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

ID:34346024

大小:67.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5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_第1页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_第2页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_第3页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_第4页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摘要:唐代中晚期方镇势力权重一时,以方镇为中心形成颇为特殊的幕府文人集团。本文通过分析幕府文职僚属和游历幕府的文士的交游和创作活动,可以看到中晚唐幕府文人的交游和诗歌创作普遍具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文人入幕的政治功利性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守选制度和官员铃选制度并不能及时、充分地解决文人的政治出路,而节度使的奏荐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的入仕和再入仕的一条相对捷径。关键词: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和创作;政治功利性唐代中晚期,幕府文人的诗歌创作蔚为大观,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诗人和创作了多篇优秀的诗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唐

2、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删中晚唐文人入幕和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之盛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制度原因。一、中晚唐文人入幕的政治原因唐代科举新进士守选制和官员铃选制的严格规定和多不能按期实现是促使中晚唐大批文人入幕的直接原因。所谓“守选”,是指新进士获得做官资格,但不立即授官,而是居家等候吏部铃选。《蔡宽夫诗话》“唐制举情形”云:“唐举子既放榜,止云及第,皆守选而后释褐。”新进士守选年限一般三年,而且不一定在期满后授官,以致“半生守选,始遂一官。”唐代六品以下官员“凡居官必四考”,即在下一轮升迁改转前要经过四年四考。到中晚唐,很多官员即使考核满意也不能立即再

3、任,而是要等吏部铃选。所谓“铃选”,是指吏部对守选期满的六品以下官员进行考选然后再任命职位。由于选人多,官位少,中唐以后,吏部锥选由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竞争更加激烈,“国朝旧制,吏部选人,每年调集。自乾元以后,属宿兵于野,岁或凶荒,遂三年一置选。由是选人停选,其数猥多,文书不接,真伪难辨,吏缘为奸,注授乖滥,而有十年不得调者。”唐代官员奏荐制是解决守选期的进士和官员政治出路的主要途径。所谓'‘奏荐”,是指地方人员如节度使等推荐优秀人才到朝廷做官。中唐以后,朝廷限定奏荐的次数和人数,奏荐由一年两次改为一年一次,咸通十二年(871)规定奏荐人数每道每年不得超过两

4、人,河东道等大道不能超过三人,同时采用考试办法。朝廷虽然加大了对奏荐的严格限制,但中晚唐方镇势力扩大,不仅可以自辟僚佐,而且可以自主奏荐幕僚,即使布衣也有机会被奏荐授官。河东府(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和河中府(治所蒲州,今山西永济市)是北方的两个雄镇,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北抵制回鹘,西与朔方节度使成倚角之势抗拒吐蕃和突厥,东对河北三镇形成制约,朝廷往往派重臣镇之。笔者统计,以高官身份出镇河中府的有郭子仪、李怀光、浑碱、张弘靖、崔铉、郑光、杜审权、王重荣和朱全忠等。出镇河东府的有:皇室成员信安王李祎;宰相李詈、杜暹、辛云京、张弘靖、李程、康承训、郑从说、萧邺、李

5、蔚、张说、王缙、裴度;由河东节度使升至宰相的张嘉贞、马燧、李克用等。节度使为培植势力、播显声名,往往乐意奏荐攀附他们的优秀文人。因为河东和河中两雄镇可以比普通方镇多奏荐一个名额,仕途失意的文人趋之若鹫,期望借助府主声名实现政治功名,所谓“士君子之发令名,沽善价,……盖视其府之轻重耳。”正是守选、锥选和奏荐制度促使大批新及第进十和守选官员及落第文人选择了入幕,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云:“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因而,抱着政治期盼入幕的文人的交游和创作就普遍具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二、幕府文人交游和诗歌唱和的政治功利性幕府

6、文人府事之余诗歌唱和,在文化精神生活娱乐的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加强了政治上的联盟。出镇河东府的朝廷重臣多选拔优秀人才充幕僚,在太原形成一个个文人集团。如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张弘靖节度河东。“公府政多暇”(韩察《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全唐诗》,下同),某日与幕僚登太原某一山亭。张弘靖首作《山亭怀古》一诗,随从的节度判官、侍御史韩察、节度副使、检校右散骑常侍崔恭、观察判官兼殿中侍御史崔公信、节度判官、监察御史高铢、节度掌书记、监察御史李德裕及给事中陆灌、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尚书左臣张贾均有和诗。张弘靖“归田竟何因,为郡岂所宜。谁能辨人野,寄

7、适聊在斯”。诗表达了自己不能归隐山林,只能寄托于山水的心声,幕府文人的和诗也纷纷表达了隐逸的雅趣,如“轩冕迹白逸,尘俗无由牵”(韩察)、“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崔恭)、“於焉悟幽道,境寂心自怡”(陆濾)、“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高铢)、“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李德裕)。幕府文人“视其主之好文如何,然后同调萃,唱和广”的行为正是他们寻求政治出路的功利性创作活动。乾符中(874—879),北塞受到阴山府沙陀都督李国昌部族的虎视和侵扰,为安定北塞,僖宗诏命宰相郑从说制之,并允许“自择参佐”。郑从i党本身是弘文馆大学士,所选幕僚多为文人,“乃奏长安令王调为

8、副使,兵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刘崇龟为节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