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

ID:34546750

大小:59.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7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_第1页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_第2页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_第3页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_第4页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健康教育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其活动的核心是促进行为改变。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⑴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⑶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1.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者-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对象-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2.

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3.医院健康教育:对象-患者个体及其家属4.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象-社区人群(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4、健康促进领域: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为、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5、卫生服务责任应有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共同承担。6、《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倡导、赋权与协调。7、行为是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8、S-O-R行为:S—刺激,O-有机体,R-行为反应9、人的行为构

3、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10、人类的行为因其生物性和社会性所决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11、人类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12、人类行为的特性是:目的性、计划性、可塑性、差异性。人类行为目的性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13、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有: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和应激。1.反射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2.自我控制是隔日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社会效应3.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中4.顺应是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

4、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5.应对是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或长远的需要6.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14、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被动发展阶段:0-3岁,靠遗传和本能力量发展而成主动发展阶段:3-12岁,明显的主动性,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自主发展阶段:12-13岁起至成年,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巩固发展阶段:成年后持续终生。1、影响行为的因素:遗传、环境、学习因素。2、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

5、意外事件。3、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4、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有利性(不吸烟)、规律性(定时定量进餐)、和谐性(行为和所属环境相和谐)、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控制)5、促进健康行为的类型: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避开有害环境行为: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预警行为:驾车使用安全带、事故发生后自救和他就行为保健行为: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6、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6、:危害性、明显和稳定性、习得性⑴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⑵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⑶习得性:行为多为隔日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7、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违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8、知

7、信行模式:知识——信念——行为9、健康信念模式必需具备三个认识:⑴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和易感性⑵认识到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⑶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10、传播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讯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11、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12、受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13、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14、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15、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

8、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