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ID:34641160

大小:363.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王化民,李角奇(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辽宁沈阳110004)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证分析;机制化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7一0054一0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

2、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对此,中央已多次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但这种正确的发展思路在我国并未很好地实现。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要求和机制化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指推动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加)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通常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计算要素贡献率,即资本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的贡献率,来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或变化,识别经

3、济增长的源泉。但利用这种方法,只能分析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及其组合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不能分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无法反映一、二、三次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将从三个纬度即要素贡献率、需求贡献率与拉动、产业贡献率与拉动三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与对策提供依据。(一)要素贡献率分析根据索洛和斯旺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三个要素: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这三个要素的关系是:Y=AKBLl。卿。其中,Y代表

4、产出增长(经济增长),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力投入,B和仪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A代表除了资本和劳动投人带来的产出增长之外的余值,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表示的“技术进步”。这里所说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引起产出增长的因素,是一般的效率提高。将上式两侧同时除以L后求导,得收稿日期:2010—04—20作者简介:王化民(1962一),男,吉林舒兰人。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①该模型的原始形态是Y=AKBp。根据这一模型,西方学者对欧美等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了许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B与a

5、之和近似等于l。因此,a通常被定义为l—p。考虑到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性,本课题研究中最初没有直接采取这一假设,而是把a作为一个独立参数列入式中参与计算。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所提供的1980一200r7年历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统计数据。运用叫ryefit()函数和所编写的程序文件a1.m,测算出辽宁及全国在19∞一1989、1990—1999、2000一200r7年三个阶段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B和a)。计算结果表明,辽宁B与a之和最大为1.1966,最小为o.95“;全国B与a之和最大为1.腿跖,最小为o.9347。这显然

6、验证了p+口譬l这一假设。因此,在文中才依据这一假设而采取Y=AKeL卜B这一简化模型。一54—万方数据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出下列等式:(Y/L),=A’+B(K/L)’。其中,(Y/L)’代表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出)的增长率,A’代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余值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K/L)’代表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利用上述模型,依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所提供的1980—2007年历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统计数据,测算出我国在1980—1989、1990一1999、2000~200r7年三个阶段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B,列表计算出我国各阶段经

7、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l。表l我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贡献率的测算(单位:%)年均增长时期B(1)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率资本贡献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G(Y/L)G(K/L)B×(K/L)C(A)=(2)一(4)生产率的贡献(2)(3)(4)(5)(6)=(5)/(2)1980一1990O.41132.144.011.65O.4922.90199l一2000O.50369.6620.3410.24一O.58—6.002001—20cr7O.435010.8024.0910.48O.322.9r7表1数据显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人均资本的增加而

8、实现,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很低。在上世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