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基层农村水利建设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和发展摘要:基层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生态化乡村的保障,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农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农村水利工作从水资源保护、农业农村水利管理、村寨防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词: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发展1.前言水是生命的源泉,一切事物的发展是离不开水,所谓是:农业无水不肥,工业无水不兴,大自然无水不灵,这是一种自然的忧患意识。我们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是有责任关注水、保护水、创建和谐水环境,以水的兴利除害为根本宗旨,让清凌凌的水永住于大自然。这是人类的永恒的想法。我自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一直站在鲁史镇水利工作基
2、层战线上,鲁史镇地域面积318.4平方公里,处于澜沧江与黑惠江环抱之中,边邻小湾库区,海拔1241-2970米,森林覆盖率达68%,年平均气温20.8℃,年平均降水量1500-1800mm,98%属于山区,水资源多为地表水,有大小河流6条汇入澜沧江和黑惠江,现有小坝塘2座,渠道17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但由于基层水利站属地方职能部门,人员编制少,技术缺乏,无法进行分工管理,站内职能混乱,农村基层水利工作处于应管尽管,尽管非管的状态-16-,农村水利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突出,水资源保护意识低,村寨防洪能力弱,兴利除害得不到体现,通过我在
3、基层水利工作多年经验,农村基层水利工作主要是水资源保护、农业农村水利管理、村寨防洪等综合水利管理工作,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以下几点认识:2.保护水资源,创建农村节水型社会水资源是水利建设的核心,无资源就无法谈起水利建设,一切水利工作必须从保护水资源出发,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基层农村来说,农业转型,提质增效主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农村居民环境改善以水冲卫厕所、卫生圈养殖、就居家庭院清洁都以水冲为主,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从坝子到山区、城市到乡村,由于植被破坏、生态恶化,出现了水源干涸、河水断流,资源性缺水的现象逐步上升,在水的管护中,有
4、工程原因,输水损失大,利用率低,工程缺水仍然存在,在直接用水中,人们的惜水意识淡薄,浪费和污染严重,水源生态水资源储量在日趋下降,水生态严重恶化,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农村用水压力不断增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应对环境恶化,保护水资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重在培养大众环保意识,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水源生态保护,提高水工程利用率,培养大众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16-2.1加强生态管理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源生态保护,主要是保护生态,提高地表含水率,稳定地下水位,达到自然生态平衡,在农村生态破
5、坏主要是人为破坏,滥砍乱伐,毁林开垦尤为严重,大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破坏地表含水层,自然生态失衡,使空中降水减少,自然气温上升,地表水蒸发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水源逐步枯竭,面对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源生态首先要制止人类的破坏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执行水资源保护相关法规,提高水资源保护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意识,只有公众性、社会性的保护生态,才能真正的保护好生态;其次是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并执行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的普查、调查,划定水资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区,以水质净化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自然生态保护林进行科学分析,按不同功能区进行植树造
6、林,保持地表水含量。2.2提高利用率保护水资源水设施利用率低是造成工程性缺水关键,基层农村的水利设施主要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水头损失大;工程管护不善,中途流失严重;缺乏专业管护人员,维修质量不保证,间歇性流失大;管理秩序混乱,农村部分设施存在无人管护。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率首先要做好科学规划、论证,以最优方案,达到项目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制订设施管理制度,-16-加强工程管护力度,减少中途流失;三是提高管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加强专业业务培训,确保维修质量,减少间歇性流失。2.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人为的水资源浪费是一个全面性、社会性问题,它不是靠一
7、个体系、一个行业、一个单位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转变的问题,在大部分农村对水资源的认识中,水是自然,公共的、无产权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意识不到水危机、水忧患向他走来。防止水资源浪费,创建节水型社会首先要提高全民节水社会意识,将节水做为社会公德来倡导,引导,全民行动起来,进行社会性呼吁;其次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节水型社会,水忧患的宣传;三是水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用水管理,农村用水做到一户一表,按规定收取水资源费,并上缴相关部门统一核算核拔,自国债人饮工程实施以来,已整改的大多农村基本实现了水表进家,但是形同虚设,起不到节约水作
8、用。2.4防治污染保护水资源水污染在基层农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突出,农业现代化使大部分农业耕作区使用量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