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

ID:34631704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8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_第1页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_第2页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_第3页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_第4页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 中国成输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油持续熊市将加剧通缩中国成输家?大宗商品的十年盛宴结束了,漫漫熊市对中国是好是坏,不能简单论断。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来得比人们期冀的要缓慢且脆弱,但可能很少有人相信,世界会重返2008年那样的恐慌时期。然而,在大宗商品的世界里,石油、铁矿石、玉米等多种主要产品正在经历2008年大宗商品暴跌以来最黑暗的日子。今年以来,包括食品、能源、金属等19种大宗商品在内的汤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TR/CC-CRBIndex)已经从6月底的310点左右降到12月的250点边缘,降幅近20%。在最近两周,这种趋势更有加速迹象。其中,国际油价的降幅最为引人瞩目。从2014年6月底到现在

2、,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已经从年内高位的115美元/桶一路跌至不到70美元/桶,跌幅逾40%。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1月末宣布不减产后,国际原油更是在随后的不到10个交易日跌至五年新低。富达投资(FidelityInvestment)全球配置基金经理恩学海告诉财新记者,过去十年,由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驱动的大宗商品盛宴正在走向终结,“各种迹象都显示,所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正在发生逆转,包括供给增加、需求减弱、美元走强等,机构投资者正在从大宗商品的资产配置中退出”。油价下跌对资源依赖进口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比如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印度等,受益程度超过

3、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原油熊市不失为一个“馅饼”。“油价下跌将带来中国产出缺口减少和部分行业成本下跌,预计原油价格下降20%到50%,将在未来一年提升中国GDP增速0.14到0.36个百分点;原油价格下降30%,将在未来一年提升中国GDP增速0.21个百分点。”然而,在需求疲软背景下,油价下跌带来的成本下降,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企业利润并刺激企业加大投资,效果存疑。瑞银财富管理亚太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对财新记者说:“油价下调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需求放慢,包括来自中国的需求放慢。这种情况下,成本下降虽好,但售价下调的幅度如果快于成本下调的幅度,毛利

4、率会进一步收缩。”野村证券则更直白地认为如果原油持续熊市,中国会是“输家”,因为这会加剧通缩压力,从而使得经济增长继续承压。供求拉锯从历史上看,油价的大幅波动并不罕见,最近的一次暴跌就发生在2008年。2008年是国际油价动荡的一年。那年,先有投行喊出石油的预期价位是200美元/桶,但到当年7月,国际油价冲至147美元/桶之后就迅速回落,半年后跌至46美元/桶,跌幅达75%。大宗商品价格急转直下的理由十分好理解,欧美金融危机爆发,使得整个世界都觉得经济正徘徊在崩溃边缘。当前的世界经济,尽管与繁荣相距甚远,但比之2008年,前景要明亮很多。因此,尽管油价下跌并非完全出乎意料,

5、但多少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在多数分析人士看来,相对于2008年油价下跌缘于需求猛然崩塌,此次油价大跌,发达国家油气供应过剩因素不容忽视。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从供需结构变化看,原油市场短期内仍将供大于求。从供给端看,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在10月初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会议决定将产量维持在2011年12月定下的每天3000万桶水平。目前,OPEC12国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王涵认为,虽然原油价格不断下跌,但主要产油

6、国家并不打算减产以提价,这显示了原油市场的竞争性加剧。一方面,原油生产国担心降产将失去原有市场份额,因此选择降价维持产量,同时也维护国家财政平衡;另一方面,OPEC拒绝减产,也是对美国页岩油业的某种回击。因为只有油价足够低,才能凸显页岩油的成本之高,逼退对开采页岩油的持续投资。需求方面,王涵称,当前市场对原油需求仍偏弱。人口老龄化和石油替代性产品上升导致长期需求下降;同时,欧元区和中国这两个原油主要需求国经济基本面仍疲弱,导致两大经济体对原油需求短期难以出现大幅上升。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口原油2409万吨,较9月减少了349万吨。国际能源署(IEA)不久前

7、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155万桶下调至9147万桶,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289万桶下调至9271万桶。“2008年油价大跌那次,是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特别是欧美国家,是需求带动的。这次油价下跌,则是需求与供给同时起作用,需求放慢的同时,供给大幅上升。”浦永灏说。传导途径对中国来说,油价下降最直观的体现是进口额的下降。今年来,正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拉低作用,中国多个月进口总值低于出口总值。目前中国每年进口原油量约3亿吨,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郭荆璞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测算,3亿吨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