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ID:34282840

大小:12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  (一)产地环境  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二)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中的有关的规定。  (三)肥料使用准则  1、肥料使用准则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中的规定。  2、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3、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A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  (四)农药使用准则  1、农药使用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

2、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附录B规定了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禁用农药品种;附录C列出了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2、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五)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二、栽培技术  (一)选用抗性强的水稻品种  用抗虫、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并注意定期更换。  (二)合理稀植  1、直播

3、稻。直播稻播种量,常规稻为每亩3~4公斤,杂交稻2~2.5公斤。提倡采用生物种衣剂包衣,以防地下害虫危害。要求注意播种质量,确保全苗。播种出苗后应及时疏密补空。  2、移栽稻。早、晚稻种植密度常规稻一般为每亩2万穴,每穴3~4本,杂交稻为每亩1.5~2.0万穴,每穴1~2本;单季稻为每亩1.2~1.7万穴,常规稻每穴3~4本,杂交稻1~2本。提倡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种植。移栽规格,早、晚稻为25.0×13.3~16.7厘米或(33.3+16.7厘米)×13.3~16.7厘米,即行距25.0厘米,株距13.3~16.7厘米或宽行33.3厘米、窄行16.7厘

4、米、株距13.3~16.7厘米;单季稻为25~30厘米×16.7厘米或(33.3+16.7厘米)×16.7厘米。超级稻优质稻,起畦超稀植栽培,移栽规格33.3×20.0厘米~25.0厘米,每亩0.8~1.0万穴,每穴2本。  (三)平衡施肥  1、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1。  2、严格控制施氮和施肥总量。每亩大田施肥总量为早、晚稻控制在纯氮(N)8~12公斤,磷(P2O5)4~5公斤,钾(K2O)8~12公斤;单季稻控制在纯氮(N)1

5、2~15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12~15公斤,施硫酸锌1~2公斤。  3、施肥方法。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田不宜采用。  (四)合理灌溉  1、灌溉水质要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2、灌溉方法。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

6、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三、有害生物控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二)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的数量;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三)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

7、、频振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四)药剂防治  1、主要病害的防治。  (1)稻瘟病。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亩用三环唑20~25克或稻瘟灵28~40克喷雾防治。  (2)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每亩用井岗霉素10~12.5克加水50公斤喷雾1~2次,低于此指标可以不施农药。  (3)白叶枯病。在白叶枯病常发区,于发病初期每亩用叶枯唑30~4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尤其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水稻叶片受到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病情暴发

8、。  (4)恶苗病。采用抗二硫氰基甲烷或咪鲜胺溶液浸种。  (5)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亩用井岗霉素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