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ID:34419608

大小:881.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_第4页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针灸推拿医学)2015年第13卷第2期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112杨涛,王蕊,赵宏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北京100700,中国【摘要】介绍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的针灸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促进中医针灸经验传承,提高针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关键词】针法;灸法;针灸疗法;芒针;火针疗法;梅花针疗法;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田从豁教授是全国著

2、名老中医,第二及第寸许处,左手辅助压住局部皮肤,针尖向下平五批师带徒导师,迄今已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刺,迅速刺过表皮到皮下,利用指力和腕力,余年,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压捻结合,徐徐向下,捻转宜轻巧,左右交替,验。田教授临证思路灵活、治疗方法多样,取幅度不宜过大。助手持针柄配合,术者用右手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自不断调整针刺的方向,使针体一直走行在皮下己制作及改进针灸器材,临床上常用一些独特(图2)。一般留针20min,或不留针。出针的针具、灸具。笔者有幸跟从田教授学习,收时右手握住针柄

3、,缓缓用力,一边上提一边捻益颇多,现将田教授经验临床常用针灸方法及转,逐渐将针轻轻退出。然后左手用干棉球迅其临床应用情况整理如下,与同道分享。速按压刺入处,防止针孔出血。出针后,令患者休息片刻。1芒针1.1基本情况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芒针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长度有5寸、7寸、10寸、15寸等数种,短者针体稍细,长针针体较粗。田教授常用芒针一般为10-16寸(图1)。图2.芒针(长16寸)治疗半身不遂1.4适应证中风致半身不遂,

4、精神疾病如躁狂、严重[1]抑郁症。1.5注意事项芒针操作较为复杂,持针必须运用好指力,因此应用前必须练习基本功,以便能很好图1.芒针地控制针体进入体内后的方向和深度。施术过1.2适用部位程中,务必十分专心,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适用于督脉或华佗夹脊穴。防止晕针和其他事故。1.3操作方法1.6病例报告针刺督脉时一般从大椎穴进针,患者取坐一般情况:患者,女,60岁,2012年10位,低头,或取俯卧位。术者右手持针尖上一月19日初诊。●●︱Copyright©2015ShanghaiResearchInstituteo

5、fAcupunctureandMeridian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针灸推拿医学)2015年第13卷第2期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6个月。针刺方法:舌系带下及舌下静脉旁。刺舌现病史:2012年4月2日突发左侧肢体活系带下时选用75mm毫针,患者张口,长针刺动不利,于外院诊断为脑梗死。现左侧肢体无入,沿舌底深入刺至舌根部。提插3-5次后迅力,麻木,不能行走,口角流涎,无呛咳,二速出针。主治舌肌运动障碍。刺舌下静脉旁时便正常,纳可,眠佳。舌暗,苔薄白,脉沉细。选用75m

6、m毫针,患者张口,先刺一旁。长针既往史:有高脂血症及过敏性荨麻疹病刺入,沿舌底刺至舌根部,再刺另一侧。两针史。同时提插3-5次后迅速出针。主治吞咽障碍及[2]头颅CT扫描:右侧额颞叶脑梗塞。言语不利。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一般情况:患者,男,64岁,2012年11治疗:大椎芒针刺不留针。另取风池、百月15日初诊。会、人中、承浆、巨阙、中脘、气海、三阴交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能3个行毫针针刺。留针30min。每星期针刺2次。月。治疗1月后,患者可在搀扶下行走。现病史:2012年8月20日晨起时出现右1

7、.7附:长针刺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含糊,即送当地医院诊1.7.1一般情况断为脑梗死,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口长针即长75-125mm的毫针。田教授临床角流涎,言语不能,偶有呛咳,二便正常,纳常将长针用于大椎及夹脊、舌下及天突。针刺可,眠佳。舌暗,苔薄白,脉细滑。大椎及夹脊穴时刺法同芒针。长针刺激较芒针既往史:有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轻,易于操作,也易于被患者接受,应用范围头颅CT扫描: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较广,除上述疾病外,还可应用于哮喘、鼻炎、中医诊断:中风(痰瘀痹阻)。失眠、癫痫等。长针注意事项同芒针。治

8、疗:采用上述舌下针刺法,配合常规毫1.7.2长针刺大椎及夹脊穴病例报告针针刺大椎、风池、百会、人中、承浆、廉泉、一般情况:患者,女,52岁,2009年10中脘、肓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留针30月23日初诊。min。每星期针刺1次。治疗2月后,患者可主诉:喘憋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2月。简单交流。现病史:十余年前突发喘憋,当地医院诊1.7.4长针刺天突病例报告为过敏性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