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640469
大小:17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6馆现代化建设——中药标本馆的数字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一ComputerEducatIon隧奠噬-圈一⋯。一⋯一一1碉《中药标本馆现代化建设中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卢颖马泽新/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观念,增加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与手段。中药标本馆作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承担着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科普等任务,因此现代化的建设刻不容缓,标本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而中药标本馆数字化是目前现代化建设的最佳选择。1中药标本馆数字
2、化是中药标本内部管理的需要中药标本馆的老师们除管理中药标本外,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中药标本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如标本的采集、制作、消毒、防虫、防霉、归柜、展示、维护、登记、查询、统计等等,不仅枯燥、烦琐,而且费时、费力。再有,各类中药标本一般都是专人保管,如果主管人缺席,其他人就不易获取其所管理标本的各项信息,给教学、科研及标本利用等方面带来不利。如若将所有的中药标本数字化,建立起一个中药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让老师们从反复翻动标本账簿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只要鼠标一点,即可把过去需要花费几个人几天的查找、归类
3、、统计等工作瞬间完成。同时,也无需标本专管人员的帮助,即可了解到标本的各项信息。这样不仅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强度,使得中药标本的查询、检索、统计变得轻而易举,也使中药标本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中药标本馆数字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标本馆受展示空问和场地的限制,大量中药标本得不到充分展示,只能常年收藏在库房,即使是展陈的标本,也多处于静态、平面的形式,参观学习者很难对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研究。由于时间的限制,参观学习者也不能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地参观和利用标本。再者,中药标本馆专业性强,若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没有专业人员的讲解,来标本馆参
4、观并不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而是呆板、乏味的感觉。要想改变标本陈列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的局面,充分发挥标本馆的教学、科研、科普、对外交流、娱乐等各项职能,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药标本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用全新的展示形式与手段发挥中药标本的作用。数字化的标本馆通过网络技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破地域界限,无限延长开馆时问。只要你愿意,轻按鼠标便可以随意点取所需标本,轻松地解决了标本保管与使用的矛盾,不再受展品条件、场馆的限制。科学的自助检索方式为学习参观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把标本、文献资料、图像、声、光、电等完美地结合起
5、来,多角度反映馆藏中药标本的特性、特征、特点,满足人们对中药标本的多种不同需要,是标本馆发展的必然趋势。3中药标本馆数字化是教学、科研的需要建立中药标本馆的首要目的是万方数据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前,各类中药标本只陈列、收藏在标本馆或标本室中,学生或科研人员必须要到中药标本馆(室)来才能看到所需标本。有些标本只许看,不准动;标本馆的开馆时间往往又与学生的上课时问冲突,因此各类中药标本的利用率并不十分高。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后,不仅展陈空间得到极大扩展,而且信息容量也得到扩充,展示方式由平面、静态、呆板、单一变为立体、动态、形象、交互,彻底改变了传统
6、的“展柜+标本+说明”的展示手段,教师可在任意教室里随时调用所需标本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意上网查询,科研人员也能便捷地获取所需标本的所有信息,这无疑有助于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4中药标本馆数字化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需要各地、各个学校中药标本馆的馆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一个学校的中药标本馆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地收集到所有中药标本。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将所有的中药标本数字化,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先进的操作平台,使远距离、分散的中药标本资源集中共享,使
7、单元、区域教育变成全面的远程教育。利用高科技r—Ed—ucation..。《霪《≤;《的网络信息技术互通有无,节省各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中药标本馆教育资源的潜在优势。数字化后的中药标本馆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类中药标本,对弘扬中医药文化,向全世界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对提高中国国民文化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中药标本馆数字化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标本馆各位老师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下,我们一定会将中药标本馆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现代化,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
8、。圈(上接33页)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有些地方可以改进。首先,该课程要和先期课程硬件实验、编译、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逐渐结合,将这些课程的设计延伸到系统综合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