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

ID:34371595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5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_第1页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_第2页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_第3页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_第4页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民生新闻中的记者情怀摘要:民生新闻,是如今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形式,以其“本土性、贴近性、民生性”的特色,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都长盛不衰,并成为各电视台、尤其是地面媒体的主流节目。本文结合工作实例对民生新闻的制作理念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关键词:民生新闻 记者情怀 报道角度 节目深度 观众意识自2002年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栏目获得巨大成功之后,马上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电视“民生新闻”热,各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民生新闻”节目。仅湖北武汉地区,就有《经视直播》、《百姓连线》、《新闻360》、《我爱武汉》、《生活全报道》、《8858新

2、闻眼》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作为武汉教育电视台《我爱武汉》栏目的制片人,本文作者在亲自采写新闻和长期担任责任编辑工作中体会到,民生新闻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功,除了其特有的“本土性、贴近性、民生性”等特性之外,还有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新闻:即情感的强烈感染力。观众之所以喜欢看民生新闻,并不是因为其报道的新闻事实能“以理服人”,而是报道中一些民生故事的“以情感人”。有同行对民生新闻节目就作出了如下总结:首先“诉之以事”,之后“动之以情”,最后“晓之以理”。由此可见,“诉之以事”为表现形式,“动之以情”为核心内容,“晓之以理”为终极结果。从“事、情、理

3、”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作为核心内容的“情”...才是民生新闻真正打动观众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记者,除了要具备新闻敏感、好文笔等业务技术之外,还必须具备一种业务之外的关键要素——“情怀”。记者没有情怀,民生新闻就成了“鸡零狗碎”;记者有了情怀,“鸡零狗碎”也有了人情味。一、记者有情怀。新闻有温度“情怀”是一个人在处世为人中所体现出的豁达胸怀与悲天悯人的人生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一名记者有了这种情怀,眼里就不会仅仅只是纯粹的新闻事实,还会有“人”,有对人的关怀和关注

4、。作为替百姓说话、为百姓办事的民生新闻记者,更应有一份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人文情怀,用心灵去写作,用人性去体察,用真情去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也只有这样的记者,才能让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事实或数据,而是有温度、有感情,能直达观众心灵的感人作品。在民生新闻如火如荼的今天,记者不仅仅只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同时还应是引领观众进入新闻事件的情感体验者。记者应带领观众深入到新闻事件中,去了解和接触事件中的人物,所以民生新闻的观众不仅仅只是电视机前的旁观者,在记者通过新闻报道的情感感染与导向引领之下,他们甚至可以参与

5、到新闻事件中,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比如民生新闻中经常会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求助,《我爱武汉》栏目就曾经报道过“捡垃圾抚养孙女的爷爷奶奶”、“患绝症寻亲人的白血病少女”...等求助类新闻,这些节目一经播出,马上就会收到很多热心观众打来的热线,表示愿意出钱出力帮助片中主人公。而决定观众是对弱势群体施以援手,还是选择只作壁上观的关键因素,就是记者在报道中是否体现了“情怀”。有情怀的记者势必能带给观众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即以情动人,使观众在情感的驱使下,由一个旁观者转为一个参与者,介入到新闻事件中,为求助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此也能引发一连串的后续

6、效应与跟踪报道……因为记者的“情怀”,使一则普通的民生新闻有了情感与温度,从而带动了观众的参与。这种由记者的个人体验与感悟引发的群体行为,由媒体关注引发的大众关怀,让民生新闻摆脱了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浅层,继而深入到平民百姓的内心,使千家万户同疾苦共喜乐,使人心相通、人性高扬、社会和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突出平民情怀,强调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二、记者有情怀,新闻有看点民生新闻记者的“情怀”背后,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本思想。在旁人看来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中,有“情怀”的记者就能将其做出独树一帜的民生新闻报道。民生新闻的记者不仅仅只是记录普通人的实

7、际生活,更是要发现、挖掘、剖析现实生活中最牵动人心的最具价值的事件,然后将其表达出来。而要捕捉到民生新闻最深层最具魅力的核心点,关键在记者的民本“情怀”...。(一)情怀决定报道角度有情怀的记者,对事件的报道与思考总会在情理之中,而角度却又是意料之外;有情怀的记者总能找到被普通记者忽略的那个最佳的切入点,对一则新闻作出最至情至性的报道。就以《我爱武汉》栏目播出的一则关于“武汉市公交车票降价”的新闻为例,该记者首先公示了公交车票降价这一个好消息,之后采访了市民对于降价的看法,最后介绍了政府为此投入的资金。一条新闻该有的要素都说到了,但这则报道似

8、乎还是少了点什么。在片中,一位被采访的爹爹说因为车票曾经从1元涨到2元,所以自己宁可每天步行好几站路,也要节省这往返4元的车票钱,如果车票能降到可以承受的范围,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