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66186
大小:54.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耿弇“屠城三百”考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耿弇“屠城三百”考辨郭俊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关于《后汉书》中载有耿弇“屠城三百”的论述,很多人认为就是屠灭了三百座城池。从“屠”字的含义以及耿弇的文化道德修养、活动过程、交战对象等方面来看,所谓屠灭三百座城池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而应该理解为耿弇进行了大规模的滥杀行为。关键词:秦汉耿弇屠城滥杀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Abstract:Onthe"Han"containsGengYan"massacrethreehundredcities"exposition,alotofpeopl
2、ethinkthatisthecarcassoffthethreehundredcities.Fromthe"butcher"themeaningoftheword,andGengYanculturalandmoraltraining,anactiveprocess,intermsofwarandotherobjects,theso-calledcarcassoffthreehundredcitiesisuntenable,andshouldbeunderstoodtobeabigGengYanscaleindiscr
3、iminatekillings.Keywords:HanGengYanindiscriminatemassacre《后汉书》耿弇列传载:“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1]相同语句的记载还见于《东观汉记》卷十列传五和《资治通鉴》卷四十一之汉纪三十三。对于句中的“屠城”一词,史学界通常认为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屠城即城破之后的大屠杀。《二十四全译》中把“屠城三百”解释为“攻破屠平城池三百座”[2]。刘绍军在《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一问中也采此义。[3]《漫说水浒》同样认为耿弇是个屠夫:“又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部
4、将,大名鼎鼎的耿弇,《后汉书·耿弇列传》记载了他的光辉业绩是:‘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但他们都没有因这些屠戮众生的暴行而钉上历史的耻辱柱,相反,从‘未尝挫折’这类的字眼,看到的是须得仰视的笼罩着光环的英雄身影。”[4]此外,就连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也持这种看法。他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写道:“《后汉书》耿龠传说耿为将,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公孙述传说成都已降,吴汉仍族灭公孙氏家属,并纵兵大掠三日。〈光武帝纪〉也说建武十二年冬十一月辛巳‘吴汉屠成都’6。可见得当日作战时的残酷,而中兴仁义之师
5、尚如是,其他‘贼匪叛逆’可想而知。”[5]对于上述的这种理解,笔者实不敢苟同。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屠”字有两个意项:一是指宰杀牲畜,二是指屠杀。[6]这两种含义是“屠”字最常用的含义,它的具体意项绝不限于此。《后汉书》中的“屠”字出现的次数很多,其具体含义可归类为以下几项:一是指大屠杀、残杀,这是书中最常用的意项。例如:“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注中指此处的“屠”意思为多所诛杀)“辛巳,吴汉屠成都,夷述宗族及延岑等”[7]“合军而进,屠长聚及唐子乡,杀湖阳尉,进拔棘阳,因欲攻宛”[8]。二是指姓、人名、地名等名
6、称。例如:“十二月,休屠各胡叛”[9]“申屠建、廖湛等皆以为然,共入说更始”[10]“申屠刚、杜林为持书”[11]。三是指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例如:“家本屠者,以选入掖庭”[12]。四是指宰杀牲畜。例如:“亦有鬻缯屠狗轻猾之徒”[13]“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14]“遂亡命交址,隐于屠肆之间”[15]。五是指分裂。例如:“常惧海内切齿,思相屠裂,故遗书恋恋,以致恻隐之计”[16]“屠裂天下,吞食生人”[17]“横分单于,屠裂百蛮”[18]。六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杀,也即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第二种含义。例如:“山东饥
7、馑,人庶相食;兵所屠灭,城邑丘墟”[11]“而不能同心戮力,为国除害,坐拥兵觽,观人屠灭”[20]“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19]对照上述意项,我认为“屠城三百”中的“屠”字不能划归其中的任何一类,而应该是归属到第七类之中。第七类的意项即是指攻占、摧毁。例如:“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20]“宫连屠大城,兵马旌旗甚盛”[21]“至令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沉之夡,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22]。以上三处中的“屠”字无论是从句子本身,还是从上下文的史实
8、来看,都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因此,仅看到“屠”字和“城”字相连,就认为“屠城三百”是惊天大屠杀,未免失之草率。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三个方面进一步具体分析。6一是从耿弇的文化道德修养方面来分析。儒家学说在董仲舒以来对士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在新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即使在烽烟四起的两汉更替之际,儒家学说仍然通过当时的士人发挥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