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

ID:34328867

大小:58.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定风波》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定风波》教学案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定风波》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叩勺第一首词。该部分共选了苏轼的四首词,《定风波》是选教或自读内容,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的作品,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能动地品评词作,领悟作品内涵,获得人生启迪。高二学生对于苏轼的诗文并不陌生,苏教版必修一的《赤壁赋》及必修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词的语言凝练

2、、含蓄,包孕性强,跳跃性大,加之当代中学生在理解古代文人,尤其是屡遭坎坷的士子的人生情怀时有一定难度,为此,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精练文字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由表及里地把握词人隐于字里行间的深沉的情感意蕴、价值取向,就成为了教师备教时应重点落实的环节。问题问题:1、运用自己的知识积淀,你认为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较切合作者的心境?2、初读过课文后,你能说说本词的内容思路吗?3、探讨:本文是怎样营造意境的?4、探讨:本词写了生活中一件怎样的小事?通过这件小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定风波》和《念奴娇》屮的抒情形象有哪些不同?又有什么共通Z处?6、联系背

3、景和的知识,你能勾勒你心目中的词人形象吗?教学构想及目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冃标:知识目标:1.指导诵读,感受词风。通过反复诵读,激发思维,开启想象,从听觉和视觉层面,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味、情感的把握、风格的体会。2.知人论文,把握内容。概要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挖掘作品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心灵世界。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鉴赏形彖。在揣摩语言、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剖析技法,赏嚼意境,捕捉作者跳动在字里行

4、间的细腻、含蓄的情感脉搏,进而把握作品的形象和主旨。情感目标:观照人生,参悟哲理。从作者的生存智慧中找到知识、能力、育人三者的契合点,升华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词屮的艺术手法,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感悟词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诵读是诗词教学的核心环节。应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词的情感基调,读对音节的起止停顿,读准语调的轻重抑扬,读出语速的快慢缓急。2.赏析。赏析是诗词教学的能力支点。应引导学生从不同层而解读文本,常握诗词鉴赏的视角和途径:一是品味字词,挖掘其深刻的意蕴;二是揣摩技法,把握其精巧的构思;三是知人论文,破译

5、其心灵的密码;四是求同存异,认清其形象的差异。3.比较。课时准备:1课时。长文短教,短文精教,教出考点,强化落实。所需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投彫(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领悟诗词的深层意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走近作者二、诵读词作,感知内容1•指导诵读,把握要领。教师点拨并范读。明确:《定风波》寓理于事,借景抒情,应读得舒缓自然,读出词人乐观、恬淡的心境。2•理清层次,知晓内容。本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

6、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三、剖析手法,赏嚼意境探讨:本文是怎样营造意境的?教师概括:1•由小见大,见微知著。2.—语双关,曲笔抒情。请学生就学过的课文谈谈苏轼的生平际遇、人生态度,由此导入新课。学生读,学生评。学生正确把握情感基调、读准节奏、语速、语调。学生讨论概括:小序,说明作词的缘由。上片:写途中遇雨的情形。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交流举例: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穿着、举止、神情、心理一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

7、也无晴。‘‘“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喻指作者人生中的逆境。“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表层含义是骤雨初停,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在生平背景介绍中,着重介绍“乌台诗案”,讲清苏轼被贬至黄州的历史背景,以及这段经历対他的思想及创作的影响。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本词是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所作。这时词人已年近半百,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其词作的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学牛能初步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但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