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85437
大小:89.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知分报志愿同样具有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分报志愿同样具有风险 从2011年开始的高考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乱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之所以出现“招生乱象”,主要是因为有的高校招生部门把争夺“状元”和高分考生作为招生指标和“政绩”所致。 作为一名从事招生工作的高校工作人员,我认为“招生乱象”的根源可能在于目前各省区市普遍推行的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这一方式改变了考生和高校以及与高考招生有关的各社会主体的行为激励方向。 目前,有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并存:一种是北京和上海实行的考前填报志愿方式;另一种是黑龙江、山西、辽宁、新疆实行
2、的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最后一种是其他大多数省区市实行的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出现“招生乱象”的地方,多是实行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省区市。那些高考前或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区市,虽然招生竞争也很激烈,但很少出现过度乃至混乱的局面。 具体来说,在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下,一方面,高校为了争取最优秀的生源,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目标学生能够填报本校。这是一场“零和博弈”,但由于生源竞争关系的存在,谁也无法从这场博弈中脱身。当前,高校在招生中的所有做法都和这一方式有关。比如,和
3、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人为减少公布的招生计划,甚至只在某个省区市投放一个招生计划,等等。不是高校喜欢这样做,而是制度设计逼迫你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考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确保自己被某一高校的某一专业录取,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和高校进行谈判。如果你不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报考另一所高校。由于考生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高校招生变成一场依据分数高低进行的拍卖和交换。不是考生和家长喜欢这样做,而是制度设计逼迫你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高校招生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才培养。高考后知分填报志
4、愿方式所带来的最严重的政策后果是,它违背了教育规律,改变了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预期。 首先,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把“唯分数论”推向极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在目前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下,高考分数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在高考前或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方式下,由于不清楚自己的具体高考分数,考生还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高考分数只对高校招生录取有影响,对考生本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时,由于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考生只能把分数和每一所具体的高校和每一个具体的专
5、业一一对应起来,严格按照高考分数来填报志愿。高考分数变成了决定性的和唯一的考虑因素,“唯分数论”有可能被推向极致。 其次,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颠覆性地改变了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考生和高校的关系,由选拔学生变成按分数争抢高分学生,使高校招生变成市场交换。由于已经明确知道了具体的高考分数,考生变成了各高校竞相争取的对象。考生可以凭借一纸分数条待价而沽,和高校进行谈判。谁提供的条件好就选择谁,坐观高校竞相举牌叫价竞争。 教育有其特殊性,教育质量只有当受教育者完成受教育过程后才能作出准确评估,因此,当考生对高校教育
6、质量无法进行准确区分的时候,谈判条件很容易被转化为高额奖学金和所谓热门专业。这就使得高校招生变成了依分数高低而进行的拍卖。高考分数原本的学业参考衡量尺度意义变了味,甚至成了交易的条件,学生求学变成了高校“求学生”。长此以往,其后果不堪设想。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高校招生在“求”学生,它会影响和改变中学的行为。中学为了将来能够增加考上著名高校的人数,在中考以后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争取分数高的学生。所有在高校招生中发生的情况会在中学招生中重演。显然,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7、方式有可能强化经济管理等所谓“热门专业”,不利于基础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在高考前或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时,由于不清楚自己的高考分数到底是多少,考生虽然也会填报经济管理等专业,但考虑到风险因素,填报时会比较慎重。但在明确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以后,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产生了怕“吃亏”的心理。为了怕吃亏,社会上认为什么专业“好”,我就填报什么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放在第二位了。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可以和高校进行谈判。我想上经济管理专业,如果你不答应,我就选择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当然也面临同样的谈
8、判。 于是,只要考生提出要上什么专业,高校为了争取生源,就必须答应。如果不答应,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学生被其他高校“挖”走。其结果,是高校可能会不断扩大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一些基础学科或“冷门专业”,越发无人问津,面临关门的危险。而我们都知道,大学是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机构,要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基础学科对于大学、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将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