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43061
大小:5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研究吴海泉贾延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150000摘要木文笔者对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研究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无线通信通常涉及到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两大形式。微波属于无线电波,其传输距离一般只能达到50km左右。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电力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目前我国所掌握的无线通信设施,我们需积极改进调整。一、无线通信行业发展方向(1)互补性。所谓互补性主要是指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每个技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后弥补其它技术的不足。但每一种技术在使用时,会遇到各种接入技术的影响,其涉
2、及到的面积不一样而使得传输过程变化。如:3G能处理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要求。(2)需求性。十一五计划中对我国现代化城市、乡镇建设提出了科学的规划方案,未来几I-年我国将进入全新的无线通信时代。这必将为无线通信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要,各地政府将配置更多的无线频率资源,以此来满足企业各自发展的实际需求。(3)创新性。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每个行业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无线通信行业亦是如此。面对新时期的通信网络建设,无线通信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技术。眼下3G则是现代无线通信的最佳表现,各项技术在全球范围都进行了演变发展,将3G商用网络部署广泛
3、运用于世界各国。(4)融合性。随着社会通信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很多通信企业开始寻找一种全新的通信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企业开始进行新的尝试探索,将不同的通信技术结合到一起,女口:3G、WiMAX、WLAN等不同的移动、无线技术全面结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通信时代。二、几种无线技术的运用对比(1)36技术。目前,3G技术实施社会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3G网络正逐渐融合到人们的生活中,手机、电脑等都在使用3G网络。而这种技术的部署操作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够独立建立起网络框架模式,实现了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模拟仿真等操作。(2)LMDS技术。考虑到现
4、代无线通信用户数量增加,口各个通信点的布置情况不一,为了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应积极选择LMDS技术。这种技术是能够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通常此项技术的工作频率超过了20GH乙使用高性能的传播技术可以获得语咅、数据等多方面信息,见图lo(3)MMDS技术。在所有无线通信技术中,MMDS是最不稳定的一个。这种技术的最大缺陷在于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外界天气的变化,如:雨、刮风、低温、高热等,数据信号的传输过程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时MMDS技术的频带亦不够宽,一般都在200MHz以内。(4)集群技术。当前,无线通信技术正在积极推广一种新的系统模式
5、,主要是为了实现高性能的传输需要。数字集群系统则是无线通信新模式之一,其存在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且可以不断扩人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增强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让无线通信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5)卫星技术。很多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通信的需要,开始积极研究卫星技术的运用模式。从现实使用状况看,对于过于分散口密集程度不高的地区,使用卫星通信技术则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能把卫星当成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通常选择的是将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操作运行。三、智能天线运用于无线通信(1)优化功能。智能天线的使用能够促进各电力设备的性能改善,能发挥出测向和自适应的
6、调节功能。使用智能天线后,可以将主波束与射信号准确连接,然后对数据信号的状态及时跟踪,具有多方面特点。此外,还可以将零响应点与干扰信号相互对应,使得整个电力通信系统持续运行。(1)增强信号。之前很多无线通信技术常会受到信号的干扰,导致数据信息传输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信号数据运作到中途则会消失。使用猶能天线之后,能够显著增强通信信号的传统。通常,使用多天线阵列能把截获更多的空间信号,从而扩大了信号传输的功能。(2)识别波形。识别不同的波形是智能天线的一大特点,智能技术可以对不同入射方向的直射波和反射波全面识别,满足各种信号通信的需要,在抵抗多径衰落和同波道干扰方面也能发挥出较好
7、的优势。另一方面,这种智能技术可以避免常规技术对系统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3)实吋测量。遇到不同的通信状况后,智能天线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运行模式,这样就可以达到相应的切换需要。越区切换主要是结合基台接收的移动台功率电平实施判定,而阴影效应和多径衰落会造成通信传输异常,运用智能技术之后能对移动台的位置和速度及时测量监控。四、新型技术运用于无线通信(1)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记住、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上发展形成的一门交叉技术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它具有交互性、自主性、感知性等特点。虚拟仿真系统对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