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81223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让概念学习润泽学生的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概念学习润泽学生的心灵——兼及教学观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 陈洪杰一位教师在教学“1吨有多重”的时候,安排了三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除法”的时候,在“÷”号的引进上大费周章。对于简单的、规定性的概念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吗?这是不少老师在看到这两则案例之后的疑惑。 一、选择的考量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包括数概念、数量概念、几何形体概念、度量概念等。概念教学时,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至少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对概念重要程度的判断。比如,对数位、小数点的名称及读写,量及单位的名称
2、,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等,如果教师认为这些概念是一般重要的,在教学中自然不会浓墨重彩地去教。而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以及一个概念对后续学习的意义,不同的概念的确可以有重要、次重要的区别。对不同的概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也是“因材施教”。二是对概念教学空间的判断。比如,“分数”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涂一涂、圈一圈、折一折的操作,安排不同的材料或情境供学生归纳,引导学生规范地说分数的意义,其教学展开的空间是很大的。而有的概念其展开的空间就小,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就是一例。一般上,数学中一贯使用
3、的语言、符号及约定俗成的内容,其教学空间相对就小一些。这两方面的因素,前者是对学科教学内容价值的判断,后者是对教学可能性的选择。在概念教学中,这两方面的考虑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一般重要、教学空间又小的概念,教师直接告知或呈现对概念的规定,然后组织学生记忆、辨析、练习强化,我们也不会去责难其在教学法层面的欠缺。既然如此,吨的教学和“÷”的引进,直接告知即可,何苦如此费事?从学科价值及教学效率的角度看,案例中的教学都是反例。 二、教学法的意蕴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不同的教学法背后是不同的教学观念。就简单的、规定
4、性的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用“呈现概念-记忆概念-变式练习-巩固运用”这样的程序来教学。这样教学,简单、高效!同时,在“呈现概念”前,可以呈现生活情境或原型,比如,“角的认识”中先呈现各种生活中的“角”;在“巩固运用”中,也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去课外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比如,“百分数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举例或课后搜集。所以,即便是结果式的、告知式的教学主线,也可以有“生活化”的内容,也可以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嫁接。教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事情!不过,这样的概念教学方式最大的缺失或许是忽视了一个事实:在历
5、史上,任何一个概念的获得都是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归纳、总结而得到的。而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建构与生成的过程。结果式的教学同样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个概念,同样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解题,并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数学化”(进行后续的学习)。然而,学生缺失的是对一个概念更丰富的、个性化的、带有情绪体验的理解。而对教师而言,对教学价值的单向度追求,有可能遗落的是更重要的、知识对学生的“育人价值”!在这里,不是将“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对立,而是将两者并举、“叩其两端”的时候,能让我们更好地把
6、握教学中不同的侧重。所以,让学生体验“1吨有多重”,尽管是间接地体验;让学生创造表示“平均分”的符号,尽管最后还是要统一到“÷”,其教学结果看似一样,但其不同过程所带来的对学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学生拎过 20千克的桶装水、用自己的体重“度量”过1吨,“1吨=1000千克”就不仅仅是一个进率的问题,而是和自己的量感(拎不动)、体重(差不多40个自己)“有了关系”。学生发现这种联系,对概念的理解也就丰富了。而这种丰富的理解,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也是有益的:学生不容易做错有关重量单位的填空题了!而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
7、方式表示“平均分”,不同学生必然会有个性化的方法,借用弗赖登塔尔的话,“学习过程必须含有直接创造的侧面,即并非客观意义上的创造而是主观意义上的创造,即从学生的观点看是创造”。[1]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环节,有了“再创造”的光晕!我想,这样引入“÷”,引发的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肯定和直接告知是不一样的。数学一直被喻为“冷面美人”,如果学生多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多一些这样的“再创造”,或许会觉得这个美人更容易亲近一些。正因此,我认为,在“÷”的引进上让学生“创造”符号是一种教学创新
8、,值得喝彩! 三、另一种路径对一个重要的、教学空间大的数学概念,我们都会倾向于做足过程,让学生去经历、感受、体验。如果教师不这么去教,我们会认为这教学是有问题的。而对一个次重要的、教学空间小的数学概念,教师创新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我们也认为这教学是有问题的!值得反思的恰恰是这种想法背后的教学功利主义。还必须指出,对学生而言,从学科价值的层面认识到一个概念的重要性是需要过程的。而概念教学常常是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