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视新闻评论》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电视新闻评论一、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电视新闻评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电视新闻配发的编前、编后话以及节目主持人、记者的即兴点评,主要以口播形式出现;另一类是电视专题评论,也称电视评论片,将活动图像(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与夹叙夹议的评论报道词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形象化的政论”。评论和新闻都是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两者不可偏废。宣传心理学认为,首先应当指出,正如许多实验研究的结果所
2、证明的,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影响。由此可见,要想通过宣传来影响与指导人们的行动,仅靠传递信息不行,还需要解释与评论、新闻与评论共同协作才行。电视新闻评论与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同样的协作关系,它们构成电视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手段。电视新闻评论除了具有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科学性等共性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1.多种传播符号显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示"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
3、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丰富多彩。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反而更加重要,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应该说,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画面活了,会说话,能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因而电视新闻评论的受众面更广。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
4、使论据更为真实可信。因此电视评论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从电视专题评论(俗称电视评论片)的崛起与大发展的趋势看,从报道规律看,电视专题评论的制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二、制作电视专题评论的要领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应注意调动一切手段,发挥电视现场感强、声画并茂的优势,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很强画面感的报道对象。实践表明,电视专题评论一定要善于将图像的形象化叙述和报道词、同期声的抽象化议论评述相结合,以形成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风格,才会产生更好的收视效果。电视专题评论作为评论,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化
5、思维。然而传播规律表明,绝对抽象化、概念化的内容在受众中易产生"盲区"。因此,从形象化的事物着手,运用形象化的论据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或原则,才能消除传播中的"盲区"。譬如,获1993年度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的《愿圣火长燃不灭一一东亚运留给我们的思考》(上海电视台制作),在论述到上海市民的文明礼貌素质有待提高时,图像展示"有的观众在看台上边看比赛边瞌瓜子","有的观众在比赛尚未结束时匆匆提前退场"等,图像信息十分有力地证明了记者述评的道理。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还使电视评论的论据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是活动图像或照片定格的屏幕形象论据,比
6、之报纸评论的论据更加真实形象与具体可信;可以是采访新闻人物与知情人物的讲述,作为证人的论据也是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还可以是节目主持人或记者的现场介绍与叙述,也起着论据的作用。一句话,电视专题评论要充分发挥其论据丰富多彩的优势,就一定要在夹叙夹议、边述边评中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2.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电视传播符号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两大体系、多种类别,电视专题评论应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譬如,图像、记者出镜头评论、被采访者叙述评说、播音员声音、现场音响、字幕、照片、图表等等,由理性思辨串联起来,就能增强电视
7、专题评论的立体感与纵深感,产生全方位、多视角透视的效应。文字与图像之间,要“以话引图”,“以图说话”。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刑场上枪声留下的警示》(广东电视台制作),在运用多种传播符号与电视传播手段表述,并加强理性思辨这两者结合方面取得了圆满成功。该电视专题评论的片头是以处死六个重大经济案罪犯为背景,紧接着主持人评说"像这样大规模集中的严惩经济罪犯,在我省是不多见的。而且在这些罪犯中,职务之高,犯罪金额之巨,也是前所未闻的"。接着作者没有一般性地揭露犯罪事实与评说,而是深入挖掘经济犯罪分子犯罪的原因:有观众的反映,领导者的
8、看法,罪犯原单位职工对罪犯的揭发评论,罪犯的自白,再加上节目主持人的评说等。节目主持人最后的归纳最富有理性思辨:"观众朋友,今天我们以这六个罪犯作为例子,向观众们作了一些剖析,他们的蜕变再次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环境中,共产党员和国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