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68315
大小:44.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2018班主任年度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班主任年度小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2011就成为了不可更改的历史。回首过去的一年,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记忆,仔细想来,却又有纷杂的思绪在脑海里转悠……上学时,我就坚称自己是中文系的“菜鸟”,要啥不会啥,字写不好,更不要提写文章了,由于我思想的粗浅,因而只能还是按照一贯的月小结套路来完成本年度的总结。一、读书从小学到中学,可以说我读的书真的很少,很多文学名著都没有认真读过,上了高中,更是觉得自己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以至于高考语文都没有考及格。上大学时,曾经想过,一定要在长长的四年里,多读优秀的书籍,用以充实自己单薄的脑袋。可是,到了大四,蓦然
2、发现自己读的书依然还是少之又少,可是再想时间能够回到从前,那是绝对的不可能。工作后,为了准备“一桶水”上好课,也曾试着多去看书,不过更多的是带有功利性质的——为上课服务。最终我也没能逃脱这个浮躁社会带给我的虚浮,再加上网络的及时方便快捷,让我很少再会触碰相关书籍,甚至连《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都不想去翻阅。每次在课堂上却又对着学生不遗余力地“吹捧”读书的好处,说完之后,似乎心里会发慌,自己都没有认真阅读,能让学生依照执行?很多时候,知道自己读得太少,也想应该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可是一旦忙起来,似乎这样的想法也就挥之即去了。来到长征校区之后,听了高校长的一席话,觉得是应该
3、让自己飘荡的心降落下来,找找自己的“位置”。于是,慢慢拾起相关的书籍读起来。古今中外有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虽然略知其中内容一二,并没有从头至尾连贯阅读过,于是《窗边的小豆豆》、《简•;爱》、《傅雷家书》等成为床边书;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学生第二》、《不跪着教书》、《成人之美兮》等让我看到教育的多面性;《明朝那些事儿》系列、《汉书。后汉书》等书籍填补历史的盲区。虽然有时工作忙起来,及个人事情多时,也会暂停阅读,却会在空闲时间尽量多读。说句实话,这一年我读的书并不是很多,较之于以前算是进步了,不过,重要的是要将这样的习惯坚持下去,这需要我的努力。二、学习谈到这
4、一年的学习,似乎绕不开“新基础”教育这个话题。在听了相关老师的语文课堂后,觉得这样的课堂的确是以学生为本,不再是简单地将一些零散琐碎的、所谓的考试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最大可能地得以发展。在评价上,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老师评价机制,课堂上更多的是生生评价,一旦有了不同意见,就会进行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油然而生。这样的课堂更重视知识结构的不断重构或更新,与以往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注重的是结果即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不同,老师能依据不同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认知,从而不但授学生于“鱼”,更授之于“渔”。学期中,参加过两次教研室组织的大教
5、研活动,说句内心话,就我个人而言,更想听到专家们对课堂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正面点拨,课堂好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如何改进可能会更好等等,我想这样可能对于像我一样还是只会“看热闹”的门外老师会有更多帮助,或者说学到得更多。三、工作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历过最初的懵懂、不知所措,现在较之于最初,在班级管理方面应该说相对进步了不少。曾和苗老师同轨两年,很佩服苗老师的班级管理方式,特别是能在和风细雨的方式下进行有效班级管理,这一直是我学习的方向。或许由于自己天生的大嗓门,总是控制不住,有时也并不是真正的生气,就是音量比较高。因而在现在的工作中,总是提醒自己,降低分贝,试
6、着用自己的表情去管理。另外建设好班级小岗位,更能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也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的繁琐、零碎,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记得曾经听过老班主任说,班级工作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日常事务,智慧地做个“偷懒”的班主任,我想这和班级小岗位建设有着异曲同工的思想,想想我平时的工作中,牵引包办的成分还是较浓,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努力做到班级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而本学期的班队课,上面已经提到,就不再赘述。对于教学,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不过,可能都还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想法,这应该还需要在以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尝试,逐渐形成比较正确的思维思路
7、。例如对于课堂上的“教结构”,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还有许多的疑惑,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肯定与自己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缺失有着必然关系,没有认真研读相关书籍,课堂实践也很少,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必须得实事求是地“学”下去。另外,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快乐学习,如何权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令我不得其解。平时工作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别人对学生分数的追求,而这却也让学生和家长感到高兴。我不想过多地、刻意地只看学生分数,想试着让学生获得快乐学习的过程,可这样学生的分数却又明显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在现实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