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

ID:34395471

大小:737.4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5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_第1页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_第2页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_第3页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_第4页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_人民币升值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人民币升值0#3#¹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人民币升值01、21刘纪显吕江林(11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1广东商学院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摘要>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

2、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关键词IS2LM分析汇率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货币定价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IstheNominalAppreciationofRMBAppreciationAbstract:ThepapersetsthepricefortheratesofconversionfromRMBtoUSdollarsfrom1992to2000,andpredictsthepricingof20011Thepaper

3、constructsthemeasurementofappreciationofexchangebasingonpricingexchange1Withthemeasurement,thepapermeasurestheprocessofappreciationofRMBfrom1993to2000andpredictsthemeasurementof20011Thepaperconductselasticityanalysisonthemeasurement1Finally,thepaperconcludesthat

4、thenominalappreciationofexchangeisnottheappreciationofexchange1Keywords:IS2LMAnalysis;ExchangeRate;Inflation;AppreciationofRMB;MonetaryPricing引言当货币市场受到冲击时,产品市场对冲击的响应是滞后的,表现为粘性价格(thestickyprice)。因此,购买力平价短期内不成立,而长期内成立(Dornbusch,1976、1980)。由于各种宏观变量相互抵消,以零为起点的货币供给增加

5、未必能够对产品市场和价格产生实际影响。但Dornbusch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未找到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实际冲击的货币政¹本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项目(0500398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应用经济学项目(2005037159)、/千百十工程0基金、江西财经大学创新团队基金和教育部基金项目(06JA790025)等资助。#4#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62008年第4期策起点,这一起点就是通货中性的货币供给,这是其一;其二,没有考虑汇率决定的微观基础,如利润最大化等;其三,不考虑经常性项目对汇率的作用,如进出口等;其四

6、,不涉及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如政府购买、税收等。总而言之,Dornbusch以货币为中心,其理论所包含的宏观经济广度和微观经济深度都还不够。因此,模型在实证检验中很不理想。Obstfeld和Rogoff(1994、1995、1998)建立了汇率动态模型。模型具有微观经济基础,考虑了效用函数和垄断竞争,并可以分析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但同样没有明确获得通货中性的货币供给,并且假设过于严格,比如假设国内外居民有相同的偏好,没有交易成本,居民能预见未来并使其总效用最大化等,实际难以满足。其次是模型过于复杂,包含了多达70个方

7、程式。刘纪显、张宗益等(2004、2005、2006)试图把两国货币政策的均衡汇率效应和汇率均衡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的宏观经济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作为微观基础,进行一般均衡研究。首先,获得了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使货币均衡定价问题转化成为均衡价格的变化率问题,即均衡通货膨胀问题。其次,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作为理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作为微观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作为逻辑纽带,建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并且劳动市场非充分就业均衡的通货中性的货币供给跨时模型,从而找到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实际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再次,以

8、Dornbusch的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单方程模型方法,建立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最后,以通货中性的货币供给跨时模型和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为基础、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是通用的国家模型和开发平台。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