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

ID:34605467

大小:740.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_第1页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_第2页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_第3页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于自然的展览馆_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江苏建筑苏建筑2010年第4期(总第135期)1生于自然的展览馆———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设计马莹,余杨(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9)[摘要]位于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中的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是一座生态科普类的展览馆。文章从科普教育中心的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及技术措施等多方位入手,阐述了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路,从建筑设计的层面展现了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关键词]展览;生态;自然;幼虫[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270(2010)04-0001-03TheNat

2、uralBornExhibitionHall———OntheArchitectureDesignofNanjingEnvironmental,ScienceandEducationCenterMAYingYUYang(NanjingKingdomArchitectureDesignCo.,Ltd,NanjingJiangsu210029China)Abstract:TheEnvironmental,ScienceandEducationCenterlocatedinNanjing“QiQiaoWeng”ecologicalwetlandparkisanexhibitionofe

3、cologicalscience.Thispaperelaboratesthedesignconceptfromtheoveralllayoutofthescienceeducationcenter,buildingform,internalspaceandtechnicalmeasureswhichoriginatesfromandblendsintotheNature.Theecologicalrelationshipofinterdependenceamongnature,architectureandhumanbeingswasunveiledthroughtheper

4、spectiveofarchitecturaldesign.Keywords:exhibition;ecology;nature;larvae1项目背景2设计思路七桥瓮:位于南京城光华门外的秦淮河上,始建于明永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指家或者环境。根据乐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城存留较完整、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模最大、历史最为久远的古桥梁。因桥有七孔半圆形石拱,下生成和发展的状态”。而所谓生态建筑,则是“根据当地的造型如瓮,人们称之为“七桥瓮”。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其他科学技术建造的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秦

5、淮河在七桥瓮处分流出运粮建筑,它与周围环境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自然、建筑与人河,两河交汇形成小岛,经改造成为水陆面积达67万m2的的和谐统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湿地公园。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南京市秦淮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的设计思路就是构筑一座生于河环境整治工程的重要节点工程之一,也是目前南京市唯自然、融于自然、服务于自然的生态建筑。因此建筑设计的一的生态湿地公园。它集科普、文化、休闲中心为一体,将成为南京城新的城市绿肺和秦淮河风光带主城段的重要生态旅游基地。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位于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东西向的生态文化主轴上以及秦淮河、运粮河两个生态绿带之间,是公

6、园内4个核心建筑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图1)。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用地面积为4000m2,总建筑面积6243m2,其中地下部分3647m2,地上部分2596m2。地下1层,地上2至3层为钢结构建筑,最大高度12m。建图1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总平面筑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文献、实物、多媒体、参与等多种方式[收稿日期]2010-05-13展示自然科学的奥秘。[作者简介]马莹,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江江苏建筑苏建筑2010年第4期(总第135期)要旨就是处理好自然生态环境、建筑、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性和教育的趣味性。设计手法上充分利用建筑形态的流动关系:建筑乃至人

7、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设计师利用环境创性,将“固定展示”与“流动展示”进行排列、组合、穿插、互造建筑,而建筑最终将幻化在环境中,彼此互融,成为有机动,使观者在体验建筑空间序列、享受生态环境的同时自然的整体,并达到良性循环。地感受展览的主题。3建筑形态顺应外部造型———“幼虫”变化的趋势,建筑内部展陈如何“生于自然”,如何将科普教育中心真正地融入环空间进行着有序的组织。这里的展陈空间大致分成两类:一境?设计师师法自然,构想出这样一幅画面:碧草芊芊、河水类是地下1层及东部地上1、2层的独立展厅,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