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

ID:34457744

大小:152.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_第1页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_第2页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_第3页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_第4页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_第5页
资源描述:

《_群书治要_论用人大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No.3.2014(总第151期)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GuizhouProvincialCommitteeoftheC.P.C(SerialNo.151)《群书治要》论用人大忌*刘余莉,谷文国(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摘要:用人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用人得当与否,直接攸关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社会民心的和谐安定。借鉴《群书治要》用人七忌:即用贤而疑、求全责备、能不当官、德不当位功不当禄、偏信壅塞、妒贤畏能、已树而择,无疑对当今领导者知晓

2、用人大忌,留住人才,避免失误,可提供宝贵经验。关键词:《群书治要》;用人七忌;政治伦理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3-0069-05唐贞观五年(631年)由魏徵等编撰的《群书治要》,辑录前代经、史、子中丰富的用人思想,总结历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用人过程中必须避免的错误倾向等问题,论述信实精要,如《群书治要·[1]六韬》记载,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君主非常重视举贤任德,但国家却得不到治理,这是什么原因?姜太公说,虽然君主任命了贤人,但没有使贤人人尽其能,所以没有取得的效果。贤人得不到合理地任用,便难

3、以人尽其才,因此领导者不可不知用人的七条大忌:一、用贤而疑《群书治要·刘廙政论》上说,“自古人君,莫不愿得忠贤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访之于众人[2]20也。忠于君者,岂能必利于人?苟无利于人,又何能保誉于人哉?”这就是古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理。《体论》上有这样一句话,“使贤者为之,与不肖者议之;使智者虑之,与愚者断之;[3]144使修士履之,与邪人疑之,此又人主之所患也。”用贤而疑是领导者不能与贤人共进退、同取舍的原因,不可不忌。《桓子新论》记载,求得贤能辅佐之臣,尚有三重难处,使得贤人的才能不能发挥,用人者必须一一了解并善于排除这些困

4、难。其一,“一口不能与一国讼,持孤特之论,干雷同之计,以疏贱之处,逆贵近之心,则万不合,此一难也”。仅凭贤人一人的一张口,不能和一国之人来辩论,他保持着很清高独特的言论,去冒犯那些众口一辞的言论,他以和君主疏远的关系及低贱的身份,去悖逆那些和君主亲近的人、权贵之士,这个是万万不能够相容的,这是第一个难处。“夫建踔殊,为非常,乃世俗所不能见也,又使明智图事,而与众平之,亦必不足,此二难也。”贤人想建立殊胜卓越的事业,做一些不平常的事情,这是世俗所不能理解、也难以接受的。因此,使用那些明智的人去谋划事情,却又让平庸之辈来议论他,贤人的见解、主张,

5、一定不能够被这些平庸之人所理解,这是第二种难处。[4]81“既听纳有所施行,而事未及成,谗人随而恶之,即中道狐疑,或使言者还受其尤,此三难也。”听取了贤人谏言,按照谏言来施行,但是事情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谗毁的人就随着来诽谤他、厌恶他,*收稿日期:2013-12-3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ZX070)。作者简介:刘余莉(1973-),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谷文国(1986-),男,河南

6、人,中央党校伦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69·政治建设结果在中途就对贤德之人产生了猜疑之心,进献善言的人反而受到怪罪,这是第三种难处。任用贤人时,有这三种难处首先需要人君予以解决。此外,还有一些止善之行,也当为人君所明察。“智者尽心竭言,以为国造事,众间之则反见疑,壹不当合,遂被谮诉,虽有十善,隔以一恶去,此一止善也;材能之士,世所嫉妒,遭遇明君,乃壹兴[4]81起,既幸得之,又复随众弗与知者,虽有若仲尼,犹且出走,此二止善也。”身为人君应该了解此二种情况,不使谗言、佞人从中作梗,而使“信者见疑,忠者被谤”,最终一事无

7、成。《典语》上把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做了比喻,“夫君称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与人主一体者也。”“苟非其选,器不虚假;苟得其人,委之无疑。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击[3]199身,安则共乐,痛则同忧。”这就表明了君主和大臣的关系,就像头脑和四肢的关系一样,应该互相信任,而且没有任何的疑虑之心。二、求全责备[5]《袁子正书》上说“故凡用人者,不求备于一人。桓公之于宁戚也,知之矣。”凡是君主用人、领导用人,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求全责备。“任人之工,不强其拙”,任用人才的特长之处,不强求他做不到的地方,这是任人的大纲。只要一个人不

8、失仁义之心,纵然偶有微瑕,亦可堪重用。古人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是不能求全责备之意。《文子》上记载,“今人君之论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即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