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

ID:34467511

大小:25.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_第1页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_第2页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_第3页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_第4页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想起亦工亦农的日子编篡《常林集团志》期间,我常常会想起在临沭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即常林集团前身,以下简称县农机厂)当亦工亦农的日子。如今,33年光影流转,带走了苦涩,留下了甘甜,让人百感交集。所谓亦工亦农,即农村户口的工人,或者说是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属“户口不转、身份不变,在厂上班、回村分配”的企业正式用工;每人月工资30元,交回户口所在地生产队12元,由队里给记一个壮劳力工分(一般10分/天);再用其工分所分的粮食,到公社粮管所按比例换成粮票,回厂买饭吃。对现在的人来说,亦工亦农一词已经很陌生了,而在

2、当时,它却是如同工人、教师、干部一样的身份之称,也是广大农村青年垂涎和渴望的。应该讲,在亦工亦农行列中,脱产干部和大队干部子女居多。县档案馆资料表明:1975、1976、1978三年间,我县分四批,在农村统一招收了1877名亦工亦农(包括亦商亦农);其中分到县农机厂的是三批共176人,我属于这三批中的第一批。说起当亦工亦农这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974年5月,我于岌山中学高中毕业,正值“文革”(后期),只得回村务农。升学、参军、当民师无望,虽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却总感失意和茫然。1975年县里始招收亦工亦农,我

3、本以到手的名额被管理区书记给“掉了包”。到年底,县里第二次招收亦工亦农;父亲只好从主管部门给我争取了名额,通过大队、管理区、公社及县计委的层层把关,又经春节后到县医院的查体,终于获得了录取通知书。当天夜里,我激动地几乎没能入睡,次日上午,带着家长嘱咐和怀着美好的憧憬,无比高兴地走进了县农机厂。这一天,即1976年4月28日,也是我永铭于心的。记得报到那天,头天夜里下了雨,早饭后也还没停,当我骑着父亲的自行车,穿着哥哥给的军用雨衣,一入县城却晴了天,那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好了。跨入县农机厂宽阔的大门,整齐的厂房映入眼帘

4、。在县农机厂传达室里登记后,想到自己转眼由农村来到了县城,马上将成为令人向往的,而且是全县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国营工厂里的一员时,虽非正式工人,但内心的自豪感还是油然而生。我们这批分到县农机厂的亦工亦农共76名。到厂后,首先接授了一周的培训,主要是岗前教育和学习厂里的规章制度。临近结束,联名发了《服从分配争当先进》的倡议书,每人还都写了决心书。倡议书是由本人用毛笔代抄的,其实字写得一般,但却受到了时任厂长鲁守绪及有关领导的赞许。培训一晃而过,大家都关心着各自的去向;到底能上那个车间,谁心里也没有底。但私下里都说,

5、厂里的机床、后防车间较好,去了能学技术。结果,我就有幸地被分到了其中的机床车间。与我一起分到机床车间的有20人,其中女性12人。走进车间,作为我们这刚从农村出来的人,听到隆隆的马达声,看到那车、铣、铇、磨、钻、镗等机床,以及那钢尺、千分尺(表)和游标卡尺等量具,还有那些穿着背带裤的工作服,操作娴熟而又一丝不苟的师傅们,真是眼界大开。时任车间主任是马士敏,副主任是李其道、李玉芹。他们业务精通,朴实无华。其中,马主任是江苏大丰县人,系“文革”前山工大毕业,具有真才实学,无不钦佩。我见到他的第一印象是:个不高,言不多,穿着

6、极其朴素,讲话很有水平。第一天他就教育我们:要比技术,比工作,不要比吃穿;即便穿的再差,谁也不能不让你走路。马主任的这句话,我觉得很经典,始终言犹在耳。车间里有一不成文的规定,即只要是先上班,那怕是早一天,后来者也得称其师傅。在现有师傅中,有近30年工龄的老工人,也有技术过硬的退伍军人;有大中专生,也有县级干部子女,看得出他们工作很认真,相互间很和谐,闲暇时还戏谑调侃,对我们的到来尤显热情,特别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传授,无不让我们感到亲切。其中,教我学开车床的是高树锦师傅,他那“淡定、淳朴、认真、勤奋”的品格,令我至

7、今难忘,也值得我永远学习。记得当时厂里对业务学习抓得很紧,主要是以车间为单位,采取不同形式,坚持学用结合。就拿机床车间来说,实行的是“三八制”,夜里上班的白天学,白天上班的晚上学;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所学的内容有几何函数、机械制图(识图)和机床操作(保养)等。老师是车间的技术员初志宽等人。时在后防车间的张义华,机械维修技术过硬且能表达,还请他专门给大家上了《润滑油的使用》一课,所获非同一般。入厂那年,还有一件铭心刻骨的事,也就是1976年9月9日下午四时许,我们正上着班,厂里的高音喇叭突然响起了哀乐,接着,从播音员

8、那悲痛欲绝的播报中,听到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此时此刻,犹如晴天霹雳……这怎么可能?我们这批人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来自于父辈的影响和那“喊万岁、学语录、唱《东方红》”的潜移默化。毛主席应是万寿无疆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以后怎么办,……?接下来,厂里、车间中再也听不到歌声和笑声。厂里设了灵堂,组织职工开展了吊念活动。十天后,即9月18日下午四点,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