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

ID:34429357

大小:73.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6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_第1页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_第2页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_第3页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_第4页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  1、地质灾害现状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界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总面积71.75×104km2。青海地形多样,分带性显著。北依祁连山地,西为柴达木盆地,东跨黄土高原,南为青南高原。海拔最高点(昆仑山主峰布喀达坂峰)6860m,最低点(民和县下川口湟水出省境处)1650m。海拔超过3000m的高原、山地面积占省区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以上。地势具有西南高、北东低与南北高、中部低和山地多

2、、平原少的组合特征。2005年全省总人口533.8×104人。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其内有构成全球海拔最高,隆起时代最新、地壳厚度最大,作为青藏高原基础格架并保存较为完整的世界最高原面和构造山系。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脉横亘青海省北、中、南部。昆仑山以南是有“三江源”和“中华水塔”之称的我国重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柴达木、青海湖、共和、贵德、西宁等一些规模较大的断陷盆地,夹持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之间,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补偿性沉降带。位于各山脉之间的一些山间谷地(河谷--山间盆地

3、),多沿各山脉内较大的断陷带分布,它们明显受构造山地分布骨架所控制,多呈狭长的多字形展布。昆仑山以南的“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现仍保存着作为青藏高原原始地貌景观的世界最高原面形态。青海多年冻土发育,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是省域内的两大多年冻土区。  青海气候干寒。年均气温界于-5.9-8.7℃之间,其中年均气温-2℃等值线以下的多年冻土区分布面积约33.32×104k㎡。降水时空差异大,年均降水量界于16-750mm之间,全省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约为285.6mm。实测最大0.5小时暴雨中心雨量225-294mm。青海寒冻风化、干燥剥

4、蚀和雨洪侵蚀强烈,冻土、盐渍土和黄土等特殊类土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斜坡岩土体结构稳定性差。以致与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密切相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冻胀沉陷、沙漠风蚀沙埋、黄土湿陷和水土流失等自然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自1990年我省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职能以来,至2005年的16年期间,全省共发生包括地震、矿山塌陷和崩滑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300起,造成310人死亡和79681.36×104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164起(年均10.25起)由自然因素造成,136起(年均85起)由人为

5、活动引起,分别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54.67%和45.33%。每年造成19.38人死亡和4980.09×104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6年期间共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262起,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87.33%,造成1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3741.47×104元。其中144起(年均9起)由自然因素造成,118起(年均7.38起)为人为活动引起。每年造成8.06人死亡和2733.84×104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青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仅具有多发、频发和危害严重的特点。而且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其危害范围、发生频

6、率和致灾程度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与风蚀沙埋、冻土沉陷等缓变性地质灾害,不仅分布面积大,而且危害日趋突出。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增长、大规模工程建设方兴未艾的新形势,筑路建房切坡、矿山滥采乱挖、坡地灌溉跑水、水库渠道病害等人类经济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地质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明显增加,灾害分布面积亦不断扩大。2020年之前,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类基础设施工程都正在或规建设中,老矿山继续开发,新矿山正在建设,从而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

7、出了更高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受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全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群发的趋势不会改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仍然主要发生在青海东部河湟谷地及山间盆地;矿山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发生在青北祁连山地等煤矿开采地区;冻土冻胀沉陷灾害主要发生在青南高原和青北祁连山地区;沙漠风蚀沙埋及盐湖盐溶塌陷灾害主要发生在西部柴达木盆地。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1、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一定进展  成立了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

8、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1998-2005年汛期共进行地质灾害险情巡(调)查599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2324人次,向各级政府适时报送险情专报和调查报告233份;实施了工程建设地质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