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71949
大小:3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5
《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①特点:顺浓度差,不耗能;对通过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②分类: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载体介导:高度的结构特异性、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抑制现象)刺激与兴奋凡能引起机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都称作刺激,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都称为反应。最初,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尽管形式不同)都称为兴奋,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兴奋性。引起兴奋
2、的条件:①刺激强度阈强度(阈值):当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都不变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阈强度时的刺激。基强度:无论作用时间多长,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时值:两倍于基强度时的作用时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大刺激都不产生兴奋,兴奋性为0。相对不应期: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低于原有水平。超常期:阈刺激低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高于原有水平。持续12ms低常期: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低于原有水平。持续70ms阈下刺激通常不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但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可能引起兴奋,称为阈下总和。电紧张:直
3、流电通电过程中以及断电后短时期内,组织的兴奋性发生的变化。通电过程中,阴极部位组织的兴奋性增高,称阴极电紧张;阳极部位降低。断电后相反。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㈠概念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RP),通常膜内为负。细胞兴奋时产生的扩布性的可逆膜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AP)。膜内电位由RP上升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后期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时相称反极化。AP由最高点恢复到RP水平的过程称复极化,低于RP水平的过程称超极化。㈡特点:全或无:在同一C上,AP一旦出现,其锋电位的形状、幅度、持续时间都是恒定的,不随刺激的变化而变化。非衰减性传导:AP一旦产生,
4、就以一定的速度向整个细胞传导,其锋电位不随传导距离而发生改变。㈢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①膜内外离子分布差异;②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为PK:PNa:PCl=1:0.04:0.02)⑴什么原因导致细胞内外出现电位差?静息电位是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时主要以K+向外扩散为主(质膜主要对K+通透),K+在它的浓度梯度作用下携带正电荷由膜内向膜外移动。由于电场的作用,在细胞膜外聚集了正电荷,形成了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场。电场的方向阻止K+的外流。当膜内高[K+]向外扩散力与电场阻止力相平衡时,膜内外电位达到平衡,构成电化学平衡电位,即RP。⑵为何可兴奋细胞受
5、到刺激后电位会发生变化而产生AP?动作电位是由Na+、K+通道介导的信号传递形成(在细胞膜处于静息状态时,许多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钾离子的外流。当细胞受到一个阈下刺激时,膜出现一个小的去极化,此去极化必由钠离子的内流所引起。与膜电位建立有关的三种离子K+、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梯度方向是从膜外指向膜内,而钾离子是由膜内指向膜外。因此只有钠离子的内流才能引起膜的去极化。)在膜的去极化初期,仅有少数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从膜外进入膜内,引起膜的去极化,而进一步的去极化必然引起更多钠离子通
6、道的开放,导致更多钠离子的内流。一旦刺激水平达到了阈电位,越来越多的钠离子内流的过程就会自动持续下去,由此迅速使膜内外电位差消失并发生逆转,形成锋电位。(动作电位具有不衰减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几乎在钠离子通道开放的同时,钾离子通道也开放,但钾离子通道开放的速率比钠离子的慢,因此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的也较慢。钾离子的外流对抗了钠离子的内流。随着钠离子通道的逐渐失活,钠离子内流的速度减慢并最终停止,钾离子的外流超过了钠离子的内流,膜电位开始了复极化过程并逐步恢复到静息状态。㈣AP传导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非衰减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㈤神经干动作电位
7、一根神经是许多nf组成的,称复合神经干。刺激神经干可以记录到复合神经干AP。它体现出许多神经纤维共同兴奋时动作电位的总和效应,而非全或无的。这是由于不同nf的兴奋性不同,所需的阈刺激不同,兴奋性高的先兴奋,随着刺激增强,参与兴奋的纤维越多,动作电位越大。当所有纤维都兴奋后,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功能联系部位称为突触。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和肌肉的功能联系部位,是突触的一种形式。㈠概念突触前末梢:突触小体,内含囊泡,突触前膜(神经肌接头前膜)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突触后膜:终板膜,运动终板㈡终板电位(EPP)EPP
8、是产生于终板膜上的一种去极化电位。终板电位一经产生,就会以电紧张的方式向临近区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