经理人,2006,(5):191-192.[38]林云华,张德进.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5,(4):17—24.[39]刘国亮,薛欣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经济,,.研究,2004,(3):35—41.[40]刘书瀚.天津服务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现代财经,2005,25(3):44-48.[41]刘小铁.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江西财政大学博士论文,2004,46.[42]刘叶云.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测度方法研究.中国。窖软科学,2003,(7):135-137.[43]支1J勇.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学习与实践,2003,(1):31-35.[44]刘树,李荣平,李林杰.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45]潘淑清.基于客观赋权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2005,(10):129-130.[46]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3.[47]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48]庞娟.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初探.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6-18. [49]丘远东,王贵荣,黄雪冰.对新疆地区竞争力的评价和实证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02,(4):22—31.[50]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1]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中国纸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52]仇方道,朱传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7-9.[5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54]冉净斐.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一一以河南在中部六省为例.商业经济文荟,2006,(6):13-19.[55]伦蕊.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学术论坛,2005,(10):78—82.[56]索会敏.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57]孙班军.企业集团竞争力一评价理论、方法与案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8]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构建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J博士论文.2002.[59]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纸业.2003,24(6):6-12.[60]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中国造纸.2004,23(1):53-56.[61]孙春雷.制浆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问题研究.纸和造纸.2004,(5):9-12.[62]孙学成.我国造纸工业水污染防治及节水现状.造纸信息,2005,(4):5—9.[63]单大明.企业素质的提升途径.经济管理,2005,(23):41—43.[64]宋之杰,谷力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燕山大学学报,2006,30(5):219—225.[653宋鸿林.努力促进山东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华纸业,2007,28(5):19-24.[6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6 [67]世界造纸产业的六大特点.纸和造纸,2005,(增刊):40.[68]唐志红.区域层次上的产业竞争力剖析.财经科学,2003,(5):105—109.[69]王昌林,史清琪,等.我国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北京统计,2001,(7):36—37.[70]王秉安,陈振华,徐小佶,等.区域竞争力研究:理论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3-5.[71]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72]王连月,韩立红.AHP法在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企业经济.2004,(6):112-113.[73]王青云.区域国际竞争力及其指标体系初探.宏观经济研究,2003,(12):29-30.[74]吴金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考.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2,(10):11-14.[75]吴晓松.制度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应用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4):97-102.[76]魏敏,李国平.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兼论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途径.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68-72.[77]阳国新.区域贸易与区域竞争.经济学家,1995,(2):67-69.[78]杨瑞艳.我国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上海统计.2000(4):16—18.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4):109-122.[79]杨丽雁.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5):27-28.[80]杨小平,娄彦华,巫绪芬.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经济,2002,(5):61-63.[81]余贻骥.把握现代造纸工业特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纸和造纸,2006,25(5):卜3.[82]余贻骥,王志杰.重视规模效应,加速造纸产业结构调整.纸和造纸,2002,(4):5-6.[83]余贻骥.需要携手共进的国内造纸和造纸化学品产业.纸和造纸.2005,(3):9—1】. [84]欣雯.中国造纸业的下招棋.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22期.[85]夏庆根,陈港,李元元.信息技术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造纸科学与技术,2002,21(2):41—44.[86]熊杰.波特理论及造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纸和造纸.2006,25(4):72-75.[87]姚惠芳,陈国梁.电子商务:增强中国造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68—71.[88]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9]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经济管理,2001。(20):17—25.[90]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宏观经济研究,2002,(5):51-54.[91]张为付,吴进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2,(6):24-28.[92]张吉国,胡继连.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4,24(2):77-80.[93]朱春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1):62-64.[94]朱永蕊,赵传山,汤日朗.甲酸制浆的工艺特点与研究应用.西南造纸,2006,35(4):20-21.[95]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9,(5):27—32.[96]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科研管理,2000,21(3):29-33.[97]钟卫东,张伟.城市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0-86.[98]左继宏,胡树华.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4):64—67.[99]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1,19(6):24—27.[100]郑冲.造纸业应是优先发展的产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投入产出分析.中华纸业,2007,28(3):19—21.[101]郑宝琛,福建省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课题研究,中华纸业,2005,26(2):23—29.[102]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高产业竞争力:浙江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软科学,1997,(3):48-54.[103]曾国宁.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经济学动态,2006,(6):69-72.[104]朱孔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E105]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l2.0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58.[106]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06年度报告.中华纸业,2007,28(6):6-15.[107]印刷业,遭遇成长的烦恼.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1-18.[108]青岛要成为区域性印刷产业基地.青岛财经日报,2005-10-09.159 i璺h‘o々e口一∞nH∞'寸.∞h∞Nhn∞_∞一Nha,∞∽‘oo∞ho∞oHo∞Hco∞F,N葚∞Hh∞N∞oN∞d∞o∞o∞dH∞n∞’,∞’rh一'申o。Ho∞o∞。oq∞oho-—∞Lf’∞HN_r∞n'中Epo∞oN∞o‘o∞hNncr:oHhHon∞口’oNH∞樊∞ohNh∞o∞oN’中_∞a,∞卜,●●凸●o’N∞‘oNHoq∞ho‘o∞oh‘oc-,‘oh‘oh∞口'q∞hNH∞o’一o卞’q∞目●蜷o口’_o∞q∞no∞ou,h’,q∞U'U,∞呻∞h∞N∞c。西'寸_‘。a,‘。h∞h∞q躜圃盒oq‘目co目o∞'中oEp∞No。o卜-∞1中h∞‘。Nh∞oN∞hHh。o∞—'∞卜.∞N∞o≈o鬟瑶萄∞o∞ohN∞N∞No∞oN∞NH∞oN∞co∞H∞o口q∞o。U,o'r∞NhNHoho’中∞ho∞o'F∞ht■∞a,',neqo∞o∞h∞H∞Honh∞N目∞。。o一∞o,N∞NHd∞q1o∞o'中N‘o∞ocD∞on目op,oN∞t,∞ho—HNoH—,N’一∞_HnU,o一oHo*蛹|爿odo●o{璺H∞N‘o口,∞h∞_o’r,一H∞Nq∞h∞一∞‘o∞HNqN目N目_h∞'一∞h∞o∞①HNoNohnhoh∞HNq∞oo∞o∞',∞葚oh_oHoN∞o∞o∞ohH∞F'∞oo∞ha’h‘。q∞o'寸.∞卜_∞HoNH‘。一N∞qNH磐n∞h∞o∞h、,∞hot。m∞Hcr,∞p’∞o∞Nho'■ho口,ohotonN∞o∞’中ed'一∞hNhN∞NoN∞'一目No卜_寸N∞U'∞NdH∞No●蜷’,U,口''中o’—'∞HF’n目o’中卜‘。Noh∞h'巾西o∞’■∞h∞Lf’∞o“'∞o∞~‘o∞_h_∞熏S日Lf'Hh∞目HhU'N口,∞_h‘oH‘o'r∞qho挚瓣oN目a’ocr’‘o—’oN∞‘op,∞Hh'寸.H‘o∞on_H目n①NoN∞n∞’rU,‘o∞'Fo'rHhoqp】qo●o●o钆嚣o●o●o●o趔’,∞Noh∞q目a'‘。∞}’nq∞hohN∞々Nn∞a,目hNHN∞NoNo∞qho,H翠a'dohNocr'∞h∞oxpoh‘oh∞Ho呻p,n∞口’∞n∞口'a’n_nh∞Hn口’∞oqtoo∞No∞tonoc’d∞d卜-oH∞o●∞a0Np,N口’N_o∞NnH‘o∞h∞h●∞●目‘DN∞oq∞●∞’寸.∞'r','亭o,o口,oNohPqn∞oF,oN●∞●∞h∞U’∞掣NⅫ∞oNoN∞hoa’oH∞呻—’o‘oo●HN目‘o目a,o‘o蜷‘。_∞●o∞’掣∞q‘oH_目oU)H∞U,∞∽∞p—‘o∞‘o∞o蓑型一口,Hh∞’,口''一_西弋,目’中cDo’∞No∞‘ootpU'∞o∞n'ph∞oeq∞hoN'中NU,目∞q∞①o∞Hcoo∞oa∞o—’ono∞Noh卜-∞t,HnhnNoqHo●∞o。ohn∞H、,‘。∞hp'hhh’’No●o●o∞N∞ohoh目o、,∞①o口’_∞n∞o∞o一No∞co“∞q∞oho∞o∽∞Ho∞oNo胄‘oN∞N∞oHo●o∞oH●o∞oooNo,●o●o翌商sdH∞qo∞目Nn目No∞H∞玺锄o●o●‘o件∈蝈∞h∞H∞to∞hⅫHh_N’十Nq∞日呻Ho①Hto∞No‘oN∞N‘。∞hco‘。‘o∞H'■N_qh'pp’∞h∞NH∞o'申∞o’pnHqoS∞HoD∞h∞q∞Nh口’'中H呻∞o、中ohH∞__a’目∞卜∞oNo∞c。HNHU,∞’中oN∞oH∞_o∞Nqo∞—’‘o,’∞N’rNo∞NhN∞o∞t—on●o●a,‘o●H∞o‘oHq●∞_∞q,,n∞ndhN∞卜-●h-’●∞a’目∞U1∞U'∞U,∞樊∞H‘。Ho'一∞q∞‘o∞o∞a’‘。H∞NhN●蜷',甘∞U)∞_∞p’U’∞hco∞hU’∞oH∞con’中口’no∞Nha'Lf,∞h豁h一ho∞NoNh∞q_∞nHtD弋F目oHLf,枢∞卜-ohoh∞N',o∞hH∞卜-∞o∞o卜.No',o∞oNHNt,a’∞N∞'一∞'PHo∞o々N∞oNoHp,o∞'一卜-∞o∞H∞上ⅡS∞n∞N∞o∞cr,h∞qnhnHq-oxp∞co’寸.∞N∞N_≈∞,'p’U,Hho∞目口’No'rHh∞H∞蠼oH∞oHo∞H、,HN‘oHn∞oNo目oHoNoHo●o●枉o趔U,∞HcoN∞h∞ⅫU'∞口,o∞‘oN_n‘on曲Ha'∞、一h∞NomNHN∞odF’∞a'Hhn∞o∞卜一NHconHF,∞qcr,oNh∞‘Dod呻卜-∞H∞N∞oH'中∞目_o∞n∞H∞N‘oo。寸∞qh∞N’寸o∞do'o口●∞oHh●卜●oa’ntF呻—’—'葚∞d∞o∞o∞nqH_∞h一●∞。‘。hU,∞U’∞ho目N∞Nh∞ocoo∞樊a。∞oa,Hh‘。a,_‘o∞‘DoqoH∞coo∞ono‘oNo∞目N气F∞∞●●o●oH∞'寸.‘o①呻oH蜷_∞∥’∞●∞U,U'U,∞'一hNh目H∞‘o的∞h‘o∞其哑金‘o∞h∞N_一NoH∞Hcr,’中西∞’中n’,hN‘ooH∞H∞q_’中HcoN∞Ⅻoh∞Neq∞蓍盘萄々oH∞oco‘o—’∞目∞N∞qa,hH∞ H联莲鳎迥NIf)N-一∞o∞o'■’囟hon口'‘。o_N∞h_o。∞①oNto∞o∞u’oa,一∞oa'口’∞’寸‘‘o∞a,qN∞_≈Non①o∞_目o’鼍co∞hc。o∞目∞h_,No'中qoo。‘oo一∞oN∞目o①N∞々o∞‘。h一o’r’,磐∞‘o∞o}~目o∞c-’o∞‘oh∞Lc,’寸hoNo_No_Na,∞coo々o∞oa’∞a’a'N∞nNo凸N‘oN_∞NnN∞Nd∞qN∞●N∞fq∞o∞co∞N∞N_’寸●●⑦●U'●U,∞ohLf'∞h∞蠖N‘o目q∞‘o∞U'蓁§一∞nho目‘oo∞a’o'∞do∞h∞‘o卜-hqhoNt,●o∞h∞●o●a'∞’中o∞o’一●口,●爨墨sN∞●ohU'—,o∞●∞’中∞Noq∞N∞n∞Nh∞No∞nb-∞cohN∞oN∞hcoh∞h∞‘。od∞oh、,ohNo_一N∞nN目∞N∞No’中_o∞o∞_c。_∞od螺I口趔∞o∞Nh'r∞o∞卜’U,、,Noh∞q_hoNo∞ondU'’中∞hoho∞h∞n∞ono∞卜.Nh∞Nq∞h∞_∞oh∞目o’‘ocoho∞on∞‘oo∞o'一h∞oU,oh1中'一o∞No,hqNh∞oq∞_U'qNo'中o●∞o曲卜·h一a'No’‘o∞h∞o‘oo_oN∞●∽∞o∞U,目_So_∞‘。∞卜一N∞no∞’中q∞o∞Na'樊h∞a,h∞qⅫo∞to’中∞o‘o∞o∞co∞●ohtocoh●蠖ooN’rno‘。Na’o∞oh∞o幂s∞ho∞hNh∞oN∞h∞nN∞od目No∞ho∞no∞hNcoo∽卜-o∞Nq∞Pq∞o∞‘ohNo‘D∞o∞hNn弋_∞q∞卜-’中∞’寸.o∞U'∞卜-Nqoh∞‘。∞o∞h‘。_∞o∞n∞onoq_o上Ⅱ11丑l{oa'qNh_o∞o∞卜-∞No∞oo●o●h∞Cah∞o—,∞N∞卜’o∞Nno∞op,o∞Nh∞NhoN∞N目nqohNno∞No台丑●o●o●oj粤‘oh∞nh'中∞h'一Ⅻt,o∞o∞'中∞to∞目_,,o‘D’■∞hNop一c-,nocoN∞h∞‘o∞_N∞o’h目∞罩N∞qh∞N∞q‘o∞oN∞o_'一∞目∞o∞o呻∞o’∞F’oo,N‘oc.,o∞h∞N_一u’h∞’寸l‘o∞'带No卜o∞o_Nho。q姑oNoh‘o目No∞o∞qo∞N∞Nh∞a'N∞No∞oc。●,)∞oa,口'd‘。nq_o’●∞●o●一∞Noa’蜷qh∞tD∞o∞oh∞U'qh∞Ⅻ∞_∞h‘o∞‘o∞‘D∞口瑙1;卜∞nhN∞No∞西h∞a’目。。q∞气r目∞鲽目∞o'rr'N∞o口,oN∞h∞hq1中o∞o∞oU’oh∞‘ohNcr'U'o∞目∞o_‘o∞oc.’n∞1中∞NcD∞‘o_'一o‘o∞o∞o∞o-一o∞hq口hc。nq_ncr'No∞oN∞onNh’r∞●o●Noqa’∞o●’中●a’hotp∞no●N●_∞a'∞h∞’十qha’hoN’中oⅫ∞h∞a’目‘oo目ohn∞cr'∞o‘o∞U’∞‘D∞onqtocr,no卜-N∞h口qh∞N‘oc’’Pq∞a、、NV∞q∞’一∥,∞_'一∞'一NqNa'_趔N‘oo’h∞N∞h’,N∞p’器eq∞h∞o∞ooq∞h‘o∞呻o∞hon∞h‘oo譬e●hH∞卜●∞qq●o荨No’∞‘oo∞o’∞●o∞o_∞Lf,∞o翠∞o∞Na,’中∞h‘。‘o∞N∞●q'中o∞c-,口’口∞“N',呷qo‘oo‘ooN∞a,o∞hN∞o∞'十hoqo∞ohq_o∞No●∞‘oN∞o’中hoN西—,o∞o∞∞,●∞‘o∞U,∞磐o∞dcr,∞co∞p—’中p’_‘。N∞目‘o∞_N∞●_●蠖o∞No∞h∞‘。o∞‘oh∞嫠勇襄翁目∞o∞o∞_oNoqhoN∞no’中N∞‘o∞o∞cooq∞Nh-_co∞h',’一∞Lf,oh∞oU,∞o∞o∞ho∞_N‘o勺●o,∞oco∞N∞oNh∞'一q勺‘n∞qoCqn∞onN∞_q“ho々o西∞N蛰31;卜酬∞t,’一h∞h∞oq西●a,qn∞ocr'∞',‘D∞eq∞o目oNq’寸_∞'十h∞h‘o∞hN●h●—'●∞o●举蜊R∞’rN●∞o'争h∞o_∞Lf,'一∞o目●No’q—'cr,∞o口’∞to∞_oN∞N,’∞N‘oNo∞oU’Nu'Nd’宁_q迥∞p,_一∞otf,‘D∞Nq∞U,∞吲∞o∞o∞o_∞a,∞N西∞“ho'口’_皋Nh∞nh∞h’一∞N∞N∞o∞o∞o∞p,a’oN∞oh∞o卜∞oqNⅫo∞_’一p∞co∞noo。o∞‘oh∞樊∞nh_‘oa’oh∞o∞t。∞’中N∞ohN∞N∞o∞a,No∞'中o西∞一∞_∞卜’∞co∞hq∞●_’中∞NoNh_凸a’oho∞蜷N●∞●_●U)o_∞‘D●h●q_●Nn∞No∞●a'∞N‘oN∞'中∞’一'中N∞If’u'∞h∞ _嗡釜蝼趔∞ho】o∞hHoHnco∞Nh卜_o'hnHNo∞o∞‘oo'一∞'一h’中H∞oNqo∞o卜o‘oo∞o】∞N—∞‘o∞oH∞Nqn∞o∞'巾ha0oNS目∞口’N∞'一Lf,o西∞々N‘od目on‘oo’寸.h∞oqo∞n∞N∞o’中qh',口’od‘oo,,o∞oa'∞o共Nq∞N’,∞nH∞卜.‘oF,∞oq∞o'∞o∞ho∞Do∞口'∞‘o目∞oNh呻—∞N。。oco’一∞o’,●o∞o‘oqh’一No∞o●’=.●蜷',N'一∞o'一o飞p∞No∞ho∞N叫oh∞‘DtoU’∞西∞‘oLc’∞'中‘o∞‘。∞‘o∞coh∞{::姐剞颦上ⅡSN∞‘oh∞o’Hh—1NqH西NH∞'中∞HN∞卜_∞o∞n∞—oNo目∞n∞NhU’h∞o∞No∞hdhoHNH∞n∞目∞ho皿簿唰口’≈H∞一oh∞N∞‘。∞HN’,co∞qH∞oN∽Ho∞o∞n∞o∞目H∞‘o‘。∥'∞Nho’,Lc’o∞h∞oNH目∞a,d‘o∞噢张嗣HhH卜’F,odw々ho',∞No∞Hh目∞U'H∞NH∞N∞h∞Nd∞’寸‘∞N—,目HNH∞心辐萄o一o●o●o黛性一趔h1寸.—’o伪∞o∞oNooh∞doHd∞ohH∞h‘Da'h∞o∞n∞‘oon目‘o∞q∞N∞卜-So∞’中o'■。oo∞’中∞N∞‘。No、,n目to∞op’oNhH'r∞oo’∞‘o'中'一∞o∞N',o目∞H-一∞HdNdhohH∞o∞HoH∞oo‘o',hH●“h●o∞oh‘ooNH'中∞‘o’,磐Nto'中。oHh‘oo‘oP’Ho∞N∞o∞Ⅻoc、a∞’寸_∞h西日‘N∞C昀∞dpaNH}-∞Nn●a,∞Hcr'o∞目蠖’一'中heq∞‘o∞●h卜qHLf'a'o∞op’‘o’r∞NqU,∞h∞to∞‘oU’∞h∞m∞插蚓.NHNU,N∞N∽∞o∞nqhoH∞Nq∞o’中U)’,oNoH勺-q’∞NHp’o∞卜_H∞Lf’Ha’’争∞a∞hHh∞Nq∞目',∞H∞NHN',p—∞o’H∞o口’t,●D∞‘o∞①ho∞口'N∞o掌蔷SoHo目N’,o’p,o∞o一H∞’,o∞o—’∞No司_Ho一∞d∞o'r∞h目∞eqHho卜.∞nHoHoNheq'中o’中cv,∞Nd'一nN口'ho⑦nHoH∞oHNoHonH1中H①∞H∞noNHo蠡剞o●HoHoHo●o趔N∞‘o’rHcDN∞呻oHq∞a0H'一Nq凸∞n∞仍N口’∽nN∞口’m',∞qLc’∞mHNoOhcooNo∞ncr'oha0∞NcohN∞N∞h∞NcoHNo寒donqocoNh',hoHop,hoNHho∞hn∞p‘o口’∞o魁∞h∞HU’d∞'掣o∞西NHNo∞n∞o∞a’-'中∞h∞a'o可o',o'rNo∞HU,Nhoh●∞nhoNH●∞qho∞目●∞●h●H●h∞U’o∞m‘o’中∞H∞卜一o●∞N蜷o∞●'rbNh‘o∞N∞‘ocoh‘o∞‘oc。‘o∞‘o∞‘o‘。tDU,∞萋垂H々H‘oq∞Lf)U,HtF∞H∞Hh∞hH∞‘oHNnoqhH∞U’h','■oho∞oHNu’N‘。ocoH目’,①o∞oc。H∞Nhno’fq‘oo口,口’∞N目ho∞ohH∞No∞No∞co目HoU)∞no∞h∞oOh∞H。’hH∞西。'hU)o目‘o∞—’Nn∞q∞‘。∞N∞oU’‘on‘oHNo∞h∞No卜.Nh∞hPq∞Hh∞n∥'∞opa∞ho∞o口,西∞。。o∞p’∞●oq∞o∞N中∞oo●ono∞c。od‘。o∞c。∞爿鼓o∞‘。●∞om∞oH蠖o趔hN'中∞’申∞No∞H∞co气■∞‘o目Hnho凸nhN∞oU'‘oF’oho∞hoHoF,oa’N∞q∞n∞卜-oa,oa’∞HN∞o,∞oN’中o∞寒∞西∞o∞'一h∞‘onH卜-Hn∞qh'一∞oho卜-co∞NoH卜.呻∞oNo∞o∞H∞H∞目∞Nh',∞o∞Ⅻ∞‘o∞on姑∞nNop,'一∞‘ohn∞F''一Ho々noqo‘ooh‘ooLf'∞’一‘Da’o’oHn寸oh●oh●∞n●蜷co∞'中N'rnh∞。DHh●卜-N∞o∞HhN∞qU,∞‘o‘。’,'中hLf,∞‘oco∞q‘oh∞帽恻S‘o∞h’中Hn∞‘o'中oh∞a'∞h∞‘o∞hU'hqo口’∞Hho’中Nh∞c。o●qN●o●H∞●o●∞NoN‘D‘oH‘o●_N●h∞h薏瓣N∞HNo1寸.气一N∞n—’hHN飞■目Nn'十,'∞N‘o∞j璺∞coN∞‘ocr,∞N呻∞西HoF’∞’中Ⅻh∞HoNo’qo寸Nh—’a'oho甘n∞cDoNo∞h∞h呻tFh∞h∞oLf’∞o∞‘o西NLf,∞N’十∞‘oh∞。Soh∞‘o∞a,h∞op’oN∞t。∞o∞p’cr’∞呻N∞’寸∞hH∞o∞hNhU'∞hoHqh卜姑∞o∞Ha’hoNa'目∞'一h∞hoNnⅫ目∞No∞h∞∥,HⅫo∞、F∞oh∞toh∞ohd∞oH∞oH∞NHoho∞H∞Hhoq'中●蠖HNH∞NH∞H‘ooLf’∞Na,nHo∞“HN∞to‘D∞to∞‘oh∞岫∞-o∞、rⅫ喏lⅡShoH’中∞N∞Nto∞Hnoh∞’一‘oohn赧鞲恻qohU'∞N∞H∞o’一NonoU'∞NHN'十∞Nq'rU'oq’,Ho∞N目∞目q々∞N目o'o∞nH∞H∞H∞o’ro∞o∞o∞HoHoH∞no∞coq∞d∞'中c。h∞qU’口,oNoⅫ’寸一∞H'十Hodo●H-∞H‘oo∞qHo●o器硇巢Nh∞o'掣o∞'中目ho—’ho∞o∞N∞oqH如狮商dH∞o弋Poq∞o’,N'一N、,∞oq’寸'o●ono●穗嘶翁o _瞄莲蝼h∞’中dN'■do—’h∞o∞hn∞NdHN{璺o口,h'一o呻N∞‘。a’Lf'o∞NhoqⅫNq卜.∞jj∞o∞N’中∞目ho甘∞‘oo∞o∞oHp’∞hoh∞oN∞h∞ohoco口'Ho∞—∞N々oU:∞Cqo⑦∞h∞oN’十N∞HNcoN∞ohN、'—-∞oHhdNo-一∞o∞‘。∞H∞-_々∞nHo磐op-c。∞nN∞NHoh甘“∞一ot,∞'rodoH●o呻onoh∞ont。N∞o∞N●o●蜷∞o∞NHNn’中∞目h∞Nohna’一h‘o∞’一卜,呻∞q∞o‘o^∞暖Sfq‘o∞oO∞‘DU'‘ocDqN∞‘oNH∞。。No∞o∞'r郫斟∞N∞oNo∞oH∞oh_一∞oHn∞oh∞—',—,oa'a,N∞—'’宁o‘oo∞’中‘’寸.∞N目Ho●旨雹o●o帮鲁‘二He趔F,呻∞‘o∞nN∞o‘o∞NH∞Hto’一Ⅻ∞ho‘o一卜.∞o'一’一d∞伪h∞oNHⅫHh∞Ho∞oHqn’,hoH∞q∞目∞n∞N皋n∞nq卜-∞—hNco—1o∞cr)No卜o∞oNcoH‘o卜一目o目∞nⅫo∞目o∞ha'∞oHo‘o∞o∞N卜H∞o’寸.coo∞o‘。∞q掣∞Hho卜∞o∞目oNon甘N∞Noh∞H∞Nn∞Nqo卜-’。.Nco卜-N‘DdNnh∞N∞coN●蜷N∞d‘oN∞h‘oHLf'‘o∞o∞HhH∞N∞oU’∞目∞U,‘oh∞‘o∞‘o∞钆籁您《∞'寸.∞No∞coH∞NoNo’∞o’∞N∞h‘o西∞oNF,otoo口’‘oN∞’中NoNohoh∞需拯●H—’HNHNF,,'NHNH薅匣趔∞q∞o∞oNoHhN寸∞h∞N∞甘Nq∞Ⅻoho∞h∞o∞o∞目∞暮hdHoH∞hqo∞ho∞NH∞‘oNoqcodN∞o‘o口,∞‘。toHoh∞hoHhNq∞h∞o∞oNHo∞q∞oNqh磐qoN∞oN‘ohq∞oNh∞ha'∞目o∞oNodh寸oh∞h∞qHNo∞HN∞qNco‘ohoN∞Ho∞oH∞co∞●N●蜷oN∞o∞t。N∞h目o∞oH●∞卜-∞qh∞目∞h∞H∞呻∞‘o∞o定刊2∞Nh∞t,hd,∞N∞a’n∞n’十N'一oF'o∞No—’∞目弋F∞Hto‘oN∞NF,H∞d∞o∞U'on‘。Ho。o目U,∞o,,N∞p,f'N∞ntr∞o∞-∞o—’●ohN目●∞H●h∞n∞o∞●o●∞●co●h∞卜-Lf’o∞o∞nc-’∞nH’中∞n∞o∞Hd'∞qo∞h∞“oN∞h∞oc。h∞oaoNoo'H'十qo禁奁hF'HPaho●H一o∞口'oH}一U'‘o∞,’’寸.●∞'十no∞●HoN∞h∞●CqNLf'∞eao∞'一oNq∞~hN∞蓦斟o∞eOo'N’rho∞a’cr,noHhqcr,oh‘o趔o卜‘o∞dh'一∞N∞吲∞‘oN∞nU,∞h“HqNH∞a’nNhoN呻h∞N∞d∞h。N∞HtodU,’十hEF心'r∞’一∞h∞N∞oo'∞n∞d∞hdoH卜.d’中oh∞o∞h⑦a0∞oⅫ∞H∞N∞h∞N口'o‘o∞o目∞a'婺∞h呻nN∞o∞‘DF’叫_oh∞o∞o∞o·呻∞N∞hN∞o∞'roh∞No∞o∞Ho‘on●∞oHoncoHoh∞’宁F,Noh●q●H∞h●∞h●∞U,∞口q蜷ho∞oo,∞Hh卜-∞●∞U,qU,呻∞甘∞q∞h∞ho∞Hod‘o∞ha’∞h∞h∞hH’,H∞h∞测'一N口’‘oh∞‘o'一∞qU'∞'中o∞oHa’o∞卜-∞',c-’HoF,H∞NoH∞N∞o’一'rNo∞qN∞n目h∞U,ohtohqoH∞Ndh⑦o∞辎oh目’一∞no’中∞a’noNoHN∞‘。∞o∞h∞F'∞o‘ooha’oN∞a’N‘。oNtoHh∞H∞o∞oN∞hH卜.’p’ro∞n∞h辩’一∞a,∞’,h∞N∞‘oo∞h∞Nh∞NcD∞’中‘o_,●1中∞U,U'∞o∞o∞h∞U’h',日●NH●H●HNHdNHdH_一d斛慧sHo∞H∞n∞htoN∞nqhn∞N∞Noqd∞ohno∞”目N∞‘。N_一∞NH∞d∞nco_一∞n∞ho目∞o∞‘o∞乞。●∞●oh∞o∞N∞●o●o●oco∞co目∞o∞o∞目co∞●{Lo姬 ■_幞莲蝼迥n_∞呻Na’N∞N'一∞卜∞'中∞H'中p'∞N‘o'一N∞N∞ocoh∞oF’_N'中∞ha'o'中N∞目No∞o∞_一∞目∞’一-H_∞oHh葚∞'FN∞一no畸_∞呻∞Nd∞on∞qco∞o∞hocoN∞o‘oh∞oh∞o_hNn∞o∞o々∞NohoHLf'Lf’—’oH∞H∞co∞婺’甲∞',NoHo∽co∞'寸._Hh∞oH口’'巾∞o’oqo’rNp-∞①o∞口’oNHo∞H∞h∞h。。∞o●h嚣∞h∞q∞'中h’一'十∞-一∞口’∞h’一呻q呻目●甘∞u’∞‘oh卜∞‘oU,‘o∞o∞h∞‘。∞p’oa’ho—’NHNLc’’,∞‘o螳刿上Ⅱhn∞o口'∞o∞oh∞hohn∞ho‘oo∞o鞯罨寒So∞’,o一U,o卜-',H①∞目o∞eqNoH≈qNqN【工】o【工】∞目幽①∞o【工】卜-o'r-No∞HNHN∞_∞权丁量告槲NooN目oNhN}a_∞’中o∞H∞t,oo口一o’中noh∞—'o∞o卜-co一∞目'一N∞oHNo∞oo●卜,餐王g温o_o’,o々hH口,H,,目o’宁—’o',oU,一o’中o‘o∞_oq●o●oH∞o∞oH●o●∞●oH∞oHo凶证爿“o∞o●o趔∞HnN',HoH_∞hH∞H畸I∞-∞‘onh∞o∞oo’o∞oh∞n∞NhLf’∞o‘o’F‘。oNoh’,∞h∞hnqnNo∞N‘oo‘oN‘。Njj—N∞H‘Dp,hoU'o∞',∞_a,h∞目∞c口hN∞hd‘oo∞h∞q∞a','’一o∞o∞o、÷ooa’∞Noh∞H∞too∞o∞'一ohNn∞n∞磐o∞',oHnH'一o∞h∞Nt。∞F'∞‘o∞HN‘oho∞Noh∞ht,Ho∞nh∞o∞h∞●蜷F’qoN‘D∞o∞h西c-,∞h∞N‘D∞卜-∞h∞m∞oU,∞爿忙onh“∞oN∞onhLf,H∞oo’∞coN∞t—a'犀旬。N口,∞'rNoN∞tooo。o∞n’中Nh’rhU,oU'No∞ocoo∞o∞o—’H∞oHo∞oa'N∞qh∞NHo∞Nod,,oa'o∞E’∞目oN∞Hc。∞oq∞NCqh∞n、rh⑦HNo岳鎏署hP’o_∞卜-∞一∞od∞oH∞oH餐忙惜oHnF’Ho∞hoh目∞h∞cv,卜_o_∞N∞oNoNohH∞一co—'a,‘oa’∞o∞卜’●oHoN'中onNHo●o●ofqo●凶go趔No'。’N∞N口’∞目h∞o∞Hqh西h∞No∞o∞o∞N∞o∞q∞doH∞ho①‘o∞a,∞F,目No∞HN∞‘op,∞Hh∞ohjjo∞oLf'∞'中卜’o∞oq∞一o',No、÷n∞o口,N∞Nh∞oN∞N∞Nh烂∞a’HoNhNo∞nh。'N∞qoqH∞o∞Hhco∞呻oN∞Pd_∞卜一NHq∞_一o—’a,o’掣',‘。∞●Nq∞h∞N∞'■∞hq∞h∞西cr'●h●oNU,p’h∞蜷n∞Hq∞qoaoNLf'∞u,o∞●h∞h∞NqnNU,∞曲∞U,∞o‘o∞o∞U’∞h口,hoh∞N_o∞co∞ho∞oU,趔∞cooNhocoo∞ohono∞o∞N‘DoN',’ro1一H’一oHNh∞o●n∞hnoN∞卜-o口,’寸_oHohNq●c-’n●o∞oNHoHcDoho∞co∞oNco‘。o∞oh∞辎∞oN∞NoNoF'oh'宁oh∞o∞o∞N∞oNo∞o卜.N∞o舢一nh∞N∞h',o∞qo卜-∞o舟HNH●N∞q目o●o∞oNoho●∞●卜-o'’中●∞oLf’∞‘o●’中∞●∞口’n’一‘。∞_∞N‘o'中Hno∞'■'一No∞Hn'r∞hHod∞‘oo∞纂籁sHhLf’∞N∞oa,∞oH∞o∞卜,o爿爿妻o∞N∞n_N∞o∞o_∞h∞o'no‘oo∞a'N∞oN‘oc、ao‘oo∞oo。HonoHohNoo。hHoq∞oNH∞odc、dqn∞NhU’Lf,oN∞on_●oN_●oNn●o●oN∞o●∞HN勺‘Nu,n∞n中●o∞o∞'一Hhodq蔷∞coN∞hn’r∞a,N∞o’FeOPq—’∞—,n辎硇薹H∞cDhH—U’hU,NHNnNoHn●1p旬毪oj四oHN∞cr’∞’一H∞o∞∥’‘o_∞HU'HnN∞o∞N∞h∞‘o∞呻N∞oq’U,'中卜∞oeaN∞hoH∞nN∞hH_∞o’宁NFjN葚∞ohq-∞卜o‘oo-一∞oH呻h∞目∞H∞’,qha’∞ho∞H∞oqN∞nco‘o’掣n‘o姑∞oa∞nhnH∞cD∞coonNn∞hNoh∞NoNHh∞Hh‘o∞hoHo∞H_西●∞●a’ho∞NhNH“h●-一∞oHNo∞oh∞●∞蠖'poH∞oHh卜.∞‘oa’h∞_N∞h∞c。∞u,∞卜_∞‘。∞‘o∞o∞'中辗斟.∞H∞n∞‘o卜-d',q'中∞Ho董謇零目',n∞o∞onoH∞Noh∞NoNd∞oN∞ohNoa,ho∞ohHNtoo∞o∞o'中目o∞nLf'o_∞oH∞F,q‘oHoN∞oq∞Ho_∞o∞o∞、P。’o‘oH∞ooo●o∞目o',∞目Ho∞hco∞、,∞hU,ohnho∞H卜’No,∞o∞o∞HN‘o’一qLc'N’寸●N●o●∞n●o∞N1中Hp’o∞H∞●H●o∞h∞No∞’,召囊争∞N∞hN∞No∞●qa’∞p’'po●o _瞒襄蝼趔∞F’∞pHho∞h∞n寸d∞‘。‘o卜.目n‘o∞口'No∞o’,no“∞o∞oqo'掣∞N∞H口aa'—oWo∞’十∞'■No'中∞N∞p’n卜-o①qH∞翠oN∞目Nh∞'掣da’oNo∞‘ot,N∞ho∞oh、rohcDhHdo∞d∞a’目∞ohNto目’中p’H∞Not,o∞on∞o∞h∞Nhp’∞h延∞oN∞hN∞H∞hdn∞H呻Nhn∞h口,∞目∞t十∞h∞',H‘o∞t。o∞o∞F’-一o●蜷nNqNo’∞NqU)ton目Nho∞no∞卜∞q∞‘o∞‘oto∞‘D∞“’U’∞剞钆恻榭姬丑ooh∞o∞Nd∞∽∞t。“∞coHN∞U’∞o。,。∽N∞oH’寸.∞N∞hoh目∞No,∞h'中∞hop,p’ohnh‘。∞NH∞oheqocooU,h∞oh∞N∞'十N∞'一o∞N∞’中dha,∞'中hn∞hN∽nhp,oH∞1中c。NH兴回廿。∞o∞H'一∞o∞o’,∞o。coNHh‘D∞o∞ooq∞oc、】目、po目o。odU'H∞NoNd∞o1中、p∞q、十HCqedoPqHoH姬如巡odo●o●o●o去挂辎j型N'一∞Lf,NcoU'a’卜-h∞Nq∞H卜-Ha。NhNh∞H∞o—,∞nhN∞’申h∞西ho∞qcoo∞oH'一∞‘oo∞h∞q∞nHo∞卜-H基∞NhNH∞一'■∞’一o∞No∞F,∞o∞o∞co‘。o卜.∞目oqHq‘o∞odH西eq'一∞HooNo‘。qtD∞'寸.N∞do’,ohⅫ∞o∞nono磐∞ot。o‘onhU’h∞dHNhdo卜.LntoqN∞U,∞F’qoh●∞oh●oHohoa'∞Hh●o∞●‘。∞H蜷∞odhNha’∞oN∞—’U,∞‘o∞U’∞‘o∞‘o∞o‘o∞‘o∞F'oU’∞弭似一F,ooq。。∞nhd∞‘o∞o∥,HqHhaq∞Ho‘。o’中h∞oHP’o∞cr’N1寸.∞‘D∞’一∞Cqh∞Nh∞o∞o∞oJ∞o∞h∞餐1R∞noqo∞o∞卜,no-∞ohqo∞q∞卜一oeqN∞NohHhd∞hoh卜.ho卜。∞卜-nNLf,∞n∞o,,oo'H卜-Nh∞a3釜翠∞F'N∞NF,∞‘oho∞‘o∞’掣HNU'∞Nq∞oa'oa∞Hon∞Hcr'p’qhF’ho曩一∞目HeqN“odHc、●HdHN●o●o<趔o∞’掣n∞N‘。h口,‘oH∞Nn∞noh∞hH口’∞ohNn∞H‘o∞N∞h∞U)目oF,∞o'中hNH∞F,qⅫnNd∞‘ohoNoqh∞nH∞目F'芒o∞o∞hHN',qeq}-∞o’NHt,∞‘。∞hHN∞oho∞’十q∞to。。∞N∞。。∞H呻qhHoh∞。'∞hNoh∞c,’h∞Nhn∞o∞hod姑o∞U,o∞a'No∞h∞NhN∞ohn∞n●Nht。∞no●∞●'甲N∞to西oeao∞o'巾●H●H●蠖nNU'∞a'Nod'中o‘o∞Nh∞qN∞’皆nmohU'呻‘o∞‘oH∞U'∞鏊婪sq∞h—,∞h∞o,)NHp’N∞Hq∞襄冀齑qH∞HNH∥'o∞o卜-Hh∞n∞oh·甘-①oa,oHh∞oHU'∞H’一目—’∞hHhN∞o’中∞h∞勺1∞oNno∞non一∞U'o∞cD—hon∞noPa’中om∞ocoHoHoN∞U’oNoHNHNo●o●o●羹饕婴∞H目∞H∞oh‘ohcr'Noo●o∞o∞hHqo卜-∞。。U,qhno‘。’寸.‘。H∞NHo∞NoNo目∞'中,'h∞o’,n々∞o爿舞凳●Ho●o●o锚上Ⅱ刊迥ea门口'h∞Hc.,NHN—,目呻h∞‘。∞a’∞oo。‘o’一nhoa,∞h∞'掣N呻∞o皋eaNoh∞q∞h气p∞n∞hⅫ∞o∞’,吲f’‘o目∞n∞口’HoN∞q①寸H∞d目nohH∞c。No∞o∞Ho∞o'一∞oNh目Hcr)oNoH∞a,o∞oHoF'∞oH∞n∞o●∞',oao’柏∞H∞口'口o∞a’oqnN∞●∞啦∞q∞o∞‘o∞U,‘oh∞‘oh∞樊eq∞o‘。∞h∞ho‘。∞hoHo●Lf,N∞hNoNo蠖q●ooq∞qh∞N●∞qa,<1岫1盛基∞hna’H∞-一∞卜。∞‘oN'FN∞N∞N∞o'一N∞'中qoqHNoH‘oo∞N蠢善scoHN∞o∞Ho∞n∞N∞oH’十No∞oN∞,’h口'o∞q‘。qNH∞N’寸.目oho∞o∞'FhP’NHP'∞h',∞q∞⑦o∞NoU’∞口卜-oNp,卜-∞NnH∞—’ohLf,h∞o∞ho'一∞口'-‘ohoH∞H’■h目NoN∞Nhohoa,to●n∞h∞h卜-o‘o∞too蕞8oHo。。∞●o●o舞上Ⅱ 辚对铷靼蟋鼎廿口。oN忸糕翟.世筚糕悄廿.鳓廿基螺姆谁三b=口o。N.静廿叁螺蜘鼎爿H匦亡b廿口。oN.醐廿舞螺匠导廿寸ooN。翳*氅骚趔oh-_HN∞N_coN∞n∞h卜}’N'一。h∞卜N卜-o∞口’a'HCo_'申NhNo∞‘o卜。∞a'h∞一c。N口'oNh∞‘oq∞N‘oo∞t。,’NH‘ot'-',S‘oN∞o∞o。∞一‘oo_∞o∞N~∞o甘Nqoq',n∞c。、p∞hNhH∞hNo∞Ho∞Lf,oh婺o∞t"-∞o∞hd∞oqLf'a’∞o'口,∞’一∞qo∞oq∞h∞N‘D∞hHoh∞h∞to吲∞h'十coh∞’寸I∞,’cD目N∞oNnqIb-∞hop一H∞●蠖一∞‘o_∞qo∞q∞Ⅻ∞H口,u,N∞q∞hH∞h∞Lf,∞U,∞LO'一q∞‘oto‘o逛僻一*牛H',∞o卜.∞h∞HN∞NhN‘on‘o∞H∞o‘。目∞co‘甘oN目ohnH∞hN'中n_h∞⑦nhnNh∞Nh∞oN口’Lf’n∞on∞o’目o∞o桐i∽o∞oN∞HN∽qc。HNo∞N∞ht,∞h∞o弋‘∞o∞o。No①‘o∞Hc。∞Ncooq∞H①∞妊翟o∞h一∞N一HoH∞hN_nN∞Noa,N',∞_t十‘。c、dNh∞c。HNHh目U’o‘oo∞_Ho’争HNqHNoHNdHNp’N霜毕o●o●o●o●萎困o<趔HN',hN∞nhHnoU,h∞a'H'掣‘。H∞h∞卜-q∞m_卜-NoN∞目∞o∞Lc)U,p'N∞1中o。∞一∞coH∞oNh}-nonq∞N∞h∞基'中o卜’No∞。。qoq∞Hn∞目d∞oa’oNH∞o∞do∞HhtohN∞h_o∞①H∞h∞中∞H∞o∞Hp’o∞oU’‘。U'∞N∞o_o∽∞掣HhU,’巾oH∞a’U’∞‘oohohnNoH_o’巾∞’中No、,‘。∞N’一∞nHoq’r∞o卜一HN'中'一N●∞●蠖N∞hc、】H。。∞odHoq'中口,一N∞目'一∞‘oh∞‘oU’q∞’中c。‘o∞q∞hto卜-‘o隼,匝篓;∞oN∞oHcohonHq’中∞ncohH∞●’N∞U'甘nN∞nhN‘o'宁NHot,N‘。∞卜.co∞dh∞o∞目no∞‘o⑦H∞d∞q∞oqN∞N∞Np’t"-∞hN∞o_hN∞o∞’掣'十H∞p,NHot"-∞’,_q∞cr)',∞'中∞oo∞p,o∞NH∞No●'十o∞ohHo_●o、No∞1寸.∞a。∞n∞枢纂N∞h∞co∞Ht—I"-∞oH∞o∞hnHF’N‘oN∞nh器姆o∞'中NoH—_●o●o●o●o曩<西∞h∞'中_∞H∞n∞h∞F'aO‘on悄迥o∞oN~h⑦’寸.o∞_HLf,No'‘。_∞‘ooNH∞onNqho∞oNHh‘。∞oqoqhN’中卜·∞h基o∞‘。o∞H目_N∞N∞h卜.oN寸∞‘of'o∞o∞o‘ooC口目hH∞o∞t"-o∞q,)oa’dNho卜一NHoN卜-卜’∞Ho∞o∞q∞姑q‘oo∞o,Noc.’∞o目H∞H∞●’'寸‘∞hN∞C吧∞o'一∞HhoN●coo∞Nho'巾q∞NcoN●n●N●蜷∞NH∞Hcr,∞U'Ha'卜-o∞h∞ho∞西∞hH目∞oh∞oh∞q∞'一∞‘o‘D-籁妊鼍‘ocr,∞H∞,'H∞No'中dq’,∞Nnto∞H∞o∞Nh‘o∞N∞‘。∞口,∞‘o∞N口,NqnhNoHnp,o∞n目∞oh∞hoHNo’寸一Hh∞“o’Lc,∞co∞o∞一∞oHN∞o∞1寸.to∞o'中∞a,∞Ho∞h∞q‘ot"-noHNq卜-on∞—,∞p’h∞hcoNH∞o∞U'o口,NHF’HdNHNHa'NF,noNo议£',hNoo●o●o●o●∞o∞忙∑‘oNq’-q-nt"-o∞卜’H一∞’rN霉oNn’,●o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