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

ID:34423007

大小:128.9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6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_第1页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_第2页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_第3页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_第4页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农业发展政策是对适应特定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手段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对每一组内生形成的制度结构来说制度适应性是制度安排的重要涵义之一农业发展政策各个组成部分改革的不配套性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中的矛盾理解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适应性并由此在市场经济的新的支点上选择一种内在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是本文讨论的中心一传统农业发展政策及其控制原理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政策是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于50年代后期形成的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产生了两个矛盾一是重工业的资

2、本密集型特征与当时资本稀缺状况的矛盾一是重工业发展要求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与当时要素市场十分不发达状况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两对矛盾实际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除了形成一套以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之外还要建立一种能够不依赖市场机制的资源分配体制和直接的积累渠道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为了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其中低工资政策又需要以农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的低价供给为条件传统的农业发展政策便以此为逻辑起点而逐渐形成50年代初国家为了以低价掌握必要的农副产品以保证工业发展和城市需要实行了对主

3、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在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下大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和定价都是由国家垄断的然而此时还不能确保农民能够完全按照政府所要求的品种和数量生产农产品也不能保证农民将其生产要素完全有效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因此就要求有更深入一步的制度安排以切断生产要素的流出渠道并可以直接贯彻国家的计划适应这种制度需求50年代末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实现了农村的人民公社化农业中劳动资本和土地被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根据国家下达的种植计划生产出的产品及其价值则按照国家征购集体积累社员劳动报酬这样的顺序进行分配在该制度下由于农业生产要素受到制

4、度约束不能自由转移其机会成本几乎为零报酬虽然被压到了均衡水平之下但只要仍然为正数或大于机会成本要素的供给量就不发生变化一定的农产品生产及供给就可以得到保障由此我们看到统购统销制度与人民公社体制在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其相应政策环境条件下的内在统一性图一1统一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下的统购统销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构成了传统农业发展政策的基本制度结构这种农业发展政策不仅解决了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的问题也提供了一种强制性地从农业提取工业化积累的方式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传统农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是要用低于均衡水平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而达

5、到这一点的基本手段就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实行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的数量控制图一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低价数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我们假定图一中P0和Q0分别为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农产品价格和数量在实行低价收购农产品政策的情形下收购价格被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如图中的P在这种价格水平之下农民所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和社会需求量就产生差别如图中Q2Q1由于政府的责任是保证工业化所必需的农产品供给所以需要借助于直接计划的办法对农产品生产实行数量控制假设政府设定的数量控制目标为OQ1则意味政府强制性认定农业生产者的边际成本供给曲线为S1而不承认实际的边际成

6、本线S0用这种数量控制手段国家实现了以低价收购既定数量农产品的政策目标但却给生产者带来了福利损失这个损失量就是农民根据实际的边际生产成本所不愿生产而在政策强制下不得不在国家认定的边际成本水平上生产的两种福利效果之间的差额表现为图中的三角形面积E0E1L0这就是传统农业发展政策的福利效果此外图一还显示出另一个性质我们给出两对斜率不同的边际生产成本曲线分别为S01和S11以及S00和S10在较陡的一对曲线S01和S11产生差别的情况下生产者的福利损失为较大的三角形E0E1L1在较平缓的一对曲线S00和S10产生差别的情况下生

7、产者的福利损失为较小的三角形E0E1L0这一性质的现实含义为生产者生产一定产品的追加成本越高在低价收购和数量控制的制度安排下的福利损失就越大二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形态及其特征7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针对人民公社体制下劳动激励不足缺乏生产积极性的弊端而进行的重大改革其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为起点我国农业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向市场机制过渡但是传统农业发展政策是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其相应的宏观政策环境而形成的在后者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农业中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转变到完全的市场调节基础上8

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中出现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矛盾它们与非市场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发展政策有着内在逻辑上的延续性又孕育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政策新支点的选择取向因此我们根据6个定性标识把农业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按照三种形态的演进序列进行分析既有利于理解当前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有利于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