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

ID:34287274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_第1页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_第2页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_第3页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_第4页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与内容1、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专业课程的内容,了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程序及要求,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相关资料,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习内容(1)收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资料;(2)熟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法规;(3)参考工程设计图纸、熟悉工程图纸的表达方式,熟悉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4)了解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分析

2、的过程与要求;(5)与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其它实习内容。二、实习方式与时间安排1、实习方式毕业实习分学校安排、自主实习、自主实习与学校安排相结合3种方式。学校安排的实习主要完成如下的内容:实习期间,安排2~4次专题讲座,介绍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和学科发展的动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组为单位安排1周左右的现场实习,现场实习前,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提出实习要求,现场实习期间学生在现场深入了解构筑物的构造、系统布置等,并请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和答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3、,收集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资料;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遇到的问题,学生自主到有关单位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自主实习是指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并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自主实习须填写申请表,并由实习单位签字盖章,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自主实习必须完成与学校安排相当的实习内容。学生也可选择自主实习与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即一部分实习内容在学校安排的实习中完成,一部分实习内容在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完成。但到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也须填写申请表,并由实习单位签字盖章,经毕业设计(论文)

4、指导教师、辅导员、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同意。2、时间安排毕业实习一般进行3周,安排在毕业设计进行3~4周后进行,时间分配可参照表1。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毕业实习时间分配可做适当调整。表1毕业实习时间分配表序号实习内容时间分配(天数)1实习动员与准备12专题讲座33集中现场实习64收集资料与文献查阅45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进行实习(自主分散安排)5(累计)6实习总结与考核2合计21三、实习动员实习动员要对学生讲明毕业实习的意义、本次毕业实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毕业实习的要求。实习动员集中进行,所有学生均需参加实习动员,

5、并认真记录实习动员的内容。四、专题讲座毕业实习期间安排适当的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最新发展。专题讲座一般聘请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进行。所有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的学生均须参加专题讲座。学生应在实习日记中认真记录专题讲座的内容。五、集中现场实习集中现场实习根据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分组进行,毕业实习一般分为建筑给排水组、净水厂组、污水厂组、给排水规划组、实验研究组等。集中现场实习一般安排4~6次实习。建筑给排水组的主要实习地点为有较完善给排水设施的建筑场所;净水厂组的主要实习

6、地点为水厂;污水厂组的主要实习地点为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规划组的主要实习地点为规划设计研究院或市政设计研究院、市政建设管理部门;实验研究组的主要实习地点为实验室、水处理企业、科研院所等。每次实习前,学生要根据自己毕业设计进行的情况拟定实习重点,提出希望在实习中解决哪些问题,并写在实习日记中。实习重点可参考如下内容:1、建筑给排水组(1)建筑特点与规模;(2)给排水系统(如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优缺点;(3)给排水设备间的布置、设备的型号(如泵房、水加热器间等);(4)给排水系统中各种阀

7、门的设置情况;(5)给排水系统干管的设置位置(如立管的位置、给排水横干管的位置);(6)给排水管材的选用情况;(7)给排水附件的形式与布置(如排水系统的检查口、雨水斗,热水系统中的伸缩器,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喷头、消火栓,水量计量设备等);(8)水处理设施的设置(如化粪池、中水处理设施、隔油池等);(9)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10)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2、净水厂组(1)水源情况;(2)取水方式;(3)净水厂规模、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厂布置、出水水质;(4)加药系统(混凝剂的类型、药剂的配制、投药点与投药设备);(5)混合反

8、应系统(混合方式与混合设备、反应池的形式与尺寸);(6)沉淀池或澄清池(沉淀池或澄清池的形式与规模、沉淀池或澄清池的进出水形式和有关设施、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排泥方式与排泥设备等);(7)滤池(滤池的形式与布置、进出水形式与设施、反冲系统等);(8)调节构筑物(水塔与清水池的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