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

ID:34511278

大小:4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_第1页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_第2页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_第3页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_第4页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体古生物学报2004年3月;21(1):37-43ActaMicropalaeontologicaSinica21(1):37-43;March,20043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122,342李保华翦知黄宝琦SarntheinM汪品先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北京100871)4.(基尔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德国D224098)提要南海南部~2MaBP以来的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表明,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在更新世冰期旋回中

2、波动比南海北部为小、保持比较温暖,但在长时间尺度上转换函数古水温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转换函数古温度计算的低温时期并不与冰期相对应,表明南海南部具有独特的表层海洋演化特征,可能与次表层水体性质、上部水体结构等密切相关。过去2MaBP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演化表明,南海南部海水温跃层呈现由氧同位素MIS79期向~53期相对变浅,自MIS53期向布容ö松山(BöM)古地磁界线附近变深,然后,自布容ö松山界线以来又相对变浅的演化过程。关键词表层海水古温度次表层水团低纬区海洋环境更新世南沙海区尽管对冰期旋回中西太平洋“暖池”的稳定性还分析,结合南沙海区1

3、143站位~2MaBP以来的浮存在很多争论(Stuijtsetal.,1988;Thunelletal.,游有孔虫资料,探讨低纬区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1994;vanderKaarsetal.,1995;Pelejeroetal.,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1999),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位于现代“暖池”边缘的南海南部末次盛冰期表层海水古温度和南海北部的1材料、方法与地层划分一样,体现边缘海古环境变化的“放大效应”:水温降低比同纬度开放性大洋大得多(汪品先,1998;翦知本次研究的17957和1143站位分别位于南海,1992;Miaoetal.,199

4、4;翦知等,1996,1998;南部南沙海区(图1),为晚新生代半远洋连续沉积,涂霞等,2001)。南海南部盛冰期冬季表层水温的强由中德合作“太阳”号95航次重力取样器和大洋钻烈下降和相对稳定的夏季水温,形成6°C以上的季探(ODP)1143航次液压活塞取样器与延伸式取样节温差,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冰期时的冬季风强化(汪筒取得,富有保存完好的微体古生物化石(Sarn2品先等,1996)。theinetal.,1994;Wangetal.,2000)。样品处理和然而,南海南部等暖池区的海水古温度恢复多分析均采用标准微体古生物学分析方法(Jianet以末

5、次冰期旋回为限,对于更新世冰期旋回中海水al.,2000;李保华等,2001a;Wangetal.,2000)。研温度的变化还缺乏系统的认识,例如对氧同位素5ö究对大于154Lm的组份进行浮游有孔虫鉴定与统6期海水古温度的明显低值现象的解释(Jianet计,碎壳率的计算采用Le和Schackleton(1992)的al.,2000)。近年来,南海南沙海区表层海水结构研公式,表层海水古温度(SST)计算采用浮游有孔虫究已成为恢复西太平洋“暖池”演化的重要手段(刘古生态转换函数FP212E(Thompson,1981)。传联等,2001;李保华等,2

6、001a)。本研究通过对南海17957站位年代地层由浮游有孔虫与钙质超微南部17957站位浮游有孔虫与海水古温度资料的再化石生物地层、古地磁、氧同位素地层等建立(Jian3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99560和40276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8500)、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收稿日期2003205207改回日期200320722038微体古生物学报21卷旋回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例如对氧同位素5e期来说,应该是全球气候相对最温暖时期之一,但17957站位中浮游有孔虫计算

7、的转换函数古水温却是该站位80万年中的最低值;而末次冰期、氧同位素MIS8期与14期等冰期中转换函数古水温计算值都比相邻间冰期的高。从变化趋势来看,表层海水古温度存在着长时间尺度上的波动。由于17957站位所在水深2195m比现代海水溶跃面(2900—3000m,李粹中,1989;Thunelletal.,1992)浅得多,且浮游有孔虫碎壳率在该站位晚更新世冰期旋回中平均小于5%、最高不到9%,体现海水溶解作用对浮游有孔虫组合的影响较小(图2e,李保华等,2001c)。从反映过去80万年中海图1南海研究站位位置图水溶解作用变化的碎壳率与表层海水古

8、温度对比来●站位为ODP184航次采集;★站位为“太阳”号95航次采看,二者也不存在对应关系,所以17957站位古温度集.南海北部陆坡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