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

ID:34651285

大小:219.8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0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_第1页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_第2页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_第3页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_第4页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暂行技术要求GD/J019-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发布 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13.1术语和定义.........................................................................13.2符号...............................................................................23.3缩略语.............................................................................24测量通用说明........................................................................24.1一般说明...........................................................................24.2测量环境条件.......................................................................34.3测试条件...........................................................................34.4测试判决条件.......................................................................35测量项目和方法......................................................................45.1用户界面...........................................................................45.2频点搜索...........................................................................45.3信道解调解码.......................................................................55.4视音频解码.........................................................................55.5业务支持...........................................................................65.6业务切换...........................................................................65.7应用启动与警示/显示功能/菜单和帮助..................................................65.8音量调节...........................................................................75.9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和连续播放时间.......................................75.10灵敏度............................................................................75.11最大输入电平......................................................................85.12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85.13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95.14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95.15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105.16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105.17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115.18抗同、邻频模拟干扰...............................................................125.19整机性能.........................................................................12附录A(资料性附录)频点列表.......................................................17附录B(资料性附录)信道模型.......................................................19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波暗室场强校准曲线测试........................................20I 前言2008年5月22日起GY/T220.7-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正式实施。为规范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各项技术要求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特制定本技术文件。本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技术文件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归口。本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本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军、陈鹏、夏治平、张定京、冯景锋、葛启宏、孟祥昆、姜峰、雷红美。II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1范围本技术文件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简称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可实现的业务、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用户界面要求、整机性能要求的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技术文件为准。本技术文件适用于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的设计、生产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文件。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20090.2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Y/T220.2-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220.3-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GY/T220.4-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GY/T220.5-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GY/T220.6-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第6部分:条件接收GY/T220.7-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SJ/T11368-2006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ISO/IEC14496-3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objects–Part3:AudioISO/IEC14496-10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objects–Part10:AdvancedVideoCoding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文件。3.1.1业务Service在广播者的控制下,可以按照时间表分步广播的一系列节目。3.1.2CMMB标识CMMBlogo用于表示CMMB业务的标准图形和文字的组合图案。3.1.3业务切换serviceswitching1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停止当前业务的接收、解析和展示,更换到另一业务,直到能正常接收、解析并展示,这种动作过程称为业务切换。3.1.4伪随机序列RseudoRandomSequence具有良好随机性和接近于白噪声的相关函数,并且有预知的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的二进制数据流。3.1.5PMS测试流PMSTestStream按照移动多媒体广播复用协议封装的测试序列进行PMS打包得到的数据流。3.1.6误秒率ErroneousSecondRatio在规定的测量时间间隔内,观察到图像或声音损伤的秒数与总秒数之比。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技术文件。C信号电平I干扰信号电平N噪声信号电平fC射频中心频率fAA路信号射频中心频率fBB路信号射频中心频率fI干扰信号射频中心频率fV模拟电视信号图像载波频率[min,max]标定从min到max表示的范围,含min和max3.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文件。AC(AlternationCurrent)交流BER(BitErrorRate)比特误码率C/I(Carrier/Interference)载干比C/N(Carrier/Noise)载噪比CMCT(ContinualserviceMultiplexConfigurationTable)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CMMB(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SCT(ContinualServiceConfigurationTable)持续业务配置表ESR(ErroneousSecondRatio)误秒率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PAL(PhaseAlternatingLine)逐行倒相PMS(PackagedMultiplexingStream)打包复用码流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RS(Reed-SolomonCodes)里德-所罗门码SMCT(ShorttimeserviceMultiplexConfigurationTable)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SSCT(ShortServiceConfigurationTable)短时间业务配置表UHF(UltraHighFrequence)超高频4测量通用说明4.1一般说明2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4.2测量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15%~75%;大气压:86kPa~106kPa。4.2.1电源条件电压幅度:198V~242VAC;电压频率:50Hz±3Hz。4.3测试条件4.3.1测量频段4.3.1.1S波段在2635MHz~2660MHz中进行测量。4.3.1.2UHF波段频点搜索、整机最低接收场强至少选取3个UHF8MHz频道进行测量,这3个频道应分别为U波段低、中、高端频道。业务切换选取2个UHF8MHz频道进行测量。其他项目在相同的1个UHF8MHz频道上进行测量。UHF波段可用频道见附录A。4.3.2终端接入测量系统方式测量整机最低接收场强时,终端置于电波暗室通过自带天线接收射频测试信号。其他项目中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应通过位于高频头入口处的测试点接入测量系统进行测试。对于暂时无法通过测试点接入测量系统进行测试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进行整机测试,此时终端通过自带天线接收射频测试信号。4.3.3标准测试信号本标准测试信号用于除灵敏度、最大输入电平、整机最低接收场强测试外其他测试项目。4.3.3.1CMMB射频测试信号加到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测试点的标准射频输入有用信号电平应用频道内的功率表示,为-60dBm。整机性能测试时,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所处位置CMMB信号场强为80dBμv/m。4.3.3.2干扰测试用模拟电视信号同、邻频模拟干扰测试时模拟电视信号采用PAL-D射频信号,其所调制视频信号为75%彩条信号,音频信号为1kHz信号。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以图像载波同步顶功率表示。4.3.3.3高斯噪声高斯噪声带宽应大于被测信道带宽。高斯噪声的电平以被测频道内的功率表示。4.3.3.4多径信号多径信号依照多径信道模型产生,多径信道的模型见附录B。4.4测试判决条件测试判决时采用主观或客观判据作为失败判据,判断终端是否正常工作。4.4.1主观判据性能测试:前端发送测试图像序列,在各项测试中,终端在1分钟观测周期内观察图像损伤(动态多径信道性能测试观测周期为5分钟),平均误秒率(ESR)不大于5%。功能测试:对于可用视音频表征的功能测试,终端在1分钟观测周期内应不出现图像和声音损伤。测试图像序列应包括以下测试图像内容,测试图像序列长度为1分钟:a)75%和100%的数字彩条;3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b)数字电视综合测试图;c)包含有丰富亮度细节的测试图像;d)包含有丰富色彩细节的测试图像;e)包含快速水平/垂直运动的测试图像;f)包含旋转/随机运动的测试图像;g)肤色测试图;h)包含台标、参赛队名称、比分数字的测试图像;i)包含硬切换的测试图像;j)包含横飞字幕、滚屏字幕的测试图像。4.4.2客观判据前端发送伪随机序列,终端接收解调输出的比特在1分钟观测周期(动态多径信道性能测试观测周-6期为5分钟)内测得平均BER应不大于3×10。5测量项目和方法5.1用户界面5.1.1测量框图用户界面测量框图见图1。频谱分析仪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分配器被测终端误码测试仪图1用户界面、信道解调解码、视音频解码、业务支持、应用启动与警示/显示功能/菜单和帮助、音量调节、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和连续播放时间、灵敏度、最大输入电平测量框图5.1.2测量步骤用户界面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包含综合业务的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着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数据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f)检查终端业务导航界面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8.1的规定,并检查通过该界面是否可正确导航到相应的业务;g)接收电视、声音广播业务,检查信息显示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8.2的规定;h)接收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检查条件接收信息显示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8.3的规定;i)在业务接收过程中,改变终端输入电平,检查终端状态显示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8.4的规定。5.2频点搜索5.2.1测量框图频点搜索测量框图见图2。4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A路信号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频谱分析仪合成器分配器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被测终端B路信号误码测试仪图2频点搜索、业务切换测量框图5.2.2测量步骤频点搜索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产生的PMS测试流经过调制、变频产生A路信号,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fA,A路信号承载着A网络所属的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c)码流发生器产生的PMS测试流经过调制、变频产生B路信号,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fB(fB≠fA),B路信号承载着B网络所属的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d)调整两路信号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自动搜索,记录是否正确搜索并显示网络和业务;f)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手动搜索,记录是否正确搜索并显示网络和业务;g)对于UHF波段测量,修改fB,重复步骤c)~f)。5.3信道解调解码5.3.1测量框图信道解调解码测量框图见图1。5.3.2测量步骤信道解调解码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GY/T220.1-2006规定的任一工作模式,所承载测试序列码率与该工作模式匹配;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测试序列承载业务,判断终端工作是否正常;f)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e),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4视音频解码5.4.1测量框图视音频解码测量框图见图1。5.4.2测量步骤视音频解码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业务,使用主观判据判断终端工作是否正常;f)改变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业务中视音频编码参数,重复步骤b)~e),直至遍历GY/T220.7-2008中6.5规定的所有视音频参数。5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5.5业务支持5.5.1测量框图业务支持测量框图见图1。5.5.2测量步骤业务支持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包含综合业务的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着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数据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f)接收电视、声音广播业务,观察在业务观看、收听时电子业务指南功能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6的规定;g)接收紧急广播业务,观察业务接收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7的规定;h)接收数据广播业务,观察业务接收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8的规定;i)接收加密电视、加密声音广播业务,观察业务接收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9的规定。5.6业务切换5.6.1测量框图业务切换测量框图见图2。5.6.2测量步骤业务切换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产生的PMS测试流经过调制、变频产生A路信号,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fA,A路信号承载着A网络所属的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c)码流发生器产生的PMS测试流经过调制、变频产生B路信号,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fB(fB≠fA),B路信号承载着B网络所属的电视广播、声音广播、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d)调整两路信号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f)通过业务导航界面在分属于A、B两路信号的电视广播业务之间进行切换,记录切换时间,重复测试多次,取平均值;g)通过业务导航界面在分属于A、B两路信号的加密电视广播业务之间进行切换,记录切换时间,重复测试多次,取平均值;h)观察业务切换方式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0的规定;i)在业务切换间隙,观察终端显示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1.3的规定。5.7应用启动与警示/显示功能/菜单和帮助5.7.1测量框图应用启动与警示/显示功能/菜单和帮助测量框图见图1。5.7.2测量步骤应用启动与警示/显示功能/菜单和帮助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着电视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6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e)检查应用启动与警示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的规定;f)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电视广播业务,检查视频显示功能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1.1的规定;g)检查文字、CMMB标识及显示、信号强度显示、版本显示等显示功能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1.2、6.11.4、6.11.5和6.11.6的规定;h)检查菜单和帮助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3的规定。5.8音量调节5.8.1测量框图音量调节测量框图见图1。5.8.2测量步骤音量调节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着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f)进行音量调节和静音/恢复声音操作,检查音量调节功能是否符合GY/T220.7-2008中6.12的规定。5.9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和连续播放时间5.9.1测量框图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和连续播放时间测量框图见图1。5.9.2测量步骤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和连续播放时间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包含综合业务的PMS测试流,该测试流中承载着加密电视广播、加密声音广播业务;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启动终端多媒体广播功能,记录终端从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至显示业务界面的时间,重复多次,取平均值作为启动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所需时间;f)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g)使用已完全充电的独立电池对终端供电,接收加密电视广播业务,记录终端连续接收、解扰并播放的时间,直至电池电量耗尽;h)更换电池,使用已完全充电的独立电池对终端供电,接收加密声音广播业务,记录终端连续接收、解扰并播放的时间,直至电池电量耗尽。5.10灵敏度5.10.1测量框图灵敏度测量框图见图1。5.10.2测量步骤灵敏度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7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测试序列承载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f)增加衰减器的衰减量,直至终端接收失败;g)以0.1dB步进减小衰减器衰减量,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h)测量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i)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h),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1最大输入电平5.11.1测量框图最大输入电平测量框图见图1。5.11.2测量步骤最大输入电平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设置上变频器的工作频率,调整上变频器输出电平和衰减器设置,使被测终端输入电平为标准输入电平;e)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接收测试序列承载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f)以适当步进增加被测终端输入电平,直至终端接收失败,如调整过程中终端输入电平达到GY/T220.7-2008附录C规定的RF调谐器最大输入电平,则转步骤g);g)测量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功率(平均次数50),即为最大输入电平。5.12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5.12.1测量框图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见图3。频谱分析仪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合成器分配器被测终端噪声发生器误码测试仪图3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5.12.2测量步骤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关闭噪声发生器输出;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正确设置上变频器输出频率和电平,调整衰减器输出端信号电平,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调整衰减器,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8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f)开启噪声发生器,增加噪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g)以0.1dB步进降低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h)将衰减器衰减量设为最大,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i)计算C/N门限;j)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i),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3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5.13.1测量框图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见图4。频谱分析仪信道仿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分配器真器被测终端噪声发生器误码测试仪图4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5.13.2测量步骤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关闭噪声发生器输出,并使信道仿真器仿真功能失效;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正确设置上变频器输出频率和电平,调整衰减器输出端信号电平,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瑞利信道模型;f)调整衰减器,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如接收不正常,则记录接收状态并转步骤k);g)开启噪声发生器,增加噪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h)以0.1dB步进降低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i)将衰减器衰减量设为最大,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j)计算C/N门限;k)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4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5.14.1测量框图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见图4。5.14.2测量步骤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关闭噪声发生器输出,并使信道仿真器仿真功能失效;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9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正确设置上变频器输出频率和电平,调整衰减器输出端信号电平,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等强两径模型,两径间延时为50μs;f)调整衰减器,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如接收不正常,则记录接收状态并转步骤k);g)开启噪声发生器,增加噪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h)以0.1dB步进降低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i)将衰减器衰减量设为最大,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j)计算C/N门限;k)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l)将等强两径延时设置为40μs,重复步骤b)~k)。5.15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5.15.1测量框图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见图4。5.15.2测量步骤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关闭噪声发生器输出,并使信道仿真器仿真功能失效;b)码流发生器发送PMS测试流,该测试流承载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含有NIT表、CMCT/SMCT表、CSCT/SSCT表等控制信息表,并将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根据PMS测试流中的配置信息,正确设置调制器;d)正确设置上变频器输出频率和电平,调整衰减器输出端信号电平,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TU-6模型,多普勒频偏设为20Hz;f)调整衰减器,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如接收不正常,则记录接收状态并转步骤k);g)开启噪声发生器,增加噪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h)以0.1dB步进降低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i)将衰减器衰减量设为最大,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j)计算C/N门限;k)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l)将多普勒频偏分别设置为100Hz、250Hz、300Hz,重复步骤b)~k)。5.16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5.16.1测量框图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测量框图见图5。10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有用信号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频谱分析仪合成器分配器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被测终端干扰信号误码测试仪图5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测量框图5.16.2测量步骤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正确进行系统配置,产生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用信号和移动多媒体广播干扰信号,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承载不同的测试序列(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断干扰信号;d)调整有用信号电平,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f)开启干扰信号,增大干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g)以0.1dB步进增加干扰信号路径中衰减器衰减量,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h)关断有用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电平(fI±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dBm);i)计算C/I门限;j)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i);k)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5.17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5.17.1测量框图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测量框图见图6。有用信号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频谱分析仪合成器分配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生器衰减器被测终端干扰信号误码测试仪图6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测量框图5.17.2测量步骤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正确进行系统配置,产生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用信号和地面数字电视干扰信号,有用信号承载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地面数字电视干扰信号配置为GB20600-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关断干扰信号;d)调整有用信号电平,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f)开启干扰信号,增大干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11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g)以0.1dB步进增加干扰信号路径中衰减器衰减量,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h)关断有用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电平(fI±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dBm);i)计算C/I门限;j)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i);k)改变地面数字电视干扰信号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c)~j);l)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k)。5.18抗同、邻频模拟干扰5.18.1测量框图抗同、邻频模拟干扰测量框图见图7。有用信号码流发生器调制器上变频器衰减器频谱分析仪合成器分配器视频信号发生器PAL信号发衰减器被测终端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干扰信号误码测试仪图7抗同、邻频模拟干扰测量框图5.18.2测量步骤抗同、邻频模拟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7所示连接测量系统,将终端测试点接入到测量系统中;b)正确进行系统配置,产生移动多媒体广播有用信号和模拟电视干扰信号,有用信号承载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模拟电视干扰信号遵照4.2.3规定;c)关断干扰信号;d)调整有用信号电平,使得在频谱分析仪上测得的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为标准输入电平,记为C(dB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确认终端正常工作;e)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干扰信号视频载波频率fV=fC-2.75MHz);f)开启干扰信号,增大干扰信号电平使终端接收失败;g)以0.1dB步进增加干扰信号路径中衰减器衰减量,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h)关断有用信号,干扰信号视频采用黑场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图像载波功率([fV-1.25MHz,fV+5.75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1(dBm),干扰信号电平I=I1+2.4(dBm);i)计算C/I门限;j)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i);k)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5.19整机性能终端整机性能测试在电波暗室中进行,电波暗室的场强校准曲线的测试方法见附录C。整机性能包括整机最低接收场强、整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整机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整机抗同/邻频模拟干扰。5.19.1测量框图整机性能测量框图见图8。12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测试操作间电波暗室CMMB信号源干扰信号源信道仿真器高斯噪声源发射天线被测终端圆形转台0°~360°频谱分析仪图8整机性能测量框图5.19.2整机最低接收场强整机最低接收场强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以适当步进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RF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e)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并记录RF中心频率±4MHz频带内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次数50),记为C(dBm),根据电波暗室场强校准曲线换算得到最低接收场强E(dBμv/m);f)改变CMMB信号源射频输出频率,重复步骤b)~e);g)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f),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9.3整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e)开启噪声发生器,以适当步进调整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f)关闭CMMB信号源射频输出,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g)计算C/N门限;h)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g),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9.4整机在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静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13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瑞利信道模型;e)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f)开启噪声发生器,以适当步进调整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闭CMMB信号源射频输出,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h)计算C/N门限;i)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h),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5.19.5整机在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静态等强两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等强两径模型,两径间延时为50μs;e)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f)开启噪声发生器,以适当步进调整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闭CMMB信号源射频输出,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h)计算C/N门限;i)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h),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j)将等强两径延时设置为40μs,重复步骤b)~i)。5.19.6整机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整机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载噪比门限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启用信道仿真功能,将信道仿真器信道模型设置为TU-6模型,多普勒频偏设为20Hz;e)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f)开启噪声发生器,以适当步进调整噪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闭CMMB信号源射频输出,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噪声信号电平(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N(dBm);h)计算C/N门限;i)改变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h),直至遍历GY/T220.1-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j)将多普勒频偏分别设置为100Hz、250Hz、300Hz,重复步骤b)~i)。5.19.7整机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整机抗同、邻频CMMB数字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14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作为有用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e)接入CMMB射频信号作为干扰信号,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f)以适当步进调整干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断有用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电平(fI±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dBm);h)计算C/I门限;i)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h);j)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i)。5.19.8整机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整机抗同、邻频地面数字电视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作为有用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e)接入地面数字电视射频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地面数字电视信号配置为GB20600-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并设置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f)以适当步进调整干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断有用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电平(fI±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dBm);h)计算C/I门限;i)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h);j)改变地面数字电视干扰信号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e)~i);k)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j)。5.19.9整机抗同、邻频模拟干扰整机抗同、邻频模拟干扰测量步骤如下:a)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b)CMMB信号源发送CMMB射频信号作为有用信号,承载测试图像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配置为符合GY/T220.1-2006规定的工作模式;c)关闭干扰信号源,旁通高斯噪声源和信道仿真器,调整CMMB信号源输出电平使得终端接收场强为80dBμv/m,使用终端进行频点搜索并接收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确认终端正常工作;d)在频谱分析仪上测试并记录射频中心频率fC±4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C(dBm);e)接入模拟电视干扰信号,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同频信号(干扰信号视频载波频率fV=fC-2.75MHz);f)以适当步进调整干扰信号电平,直至终端达到失败判据;g)关断有用信号,干扰信号视频采用黑场信号,在频谱分析仪上测量干扰信号图像载波功率([fV-1.25MHz,fV+5.75MHz]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平均次数50),记为I1(dBm),干扰信号电平I=15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I1+2.4(dBm);h)计算C/I门限i)分别设置干扰信号为有用信号的上邻频信号、下邻频信号,重复步骤f)~h);j)改变有用信号中承载测试序列的业务逻辑信道的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i)。16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附录A(资料性附录)频点列表本附录给出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在UHF波段应接收的频点列表,中心频率是以8MHz模式发射时对应的频点,见表A.1。表A.1UHF波段频点列表频道号中心频率MHz134741448215490164981750618514195222053021538225462355424562256102661827626286342964230650316583266633674346823569036698377063871439722407304173842746437544476217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表A.1UHF波段频点列表(续)频道号中心频率MHz4577046778477864879418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信道模型B.1瑞利信道模型瑞利信道模型,见表B.1。表B.1瑞利信道模型幅度延时相位路径号odBµs1-7.80.518650336.02-24.81.003019278.23-15.05.422091195.94-10.42.751772127.05-11.70.602895215.36-24.21.016585311.17-16.50.143556226.48-25.80.15383262.79-14.73.324886330.910-7.91.9355708.811-10.60.429948339.712-9.13.228872174.913-11.60.84883136.014-12.90.073883122.015-15.30.20395263.016-16.50.194207198.417-12.40.924450210.018-18.71.381320162.419-13.10.640512191.020-11.71.36867122.6B.2TU-6信道模型TU-6信道模型,见表B.2。表B.2TU-6信道模型时延幅度路径号多普勒频谱µsdB1瑞利0.0-32瑞利0.203瑞利0.5-24瑞利1.6-65瑞利2.3-86瑞利5.0-1019 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测量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波暗室场强校准曲线测试电波暗室场强校准曲线测试框图见图C.1。测试操作间电波暗室CMMB信号源信道仿真器高斯噪声源圆形转台频谱分析仪0°~360°图C.1电波暗室场强校准曲线测试框图测试步骤如下:a)在距离发射天线前端3米处取一场强平面,在场强平面内选取如图C.2所示的12个测试点;1.5m1m0.5m0.5m0.8m地面图C.2测试点示意图b)调整CMMB信号源使得发射天线入口功率为0dBm,分别测量在12个测试点的电平值,并记录;c)以1dB步进调整CMMB信号源使得发射天线入口功率遍历0~-50dBm,分别测量12个测试点的电平值,并记录;d)根据标准接收天线参数,将所有测试点的电平值换算为场强值;e)处理数据得出发射天线入口功率与接收场强面场强关系曲线。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