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

ID:34349735

大小:64.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5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_第1页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_第2页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_第3页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_第4页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国学教育论文“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吴启雷国人每每提到“尽忠报国”的典故,都会想到岳飞那段铁血抗金的历史。经过钱彩的《说岳全传》的推广,今天的中国百姓对于岳飞尽忠报国的典故早已经谙熟于胸。至于以“尽忠报国”为内容的跟岳飞有关系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国内研究岳飞的专家学者王曾瑜先生便有《尽忠报国:岳飞新传》一书刊行。然而,正是由于岳飞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因此在岳飞得到“尽忠报国”名号这一问题上,众说纷纭。本文旨在利用手中现有史料对岳飞“尽忠报国”的历史典故进行简要分析,不

2、尽之处,还请方家指正:“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今天国人提到岳飞时,在提到他的“报国”时,总是对“尽忠”和“精忠”弄不清楚。大众媒体由于不了解岳飞的历史掌故,很多媒体介绍岳飞的时候将岳飞的“尽忠报国”写成了“精忠报国”。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错误。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因为两个原因:原因一:绍兴三年九月,岳飞在率领所部剿灭吉州、虔州的民变叛乱以后,于临安朝见宋高宗。有鉴于岳飞从建炎年间开始收复建康,到绍兴年间南征北讨,为南宋朝廷消灭内乱的事实。在剿灭了吉州地区的民变以后,岳飞在此次朝见中被宋高宗授予“

3、精忠岳飞”锦旗。“精忠岳飞”四个大字是宋高宗亲笔所写。锦旗被做成一面大旗,作为岳飞此后行军作战的行军大纛。绍兴三年岳飞收复襄汉六郡的第一次北伐战役中,岳飞便携带此面大旗作为行军大纛。史书记载,岳飞两日内便攻克了在伪齐有“万人敌”之称的荆超镇守的郢州城,第一战便取得了开门红。战斗中岳飞在城外的高地上指挥战斗,他拿了个胡床坐在上面,胡床之后便是那面“精忠岳飞”的大纛。这是一处明确有“精忠岳飞”出现的史料记载。那面锦旗,成为混淆“尽忠”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二得自清人钱彩的历史评书演义《说岳全传》。该书第二十

4、二回“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这一回记录了岳母姚氏给岳飞背后刺字“精忠报国”四字。当然,钱彩描写得相当精辟生动。不但将岳母刺字的流程描绘清楚,将岳飞被刺字时候的表情描写到位。就连岳飞此前与母亲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讨论都做了详细地描写。描写详细给予人真实感觉,但钱彩的描写只是文学想象,确实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然而钱彩的《说岳全传》在民间的影响力确实较正统的史籍记载来得更详细和更有民间影响力。这当然得归功于评书的形式,以及中国自古以来百姓的知识来源问题。然而,《说岳全传》毕竟不是正史,只是一本

5、小说罢了。钱彩对岳母刺字的描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也让很多中国人确实将岳飞背后的刺字认定为“精忠报国”。以上两条原因是岳飞“尽忠报国”被国人传为“精忠报国”的主要原因。也是至今文字研究所能触及的资料。那么,岳飞背后的四个大字到底是什么?《宋史·何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何铸见了以后也很感慨,深深被岳飞感动,因此专门跟秦桧阐述岳飞的冤案。他对秦桧说,兵戈未息,却自杀大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宋史》这段描述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岳飞背后所刺字的内容是“尽忠

6、报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史料也对刺字内容进行过论证,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岳飞从军经历和宋军的刺字规定岳飞是宋军的高级将领,其生前最终任命是枢密副使和少保,领两镇节度使,这些是岳飞的虚衔,乃是罢兵权之后岳飞的实际职位。罢兵权之前,岳飞官居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和河北诸路招讨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战区司令员。岳飞头衔很多,但是在两宋之交的高宗朝,岳飞毕竟还是一名武将。宋人武将和武官有所区别。简单说来,范仲淹可以领经略使,作为文臣统帅军队经略河套。以文臣入武官;而岳飞发自行伍,即便官居少保,可他还只

7、是一名武将而已。岳飞从1122年,即宣和四年投军刘韐应征敢战士开始,除了曾短时间脱离军营,其他时间一直在军营生活和工作。然而,正是因为岳飞发自行伍,因此他不可避免地要遵守宋军刺字的规定。关于宋军刺字的规定,由来已久。从艺祖建立大宋帝国开始,这个帝国就保留了五代军队的痕迹。北宋禁军番号极多,大多是各代增加兵力而陆续设置的。其中资格最老的,沿用后周番号者,是殿前司的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侍卫司的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乃是后周的四支主力部队。宋太祖时,“诏以没命易禁军旧号,铁骑曰日骑,控鹤曰天武,龙捷曰龙卫,虎

8、捷曰神卫”后又“改日骑为捧日”。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是北宋禁军的上军,通称上四军,其他各种番号的禁军都是中军和下军,其级别也各有等差。以上是关于部队番号的沿袭。宋军刺字的规定也是从五代沿袭而来的。为了防止士兵的逃亡,唐末五代的乱世中,入伍的士兵普遍在脸上刺字。刺字内容大多是部队番号。这样一旦抓到逃兵便可以知道他的部队番号,也方便遣返归队。这一规定被北宋帝国继续延续。仁宗朝时期的名将狄青也是起于行伍,尽管他最后官至枢密副使,但是依旧是面带刺字。也正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