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

ID:34579345

大小:885.2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8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_第1页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_第2页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_第3页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_第4页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骨链和耳蜗应用解剖学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工作研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汪昌学日期:2008年6月16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汕头大学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2、分内容。对于保密的论文,按照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本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不保密(√)。(请在以上括号内打“√”)作者签名:汪昌学导师签名:姜苏明日期:2008年6月16日日期:2008年6月16日汪昌学听骨链和耳蜗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文摘要背景听骨链(ossicularchain)位于中耳鼓室内,由锤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镫骨(stapes)组成,可因多种疾病导致听骨链的完整性遭到破环,从而导致传导性耳聋。听骨链重建术是治疗传导性耳聋的有效办法。关于听骨链重建手术的资料较多,疗效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脱出率和无

3、效率[1]。关于听骨链的解剖资料除了部分镫骨上部结构的测量资料外,其它并不多[2,3]。而对于听小骨的详细解剖资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脱出率,获得良好的术后听阈提高。耳蜗(cochlea),形似蜗壳而得名,为迷路的最前部,位于前庭的前方。蜗顶朝向前外下方,蜗底朝向后内上方,对向内耳道底。耳蜗由中央骨松质的蜗轴和外绕2.5~2.75圈骨密质的蜗螺旋管构成。蜗轴向蜗螺旋管伸出骨螺旋板环绕蜗轴。蜗螺旋管分为3个部分,即近蜗顶侧的前庭阶、近蜗底侧的鼓阶和中间的蜗管,前两者是骨迷路,在蜗顶处经蜗孔相互连通,其内充满外淋巴,而蜗管为膜迷路,长约36mm,其内充满内淋巴,在其基底膜上有听觉

4、感受器螺旋器。人工耳蜗(artificialcochlea)是用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人工耳蜗主要包括体内部分的植入体和体外部分的语言处理器两个部分。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关键操作是在耳蜗上钻孔将工作电极植入耳蜗的鼓阶或前庭阶内。手术步骤和方法如下:①先在外耳道后上方磨一骨床安置体内声音接收/刺激器。②经典乳突入路:轮廓化乳突,在面神经与鼓索之间的面神经隐窝进入鼓室,电极从锤骨柄和砧骨长脚之间穿过,在蜗窗龛前缘磨除骨质,暴露鼓阶插入电极,或从蜗窗膜插入电极。③颅中窝入路:从颞骨鳞部开窗进入,用牵引器牵引、分离硬脑膜,暴露颅中窝底面,磨除颞骨岩部

5、蜗螺旋管底圈表面的骨质后将电极插入耳蜗[4]。目的为听骨链重建术提供听小骨及相关的解剖学资料;为人工耳蜗植入术经鼓室和颅中窝入路提供耳蜗的解剖学资料:包括植入点的准确定位,蜗管的走行,耳蜗与周围重要结构间的方位和距离。方法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乳突后鼓室I汪昌学听骨链和耳蜗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入路,行乳突切除,除去骨性外耳道的后、下、前壁,保留上壁,暴露鼓膜。测量鼓膜脐到鼓环前、后壁及上、下壁的长度后仔细去除鼓膜。然后测量锤骨柄与颞线的成角。最后仔细离断锤骨、砧骨之间的韧带后,从鼓室上隐窝取出砧骨,在保证锤骨、镫骨

6、处于原位下测量锤骨柄到镫骨头的最短距离。通过测量听小骨假体与镫骨垂直方向成角所在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办法测量听小骨假体与镫骨垂直方向成角度数。最后取下锤骨,保留镫骨以及面神经水平段,测量锤骨柄的直径。进入鼓室,在前庭窗和蜗窗龛获得良好暴露的情况下在手术显微镜下用电钻仔细磨除蜗窗龛前方及上方覆盖蜗螺旋管底圈的骨质,直到螺旋韧带暴露,然后小心清除螺旋韧带,保留骨螺旋板和附于其上的基底膜。观察骨螺旋板的走行,测量其各段长度及与相关结构的距离、成角。沿颅底与颅盖分界线锯开颅骨,自中脑上端切断脑干,完整取出大脑。再剪开颞骨岩部硬脑膜。自面神经管裂孔向内侧凿除一宽为3mm,高为4mm,向后不超过岩嵴

7、的骨块后用电钻磨除骨质,暴露蜗螺旋管底圈最高点。若岩大神经近端无骨质覆盖,甚至膝状神经节亦缺乏骨质覆盖时则从岩大神经发出处向内侧3mm处开始凿除。测量其埋藏深度后进一步暴露蜗螺旋管底圈、前半规管及颈内动脉膝部,对有关结构进行观测。数据测量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所得数据用Spss1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用配对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以(x±s)(min~max)表示。结果1.锤-镫距离最短为(2.38±0.19)mm(2.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