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

ID:34341413

大小:288.6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5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_第1页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_第2页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_第3页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_第4页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电路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1.电路作用:、。2.参考方向彳当i>0时,表示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当iv0时,表不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3.电压的参考方向代数量的含义当弘>0时,表示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当弘<0时,表示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4.如图+Au]电路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问对于A,B两部分电路,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5.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功率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为:“(f)二讥/”(/)式中,P是表示元件的吸收功率,当〃>0时,元件的确;当"VO时,元件实际上是o6.非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功率在电压和电流的非关联参考方向下

2、,功率表达式仍为:p(t)=式中,p是元件的发出功率,当p>0时,元件的确;pvO时元件实际上在O功率表达式或用:p(t)=,则P是表示元件的吸收功率,当p>0吋,元件的确;当0时,元件实际上是o7.求图示电路中各方框所代表的元件消耗或产生的功率。C/,=IV,U2=-3V,t/3=8V,U4=-4V,U5=1V,U6=-3V,/,=2A,/2=1A,厶=—1A。Uu&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4对于节点1:对于节点2:对于节点3:二式相加得:A_,2+‘31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C.-6VD.6V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为B.U=E+I

3、RD.U=-E-IR11・通常电路屮的耗能元件是指—A.电阻元件B.电感元件C.电容元件D.电源元件12.电阻元件的性能有—A.储能性B.耗能性C.惯性D.记忆性13.电路如图11005所示,A点的电位匕为A.12Vb.-12V+12VA12Qj24Q36Qo-24V_miLiMii14.电路如图11011所示,a.U=E-IRc.U=—E+IRIUiioii15•利用电源转换计算I./=?7Q16•图示电路中,已知:Us=12V,;s1=0.75A,,S2=5A,/?]=8Q,/?2=6Q,R=6Q,Rj=9Qo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oU

4、s17•应用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屮的人与/2。)6V18.(1)列写KCL方程KCL:节点1节点2节点3(2)列写KVL方程:取网孔为基本回路,沿顺时针方向绕行列写KVL方程:回路1回路2冋路319.求各支路电流及电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b18.列写支路电流方程。(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21•试求图示电路的22.图示电路中节点2的节点电压方程为()°2Q6V、+J6QX〉12V+L■r4V.4Q23.试用节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屮的电流人和仏。12V*8A3Q6Q24•试用叠加定理计算图电路屮3Q电阻支路的电流人4V+6Q+图25•电路如图所示。(1

5、)N中仅含线性电阻,若/SI=8A,/S2=12A时,UK=80V;若ZS1=—8A、IS2=4A时,U*—0Vo当/S1=IS2=20A时,t/x=?(2)若N中含一个独立源,ZS1=/S2=0时,Ux=-40V;(1)中数据仍有效,求当G二厶2=20A时,匕二?26.求用盜加定理电圧U。27.下图中,已知当us=IV,is=A时,响应i=2A;当us=-IV,is=2A时,响应28.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当开关打向1时,电流表读数为2A,当开关打向2时,电压表读数为4V,求当开关打向3吋,电压U等于多少?性源络线含网5QU26.N为线性含源

6、电阻网络,当负载Rl=1Q时,/L=1A且功率为最大,试求网络N的戴维南等效电路。27.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屮的电压(/。U2Q4Q6Q,

7、2A8Q12A标答:1.能量的传递与转换;信号的处理。2.相同;相反。3.相同;相反。4.(对A是非关联)(对B是关联)。5.(吸收电功率)(释放电功率)6.发出电能;吸收电能;(吸收电功率);(释放电功率)7.解:P}=lx2=2W(发出);P2=U21}=-3x2=-6W(发出)/>=[/3Z1=8x2=16W(吸收);PA=U,I2=-4xl=-4W(发出)/>=[/5/3=7x(-1)=-7W(

8、发出);人二匕人=-3x(—1)=3W(吸收)8.09.1人+=0(1)];i->—2;+2;=0(2)];[—/;—4。(3)];0。10o(则有:-t/f-(/vl+t/2+(/3+(/4+t/v2=0或t/2+(/3+t/4+(/v2=(7,+t/51带入元件约束关系:--/]尽+厶人2—13只3+I4R4=Us-U$2;UaB二Ui+Usi二U2+U3+U4+US2)lieA12oB13。C14oB:12.(1=0.5A)16.图中:/?S2=3Q原图/S二3ARRl图中:Us1=6VUS2=9V1=4+4“.75AR+Rs2+R

9、l17.等效电路如图所示:6Af12V2Q(6V4人=3A由KCL可得12=3A18.(1)—£—+「6=0;_‘3—=0;「4+「5_,6=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