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黏剂复习提纲上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

ID:34608781

大小:340.3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8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_第1页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_第2页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_第3页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_第4页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黏剂复习提纲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绪论概念胶粘剂:是一类单组分或多组分的,具有优良粘接性能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被胶接材料通过表面粘附作用紧密地胶合在一起的物质,又称粘合剂、粘接剂,简称胶。采用胶粘剂将各种材料或部件连接起来的技术称为胶接技术。粘合:两个表面依靠化学作用、物理作用或两者兼有的作用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内聚:单一物质内部各粒子靠主价力、次价力结合在一起的状态。粘附破坏:胶粘剂和被粘物界面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内聚破坏:胶粘剂或被粘物内部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固化: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硬化:胶粘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

2、如聚合、氧化、凝胶化、水合、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贮存期:在规定条件下,胶粘剂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规定强度的最长存放时间。适用期:配制后的胶粘剂仍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同使用期。固体含量: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得的胶粘剂中不挥发性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数。胶粘剂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特点:1、粘结无破坏性;2、轻质性;3、无机胶粘剂具有优良的耐温性。优点:1、可实现不同种类或不同形状材料之间的连接;2、粘接为面际连接,应力分布均匀,不易产生应力破坏、延长结构寿命;3、密封性能好、隔开被粘物,可减少不同金属连接的电位腐蚀;4

3、、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5、减轻结构质量;6、可赋予被粘物体特殊性能(导电胶、导磁胶等)。缺点:1、耐候性差;2、胶接的不均匀扯离和剥离强度低,容易在接头边缘首先破坏;3、溶剂型胶粘剂易挥发,某些溶剂易燃、有毒;4、胶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够稳定,且不能无损探伤。第二、三讲胶接基础与胶接有关的因素界面相关因素:湿润程度,接触角,被胶接体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胶粘剂的表面张力的关系,胶接张力,胶接功,扩散系数,界面张力,溶解度参数,固化后的胶粘剂和被胶接材的临界表面张力的关系等。胶粘剂相关因素:胶粘剂分子化学构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固含量,流动性,粘附

4、力,粘弹性,内聚力,延伸率,固化方法,固化温度,表面张力等。胶接材料因素:如木材的组织构造,密度,强度,含水率,表面张力,表面平滑度,纹理,纤维方向,抽提物,早晚材及边心材的物理化学差异,胶接面的吸附污染等。胶接工艺相关因素:涂胶量,陈化时间,加压压力,加压时间,胶接温度等。胶接理论吸附理论论点: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在界面层上相互吸附产生的。胶接作用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产生胶接作用的普遍性原因。结论:1、吸附理论强调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表面间的距离是产生胶接力的必要条件。2、胶接体系内分子接触区的稠密程度是决

5、定胶接强度的主要因素。3、只要胶粘剂在固化或硬化前完全湿润被胶接材料的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足以产生很高的胶接强度。但许多事实又表明,胶粘剂充分湿润胶接材料的表面,是产生高胶接强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缺陷:吸附理论把胶接作用主要归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它不能圆满地解释胶粘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胶接力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相关这一事实。机械胶接理论论点:胶粘剂会渗入被胶接物内的空隙中固化成胶钩或胶钉,达到机械连接被胶接物的目的。机械连接形式与浸润、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称锚固或紧固作用。结论:1、胶钉越多,胶粘剂渗透得越深,孔隙填充越满,胶接强度越高。2、

6、胶粘剂必须是能流动的液体或加热能变成液体;胶粘剂要有足够的固体含量,它是决定产生胶接强度的主要物质。缺陷;机械结合理论不能解释非多孔性材料,如表面光滑的玻璃等物体的胶接现象,也无法解释由于材料表面化学性能的变化对胶接作用的影响。但许多事实证明,机械结合力是吸附作用胶接力的第二大成因。扩散理论论点:链状分子胶粘剂的分子链或链段扩散渗透到材料中互相交织,形成一个具有互相穿透的高分子网络结构的过渡区,获得很高的胶结强度。这一需大分子与胶接材料表面要相溶,二需存在扩散。结论;1、适当降低分子量,有助于提高扩散系数,改善胶接性能。提高接触时间和胶接温度都能增强

7、扩散作用。2、扩散理论解释聚合物的自粘作用已得到工人,它能结识许多工艺因素对胶接性能的影响,也能解释胶粘剂组分对胶接性能的影响。3、某些胶粘剂中加入增塑剂和填料可以提高胶接强度。缺陷:无法解释金属、陶瓷和玻璃等无机物的胶接现象。静电理论论点: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双电层的静电吸引力提供了胶接力。结论:1、剥离速度不同时的粘附力不同,解释了粘附力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克服了吸附理论的不足。缺陷;静电力对胶接强度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无法解释炭黑填料胶和导电胶的胶接,也无法解释两种以上互溶高聚物构成胶接体系的胶接。化学键理论论点:胶结作用主要是胶粘剂

8、与被粘物通过分子间化学反应产生的主价键(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作用的结果。结论:1、通过体系中的活性基团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