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89195
大小:839.96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5
《道岔缺口用户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JQM-II型道岔缺口监测报警系统用户手册前言道岔缺口位置的调整一直是铁路电务维修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道岔缺口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影响铁路运输危及行车安全。人工检测道岔缺口既费时、费力,又难以作到及时准确,采用道岔缺口监测系统可作到实时、高效准确地反应道岔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对防止事故、保障行车安全、改善电务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上海铁大电信设备有限公司从2000年1月开始立项开发道岔缺口状态监测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开发,于2001年8月,成功研制出TJQM-I型的缺口监测系统,系统通信采用电力线扩频方式,数据线和电力线共用,为二线方式,传感器为内置式无需调整的接触检测方
2、式。同年11月在济南电务段的董家庄站进行试点,至今一直运行良好。2002年1月,系统经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证,证明我公司研制的缺口监测系统在监测实现方法、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微机监测系统的CAN连接等方面具有创新性。2002年5系统通过了上海市电子仪表标准计量测试站的各项环境试验,包括:高温试验(70℃)、低温试验(-40℃)、振动(10-55Hz,0.25mm,30m/s2)、交变湿热(25℃-40℃,93%)、绝缘(500MΩ),耐压(1200V)试验,测试全部通过。之后,我公司继续加大了对缺口监测系统的开发力度,2004年4月,在总结TJQM-I型系统的基础上,又开发出TJQM-
3、II型缺口监测报警系统,对原系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优化和完善:1)系统通信方式选用更加先进、更加可靠、更具抗干扰性的MBUS通信技术。2)采集器的软硬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自纠错和冗余措施。3)在工艺结构和防雷害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更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4)增加了液压道岔压力曲线和油位检测功能,目前已完成了室内试验;5)利用缺口传感器,增加了液压道岔实际位置的检测功能。2004年11月30日该系统顺利通过了铁道部技术审查,允许在全路推广使用。“立足于铁路,服务于铁路,发展于铁路”,我公司愿以不断推陈出新的信号产品为铁路电务系统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4、............................................................31.1.系统结构...........................................................31.1.道岔缺口监测分机...................................................41.1.采集器.............................................................71.1.缺口传感器............................
5、............................101.1.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141.1.2.1系统性能及特点...............................................141.1.2.2系统技术指标.................................................15第二章系统安装及调试指南..................................................171系统设计联络:.......
6、...........................................172系统总体接线说明................................................173道岔监测缺口分机安装............................................194采集器安装调试..................................................195传感器的安装调试................................................216系统通电调试............
7、........................................317微机监测系统缺口功能............................................32第三章.系统使用说明....................................................36第四章系统维护事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