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摘录

安娜卡列尼娜摘录

ID:34283062

大小:4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安娜卡列尼娜摘录_第1页
安娜卡列尼娜摘录_第2页
安娜卡列尼娜摘录_第3页
资源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摘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中国知网《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解读陈洁[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乌鲁木齐830046;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1、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以下过程:从认同男性主体意识和自我社会性别到反抗男权社会、否定被赋予的社会性别。波伏娃说过:“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和无性中的所谓‘女性’。”2、在小说当中可以说爱情是安娜觉醒的动力,而对爱情的病态执著也是安娜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黑格尔说过,爱情在女子身上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的精神生活与

2、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她在爱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会像一道火焰被第一阵风吹熄掉。3、因为爱,安娜迈出了婚姻的牢笼,但是转眼又沦为爱情的奴隶。爱情可以使最高贵的女性低下头颅,它是所有女性命定的毒药,安娜也不例外。同时在19世纪的俄罗斯,一个连经济都无法独立的女性也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庸。安娜敏感的性格、狭隘的眼界,使她把目光始终只局限于爱情。女主人公觉醒的道路最终也没能走远。4、同时,两性的思维差异与不理解也与安娜的死亡有无法否认的关系。安娜在抛弃一切和渥伦斯基在一起之后,因为爱与孤独,只想紧紧地抓住男主人公这根救命稻草。安娜无法做与

3、渥伦斯基比肩的大树,只是像菟丝花一样把他缠得越来越紧。渥伦斯基像所有男性一样不能放弃自由,安娜缠得越紧,他就想躲得越远。另外,男性对社会认可的渴望远远超过女性,渥伦斯基被上流社会重新接受后,他忙于交际,而不愿和安娜一起枯坐家中,两两相望。上流社会对二者不平等的对待,渥伦斯基的逃避与摇摆不定引发了安娜心理上的失衡,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安娜的死亡悲剧。二、--中国知网《从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看安娜的女性形象》刘晓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父权制社会.在男性的观念、思想、行为、伦理价值的霸权话语中,婚姻是父权制害排给丧失了自我

4、身份的士性的唯一出路,也是无法更改的选择。安娜为了摆脱这一身份不惜以死相争,是托尔斯泰笔下寻求个体自我真实身份的女性象征。安娜对婚姻爱情的重新选择,显示了她独立的士性意识.表达出一种全新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反抗。1、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的原因1.1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小说以史诗的笔调描写丁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忽然人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特点。小说的悲剧气氛,死亡意识.焦灼不安的人物心态正是人物有损人的尊严的环境发生激烈冲突的产物。这种焦虑不安的气氛正是“一切都混乱了”的社会的特点.也是处于“阿尔扎玛斯的恐怖”之中的托尔斯

5、泰自身精神状态的艺术外化,在这动荡的社会中安娜那原本就没有根基的爱情也必然会随风飘摆.最终以悲剧结束.这主要体现在安娜卧轨自杀后伏伦斯基选择投军上战场来为这一场爱情划上句号。一个动荡的社会使安娜的爱情左右摆动。而宗教和伦理道德的束缚进一步扼杀了安娜的爱情进而产生了安娜的爱情悲剧。)1.2安娜的悲剧与其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1.3安娜与渥伦斯基个性的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