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

ID:34388253

大小:952.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_第1页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_第2页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_第3页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_第4页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3 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赵钢朱直君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提要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城乡统筹工作的总结,多视角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并对其实质、意义和创新予以揭示。关键词成都:城乡统筹规划IdeaandPracticeofIntegratedUrbanandRuralPlanninginChengduZHAOGOng.ZHUZhlJunAbstract:Byreviewingthedevelopmentoftheintegratedurbanandruralplan—ninginChengdu-wepresenttheinte-gratedurbanandruralplanningwithC

2、hengducharacteristicsfrommanyas-peers,andrevealeditsessence,meaningandinnovation.Keywords:Chengdu;integratedurbanandruralplanning中圈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63(2009)06-0012--06作者简介赵钢,博士,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chengduzg@126.cOtll朱直君。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zhijunl981@163.corn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朱直君成都自古以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今天,又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世而备受关注。1成都城乡统筹概述成都市辖9区4市6县,幅员面积1.24万km2。2008年末市域户籍人口112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55%,CDP达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成都的发展定位是:西南地区交通、通讯枢纽,科技、金融和物流商贸中心。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发展的瓶颈。要突破发展瓶颈.成都只有一条路可走——城乡一体化。1.1城乡统筹的发展历程(2003-2009年)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做

4、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同年以红砂村为代表的“五朵金花”成为开篇之作,成为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成果的亮点。2005—2006年,深入探索,提出“全域成都”,全面推进。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8年,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为成都的城乡统筹带来新的契机。运用业已形成的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办法,科学制定和全面实施了灾后重建规划.在废墟上建设全新的家园。2009年,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还权于民.促进土地流转,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1.2“三个集中”——城乡统

5、筹的核心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城、镇、村的脱节格局,通过将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成都选择以“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i农”难题的新途径。“三个集中”既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就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本文系作者根据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

6、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万方数据2009年第6期总第184期童氏市删学列1.2.1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集中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只有集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全市大力贯彻“一区一园一主业”策略,将116个工业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6个工业集中发展点,引导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图1)。截至2008年,全市工业集中度已达68.2%。圈1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布局1.2.2农民向城镇集中:梯度引导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和消化农村人口。城镇是消化农村转移人口的空间载体。

7、全市分层次推进农民向中心城区(特大城市)、区(市)县城(中等城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小城市)和小城镇集中,并大力配套完善各级城镇(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与辐射能力。1.2.3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稳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土地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积极搭建农用地流转平台、创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兴标准,高质量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截至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