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教案

《犯罪心理学》教案

ID:34652173

大小:254.96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3-08

《犯罪心理学》教案_第1页
《犯罪心理学》教案_第2页
《犯罪心理学》教案_第3页
《犯罪心理学》教案_第4页
《犯罪心理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犯罪心理学》教案本书的体系构思:1、导论2、犯罪人心理A、基本理论: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行了结构的发展变化。B、类型理论:犯罪类型理论、、不同动机的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智能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过失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3、犯罪对策心理A.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B.犯罪心理矫治C.犯罪心理预防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熟悉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教学

2、内容: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1、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2、犯罪: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德行为。(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哪些人:犯罪人;一般犯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监管教职犯罪的人员。2、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第二节犯罪心理学

3、的学科性质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是犯罪学科与心理学科的交叉学科(3)是理论学科、又是应有学科(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通过研究犯罪人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发展以及改造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1、有助于了解犯罪问题2、可以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4、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

4、质量第四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心理测验法5、归因法5、案例分析法6、经营总结法7、数量统计法第五节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关于犯罪心理学形成原因的论述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台湾学者的研究;大陆学中的研究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

5、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概述1、概述(1)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2)犯罪心理结构由来:结构论与非结构论(3)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第二节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1、犯罪心理结构的总体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偏常认识主导模式、多层次多纬度模式)2、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1)动力结构(、畸形的观念系统、强烈、畸变的需要、犯罪

6、动机、不良的兴趣)(2)调节结构(偏倾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3)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3、犯罪心理结构的心理背景(1)犯罪人的心理状态(2)犯罪人的潜意识第三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1、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过失犯罪心理结构(2)稳固、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3)需要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情绪型的犯罪心理结构2、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1)潜在的形态(2)恶变的形态(3)衰落的形态第三章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犯罪心理结

7、构的形成原因,犯罪行为发生机制及发展变化,了解犯罪人在不容犯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的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成因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因素:1、主体因素: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异常生物学。2、心理因素:个性倾向性、性格结构缺陷、控制系统缺陷、个性异常。3、行为因素:错误的活动、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害的行为习惯、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2、主体外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a)大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精神环境、法制环境。b)小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8、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人际交往、职业条件。2、自然环境因素: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3、情景因素: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机遇。二、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