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32452
大小:87.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美人董氏墓志铭》中的异体字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人董氏墓志铭》中的异体字浅析学号:2146402002姓名:彭文轩《美人董氏墓志铭》是我国墓志中的代表作品,它显示了楷书不成熟阶段的独特气质,更体现了隋书清秀疏朗的气度。其书优雅秀丽,字形略扁,重心略下,颇具古意,更兼其刀法精良,拓片保存良好,故成为不少学书者的不二选择。清罗振玉对其评价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美人董氏墓志铭》是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为其爱妃董美人所撰的悼文。其语言简约凝练,用词华丽冷艳,杨秀对董美人的一片深情跃然纸上,读者为之惋惜。然而我们
2、在欣赏字体的优雅巧妙和文辞的情深意切时,却很少静下心来,对文字本身做一些思考,书法有“法”,其法度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对汉字知识的掌握是我们深入研究古代书法作品的基础。根据刘志成《汉字学》的解释,异体字是形体结构不同或结构部件位置不用,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字。它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可以不受限制的互相替换。而异体字基本可以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种。异构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而造的,是指为了记录同一个词采用不同构件和不同构件组合方式而造的不同的文字形体,这是从构形的角度对异构字的限定。《美人董氏墓志铭》中的异构字有:(等)能短能长
3、,春分而登山,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常见的“龙”,如《崔敬邕墓志》《元羽《美人董氏墓志铭》中出现了两个龙字:”的使用似乎与“酸”有关,而这种在同一副作品中相同字使用异体字以区分的方法,显示了字形变化在书法作品中的多重形式美。“惬”,《说文解字》讲:“快心,从心,11声。”在唐颜真卿《多宝塔》中作“《美人董氏墓志铭》中将竖心旁放在字底,并加入女字旁,成为“豳”O“佩”,《说文解字》讲到:“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谓之饰。”文中将单人旁易为玉字旁,成为“如果追溯到汉印中就可以理解了,如““疏”,
4、《说文解字》讲:“通也,从充,从疋,疋亦声。”文中将疋换为足,右边的充换位束,成为“异写字是为同一词造的字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书写变异而产生构形不同的形体。这种变异发生在笔画或基础构件内部,构意没有发生改变。《美人董氏墓志铭》中的异写字有:博―刺英―裁也。”与《美人董氏墓志铭》相似,《崔敬邕墓志》作“《郑文公碑》作“而《刁遵墓志》作“”O它们之间的变化仅仅是将第一笔的横分开,变为竖画两边的两个点,以此增加书写的美感。“刺”,《说文解字》中讲:“君杀大夫曰刺,朿IJ,直伤也。从刀,从朿,朿亦声。”在魏碑中刺的写法多为“樹”,这是极为普
5、遍的,唐代颜真卿在《颜勤礼碑》中写作“規”,在《颜家庙碑》中写作戒38”,由此可见二者是可以通用和替换的。“英”,《说文解字》中讲:“艸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艸,央声。”在《蒋伯祉墓志》中作"Bn",在《司马显姿墓志》中作“闘,它们与厲”在结构上都有细小的差别,有的将“央”字从中间分为两部分,有的将央字中的长“丿”分为短竖和短撇两部分,这种笔画上的变化增加了书写着书写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灵”,《说文解字》解释道:“灵巫,以玉事神,从玉,露声,灵或从巫。”《杨大眼造像记》作“鶴”,《穆亮墓志》作“篦”,《司马显姿墓志
6、》作“腿”O遇见笔画复杂的字,古人往往进行一些简化,而这种有意识的简化又体现了古人的审美习惯,推进了汉字的不断演变。显姿墓志》《美人董氏墓志铭》中用一长横总领,将“如”写为“死”,不仅在字面是独具风格,在字义是也更加深切。通过上述举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任何一个异体字的岀现都是文字演变流下的轨迹,如果我们不对异体字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就很难读懂古人的原意,读帖是就会有很大的困扰。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时,不仅要从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把握它的艺术技巧,还要从文字的角度读懂文中蕴含的大量信息。魏晋南北朝至隋是战事不断
7、、社会动乱的几百年,这时期的文字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貌,刘叶秋先生曾指出,魏晋南北朝之际,由于地方割据、南北阻隔以及使用文字趋于简易等多方面原因,异体字逐渐增多,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不复存在(见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而明代文人书家尚“奇”,为了好古炫博,有意识地从前人书迹中搜寻冷僻的异体字使用,时人争相模仿,其势几不可遏。值得一说的是,对异体字的过度追捧对汉字本身并无益,而且会给读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困扰,然而,对一些常见异体字的熟悉使用和辨别,却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更多的感情传递与信息因素。这样,汉字与书法得到了真正
8、的融合,更有利于我们学习和鉴赏书法作品,养成更为严谨的治学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