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讲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

ID:34605329

大小:2.02 MB

页数:258页

时间:2019-03-08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精讲目录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002第二章藏象032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094第四章经络128第五章体质156第六章病因170第七章发病196第八章病机207第九章防治原则240·258·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知识点表解】第一节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一

2、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元概念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其概念源于“水地说”)气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说(其概念源于“云气说”)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无形:弥散而

3、运动的状态,充精气的存在形式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形式气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天地一体”。(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

4、也。”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死过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即气之聚散过程。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58·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来源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

5、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规律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阴。阴相关性:

6、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阳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事物的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概特性《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念一是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相对性二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是因比较对象不同而有两分法、三分法。绝对性: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立制约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达到动态平衡普相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斗争、排斥促进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遍反(二)互根互用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

7、存在的前提。规相 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律成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三)交感与互藏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交感的动力根源。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含义——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与制约相关互为消长此消彼长(四)阴阳消长表现形式此长彼消量变过程。·258·与互根互用相关皆消皆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运动

8、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五)阴阳转化内在因素质变过程。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六)自和与平衡自和——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