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ID:34531282

大小:370.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_第1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_第2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_第3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_第4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4期中国岩溶Vol.24No.42005年12月CARSOLOGICASINICADec.2005文章编号:1001-4810(2005)04-0282-06X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12韦复才,周游游(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10003)摘要: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具有水热充沛、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地上地下双层岩溶空间结构和山高水深、地形陡峻、土壤贫瘠等两重性的特点,在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下很容易导致生态退化,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充分论述了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

2、境的这种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岩溶生态系统退化是脆弱的岩溶生态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的成因观点,以及以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前提条件,并辅以因地制宜开发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立体化生态农业、挖掘地方经济增长潜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及生态移民等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策略。关键词: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生态退化;生态重建中图分类号:Q147文献标识码:A[15]0引言坚硬致密的灰岩、白云岩为主。区内气候湿热,日光充足,地下水与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岩石大以贵州为中心的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

3、和片裸露,土壤瘠薄,灾害严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重庆等省区市构成的西南岩溶区,位于长江和珠江流1.1自然资源丰富域的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裸露连片区,面积约西南岩溶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太阳2[1]总辐射量为376.8×103~544.2×103Jöcm2·m,年平62万km。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及水土资源的不断开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退化均日照在1000~2400h以上;年均气温16~22℃,多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及其中下游年平均降水量1200~1800mm,岩溶地下水资源量[2]1807.9×1083öa;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4、稀有金属含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西南岩溶区生m态环境研究,探索适宜、有效的生态重建途径,对实现量丰富,其中铅、锌、钨、锡、汞等有色金属占全国同类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矿产储量的24%~68%,铁矿占全国储量的13%,锰[16]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矿占77%;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桂林山水、路南石[3~14]林、贵州黄果树瀑布、四川九寨沟、四川芙蓉洞等都是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生态地质环境,特别是生态退化机理的分析去探讨生态重建的途径,以期为举世闻名的岩溶旅游景区。西南岩溶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2环境问题突出1.2.

5、1岩溶发育,山高水深1岩溶生态地质环境特点西南岩溶区主要位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从前震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集中、岩溶旦至三叠系都有出露,地上峰丛、峰林、洼地、谷地处最发育的地区,碳酸盐岩主要以印支运动以前形成的处可见,地下溶洞、竖井、地下河十分发育,裂隙、管道X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红水河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建设途径研究”(桂科基0342001)第一作者简介:韦复才(195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溶工程地质和地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收稿日期:2005-05-05第24卷第4期韦复才等:西南岩溶区生

6、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283相互交错,构成复杂多变的地上地下双重岩溶空间结岩可溶组分几乎全部被水溶蚀带走,只有少量不溶组构。分残留,因此成土物源十分匮乏,加上峰丛、峰林山体西南岩溶区虽然水资源丰富,滇、黔、桂、湘五省陡峭,地下岩溶管网与地表相通,水土保持能力低下,83[17]区地下河计有2836条,总流量467×10möa,但地土壤瘠薄,厚度一般只有20~30cm,而且连续性差,势高亢,河谷深切,除局部地方有少数表层岩溶泉在多零散分布于石缝或岩溶裂隙中,可谓是“九分石头[18]地表出露可比较方便利用外,绝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一分土”。西南岩溶区滇、黔、桂三省区岩溶县(

7、岩[18]深均在50~100m,桂西岩溶斜坡及长江三峡两岸溶面积大于30%的县)人均耕地只有0.9亩,其中坡[15]山区地下水位深达100~200m,开发利用难度较耕地所占的比例高达70%,且坡耕地中25°以上的又[1]大。约占20%,宜农条件极差。土壤多以石灰土及粗骨1.2.2土壤瘠薄,宜农条件差土为主,熟化程度低,有机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2,19~21]本区由于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建造,灰岩、白云分含量低下(表1)。表1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弄石中心试验区土壤分析结果Tab.1Character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