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

ID:34428121

大小:38.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_第1页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_第2页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_第3页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古代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由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又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并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有张灯之俗,所以又名为“灯节”。《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一书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全面的元宵节,多样的习俗可以带领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我们熟悉的节日。  一、上元节"走百病":古人如何去除疾病? 从元代起,上元开始出现了“走百病”的风俗。周用有《走百病》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共节令

2、。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转自光绪《宁津县志》)明清时代在正月十六日傍晚盛行“走百病”活动,走百病又叫散百病、游百病、遣百病、除百病等,一般是登高走桥,赴庙行香,说是可以去除疾病。参加者在一些地区是男妇结伴,也有相当多的地区是女人甚至病妇进行。清人褚人获认为:“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官私不开仓库。唐张说诗云‘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金与元国俗,正月十六日谓之放偷,契丹呼为鹘里叵,华言偷时也……而燕地正月十六夜之走街,恐亦遗俗也。”(《坚瓠续集》卷二)聊作此俗起源之一说。 到了明代,放烟火成了上元节的又一重要景观,也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正德《

3、琼台志》记载了海南的烟火:“官衙烧火树银花,巧藏故事、生禽,炮杖声震不绝。乡落男妇二三十里者入城聚观,名曰放烟火。”烟火的种类丰富。江苏高邮的烟花爆竹有名,万历《扬州府志》说:“高邮州火炮制作淫巧,尤为糜费,或数百为团,或径尺为筒,远近争诧为奇。”除此之外,正月十五日还是中国古代的祈蚕日。《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从字面看,似乎这是祭祀门户之俗。不过该书注引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其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而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

4、后大得蚕。”细读此文,可知作膏粥是为了祭蚕神以宜蚕,并无置膏粥于门之事。后世在门上置粥,也是表示祀蚕。祀蚕桑是祀门户的本义。 《荆楚岁时记》还记载:“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初学记》卷四引)又说:“世人正月半作粥祷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是为蚕逐鼠矣。”这两则史料均出自北朝系统杜公瞻的注,逐鼠的祈蚕是咒逐使蚕茧大乱的老鼠,祝福多丰。用粥糜可能是受到南方影响,而以肉代替油膏与南方有异。前一则是于门户迎阳气的活动。这种祀门以迎阳气,在东汉末的《独断》、《四民月令》中均有记载。而

5、《四民月令》记述华北风俗。杜公瞻注很可能继承了这个系统,以杨枝所指祭祀,意味着在福祥来的方向祭祀。二、正月十五祭厕神仙:因其可帮助农事生产  正月十五日祈蚕风俗中,还有卜紫姑的活动。《荆楚岁时记》说:“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紫姑卜的故事出自南朝刘宋时期刘敬权的《异苑》:相传紫姑神曾是妾,为正妻所嫉恨,经常让她做秽事,紫姑在正月十五日气愤而死,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做成紫姑的形象,在厕所或猪栏边迎接她,祝告说:“你丈夫不在家,曹夫人已回娘家了,紫姑你可出来。”紫姑神显灵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这个故事说明刘宋时代已有迎紫姑占蚕桑众事的风俗,紫姑是作为厕神发挥作用的。如同中国民间乞如

6、愿风俗一样,厕所和生产有密切关系,厕所带来的粪土对于农桑有重要作用。人们相信悲愤非常之死,其灵必强盛。如汉代戚夫人死于厕,后人也视之为戚姑神。关于祈蚕信仰和正月十五的联系,他认为正月十五日作为一岁中最初的满月,具有特殊意义,有占月之俗。月是阴性,其神为嫦娥,而蚕桑也是女性的工作,如《续齐谐记》所说,蚕室之神也是女神,作为厕神的紫姑是女神,在初望之日,会有效用的。紫姑神在唐诗中有所反映。熊孺登《正月十五夜》:“紫姑神下月苍苍。”李商隐《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代上元节的紫姑神信仰可见一斑。三、揭秘古代元宵节美食:肉馒头、煎粉饼、糯米丸  正月十五

7、日的饮食有特点。《续齐谐记》所讲吴县张成的故事里,祈蚕所用“膏粥”是白米粥上放油脂而成。《荆楚岁时记》所载是豆粥上加油脂。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说北方迎阳气活动中,在豆粥里插箸而祭;而祈蚕之俗则是作粥,并在上面覆肉,沿袭了南朝正月十五日食粥传统。 唐宋时代兴起吃面茧。《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朝都城长安贵家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职务的高下。《岁时杂记》更详细地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上元吃面茧的风俗。可知面茧是肉馅或素馅的馒头。馅中放入写着官品的纸签或木片,以占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