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

ID:34557943

大小:209.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_第1页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_第2页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_第3页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_第4页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卷 第4期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Vol.13No.42002年12月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Dec.2002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测———以清江流域为例112周 伟,袁 春,李江风(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阻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预测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清江流域历来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清江流域地质灾害发

2、生发育的因素基础上,确定了影响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将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化和分级,采用GIS的信息处理和空间叠加方法,实现了对清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预测,获得清江流域地质灾害预测分布图。关键词:清江流域;GIS技术;地质灾害预测文章编号:100328035(2002)0420077206中图分类号:P64212;TP75文献标识码:A0 综述1 清江流域地质灾害研究概况清江流域位于鄂西山区,该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清江是长江中游右岸的大支流,横贯湖北省西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频发次数南部,地

3、理坐标为东经108°30′~111°20′,北纬29°高,是湖北省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随着我国西部40′~30°48′,整个流域介于两湖盆地与四川盆地之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一系列大中巨型水力电力工间,位于我国西部高原隆起边缘—云贵高原东北端,程、山区铁路、高等级公路等基础性建设工程在这巫山山脉南部。清江全长约423km,总落差达14302一地区破土动工,这些人类工程活动必将会激化该m,流域总面积为16700km。自西向东流经利川、区的环境问题,导致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灾害发恩施、咸丰、宣恩、建始、巴东、鹤峰、长阳、五生。研

4、究该流域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峰、枝城等10县市,在枝城市陆城镇汇入长江。律,为当地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国土整治、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鄂西南山区岩崩、发展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和经济的可滑坡日趋剧烈(见表1),给当地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务之急。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许多科研及生产单任何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其研究位在清江流域从工程地质角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方法及技术手段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处理及纸张信如长江水利委员会清江地质大队为配合清江水利开息管理方法在地质灾害研

5、究与分析中除了在收集、发和干流梯级电站建设,而进行的清江干流及部分存储信息方面存在物理缺陷外,技术上也越来越不支流地质灾害调查,并取得了大量成果;1984年湖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需要。首先,存储在地北省政府、省地质矿产局组织了“鄂西山区山体稳图上的庞大空间数据很难直接应用于问题的综合叠定性和岩崩滑坡发育规律调查研究”课题,中国地加分析;其次,灾害的发生、发育都具有动态变化质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特征,但传统的人工维护方法却无法实现资料的实研究所等单位对流域内的主要地质灾害,特别是库时更新。基于GIS

6、的地质灾害评价及区划不仅克服区内崩滑体的变形机制以及稳定性从不同角度、运以上缺点,而且是地质灾害区划手段及方法的一次用不同的科学方法作了许多研究,取得大量具有实革命,更能使地质灭害区划具有科学性,准确地反际意义的资料,为各级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可映地质灾害内部规律。这项工作,可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清江流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灾害机理的研究收稿日期:2002202206;修回日期:2002205227水平。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硕士,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工作.©1995-2004Tsingh

7、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78ZHONGGUO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O2002年 供参考的意见。同时,部分专家对清江流域工程地息,预测效果不理想;(4)研究成果大多数是用纸质环境稳定性和水库诱发地震形成机制,岩溶分布制图件保存,普遍存在收缩性、更新缓慢、重复工规律及形成条件(沈继方等,1996)等也作过一定作量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程度的研究,这些成果丰富了流域地质灾害研究的上,采用工程地

8、质类比法(即未来地质灾害所处地内容。但同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1)由于各单位质环境应类似于已有地质灾害所具备的地质环境)、的工作重点及工作内容不尽一致,资料零散且缺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综合因子叠加法对流域地质灾系统性,难以从整个流域角度研究地质环境;(2)害,尤其是典型崩、滑地质灭害多源复杂信息加工对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