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4年第11期3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李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内容提要:沿用最新的规制经济学和电力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对电力市场设计中的核心基础理论———节点价格体系、双边契约机制和电力市场中的风险规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节点边际价格体系以及相应的支撑体系,即两部清算机制和传输权市场等可以最优化短期经济调度,可以保证和促进行业发电、输电的长期投资,保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后,在分析中国电力行业特殊的制度和经济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电力市场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关键词:电力市场节点价格双
2、边契约风险规避一、导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电力行业重组和市场化改革浪潮。其核心就是在电力行业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然而,由于电力行业的独特性,在电力行业建立完全竞争市场是不现实的,所谓的竞争性市场只能是一种可竞争性市场结构(Hogan,2001,p10)。而这种市场结构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对输电网络的公开、无歧视准入,以保证发电市场竞争,同时实现和促进电力零售市场竞争。在中国,自从国家于1985年出台旨在鼓励集资办电的政策以来,中国电力市场上已经形成多家办电的格局。在发电领域,受电力短缺以及多种电价政策的影响,地方集资、合资和BOT等形式的
3、独立发电企业已经占据相当的比例,它们与隶属于省电力公司的发电企业或公司为了上网电量而展开竞争;在配电领域,全国已经建立了1600多家独立配电公司。这表明,电力行业原有的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体制已经被打破。目前,以“厂网分开”为标志的电力工业资产重组已经完成,垄断性行业结构已经打破,发电环节竞争初步形成,电力工业效率逐步得到提高,电力市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市场化架构初步确立,电力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为今后逐步建设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国家的总体能源发展规划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国家专责国家电监
4、会负责电力市场的组建和监管。目前,中国区域电力市场已经开始组建和运行,国家电监会于2004年启动了东北模拟电力市场的运行,并随后发布了华东电力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经表明,电力市场建设不可能靠自己形成并自我维持,几乎所有的电力经济学家(Joskow,2001;Stoft,2002;Hogan,2003;Harvey&Hogan,2001)都认为,电力行业的可竞争性市场结构是不可能由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自身来形成的,电力市场需要严格的市场设计。特别是在电力行业重组初期,电力市场设计和严格的行业监管对于保证电力市场的竞争性非常关键。电力
5、市场设计缺陷可以导致市场交易的问题,扩大发电厂商的市场支配力量(MarketPower),影响3在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经济学院刘伟院长和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张昕竹研究员的倾心指点,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119李虹: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短期调度效率,扭曲市场价格并降低长期投资效率。加州电力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①:实行零售价格上限而不实行批发价格上限,实行单一市场定价(UniformPrice)而不是节点边际价格(LMP)等市场设计缺陷导致了消费者不能及时对高批发价格做出反应,双边交易
6、比例过低;而市场运营机构(SO,在加州为CAISO)和市场组织机构(MO,在加州为PX)的分离,在电力交易严重依赖实时(RT)市场的情况下,则直接导致了PX的关闭。天然气价格升高,西部水电发电量降低以及需求猛增可以部分解释这些结果,但是,导致加州电力危机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电力市场设计中的根本缺陷(Harvey&Hogan,2001)②。与此相对应,英国的电力市场和美国东北电力市场(PJM市场)的运行则非常成功。电力经济学家对这两种市场机制和运营规则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Joskow,2003;Hogan,2001,2003;Stoft,2001),
7、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电力市场设计理论。电力市场设计可以并且应该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不过电力市场设计的核心规则却应该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不仅因为市场设计的标准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国的电力市场发育,更重要的是,电力市场是有核心规则的,一旦这些核心规则得到确立,市场可以进行自我纠正,并保证电力市场的可竞争性;而糟糕的电力市场设计则很可能自我保持,甚至导致区域性的电力市场危机。和国外的电力市场建设不同的是,中国的电力市场建设缺乏大量的前期研究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虽然中国已经启动了区域电力市场,但关于电力市场结构和市场运营规则等电力市场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8、却严重滞后于中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实际,仅有少数的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电力经济学理论,无法满足电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