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条基础原理

锡条基础原理

ID:34364973

大小:34.7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5

锡条基础原理_第1页
锡条基础原理_第2页
锡条基础原理_第3页
锡条基础原理_第4页
锡条基础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锡条基础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锡条基础原理一、锡条的制备和品质要求锡条,顾名思义即是条形的锡焊料,被业界简称锡条。主要用于波峰焊和浸焊,是目前电子焊料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少量也用于火焰钎焊或烙铁焊大结构件和长焊缝。是所有电子、电器等产品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连接材料,全球年消耗量约10万吨。锡条的制备工艺较简单,主要包括配料、熔炼和浇铸两道工序,并严格控制氧化程度及金属、非金属杂质含量。其中熔炼温度和浇铸温度两个参数对锡条质量影响较大。锡条制备简单,技术门槛低,因而竞争异常激烈,目前定价仅在原材料成本上加上微薄的加工费,一旦原材料锡的价格短期内大幅波动,就可能将那一点点微薄利润一扫而空,甚至亏损。对锡条品质主要有以下几

2、方面要求:(1)锡条表面光滑;(2)焊接时流动性好,润湿性佳;(3)力学性能好;(4)焊点光亮;(5)氧化残渣少。锡条表面常见缺陷有花点、起泡。这些缺陷是制造工艺和使用模具所造成,如制造时没有刮条面,冷却系统不好、模具不光滑等都会导致以上问题。起泡的原因跟制造时的天气有关。生产工人拿锡条时,不要直接用手,手中的水分会影响到锡条的光亮度,锡条送版时最好采用保鲜纸,既可以看到光亮度、又不受潮。存放时间长或存放地点过潮时,锡条表面会有一层氧化物,也会使锡条光亮度变淡,但对使用效果影响不大。二、锡条的分类锡条按环保分类,包括有铅锡条和无铅锡条。目前常用的无铅锡条有:锡铜无铅锡条(Sn99.3Cu

3、0.7),锡银铜无铅锡条(Sn96.5Ag3.0Cu0.5),0.3银无铅锡条(Sn99Ag0.3Cu0.7),高温型无铅锡条(SnSb)。常用的有铅锡焊条主要有:63/37焊锡条(Sn63/Pb37),60/40焊锡条(Sn60/Pb40)和高温焊锡条(400度以上焊接)。锡条中除主元素锡、铅、铜、银外,往往还含有少量它元素,如镍、锑、铋、In、稀土等。锡条内的这些微量合金元素对锡条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铋可以降低锡条熔化温度,提高润湿铺展性,但加入量过大,将降低焊点的疲劳寿命和塑性,适当的铋的量大约为0.2~1.5%。Ni可以通过改变合金组织和细化晶粒,从而提高焊点的力学性能和疲

4、劳寿命等。在系统化设计出来的化学成分之中,设计者显然希望锡条各方面的性能能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如焊接性能、熔化温度、强度、塑性和疲劳寿命等。三、锡条的使用使用时先将适量锡条放在锡锅内,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温度调至“250”℃左右,用焊锡条在已发红加热管上涂锡,至锡面盖住加热管。当锡条开始熔化时,应及时加进锡条直到熔锡面至合适的高度,熔锡炉内没有焊锡时切勿使用熔锡炉通电加热。设定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锡面氧化加速,一般情况下,63/37的锡条温度控制在250℃左右,50/50的锡条控制在280℃左右,30/70的锡条控制在300℃左右;一般在看锡炉温度的时候,不要锡炉本身的仪表,因其误

5、差往往比较大。要采用温度计插入炉中测量温度致为准确,高温锡条的工作温度一般都要控制在400℃-500℃的范围内,温度不足够会造成连焊锡多,焊点不光亮等问题。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锡炉接有地线,请用户务必接用,并保证接地良好,以策安全。2、锡炉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相符。3、锡炉应保持干燥,不宜在潮湿或淋雨环境下工作。4、锡炉应安放平稳,周围0.5m范围内不能放置易燃物品及其它物品。5、锡炉使用时操作者应使用护目镜和防热手套,使用中注意避免异物掉进熔解锡锅内,防止发生意外。6、锡炉通电后严禁移动,不能任意敲击,拆卸及安装其电热部分零件。7、使用时锡炉外壳有50℃—80℃的温度,这

6、是正常现象,注意高温,切勿触摸外壳。8、使用完毕,应关闭电源,在无人看管情况下,不要将锡炉通电加温。9、锡炉如出现故障,应聘请有专业维修技能的人员进行检查。无铅锡条是应环保要求而出现的新型焊料,其使用时要格外注意:1、锡炉(手浸炉或波峰焊)必须是无铅专用炉。2、检查无铅设备的温控稳定性能,以确保焊接时的最小温差。初步炉温不能过高,一般250℃左右;焊接温度一般270℃左右。3、波峰焊最好采用氮气保护,以增加其稳定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利用模板开孔设计氮气焊接环境、更高活性的助焊剂来解决无铅焊锡润湿能力弱的问题。4、锡炉金属外壳须有接地安全保护措施。5、选择适当助焊剂,对操作和焊点有利。6、

7、重视焊接后可靠性检查,包括电气性能和对接材料的应力、热疲劳、蠕变和机械振动破坏的检查。7、确认线装产品的材料合金和耐热性与所用焊锡匹配。三、锡渣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措施锡条熔化后,锡液表面的氧化及其内合金属元素(主要是Cu)作用生成一些残渣都是不可避免的,即熔融锡液表面不断氧化形成锡渣,从而导致焊料的损耗加大,相对增加了产品成本。出现少量的锡渣是正常的,但如果锡渣量过多,或打渣间隔时间太短,可能是工艺设计上存在问题,或者锡条质量不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