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校代码10530学号201510030145分类号A8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研究学位申请人张增敏指导教师李雅兴教授学院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〇一八年六月六日 AresearchonthespiritofmannedspaceflightfromtheperspectiveofChinesedreamCandidateZhangZengminSupervisorPr.LiYaxingCollegeCollegeofMaxismProgramTheoryofMarxismSpecializationSinicizationresearchofMarxismDegreeMasterofLawUniversityXiangTanUniversityDateJune6th,2018 I 摘要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两弹一星”精神是载人航天精神初步形成的基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实践基础,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以及中国航天日的设置是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对太空领域的认知能力,也为我国进行空间站研发奠定技术基础。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航天工作者实践发展的产物,既集中体现航天工作者的精神面貌,更是对促进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升华。载人航天精神是是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和追求进取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把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结合创新的产物,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以鼓励奋斗、鼓励科技创新为主,符合当下我国发展的目标,坚持载人航天精神既是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载人航天精神是坚持求真务实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地实干精神为特征,是我国尊重科学和尊重人才的体现,是现阶段探索实现中国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中国人实现个人梦想的需要。关键词:中国梦;载人航天事业;载人航天精神II AbstractThe19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hassoundedtherallyingcallforthewholepartyandthewholepeopletomarchtowardstheChinesedreamof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Inthegreat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alltheChinesepeople,undertheleadership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uniteasoneanduniteasoneanduniteasonetorealizethegreatpoweroftheChinesedream.TheChinesedreamisnotonlythedreamofastrongcountry,butalsothedreamofeveryChinese.DevelopingthespaceindustryandbuildingastrongcountryinspaceindustryisthespacedreamthattheChinesepeoplearepursuingunremittingly,andthespacedreamisanimportantpartoftheChinesedream.ThespiritofmannedspaceflightisapowerfulspiritdrivingthedevelopmentandprogressofChina'sspaceindustry."Rocket"spiritisthebasisofthemannedspacespirithasbeenformed,themannedspacecraftShenZhoulaunchisanimportantpracticeofmannedspacespirit,Chinaaviationenginegroupco.,LTD.WassetupandthesetofChina'sspace,isanimportantsymbolofhumanspaceflightspiritfurther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mannedspaceflighthasimprovedChina'scognitiveabilityinthespacefieldandlaidatechnicalfoundationforChina'sspacest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Mannedspaceasthedevelopmentoftheaerospaceworkerspracticespirit,embodiedbothaerospaceworker'smentaloutlook,butalsotopromotethesublimationoftheintrinsicmotivationofthedevelopmentofmannedspacebusiness.Mannedspaceflightisspiritofhardstruggleandunyieldingandselflessdedicationandthepursuitofinheritandcarryforwardthenationalspirit,istheproductofinnovationincombinationwiththeChinesenationalspiritandtimes,theconnotationofthespiritofmannedspacetoencouragestruggle,encourag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givepriorityto,conformstothegoalofthepresentourcountrydevelopment,adheretothespiritofthemannedspaceisboththeneed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a'sspaceindustry,butalsoimprovethequalityof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needsof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ofdevelopment.Mannedspacespiritistoadheretothepragmaticstyleofwork,highsenseofresponsibilityandfirmlyforcharacteristics,istheembodimentoftherespectscienceandtalentsinourcountry,istheneedofexploringChina'sdevelopmentgoals,istheneed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istheneedofIII Chinesetoliveyourdreams.Keywords:TheChinesedream;Mannedspaceundertakings;MannedspacespiritIV 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综述................................................................................................41.2.1国外研究现状.............................................................................................41.2.2国内研究现状.............................................................................................51.2.3简要评述...................................................................................................101.3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11.3.1研究思路...................................................................................................111.3.2主要内容...................................................................................................111.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1.4.1研究方法...................................................................................................121.4.2创新点......................................................................................................12第2章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概述........................................................142.1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142.1.1中国梦的内涵...........................................................................................142.1.2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162.2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内涵的契合点..........................................................172.2.1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指导思想的相通性...........................................172.2.2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发展目标的一致性...........................................19第3章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33.1载人航天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条件..................................................................233.1.1时代背景...................................................................................................233.1.2理论来源...................................................................................................243.1.3实践基础...................................................................................................253.2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过程.............................................................................253.2.1孕育与萌芽阶段.......................................................................................253.2.2初步形成阶段...........................................................................................263.2.3成熟阶段...................................................................................................263.2.4进一步发展阶段.......................................................................................27V 第4章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284.1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284.1.1艰苦奋斗的品质.......................................................................................284.1.2开拓创新的追求.......................................................................................294.1.3无私奉献的精神.......................................................................................304.1.4百折不挠的毅力.......................................................................................314.2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特征性..........................................................................314.2.1践行爱国精神...........................................................................................314.2.2坚持求真务实...........................................................................................324.2.3落实科学创新...........................................................................................334.2.4落实高度责任意识...................................................................................33第5章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355.1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推进国家建设.............................................................355.1.1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355.1.2丰富中国精神内涵...................................................................................365.2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促进民族兴盛...........................................................375.2.1有利于丰富民族文化..............................................................................375.2.2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395.3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增强人民幸福...........................................................415.3.1有利于党组织坚持群众利益..................................................................415.3.2促进公民落实实干精神..........................................................................43结语..............................................................................................................................45参考文献......................................................................................................................47附录..............................................................................................................................50致谢............................................................................................................................51VI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取得成果的精神动力。我国对太空世界的探索制定出“三步走”战略,主要包括,在20世纪末期的发射载人飞船,到实现宇航员出舱,21世纪在太空设立空间站认识太空规律,这一战略的实现需要航天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攻艰,需要航天精神的激励。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我国开拓发展空间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同时加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加强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与发扬是完成航天任务的要求。在60多年的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衍生出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飞航精神的“三大精神”,这“三大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工作者完成航天任务。20世纪50年代为了鼓励航天事业的发展,1956年建立国防部五院,并确立基本的工作原则:自力更生,力争外援和借鉴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①。20世纪下半叶,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我国分别取得了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核试验成功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载人航天成就。1986年为了鼓励航天工作者工作以及奖励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航天工业部对航天工作精神提炼概括为:以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务实严谨献身事业、勇于攀登为特征的航天工作品质,并把此特征命名为航天事业传统精神。20世纪末期,为了突出航天事业在综合国力中的重大作用,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奖励“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将航天事业的研发精神概括为“两弹一星”精神,此精②神集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和社会主义精神于一体,激励着航天工作者不断前行,使航天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保持一致。重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因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涉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集科技、人才、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与一体的结果,因此加强载人航天精神领域的研究是符合中国梦伟大目标实现的要求。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事关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在2003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胡锦涛总书记①陈洪.聂荣臻的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②江山.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1 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表彰大会上把航天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①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品质,指出吃苦耐劳以及卓越奉献的精神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2005年11月26日,胡锦涛同志进一步阐述载人航天精神并进一步从信念、意识、工作作风以及工作观念和品质五个维度概括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21世纪初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是各个航天工作者奉献与实验的结果,为我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打开辉煌开端。航天事业作为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国防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现我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当下探索太空世界扩大人类认知的关键。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主要是以“长征”号、“神舟”号、“嫦娥”号、“天宫”号等命名,突出表现为2016年,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点发射成功,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试验成功,近五年来我国航天成果丰富,我国对太空的认识不断加深,既是我国综合国力进步的展现,也是航天工作者不断发扬航天精神的结果。为了铭记航天工作成就同时继承与发扬航天精神,2016年国务院将“4月24日”确立为航天工作日,学习航天工作者勇于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工作品质。发展航天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发扬航天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1.1.2研究意义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梦是指引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人民奋斗方向的重要航标,加强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为理清中国梦与载人航天事业的关系,明确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关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论述。1.1.2.1理论意义第一,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包括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是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求真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进一步挖掘求真务实在精神价值方面的作用,使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坚持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内涵,载人航天精神由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发展而来,自力更生是航天事业在中国经济落后的背景下得以发展的思想支撑,通过对自力更生的坚持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取得重要成就,因此加强载人航天精①洪保秀.载人航天精神---弘扬革命精神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神的研究充实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二,充实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理论。载人航天精神通过坚定航天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精神的信仰,引导航天工作者在工作中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一步步攻坚克难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任务,而无私奉献精神是党组织进行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以无私奉献激励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克己奉公完成服务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丰富党的理想信念理论有重要作用。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党组织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航天工作者阐释求真务实的内涵对提高党组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第三,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理论。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航天精神的发展都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航天事业作为具体科学的一种,在发展过程中把客观实践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同时通过航天精神的发扬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航天精神的发扬是航天事业发展中“人”的精神力量的凝聚,而科学观的内容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方法论,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指导,因此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理论。1.1.2.2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党组织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载人航天精神的是每个航天工作者坚持奋斗的结果,在航天工作中强调每个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组织的工作宗旨,通过航天工作者的诠释使党务工作者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更加深刻,因此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挖掘其服务群众的内涵,对党组织落实及提高宗旨意识有重要作用。第二,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人要坚①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原则,载人航天精神的提炼是每个载人航天工作者在岗位上坚持以爱国主义、敬业精神和诚信为国精神的结果,因此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让航天工作者的工作精神凸显出来将对我国社会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使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象化,发挥榜样的作用践行核心价值观。第三,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航天事业作为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积极地精神力量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进步,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中国几代航天工作者工作精神的提炼,是航天事业的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论研究,丰富航天精神①沈壮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价值准则[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177-180.3 内涵的同时,为科学事业的进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强大的精神动力鼓动航天工作者不断进行科技研发,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差别,有关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的外文文献比较少,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梳理出有关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中国梦的研究。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Chineseneedsitsowendreams》(《中国人需要自己的梦想》)一文中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最大①的不同在于把人民的致富和求富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是中国梦可以持续践行的先决条件。美国学者约翰.奈比斯特指出,中国梦的追求目标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力量的追求,还体现在对中国人民群众的民心凝聚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指向中国社会的不同层面,如经济、社会、②文化、环境保护等等,并且认为中国梦的内涵应该更丰富更具体。美国专栏作家爱普尔鲍曼,指出当下中国梦集中在内涵和要求层面,缺少实现中国梦的具体③实施措施,对具体践行中国梦产生一定阻碍。还有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梦④是一个宣传口号,并且是空洞无物的,没有实质内容。在中国梦与美国梦比较研究中,中国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美国梦与美洲人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本⑤理念息息相关。。总之,有关中国梦的外文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梦的内涵研究、中国梦的实现可能性的研究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二是有关国家形象和航天事业的研究。航天事业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将国家安全资源发展与航天事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空间资源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起始于冷战时期,用航天事业的领先发展彰显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莫斯科发布“伴侣⑥(SPUTINK)”报告。1957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太空问题发表演说,强调俄罗斯发展太空事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且提出“美国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合⑦作、援助和贸易应对这一威胁”,论述了利用载人航天项目树立友好同盟关系①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述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2):58-60.②美国专家眼中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对美国也有好处[J].国际先驱导报,2013-11-08:05.③AnnneApplabaum,InChina,Slogans.Action,TheWshingtonPost,April4,2013.④xijinping’svisition_ChasingtheChinesedream,TheEconomist,May4TH-10TH,2013.⑤TomasL.Friedman,ChinaNeedsitsowndream,TheNewYorkTimes,October2,2012.⑥(美)赫彭海默著,朱卫国,向小丽译.倒计时——航天器的历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67.⑦TestofAddressbyNixoninSanFranciscoAssessingCallengeofSovietSatellites,NewYorkTimes,16Oct.1957.4 和合作关系也是当下国与国之间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途径。关于载人航天事业和“曼哈顿”工程、“两弹一星”精神的区别,俄罗斯航天工作局指出航天事业强①调航天事业强调航天工作者的作用,注重宇航员在航天事业中的作用。航天事业的发展既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国与国之间联系的重要媒介。1.2.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发展目标的精炼概括,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方向标。载人航天事业是国家经济实力飞速发展的体现,更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而一定程度上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程度可以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当下以中国梦引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需要,加强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激励航天工作者的需要。经检索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的有关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中国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梦的提出背景、中国梦的理论来源、中国梦的特征、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与其他“梦”的比较等方面。一是有关中国梦提出背景的研究。侯惠勒在《引领中国梦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中提出,中国梦是已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第三世②界”的国家的发展目标,昭示出发展中国家人民对富强国家、繁荣民族和和谐生活的追求,指明中国梦提出的世界背景。另外还有学者指出,中国发展对经济、政治、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也是中国梦提出的重要背景。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梦是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科学实践,这是中国梦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从文化影响力及意识形态角度分析,中国梦的提出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的要求,也是当下坚定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要求。另外,有学者指出中国梦的提出,是迎合中国人民民族意识提高并它把民族和国家的梦相结合的表现。二是有关中国梦理论和历史渊源的研究。从哲学和历史观的角度分析,有学③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历史观是中国梦的主要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另外,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①尤里加加林的太空飞行:数字与事实.俄罗斯之声.http://chinese.ruvr.ru/2011/03/0446941868.html.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小组.引领中国梦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6-15.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66.5 ①②是指导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方法论。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精髓,是确立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来源,实事求是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时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的中国发展目标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中国梦的③制定符合符合中国人民的发展目标,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④而中国梦是把发展目标具体化的实践方法,是党当下制定发展政策和发展目标⑤的重要依据。中国梦是“两个一百年”实践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具体阐述,因此中国梦源于中国的社会历史任务。三是有关中国梦特征的研究。中国梦的民族性和人民性特征,中国梦是全中⑥国人民的梦想,是中国人民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提现,中⑦国梦是实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落实,中国梦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具体化,是当下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中国梦的指导性和长远性特征,姚晓宏在《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专著中明确提出,中国梦指导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内容,明确了中国长远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中国的发展把短期发展计划和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发展更具持续性和科学性。贺善侃在《论“中国梦”价值属性的基本特征》中,明确指出,包容性是中国梦的重要特征,把强国梦、复兴梦以及社会梦相结合,由部分到整体的把梦想具体化和实践化。另外,有学者指出,具体性⑧是中国梦的有一特征,中国梦具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民各个层面,甚至提出了各个具体层面的工作措施。四是有关中国梦的意义研究。中国梦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意义,习近⑨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论述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激发中国人民力量的重要目标,因此中国梦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要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国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额重要意义,胡鞍钢在《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⑩会》一文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中国梦的第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经济基础。中国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2.②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观点解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6.③申亚欣,李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N].人民日报,2017-10-18:11.④陈玉荣.中国梦的伟大构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99-113.⑤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4-04-26.⑥蔡昉.中国梦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3(5):5-13.⑦朱力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5):6-10.⑧徐治彬.“中国梦”的八个基本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15(03):61-62.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56.⑩胡鞍钢.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经济管理,2013(01):12-15.6 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对明确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实施①措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梦对坚持中国道路的意义,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道路、是富强的道路,中国梦的实现对中国社会的各个群体提出具体要求,而中国②梦的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社会的力量,才能保证中国道路的持续前进。五是有关中国梦与其他国家的“梦”的比较。耿亮亮在《“美国梦”与“中国梦”之异同》中,明确提出,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诞生时期和发展趋势不同但基③本的发展目标是相似的。美国梦产生于欧洲移民者对公平、平等的追求,诞生于17世纪,而中国梦诞生于21世纪是中华民族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追求的社会背景,两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是最大的不同。两个“梦”的相似处在于都是对自由民主平等富强的追求,都在积极激发人民的力量为实现“梦”注入活力。“中国梦”与“我的梦”的异同比较,叶小文认为,“我的梦”应该包含在“中国梦”之中,中国梦为“我的梦”的实现提供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个人的梦应④该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到满足。赵启正指出,国家的梦由人民的梦组成,人⑤民的梦实现不了中国梦就无法实现,张颐武指出中国梦与每个普通人的命运息⑥息相关,没有每个人对梦想的坚持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第二,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研究、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研究、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研究、载人航天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研究、载人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等方面。一是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研究。谭智俊在《载人航天精神的由来与发展》中指出,载人航天精神从提出到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确立了以自力更生为核心原则的研究精神,1986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完善并发展确立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容,2005年神州“六号”发射成功,在庆功大会上载人航天精神确立为以爱国主义、科学求实、严肃认真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精神。载人航天精⑦神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是科技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二是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研究。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乐观精神内涵,载人航天精神源于中国建设的困难时期,在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支撑下中国①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古梦的内在联系[J].光明日报,2013-04-06:11.②马玉萍,易志亮.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5-6.③耿亮亮.“美国梦”与“中国梦”之异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43(2):10-13.④叶小文.和谐世界,美好“中国梦”[J].外交评论,2006(02):12.⑤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12-3.⑥中国梦,人民的梦---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N].中国教育报,2013-3-3.⑦刘建国,郭大方.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解读载人航天精神[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7 ①的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载人航天精神是保家卫国的忠诚精神,载人航天事业开始于环境恶劣的大西北,航天工作者在保家卫国精神品质的鼓励下,严守国家秘②密、兢兢业业为国家建设和安全贡献力量。载人航天精神是科学求实精神的内涵,载人航天事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工作③原则的体现,科学和求实的工作态度是航天事业进步发展的重要结果。马兴瑞认为,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促成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利器,创新是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方法,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推陈出新,我国在太空领域的探索才能不断进步。三是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井④冈山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载人航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⑤关系研究,“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创新路”等24字是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与载人航天精神一脉相承,有相通之处激励着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载人航天精神与大庆精神,大庆精神的内涵是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品质,与载人航天精神的产生背景接近,工作者在两大领域⑥取得卓越的成就。载人航天精神与抗洪精神,抗洪成功是民族精神鼓励的成果,⑦更是中华民族意识提高的表现,载人航天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在抗洪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抗洪精神是对载人航天精神部分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四是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研究。载人航天精神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发扬“工匠精神”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储强在《发扬“工匠精神”做强航天事业》一文中指出,“工匠精神”激励工作者加强工业研发和生产,要求工作者在工作中坚持精细化,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前进,同时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工匠精神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载人航天精神对丰富中国文化的作用,载人航天精神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保持与时俱进的特征⑧与品质,同时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内容提供了实践证明。载人航天精神对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影响,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工作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载人⑨航天精神使航天工作者在工作中坚持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品质,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为航天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国家工作人员①任悦鸣.牢记责任使命,推动革命深化[N].中国航天报,2017-4-15:01.②吉凯东,廖晨宏.航天精神及德育价值[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02):241-243.③中国航天工作集团党组.航天精神与国企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0:8-10.④王建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M].人民出版社,2008:125.⑤闵桂林.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⑥贾东海.民族精神研究专论[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⑦龚永辉.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M].青海民族研究,2005(01):1.⑧王旭辉,彭帅.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J].中国航天,2017(05):18-21.⑨宗言.唯实创新的航天精神[J].新长征,2016(08):18-22.8 ①在工作中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有利于国家工作者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中国治理和中国发展的新成果,航天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工作者为社会和国家服务奉献。五是有关载人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刘耀松在《载人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文中指出,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航天人在航天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创新,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航天工作者的精神财富,既继承和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传统航天精神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推进载人航天事业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胡锦涛在庆祝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以集爱国、敬业为一体的载人航天精神推动中②国的航天事业不断进步,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力量。第三,在中国梦背景下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此类的文献资料比较少。此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梦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要求、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必要性研究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梦对载人航天事业新要求的研究。关世义在《谱写我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喜庆首个“中国航天日”》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梦的指引下让航天工作者明确工作内容,以航天精神引导实践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精神力量。航天精神体现为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创新精神等,③这些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也是中国梦背景下对航天事业发展提出的④新要求。“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论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梦三者的关系,也指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航天梦助推中国梦,⑤用航天力量凝聚中国力量,航天事业是科技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重要内容。二是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必要性研究。发扬航天精神,是丰富民族精神内涵,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李君在《试论航天精神体系》一文中指出,航天精神中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内涵。发扬航天精神对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影响,航天科技事业的进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⑥志,以航天事业的进步助推中国科技力量的发展,而航天精神的创新内涵是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精神动力,科技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因素。发扬航天①王姝书.航天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J].企业精神,2017(07):17-19.②胡锦涛在庆祝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航天,2008(11).③许达哲.航天梦,中国梦[J].军工文化,2016(5):7.④新疆自治区科协.中国科协“奋力实现中国梦”报告会在新疆举行[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11):20.⑤王聪利,高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方法论意义[J].传承,2016(7):12-13.⑥丁常彦.立足自主创新促进航天事业发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6(2):18-21.9 ①精神,是中国梦背景提高个人主人翁意识的要求,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使得新时期航天精神的发扬在中国梦背景下尤为重要,航天事业的成果是每个航天工作者坚持奋斗以及团结一心的结果,而这些精神对是公民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利器,也是实现“人民梦”的必备要素,因此发扬航天精神是实现唤起公民意识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条件。1.2.3简要评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得出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存在的可研究空间。第一,有关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研究的主要成果。从中国梦的角度分析:一是有关中国梦的内涵研究中国梦是复兴的梦,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的实现只有发挥社会各个层面工作者的力量才能实现;中国梦是人民梦、民族梦和国家梦的结合,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可以最终实现。二是中国梦的历史基础研究。通过资料总结得出,中国梦源于“两个一百年”;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梦的制定是中国由被压迫到独立最终实现富强的概括。三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由文献资料可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党的科学领导,需要人民的团结奋斗,需要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把人民、社会和国家统一才能圆梦,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圆梦。从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角度分析。一是载人航天精神内涵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总结,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集合;载人航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齐名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载人航天精神是激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二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研究。综合文献内容,载人航天精神为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重要用;载人航天精神对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载人航天精神为新时期党组织的科学领导注入时代内容。从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关系的角度分析。一是中国梦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提供新的背景。通过文献分析,中国梦为航天事业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中国梦为载人航天精神提出新的发展策略;中国梦为航天工作者提出新的工作标准。二是航天梦与中国梦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有学者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带动航天梦的完成;航天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对太空领域的要求;航天工作者的工作责任感是推动实现航天梦的重要内容,激励每个中国人树立理①董光耀.庄逢源:航天精神践行者[J].中国投资,2015(09).10 想共同实现中国梦。第二,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得可研究角度。有关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的契合性研究比较少;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目标的一致性研究比较少;同时对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论述比较少;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也鲜有明确的论述;以及对载人航天精神具有概括作用的有关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也比较少。总之在中国梦逐渐成为中国人民信仰的时代下需要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为人民坚定信仰提供实践例证。1.3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3.1研究思路笔者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在航天工作环境中充分意识到载人航天精神对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的指向作用。同时,当下中国梦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梦想的事实支撑,把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相结合,既可以深化工作者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督促航天工作者树立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个个体在实现中国梦中国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整理发现当下有关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内容,确立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联系,进一步确立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相通性。精神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经过梳理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梦的历史基础的探究,探索出载人航天精神的社会历史性,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联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明确了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后,进一步论述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为探索载人航天精神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线索。1.3.2主要内容首先,为选题寻找研究的价值。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一百年”、载人航天精神发展历程等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加强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阐明加强中国梦视阈下载人航天精神研究是时代的召唤,是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第二,理清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性。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指引目标,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通过论述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在联系,使加强对两者关系的信任度,从而为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和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进行铺垫。第三,进一步揭示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明确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国航天11 事业的发展相一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加强对航天事业的认识,提高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从而为践行和落实提供基础。第四,论述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和特征。阐述载人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以及一系列的时代精神的共同特征,提高对载人航天精神对实践的作用,总之,通过本章的论述载人航天精神的社会作用更加明确。第五,论述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建设和谐社会等角度分析,让中国梦的内容更加明确,使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得到凸显。1.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图书论文等文献资料,分别理解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阅读相关的国家文件及梳理载人航天工作的历程,认清载人航天精神在航天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查阅国家相关领导人针对航天精神的重要讲话,梳理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第二,跨学科研究法。载人航天精神属于航天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内容,通过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结合,明确载人航天精神的科学性,同时证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寻找两者的内在联系,使研究的理论支撑更充分。第三,系统科学方法。从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整体背景出发,阐释载人航天精神和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从动态研究的角度,整合中国梦的历史基础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把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相关性论述得更加清晰;从综合性角度出发,综合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征以及提出中国梦的社会必然性出发,使中国梦背景下加强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更具时代性。1.4.2创新点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部分学者注重度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内涵以及中国梦和“航天梦”的关系研究,很少有文献把载人航天精神和中国梦结合进行研究,因此以中国梦为背景分析载人航天精神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第二,运用学科交叉法。把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和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融入研究内容,使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践意义更加丰富,同时通过学科的交叉论证载人航天精神的科学性,也把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联系更加明确。12 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写作内容涉及十九大的重要论述、中国航天日的设立、习近平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论述、以及航天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但是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这些内容论述的比较少,因此属于研究内容的创新。13 第2章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概述载人航天精神是激励航天工作者的精神动力,通过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夯实航天工作者的思想,同时中国梦的提出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也催生出“航天梦”,航天梦是新时期航天事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梦在航天领域的内容。通过分析中国梦背景下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作用、理论来源,对实现中国梦和推进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2.1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2.1.1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在各项领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统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党组织根据新的挑战提出的新执政理念。中国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奋斗和坚持的目标,也是新时期坚持中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展现。中国梦的目的是凝聚国家力量,实现发展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①人民幸福,分别从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个角度诠释中国梦的发展目标。以中国梦的内涵加强对中国梦的理解,是深化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关系的重要因素。从国家的角度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特定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要求,因此实现强国梦首先要坚定中国道路,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国家梦的实现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完成中国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使社会保证体系更加完善,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其次,国家梦的实现表现在政治发展层面,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治国理政水平的目标。同时,国家富强还体现在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科学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取得发展成果的前提。党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完善监督体系和廉政建设,加强党组织内部的纯洁性建设,保持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使党组织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坚持对人民的科学领导。另外,还要求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以文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国梦要由原来的追求经济发展的内容深化为经济、政①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3.14 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由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①从民族的角度解读中国梦的内涵。民族振兴始于近代中国被列强欺辱,在获得民族独立之后中华民族追求的又一发展目标。民族振兴,一是体现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团结各族人民,各民族经济的繁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前提,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同时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文化是民族之根,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把国家当下的指导思想融入其中,使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意义,以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使民族文化更具吸引力。二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内容,民族的振兴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加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各民族都实现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内容既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也要结合时代内容,让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及客观性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要,教育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文化的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民族的凝聚力。三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振兴的又一体现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建立,以及公正自由的社会制度。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建立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保证人民群稳定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谐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人民群众保持对自然地正确观念,自然为社会提供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的确立要充分尊重民意,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公正的原则充分体现民意,让行政体现制度的公正,增强人民群众对制度的信任度,同时让人民在社会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民族梦的实现需要党、政府和全体人民共同努力,②既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是精神生活的满足。从人民的角度解读中国梦的内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一是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当下让人民共享经济成果,就要让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是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农民是当下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③内容。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充分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让农村的经济发展潜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也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保持土地的质量,巩固农业在经济社会中国的基础地位。总之,提高农民收①李庆英,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12-03(005).②王磊.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J].新长征,2014(5):22-23.③韩长斌.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N].人民日报,2013-09-13(06).15 入,让农民参与经济发展是发挥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的宣传,提高人民对社会发展目标的信仰。人民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提出中国梦的社会背景,加深人民对中国梦确立的合理性理解,以激发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活力。同时,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可以巩固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三是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①设。加强社会保证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是人民梦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保证体系的建设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步,这是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保证制度,建设公平和谐社会,这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人民梦的实现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发挥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的力量充分涌流。2.1.2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的爱国信念;强烈的的进取意识;追求实干②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合作的大局观念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中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空间试验站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体现。优秀的品质成就辉煌成果,在空间技术研发的关键阶段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既可以提高航天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也可以激发航天工作者的创造性。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表现为艰苦奋斗品质。肯吃苦、坚持吃苦是航天工作者的品质,是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直接体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巨大付出。在科研院所,在试验基地,航天工作者迎难而上,艰苦研发,没有航天人的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就没有航天事业的“苦尽甘来”。中国航天人攻无不克的真实写照。中国航天人是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面对困难,他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面对挫折,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为了成就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使得航天事业取得卓越的成就。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实践创新品质。载人航天工作者特能别攻关,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真实写照。载人航天科技,是当代科技的制高点之一,是当代科技的前沿阵地。中国航天人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尖端科技领域斩关夺隘,高奏凯歌。在创新的征途上,攻关、攻关、再攻关,这就是航天人不断攀上一个又一个科技制高点的垫脚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①李捷.旗帜、民主、民生:十七大报告三大亮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1):16-18.②汪蛟龙.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N].光明日报,2014-09-28.16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创新是民族的动力,也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源泉,我国“神州”系列、“长征”系列以及“天宫”系列的延续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成果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表现为乐于奉献品质。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是航天人奉献的结果,奉献精神是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品质,是中国航天人忘我牺牲的真实写照。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他们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这种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奉献精神还体现在强烈的责任感,航天工作者兢兢业业完成岗位职责,坚持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的原则,奋战在航天事业的第一线,因此奉献的精神是促成航天成就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关键内容。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勇于进取品质。中国的航天事业始于经济贫困时期,正是在邓稼先、郭永怀、钱学森等一代具有进取精神的航天工作者才使得我国取得航天领域的成就,进取、坚持的品质是取得成就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初期,世界其他国家展开付太空领域挺进的攻坚阶段,我国的航天工作者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在2003年到2007年期间分别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本世纪初期我国航天领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就是航天工作者坚守岗位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表现,是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工作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最近的十年里,中国的航天成就颇丰,太空临时实验室“实践十号”、长征火箭“三代同堂”、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等,丰富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工作者的进取创新的工作精神,因此进取精神以及追求完美的工作准则是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2.2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内涵的契合点2.2.1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指导思想的相通性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两者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理清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指导思想上的内在联系对理解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梦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对我国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确立有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民群众的重视是我国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主导力量,科学发展观17 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客观实际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主要内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原则,这一观点是确立中国梦发展战略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缘由。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是在建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建①国100周年之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发展目标是党的领导者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速度及质量制定出的发展战略,是对中国实践之后进行的科学认识而又做出的科学预测,中国的发展证明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科学性,实践的观点也指导中国科学发展。载人航天精神是对载人航天事业客观发展的提炼和升华,是对实践内容的客观认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使得载人航天精神对航天工作者有指导作用,促进航天工作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②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中国梦是以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基础,同时取得更高的发展成果。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会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中国主要矛盾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提出,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组织的一种,对社会进行政治领导和政治管理,党和政府是领导和管理的主体。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对社会发展状况的科学决认识,也是党对中国领导的具体方略。中国梦的制定要遵循“三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及必须聚集中国力量,分别从发展基础、发展依靠力量方面制定出中国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因此中国梦的制定是党科学领导的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国家职能和作用的表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需要政府履行职能,职能履行的过程是管理的过程,国家设置政府等管理机关是国家完成其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就,是党和政府分别完成执政和领导方式、履行职能的体现,只有科学的领导和履行职能国家的建设国家建设才能取得相应成就,因此中国梦的制定和航天精神的发扬都是国家履行管理职能的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③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的本质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剖析,揭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民意,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001.②黄小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四大亮点及理论贡献[J].探索,2017(06):9-14.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18 的重要内容,强调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发展目标,这是新时代党的领导人尊重民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充分体现。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航天工作者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的提炼,一方面突出党的领导者对人民工作者精神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的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积极意义,载人航天精神突出积极地意识对中国建设事业地积极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两者的相同之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发展实际制定出的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是追求区域之间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依靠力量和发展方式提出要求,而中国梦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的具体指导,与科学发展观相承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转变为依靠科技和管理,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载人航天精神强调积极地意识对个体研究和工作的影响,要以精神力量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重视航天工作者在航天事业中的核心作用,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因此科学发展观是联系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观点。2.2.2中国梦与载人航天精神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中国梦的目标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是要以航天精神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最终助推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两者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具体表现为国防建设的加强,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渐强和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显著。强化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实践证明,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航天技术是高科技的产物,航天事业的发端是信息化的航天技术。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我国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必然会对我国部队的建设提出信息化的要求。只有信息化的部队才能真正使用好信息化的航天技术,只有基础部队信息化了,快速发展的航天技术才能在军事领域充分发挥他的作用。神六神七等载人飞船的相继发射,嫦娥一号的成功入轨,我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一个长足进步的时期,不仅显示出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进步,更显示出我国领空防御技术的进步。航天事业是一个军民结合的事业,是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加强航天事业发展是加强我国安全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19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进行国家建设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还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发展依靠力量的转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额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即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的实施就是要靠科技进步,而航天事业作为科技事业,航天事业的进步带动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因此航天事业的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航天事业是高精尖事业,需要较高的科技基础和科技能力,航天科技研发的过程需要航天精神的激励,因此以航天精神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思想认识的软实力推动经济的实质性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是物质水平的进步更是精神世界的丰富,以精神为动力推动社会长效发展。把航天精神的内涵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经济发展注入长久动力。强化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强大的文化吸引力,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文化的内涵才会转换为精神力量。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三者结合,以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催生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民族复兴的活力,以人民的强大动力激活经济发展的源泉。中国梦的目标既体现出党中央领导人的科学领导,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强大进取心的体现,因此中国梦和民族精神是互相推动的过程,中国梦的实现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在中国梦的发展中体现。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质取得了航天事业的灿烂成果,航天成就的取得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劳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正是在劳动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奋勇前进。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也体现出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航天工作者秉持爱国的动力在航天工作中坚守职责,取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中航天精神得到发扬,充实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创新能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航天事业是以人才和科技为基础的高新技①术产业,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创新型民族的建立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创新民族的形成,以社会的需要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以人才战略实现国际竞争实力的增强。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国经济更高程度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需要人才和科技,因此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带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2.2.3中国梦为丰富载人航天精神内容提出新要求①马兴瑞.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航天,2011(8):3-7.20 中国梦对当下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具有指导作用,载人航天精神由建国初期发展到现在,始终以奉献国家、服务群众为工作原则,中国梦的提出既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要求航天事业带动科技事业的发展,要求航天工作者的航天工作精神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等,以中国梦实现航天事业的飞跃式发展。中国梦要求航天精神助推科技事业发展。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行成功①之后,总书记指出以航天事业的创新带动全民族的创新和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因此航天事业是带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航天精神表现为勇于进取、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是促进航天工作者坚持创新和完成岗位职责的思想支柱,加强航天工作者的精神文明建设,以航天精神的力量推动航天事业的持续涌现和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另外,航天精神是对航天工作者工作态度的总结,严谨认真、艰苦奋斗的品质是促成航天事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航天工作者工作风气的体现,发扬这些工作精神就是加强航天事业内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以作风软实力激发创造和研发活力,让航天工作者成为助推航天事业进步的主动力。中国梦要求航天精神丰富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团结等品质的统一体,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发展千年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而航天工作者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早已把优秀品质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动力,航天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诠释和例证,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起从实践中深化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另外,航天事业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航天工作者,如张恩昭、翁杰、梁思礼等,在这些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和无私奉献以及对自强不息的坚守,优秀的品质成就优秀人才,优秀人才书写航天梦、例证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入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新时期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精神动力。中国梦要求航天精神带动创新型民族建设。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民族需要各个中华儿女一起注入力量。航天事业是每个中国人民关注的事业,以航天事业的发展、以航天工作者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带动中国人民对创新的追求,因此创新精神助推航天事业的进步,带动创新型民族的建立。同时,民族振兴的实现需要创新注入活力,创新是促成航天事业持续进步的动力,重视创新就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航天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做基础。中国梦指导航天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而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创新型民族建立的前提。①张樵苏.习近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高峰[N].人民日报,2016-04-25(01).21 22 第3章中国梦视阈下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正式确立于1992年。从国际环境、经济基础、工业设计能力和科技水平等层面分析,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晚、经验不足,面对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困难航天工作者坚持研发与实验,把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品质铭记在心,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取得了“两弹一星”的科学成就。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和政府重视空间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制定空间发展计划,国际其他国家也加强对太空技术的研发与实验,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胡锦涛同志把载人航天工作者的精神品质概括为坚持吃苦、坚持战斗、持续攻关、不畏奉献的科学内涵,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既是航天工作者坚持航天技术指引的成果,也是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与发展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和载人航天成就是相互促进的过程。3.1载人航天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条件3.1.1时代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条件,也为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矛盾的藩篱,既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加深,也是对现实认识的加深,同时也为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对我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经济制度的保障,更是坚持改革开放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效果的重要条件。载人航天工程作为高精尖的事业,具有资金投入大、产出成果周期长的特征,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是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提。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更要求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维持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形象提供保障,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领域的拓宽和市场资源利用的优化,需要同时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更需要以国家技术合作和竞争的范围的扩大、领域的延伸等条件为基础,因此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国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的需要,也为载人航天精神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美国和俄罗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外部动23 力,也是载人航天精神发展的条件。从1961年4月到1971年9月,前苏联在十年内,大约发射成功17艘载人飞船,其中宇航员可以成功走出船舱的载人飞船在1965年3月发射成功,两艘"联盟"号飞船在轨道上成功交会对接在1966年1月,此次发射也完成两个航天员从一艘飞船向另一艘飞船转移的任务。从1971年到1982年实现了对空间站的成功发射,截至1985年发射27艘载人飞船和25艘无人飞船用于天地往返运输系统。1986年发射“和平”号空间站,由7个舱组成的大型空间站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并提出在21世纪前期完成无人和载人火星飞船的目标以及完成建立载人月球基地的计划,设计工作为期五年的“和平号”空间站。美国的太空发展计划体现在,从1961年5月到1966年11月成功发射16艘载人飞船。载人登月飞行目标“阿波罗”计划,分为“水星”和“双子星座”两个阶段。1965年6月航天员通过“双子星座”飞船实现首次步入太空的目标,飞行器在轨道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对接于1966年3月完成。1967年至1972年共发射了14次“阿波罗”飞船,分别是无人飞行3次,载人绕月飞行3次,载人登月飞行6次,航天员登上月球2次。1973年,美国完成“天空实验室”与“阿波罗”号进行过对接的太空任务,同美国政府宣布要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载人航天飞机,里根政府宣布将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设置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任务。1993年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达成协议合作建立一个由16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航天工程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俄两国航天工程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加紧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3.1.2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科学的理清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观点,同时强调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是实践。首先,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特征,人类社会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以及在实践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保证尊重客观实际,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与实践的精神产物,是载人航天工作者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太空世界的结果,是对太空世界的科学认识。另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另一特征,当代社会的实践是科学的实践,要求更高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载人航天精神作为科学事业的产物与实践观的基本内容相符合。科学技术是对生产力的作用理论。邓小平同志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24 ①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而且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进行描述,是科学技术发展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探索太空并应用太空的载人航天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高阶段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把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是生产力的直接现实。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过长警示我们,科学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方面融合,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新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3.1.3实践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东方红一号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成功升天之后,中国航天工程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任务。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成功研制出包括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在内的各种应用卫星,让中国对卫星研制和发射能力得到提高。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些已有的航天技术成果是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的实践基础。20世纪末期,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投入研发的工作,并把其命名为“921工程”,此工程标志着中国的载人飞船转为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并计划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成功着陆,首次试飞圆满完成,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现场首次使用“载人航天精神”的提法。3.2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过程3.2.1孕育与萌芽阶段航天传统精神。航天精神是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航天事业初步建成期,逐步形成于六七十年代,提炼并概括于八九十年代,其内容反映航天工作者思想态度、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的宝贵精神财富。①本书编写组.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5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正式成立,聂荣臻在成立大会上指出,航天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为我国的导弹事业奉献终生。同时,聂荣臻提出,自力更生为主和力争外援的指导思想,并为后来作为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提供借鉴。1958年,我国经济力量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经验缺乏,聂荣臻首先提出“集中①力量,形成拳头,组织全国大协作”的方针。由于国际形势的转变,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争一口气,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攻关”的工作标语。在1961年,为提高工作者工作意识及端正态度,又倡导树立“三敢”、“三严”作风,强调敢想、敢干以及严谨、严格的工作方法和态度。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多次发展,最终在1990年②确立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指导思想。3.2.2初步形成阶段“两弹一星”精神是载人航天精神初步形成的表现,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是国防工作者在实现“两弹一星”工作目标过程中培育的宝贵精神成就。我国分别在1964年6月和10月,将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东方红二号”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在1966年10月,将装有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至此“两弹结合”试验完成,在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同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于1970年6月试飞成功。国家为鼓励研制航天工作者继续努力,对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进行奖励,包括在航天部门工作的钱学森、任新民等9位科技专家,江泽民主席在表彰大会上,概括阐述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精神,即“两弹一星”精神,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品质。“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航天工作者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优秀品质。3.2.3成熟阶段载人航天精神发展成熟的标志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明确提出,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航天工作者在完成载人航天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成果。1992年为节点,中国主要领导人提出落实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①刘纪元.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②雷凡培.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动力之源[N].学习时报,2017-02-15:004.26 航天工作者的不断研发,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胡锦涛在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第一次正式使用“载人航天精神”的概念。2003年10月16日,党中央在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讲话中,提出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①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正式提出并被广泛应用,至此载人航天精神基本发展成熟。3.2.4进一步发展阶段强调载人航天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结合。创新精神是当下中国发展的主要方法,新一届党的领导人特别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发扬。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大会上,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航天事业的发展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意识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让航天事业创新发展带动中国实现由“制造”到“创造”得转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一流国家而坚持奋斗,为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努力。同时,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中国首个“航天日”指出,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②要传承航天工作者精神,激发全民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中国社会强大的创新力量。坚持把载人航天精神与实干精神相结合。实干精神表现为立足实践、求真务实的精神。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源于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航天工作者立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实际,通过自身的不断研发得出的结果,航天事业的成就是航天工作者实干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体现出航天工作者尊重实践、科学求实的品质,通过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落实实干,让实干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实现。①洪保秀.载人航天精神---弘扬革命精神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②习近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年航天事业新高峰[N].人民日报,2016-04-25:01.27 第4章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载人航天精神是是对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载人航天工作者的工作精神的提炼和升华。以科技梦引领航天梦,以航天梦推进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实现是中国梦背景下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要求。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于进取、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中国当下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同时载人航天精神体现出时代性和客观性特征。研究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明确载人航天精神的本质,以及理清其与中国梦的相关性,使载人航天精神的实际意义凸显,增强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活力。总之,载人航天精神内容的明确化是载人航天精神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确也使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更加清晰,以明确的内容加强对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4.1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4.1.1艰苦奋斗的品质“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①的”,艰苦奋斗是党在物资匮乏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革命的必然选择。艰苦奋斗、肯吃苦、肯坚持的品质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对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概括。艰苦奋斗作为新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依然重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全党、全社会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保持党和国家的先进性,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艰苦奋斗在载人航天事业中的体现。航天三线建设集中体现航天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三线气候恶劣,条件极端艰苦,航天工作者把生产发展与生活建设相结合。同时,航天人员把农业生产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克服了困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在航天三线基地创建之初,试验室基础建设不完善,科技人员把厕所改造为简易的小型发动机试验室,我国第一台自控发动机由此诞生。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三线工作者做出的贡献。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铸造了中国航天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艰苦奋斗是中国航天工作者在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始终保持热情的工作精神的重要动力。同时,航天工作者研发技术、攻克重大技术关键、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28 开拓前沿技术,这些成果的取得是艰苦奋斗的结果。相对其他国家,我国航天事业其他国家相比起步晚,中国领导者在发展航天事业的开端,提出要尽力坚持克服投资有限的困境做到高产出的结果,把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充分展现出来,实现航天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激励航天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艰苦奋斗在载人航天精神中的表现,一是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中国航天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时,提出将艰苦奋斗列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把艰苦奋斗作为是我们攻坚克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二是勤俭节约、高效率的优良作风。勤俭是是发展航天事业的重要准则。1958年,国防部五院在制定1958年至1962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勤俭进行科学工作的要求。1979年国家在航天工作中进行了了增产节约活动,强化了勤俭办航天事业的观点。勤俭办航天事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制定符合实际的航天技术目标,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航天技术,进行必要的有限的试验活动,坚持试验和应用相结合。4.1.2开拓创新的追求开拓主要体现在对事物新的发展思路的拓展,创新体现在事物新的发展方向的确定。开拓创新目的是要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和积极进取的品质,让所从事的事业永葆活力。开拓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力量,开拓是新事业和新发展的目标,创新是开拓的必要方法。开拓创新是发展科学事业的必要态度,坚持开拓与创新是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就是航天工作者对航天事业的开拓与创新的结果。开拓创新是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内容。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和航天工作者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紧密联系。航天事业创立之初,在聂荣臻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引导下,航天工作者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等为标志的“三严”作风。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提出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科技研发计划周到细致、实施试验安全可靠、万无一失的的航天工作方针。航天事业发展以来,强调从最高领导抓起、强化管理、试验工作全过程接受监督,为一次取得成功做铺垫。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汲取航天技术研制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新观念、新做法和新经验,以此为基础提出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总结出符合航天实际的工作作风,形成了系统严谨、可实施性强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航天工作工作原则与标准的演变都是坚持开拓创新的体现,也是航天工作29 事业实践的具体体现,都是发展航天事业宝贵的精神资产。另外,载人航天工作者把提高载人航天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重中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让其工作者树立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其认真对待航天工具的部件、产品和程序,真正做到了细实认真、有条不紊、精益求精,是对开拓创新品质坚持的具体体现。全体航天工作者应重视质量、做好各项工作,并能以以灵活的方式查找隐患和面临的挑战,用科学认真,务实严明的态度对待航天工作。4.1.3无私奉献的精神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奉献精神。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共产党员的优秀精神,正是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铸就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奉献是一种为社会、集体和他人谋福利的行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多变的环境中,面对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影响,载人航天领域的工作人员只有坚持奉献、有作为的精神才能保证中国的持续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力量之源,巩固执政之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是无私奉献的重要表现。无私奉献是以苦为乐、不计名利、忘我奉献的精神品质,是放弃个人利益无私的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博大胸怀。航天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和淡泊名利铸就了中华民族征服太空的成绩,也是航天工作者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结果。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可敬可佩的英雄模范,这些英雄模范充分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对航天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埋头苦干、甘心风险的品质,在高技术领域奋力开拓的追求。纵观航天事业发展史,正是航天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目标、飞天揽月目标得以完成,也使得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和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得以完成,最终使中国航天工作者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实现航天梦助推中国梦提供了基础。无私奉献变现为坚持攻关和坚强的毅力。航天事业的进步和航天技术的发展都是航天工作者战胜障碍的结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由于航天工作者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克服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等宇航界公认难题,使我国的航天建设在重要技术领域达到先进水平,并形成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实际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论断。30 4.1.4百折不挠的毅力科学事业的进步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百折不挠体现出对航天事业的信心,对航天进步的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载人航天事业起点低、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航天工作者依然坚持研发为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百折不挠表现为深入钻研、坚持攻关的坚韧毅力。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是航天工作者克服障碍、坚持不懈的结果。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试飞成功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航天工作者坚持研发和坚持钻研的结果,要鼓励航天工作者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为航天事业的持续进步注入力量,为航天科技的持续进步提供精神动力,百折不挠既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下航天工作者注重创新的表现。要以航天梦的实现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让高速发展的科技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百折不挠表现为不畏艰险和困难的大无畏品质。中国航天事业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航天事业初建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设备不健全,同时有关航天工作的研究资料不全面,在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是新的发展方向,面对这样的发展困难,航天工作者坚持不懈,最终有了“两弹一星”的卓越成就。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航天系统的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保持对航天事业的信心,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各种研发难题,推动航天工作向前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航天事业中表现为勤奋研究,刻苦钻研,以此为基础掌握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不懈努力。坚持百折不挠是航天事业取得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航天工作者克服困难不断推进航天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4.2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特征性4.2.1践行爱国精神爱国表现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对国家荣誉的维护以及对国家发展的了解,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践行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国家荣誉、保护国家建设成果以及对国家建设的积极奉献。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爱国精神的支持,也是人民群众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在载人航天精神中表现为勇于献身祖国的乐观主义品质。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始终把报效祖31 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理想,立志把个人价值归功于祖国航天事业。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为理想的事业奉献终身,并且把它作为判断自身价值的标准。发展航天事业的开端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为激励航天工作者,航天工作领导人提出“头顶青天,脚踏荒山;胸怀祖国,放眼世界”①,体现出强烈的乐观精神,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客观条件,更表现出航天人的强大的爱国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体现在对顽强拼搏与脚踏实地的作风。进入新世纪,中国航天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以及新的使命。航天领导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航天团队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要求航天工作者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深入研究,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为满足祖国需要不断奉献自我,同时要坚持祖国发展规划,高效率地完成航天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贡献技术力量,实现人生价值,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不断发扬,也证明爱国主义的突出体现就是为祖国事业的奉献。4.2.2坚持求真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方法,是我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重要条件。求真要求工作者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务实则强调在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者结合尊重事物规律的作用。求真务实为航天工作者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也要求航天工作者把握航天领域的发展规律促进航天事业不断进步。求真和务实作为工作态度与方法,要求航天工作者要以负责为重,大胆做事。航天工作者必须大力弘扬,以负责为能力、以战胜困难为业绩、以解决问题为提升水平并且敢于面对矛盾的勇气,形成敢抓敢管、敢负责的工作氛围。同时树立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承担责任,形成真抓实干、勇于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航天工作者必须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原则,把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成为新时期助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求真务实要求航天工作者要以提高效率为优,精专理事为辅。航天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办事效率直接影响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效率和航天目标的实现程度。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要保持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航天工作者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向其他国家的航天工作者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锻炼,汲取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增强办事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让自身进步。求真务实要求航天工作者要以民生为本,为国家和人民发展解决问题。航天①王敏娜.“三线精神”需要代代相传[N].辽宁日报,2015-07-01:015..32 工作者要以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来落实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把航天产品与市场需要相结合,让人民享受航天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为航天工作社会价值的实现注入力量。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航天科技的发展,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为航天工作者要心系国家和人民,以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标准,切实把各项研究任务和试飞任务做到实处。航天工作领导者,要带领各部门航天工作者带头贴近中国的实际发展,让航天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所利用,让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相联系。4.2.3落实科学创新创新是指在当前已有的知识、物质及相关的生产工具条件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改进并创造新的事物,以促成原有事物的飞跃式发展,并能获得一定社会效益的行为,科学创新强调的是。另外,从科学创新的内容分析,包括工作方法方式创新、学习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创新、科技方法创新等。科技创新是创新中的一种,科技创新通常包括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工艺创新和产品功能创新等创新内容。载人航天工程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航天工作,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原则就是科学创新,同时科学创新原则也是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航天事业坚持科学创新原则要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①月球探测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为标志的航天重大科技专项,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另外,航天事业重视科技创新还体现在进行前沿技术攻关研究,把对航天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作为条件,加紧研究航天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品牌和产品的研究。最后,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把重点放在对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研制方面,加强应用卫星系统的建设,不断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的发展水平。重视科学创新加强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国防建设内容为基础,且针对航天自身发展的现状,在政府引导下,把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航天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另外,航天领域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注重增加自我技术的研究,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另外,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创新战略,完善航天科技基础设施,注重技术的相关基础条件建设,为中国航天发展带来新机遇。4.2.4落实高度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自觉意识,是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践体现。每个公民强烈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①王敏.探天巡月如何造福中国[N].新华每日电讯,2013-12-19:006.33 责任意识教育的体现。个人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多层面,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中国人休戚相关,这是我国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个人对国家责任的履行,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明确岗位责任,减少岗位职责误差,把履行岗位职责作为评判合格工作者的重要标准,在中国只有每个公民都尽职承担个人责任,社会建设才能顺利运转、国家才能持续发展。只有载人航天工作者坚持责任意识,才能能减少工作风险。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航天事业持续发展。责任意识体现在以促进科技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航天工作者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党和国家为原则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觉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并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相应的工作职责,航天工作者要将这一大局牢牢记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以航天事业大发展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同时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引导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航天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各项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品格、为民意识、历史担当,并以此为标准完成个人职责。另外,航天相关领导者要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坚持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的前提下完成各项工作,以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彰显党的领导的先进性。航天工作者看齐意识的加强,有助于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以向党看齐,落实党的方针的标准推动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34 第5章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载人航天精神引领航天梦,以航天梦带领中国梦实现。航天科技是中国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以航天科技带动科技领域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科技的研发过程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智力的支持,而载人航天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能够激发航天事业的开拓创新,能够激发航天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发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动力,以航天精神激发航天工作者工作,以航天工作引领航天科技事业,带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以实现科技梦带动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促成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发展。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目标实现过程中,要以理论发扬和实践践行两个层面为抓手,保证多方位实现中国梦。5.1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推进国家建设5.1.1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把创新的品质注入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就是为国家的持续进步积蓄力量。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是航天工作者对创新精神的坚持与追求的结果,因此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能够激发社会大众对创新的重视,促使创新型民族的建立。载人航天精神显示出的创新的力量可以提高国家队科技创新的重视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以及完善相关的创新制度,为建设创新型民族进行制度和物质的保障。同时以载人航天精神引导人民对创新的认识,可以增强人民大众的创新意识以及激发人民群众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人民对创新的追求与探索是创新型民族建立的重要源泉。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是推动民族进步和创新的重要①动力。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迸发出的创新精神为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提供借鉴,因此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创新型民族的建立。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提高国家对科技、对创新的重视度。以航天事业的创新带动科技事业的创新,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坚持创新以及挖掘各个领域的创新潜力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嫦娥三号任务圆满完成,是对中国创造能力的论证,是航天工作者坚持创新的成果。航天事业取得的快速发展就是航天事业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精神的成果。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突出创新意识的作用,强调自主创新在完成目标任务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①本报评论员.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中华民族新的腾飞[N].光明日报,2012-7-28:001.35 重视度。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型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创新发展提供为物质保障。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创新精神的宣传,让社会活动的参与者积极坚持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制度,保护人民创新的成果,为创新的持续进行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型民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载人航天精神体现出的技术创新和创新发展战略引领教育制度的创新,落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战略,最终通过创新带动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国梦。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创新与科学意识。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坚持创新与重视科学发展的结果,航天事业的发展带动空间技术的应用,据统计新型材料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空间技术的引领下研制完成的,同时有近千种空间技术成果被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航天技术由技术研发到经济效益的凸显是科技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因此把航天领域的工作过程展现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社会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践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载人航天精神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空间技术发展的过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成就,其中神舟十一号升空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地球观测活动,以及探索空间技术应用范围和航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等,因此以航天事业的精神为载体向人民群众展现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与取得的成就,让人民树立对科学技术的信心,促进人民树立科学意识。另外,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的树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民族的建立关键在人才,以人才推进创新的持续发展,以创新的力量激发民族梦想的实现。坚持载人航天精神能够提高科技和创新的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力量。5.1.2丰富中国精神内涵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支撑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动力,是党组织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科学革命和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发展坚持走中国道路的重要精神力量。载人航天精神既是载人航天工作者工作成果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精神在航空科技层面的显著体现,对当下完成中国梦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意义。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解释中国精神的理论主要体现主要通过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心是每位航天工作者的内在动力。首先,航天事业是加强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坚定爱国主义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航天工作者体现出坚定地爱国主义品质。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目标就是实现自力更生与保卫祖国,彻底取得民族独立。最初的发展目标是由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同时自力更生目标的确立也是航天工作者的信念,著名的航天工作者钱学森和邓稼先以强烈的爱国心和奉献精36 神历经艰辛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影响现在的航天工作者在工作中以国家为重,积极配合载人航天工作的试验和飞行,如宇航员杨利伟、景海鹏、刘洋等,在这些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正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第二,航天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热爱祖国和为国争光,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航天工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奋斗史、奉献史。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0年来航天工作者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相联系,坚定地投入航天事业,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钱学森、任新民为代表的一批杰出航天科学家自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甘愿在艰苦的条件下投身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总之,爱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秉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国精神的内在动力,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源泉。首先,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①导方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目标的指导下,依靠航天工作者探索和攻关,以世界航天科技先进技术为指导,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伟大成就。其次,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工作队伍高效率的解决了若干项火箭技术难题,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水平的取得是航天工作者着力于自主创新的体现。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载人航天精神深刻实践了改革创新在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媒介,把改革创新精神的积极作用在中国精神中的地位充分凸显,为实现中国梦以及中国的发展做铺垫。5.2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促进民族兴盛5.2.1有利于丰富民族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思想精神成果,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晶,具有科学性、②时代性和民族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载人航天精神作为推动航天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产物,继承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航天事业不断进步的利器,也是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①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7-10-18-002.②陈晋.中国建设与先进文化建设四题[J].中国共产党,2012(02):05.37 化,使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社会历史性内涵的重要内容。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的指导思想。载人航天精神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航天事业实际下相结合的产物。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仅使载人航天精神体现科学性内涵,更能促使载人航天事业顺利发展,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是载人航天精神得到发展的主要成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航天事业的发展实际检验航天理论的正确性,以理论认识的内容调整航天任务的发展实际,即以航天实践为基础不断深化航天理论和精神的内容,同时以航天精神和理论的发展指导航天事业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深化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基础推动航天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三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强调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注重挖掘群众的力量。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专业技能的集中体现,载人航天精神的提炼既能体现出群众意识和力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力量提供借鉴。通过载人航天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激发航天工作者的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度。因此,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深化了群众观和实践观的认识,强化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理论,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精神力量。以科学精神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结果,是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集合,坚持创新是发扬科学精神的目的,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核心观点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进取的品质、理性和实证精神、可检验性特征等。首先,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产物,是对航天工作者工作精神状态的反应和要求,是追求进取的体现。更是把航天工作者工作的客观实际与主观精神状态相一致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载人航天工作者的工作实际,是把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从而载人航天精神是科学精神得一种。第二,载人航天事业经过航天工作者的研究,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航天工作者坚持开拓创新品质的体现。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追求,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条件,也是航天精神发展的内在要素。载人航天精神能够激发航天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也是其科学性的体现。第三,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理性认识和追求实证的产物,是经得起实践和时代检验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源于航天工作者工作内容和实际,是航天工作者反复试验的结果,是对航天工作客观内容认识的提炼和升华。在航天工作者工作过程中得到反复检验,并被继承,所以载人航天精神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科学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符合科学精神的进取、理性、38 实证和可检验性等内容,是科学精神的一种,而科学精神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它的发展会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提供实证,也会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以促进民族精神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能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精神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等内容,为保证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全面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要求。第一,载人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事业科学发展的产物,是航天工作者工作精神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太空奥秘的卓越追求,是中华民族求知精神的反映,因此载人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相同的追求,丰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必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发展。第二,载人航天精神肯吃苦、肯钻研的品质是中国社会风貌的体现,这些品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使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时代发展的内涵,是充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的重要举措。另外,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对航天领域进行探索的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继承与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让色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更加凸显。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载人航天精神的持续发展利于精神文明的长久发展,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梦的实现融入精神力量。5.2.2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航天工作者团结进取、积极创新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表现出的强大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奉献品质和科学素养是促成载人航天工程勇攀高峰的内在动力,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所需要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需要每个社会个体共同团结奋进,和谐的社会关系不仅体现出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治理的完善、社会发展的稳定,还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社会关系就一定会表现出团结进取、无私奉献以及对科学的追求和创新的探索等方面。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一方面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航天精神表现出的团结、奉献、合作等科学的工作品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载人航天精神为科技梦、航天梦和社会梦的实现注入人文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通过载人航天精神发扬无私奉献的社会品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无私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内容,无私奉献源于对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的坚持,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重要39 内容。航天领域一线工人、全国“焊接大王”陈洁称自己虽不优秀但是是最努力的,默默努力既体现出对个人工作强烈的责任感也表现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始于强烈的责任心,形成于对业务能力的培养,以航天精神激社会成员立足社会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把对社会的贡献与奉献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推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另外,奉献精神是公民履行社会义务的重要体现,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协调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每个社会公民奉献的结果,以载人航天精神警示公民坚持奉献精神,坚持履行社会职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载人航天精神让社会公民认识到团结与合作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以此推动建立团结合作的社会关系的确立,为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确立提供条件。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从技术研发到航天器制造再到航天员参与试验试飞,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是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工作者团结协作的结果,通过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社会各个群体协调合作的结果,让每位社会公民参与其中。另外,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通过诠释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显示出的团结的力量,让人民树立团结的意识,以思想上的和谐意识推动社会和谐目标的①实现。同时,载人航天工程是各族人民都关注的国家重要工程,在演示航天成就的同时宣传载人航天精神,以促成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立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宣传载人航天精神,让航天科技和精神相融合,从而促使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社会局面,实现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载人航天精神是对载人航天科技的科学总结,是航天科技研发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只有物质追求与精神进步共同发展,才能建设和谐的个体,因此以载人航天精神引导社会公民重视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个人的和谐。另外,载人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是航天工作者坚持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各种阻力的结果,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协调的产物,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保持载人航天精神的应有活力,为后续的航天工作者提供精神动力。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精神发挥作用,只有意识作用的发挥与物质实体协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以载人航天精神推动科技与相应的精神力量协同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①吴月华,寇荷超.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改革与开放,2017(17):13-14.40 5.3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增强人民幸福5.3.1有利于党组织坚持群众利益载人航天精神是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体现。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是党组织为加强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是党组织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表现为用科学的思想提高组织成员的意识、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对党组织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的科学把握等,巩固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载人航天精神形是对航天事业发展过程的科学认识,载人航天精神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党组织提高思想建设的时效性和具体性与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党的领导力巩固中国梦的领导基础,提高党的领导基础就夯实中国梦领导者的领导力量和水平有积极意义,因此载人航天精神为夯实中国梦领导者的力量提供借鉴意义。从理论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对党组织的重要指导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为坚定党组织成员的理想信念提供生动的榜样,同时为加强党组织的党性修养有重要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内容,不仅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说明了党的建设目标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以①及针对实际回答了发展的内涵和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等,在为中国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中国各个层面的建设等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的产物。中国梦作为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载人航天事业探索与发展的结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的结果,它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一致,因此载人航天精神的完善与发展既是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其次,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是追求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品质对党组织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提供精神支撑,使党组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使精神的力量在探索中国体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最后,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工作精神的结晶,是党组织重视人民力量,运用人民立领的结晶,对坚定党组织对人民群众的核心地位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党领导下坚持体系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有重要作用,载人航天精神为巩固党组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容有重要作用。总之,中国梦对载人航天事业的①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02.41 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使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更加完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实践,会使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与内容。坚定党组织成员理想信念,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组织的理想信念包括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忧患意识等内容,加强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期党组织应对复杂的领导内容的重要条件,也是新时期党组织夯实党的领导基础和巩固党的领导力量的重要条件。首先,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航天工作者在研究与探索载人航天事业过程中坚持的精神品质,体现在具体航天工作者的工作过程中,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党员教育的内容对提高党员意识有重要租用。习近平在出席天宫二号和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大会上指出,载人航天事业激发中华民族对创新精神和自力更生精神的追求,使党员提高对带头创佳绩、努力学习提高以及弘扬正气的党员意识有促进作用。其次,以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激励党员保持对中国发展的信心,提高宗旨意识。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是党组织科学领导的结果,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同时也是每位载人航天工作者奉献的结果。以航天工作者的工作精神激励航天工作者,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使党员深刻理解并尊重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最后,以航天工作中的先进模范为榜样使党员坚定对中国发展目标的信心和信念,提高党员的忧患意识。投身航天事业的先进模范是最生动形象的党员教育实例,如勇于吃苦、为国奉献的航天工作者杨利伟,战斗在航天一线的实验员翁杰,为航天员“个性化定制”的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等,这些奋战在航天事业的航天工作者,他们践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以他们为范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党员认识到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各方面建设的需要。理想信念教育是系统化工程,也是加强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作用,是党组织教育时代性与时效性结合的需要。深化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和创造活力的重要内容,同时党性修养的加强离不开对党员的教育。首先深化党性修养要重视政治修养。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政治教育的内容,以载人航天工作者的工作实际,使党组织成员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保持政治思想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奋斗,从而使党组织坚定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保证中国梦的实现。其次,深化党性修养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的提高,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党员通过理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及载人航天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工作中发扬航天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提高领导形象和领导能力的同时,促使载人航天精神成为党组织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深化党性修养加强业务能力修养。党组织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以载人航42 天精神展现出的航天工作者的工作面貌和态度为标准,要求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约束,成为业务精良的党组织成员,为实现中国梦建设优秀的党组织工作队伍。5.3.2促进公民落实实干精神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是航天工作者实干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凸显出的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是实干精神的具体体现,以载人航天精神激发公民落实实干品质,既是新时期中国通过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是公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中国梦的实现体现在我国发展的各个层面,只有中国实现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中国梦,只有惠及人民的发展才是中国梦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以载人航天精神催生人民的实干精神利于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载人航天精神利于人民树立责任意识,促使公民落实实干精神要抓小、抓细,从公民自身的岗位职责出发履行好岗位职责实现个人价值,进一步坚持奉献精神落实公民的社会职责实现社会价值,最终以个人梦想的实现催生中国梦的实现。载人航天精神使公民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公民落实实干精神。首先,载人航天精神特征就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意识,同时航天员表现出的对岗位对航天事业的高度热情也会对公民树立责任意识有推动作用,责任意识的树立是公民完成个人目标的前提,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各项目标。其次,载人航天精神以及载人航天工作者的工作品质,可以教育公民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把国家的发展目标与自己人生的目标相结合,通过实干完成自己的目标,让自身目标的完成助推国家目标和民族目标的实现,公民的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能够促使中国梦的实现。另外,载人航天工作者表现出的对航天事业和国家追求卓越以及勇攀高峰的精神也是实干精神的表现,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让航天事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使航天事业成为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以航天工作者为榜样教育公民树立责任意识,通过实干完成工作目标。总之,树立责任意识是公民落实实干精神的前提,而责任意识又是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特征,以载人航天精神促使公民树立实干精神更有说服力。载人航天精神使公民落实岗位职责,促进公民落实实干精神。落实岗位职责是公民落实实干精神的重要方面,落实岗位职责,一是表现为岗位工作责任意识,要明确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以岗位职责为标准履行职责,工作过程中保证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同时高度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对工作组织纪律的坚持,也就是在工作中完成个体工作同时协调其他岗位完成工作职责,在工作中坚持团结的原则,团结和责任意识是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所以以载人航天精神激励43 公民在工作中坚持团结和责任的意识完成岗位职责,在工作中逐渐渗透实干精神。二是要完善相关的岗位职责制度,以制度监督民在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职责,并且完善相关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提高公民完成岗位职责的积极性。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对中国社会发展贡献持续的力量就是源于明确的工作制度,督促每位航天工作者不断完成岗位职责,从而促使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通过发扬航天精神促使社会各个工作部门工作制度系统的完善督促公民落实实干精神。实干精神的落实还体现在公民对社会责任的履行。首先,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映射出航天工作者的工作品质而且反映出航天工作系统由宏观制度到具体工作流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载人航天事业的工作流程的严谨性促使各个社会工作部门工作制度的完善,使公民更好的落实社会职责,实现社会价值。以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公民落实实干精神是由其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科学事业的严谨性也体现在科学精神层面,也是各个工作部门需要的工作品质。其次,奉献精神是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品质。奉献精神的树立要求每位社会工作者全心全意服务于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这一品质体现在翁杰、尹刚、陈冬等航天工作者方面。载人航天精神使实干精神形象化,对公民落实实干精神实现人民梦具有促进作用,以人民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44 结语载人航天事业作为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我国国家安全建设和国家军事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推进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更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以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要求。载人航天事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科学领导的成果,是航天工作者坚持科学创新和不断进取的结果,是坚持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与推动作用的结果。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作用,是激发航天工作者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的需要,是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以及展现民族精神时代性特征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民族的需要。当下,国际竞争集中表现为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动力作用,促进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本论文结合中国梦发展目标,以十八大、十九大对载人航天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为基础,结合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新成果,对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进行挖掘。文章在阐述载人航天精神内涵方面明确指出,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内涵的不同及内在契合点,正是两者共同点促进两者的相辅相成;论述出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在指导思想方面的相同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中国梦指导下对载人航天精神提出的新要求;另外,在第二章进一步梳理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载人航天精神形成过程的梳理明确载人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结果;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国梦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载人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事业科学发展的成果,二中国梦目标的确立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都是中国科学实践的产物;载人航天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分为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进一步发展阶段,载人航天事业和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就会不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过程。通过对中国梦和载人航天精神基本内涵及关系的梳理为后文论述二者的促进作用奠定基础。本文在理清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国梦内在契合性以及基本发展阶段的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述了载人航天精神的表现和基本特征,为凸显载人航天精神对航天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做铺垫。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艰苦奋斗在载人航天精神的体现,航天三线建设集中体现航天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中国航天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勤俭节约、高效率的优良作风;开拓创新在载人航天精神中的内涵,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45 和航天工作者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私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核,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是无私奉献的重要表现;百折不挠表现为刻苦钻研、顽强攻关的坚韧毅力,航天事业前进,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碍、锲而不舍的结果;爱国主义在载人航天精神中表现为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乐观主义精神;求真务实要求航天工作者要以负责为重;科学创新原则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是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加强中国梦背景下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一是对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国家富强的作用,表现为载人航天精神对促进科技发展以及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二是对实现民族复兴的意义,从对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以及提升民族意识方面展开论述;三是对人民幸福的意义,从激励群众实干精神、提高人民群众创新意识和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载人航天精神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笔者存在从事航天事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有限、个人学术研究经验不足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等问题,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如对载人航天精神发展历程的划分不够明确、对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特征论述不清晰等问题,以及对载人航天精神意义的研究不充分,可能导致论述的内容与现实有一定偏差;同时,对文章创新点的提取不够合理等。今后笔者会进一步研究,查缺补漏,进一步对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进行有益探索。46 参考文献一、中文专著类[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邓小平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8]陈洪.聂荣臻的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9]江山.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10]洪保秀.载人航天精神---弘扬革命精神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观点解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12]陈玉荣.中国梦的伟大构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3]刘建国,郭大方.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解读载人航天精神[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14]王建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M].人民出版社,2008.[15]闵桂林.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贾东海.民族精神研究专论[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17]龚永辉.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M].青海民族研究,2005(01).[18]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9]本书编写组.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0]刘纪元.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1](美)赫彭海默著,朱卫国,向小丽译.倒计时——航天器的历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二、中文期刊类[1]唐克军,周宗伟,除秀英.凝聚铁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J].理论与探索,2012,4.[2]沈壮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价值准则[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3]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述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2).[4]美国专家眼中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对美国也有好处[J].国际先驱导报,2013-11-08.[5]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小组.引领中国梦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47 [6]申亚欣,李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N].人民日报,2017-10-18.[7]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4-04-26.[8]蔡昉.中国梦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3(5).[9]朱力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5).[10]徐治彬.“中国梦”的八个基本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15(03).[11]胡鞍钢.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经济管理,2013(01).[12]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古梦的内在联系[J].光明日报,2013-04-06.[13]马玉萍,易志亮.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4]耿亮亮.“美国梦”与“中国梦”之异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43(2).[15]叶小文.和谐世界,美好“中国梦”[J].外交评论,2006(02).[16]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12-3.[17]中国梦,人民的梦---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N].中国教育报,2013-3-3.[18]任悦鸣.牢记责任使命,推动革命深化[N].中国航天报,2017-4-15.[19]吉凯东,廖晨宏.航天精神及德育价值[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02).[20]中国航天工作集团党组.航天精神与国企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0.[21]王旭辉,彭帅.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J].中国航天,2017(05).[22]宗言.唯实创新的航天精神[J].新长征,2016(08).[23]王姝书.航天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J].企业精神,2017(07).[24]胡锦涛在庆祝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航天,2008(11).[25]许达哲.航天梦,中国梦[J].军工文化,2016(5).[26]新疆自治区科协.中国科协“奋力实现中国梦”报告会在新疆举行[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11).[27]本报评论员.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中华民族新的腾飞[N].光明日报,2012-7-28.[28]丁常彦.立足自主创新促进航天事业发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6(2).[29]董光耀.庄逢源:航天精神践行者[J].中国投资,2015(09).[30]李庆英,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12-03(005).[31]王磊.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J]..新长征,2014(5).[32]韩长斌.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N].人民日报,2013-09-13(06).[33]汪蛟龙.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N].光明日报,2014-09-28.[34]马兴瑞.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航天,2011(8).[35]张樵苏.习近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高峰[N].人民日报,2016-04-25(01).[36]习近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年航天事业新高峰[N].人民日报,2016-04-25.48 三、英文类[1]AnnneApplabaum,InChina,Slogans.Action,TheWshingtonPost,April4,2013.[2]xijinping’svisitionChasingtheChinesedream,TheEconomist,May4TH-10TH,2013.[3]TomasL.Friedman,ChinaNeedsitsowndream,TheNewYorkTimes,October2,2012.[4]12TestofAddressbyNixoninSanFranciscoAssessingCallengeofSovietSatellites,NewYorkTimes,16Oct.1957.49 附录1.张增敏.论载人航天精神[J].魅力中国,2018年3月.50 致谢时光匆匆,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迎来尾声,三年的学习生活是充实的、忙碌的三年。三年的时间让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积硅步而至千里”的过程,唯有坚持才能体会学习的真谛,也只有坚持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在毕业之后我依然会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不断让自己进步。真诚的感谢导师李雅兴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让我对学术论文建立了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认真阅读专著书目到潜心研究学术论文,都是对耐心和专注力的巨大考验,在李老师的鼓励下让我领会到总结文献观点和文章写作思路是独立写作论文的前提。在论文写作前期,李老师会指导我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及如何应用有限的文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多次给我指导,让我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完成论文的写作,总之,研究生生活的收获与进步离不开李老师的引导与帮助,老师治学严谨的态度让我受益颇多。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感恩李佑新老师、黄显中老师、陈纯仁老师、唐正芒老师、周一平老师、李永春老师、王文兵老师、张海燕老师、熊辉老师、刘金如老师、李碧云老师、王东海老师、荆世群老师、陈宏滨老师、何妍老师等诸位老师对我的教诲和指导帮助。老师们丰富的知识让我受益良多,老师们对待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钦佩。非常感谢2015级所有的同学,陪我度过充实而又丰富的三年时光。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支持和鼓励,给我精神上带来无限慰籍。张增敏2018年6月于湘潭大学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