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

ID:34329629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_第1页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_第2页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_第3页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_第4页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综述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主力红军长征前三个多月从中央苏区派出的一支部队。全军前后共1万余人,深入闽浙赣诸省国民党统治地区,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最后在国民党优势兵力围攻下遭到失败。这是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北上活动,经历两个阶段:部队先由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组成,1934年7月从瑞金出发,穿越闽境,经浙西、皖南、赣北,至10月底到达闽浙赣苏区为第一阶段,亦称红七军团阶段;同年11月,红七军

2、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闽浙赣苏区分两路北上浙西、皖南,至1935年1月在怀玉山失败为第二阶段,亦称红十军团阶段。红军抗日先遣队在6个多月时间里,不断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大小战斗少有间断,其中主要的有福州、罗源、竹口、分水、谭家桥、怀玉山战斗等30余次,袭取过大田、罗源、庆元、常山、旌德等县城。大军曾挺进到距杭州不足百公里、距南京150公里处,牵制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尔后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先遣队在所经过的四

3、省几十个县的广阔地区内,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宣传抗日救亡,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先遣队沿途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指战员,加上其突围部队,对促进闽东、闽北、浙西、浙南、皖赣边和皖南等苏区和游击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尤其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土地革命斗争趋向低潮,先遣队未能及时实现大兵团运动战向分散的游击战争的转变;由于孤军奋战,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红军抗日先遣队最终遭到了失败。先遣队广大指战员为中国民

4、族民主革命事业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事迹将永垂青史。   红七军团阶段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后,继续入侵热河和长城各口,进犯察哈尔、冀东、威胁平津,致使民族矛盾急剧上升。面对敌寇铁蹄蹂躏我大好河山,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而蒋介石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一面对日寇的侵犯退让妥协,一面加紧镇压工农武装革命,扩大内战。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向各个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以其中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由于王明“左”倾冒险

5、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使战斗节节失利。至1933年底,中央苏区已由原来的纵横各近千里缩小到三百余里,且国民党军队重兵密集,层层围困,不断向苏区进逼,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新变化和中央苏区危急的局面,中共中央决定抽调主力红军一部,组建抗日先遣队北上。1934年6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军团部和所属的第十九师,从福建连城回到瑞金。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几位主要领导人接见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刘英,

6、宣布红七军团军团部暨十九师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对内保留军团建制,向闽浙皖赣诸省国民党统治地区进军,最终到皖南,支持和发展皖南地区革命局面。接着,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分别给红七军团发出作战训令和政治训令,指明抗日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国民党统治区的深远后方,宣传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开展游击战争,在敌人最受威胁的地方,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调动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训令还具体部署了红军北上的三步行动计划:第一步进军闽中,北渡闽江。第二步,由闽中到浙西,8月中旬进入浙西兰溪地区。第三步,在浙江

7、及皖南地域创立新苏区及苏维埃根据地。一路上尽可能与各地苏区、游击区的红军取得联系,以利北上行动。训令还规定,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和军团长、军团政委三人组成红七军团军委,决定和处理重大军事政治问题。   7月初,红七军团在瑞金进行整编,突击补充2000余名新战士,以原十九师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三个团为基础,扩编为一、二、三师,原团长胡天桃、王裔三、王蕴瑞分别担任三个师的师长,全军6000余人,长短枪3000余支。中央苏区还赶印《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文告160万份,供先遣队一路散发、张贴

8、。   红十九师的前身是闽浙赣苏区的老红十军,1933年5月调归中央苏区,不久编入红七军团。这支部队较长时间在东线作战,战绩显著,是一支富有实战经验的精干部队。可是整编后新战士和非战斗人员占了全军的三分之一左右;武器严重不足,许多战士只得用梭标;宣传品和后勤物资共500多担,负荷很大。这给以后进入国民党统治地区作战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7月7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经古城、童坊,进入连城县罗坊、塘前一线。与此同时,中革军委命令罗炳辉等率红九军团,从江西石城进入福建,掩护红七军团北上。几天后,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