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的记梦诗

论陆游的记梦诗

ID:34275392

大小:103.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4

论陆游的记梦诗_第1页
论陆游的记梦诗_第2页
论陆游的记梦诗_第3页
论陆游的记梦诗_第4页
论陆游的记梦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陆游的记梦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陆游的记梦诗2006-4-817:52:00 99999999999           已阅读3038次  摘  要   从陆游记梦诗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对记梦诗成因的分析,总结记梦诗的特色,它的内容与艺术性。陆游的记梦诗又是他悲剧性一生的浓缩与体现,他将一生执着于而又无法实现的理想都在梦诗中实现了,从而形成了他梦幻与现实,可歌可泣的悲剧性一生。 关键词   陆游 原因 特色 悲剧性引言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在南宋,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是一位杰出多产的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

2、多的诗人。陆游主要的诗作都集中在他留存下来的85卷《剑南诗稿》中,其中存诗共9300首。其中有不少饶有特色的诗值得我们品味,如闲适诗,记述见闻的诗,而在其庞大的作品中,记梦诗无疑以独特的风韵独领风骚。所谓记梦诗,是指一切与梦有关的诗,或是从梦中得到创作灵感,或是以梦境为创作素材,或是借梦以直抒胸臆。关于梦,弗洛依德在他的《梦的释义》中解释说梦是一种潜意识活动,代表被压抑的欲望和满足。关于陆游的记梦诗,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及:“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1]但实际上,在他的85卷《剑南诗稿》中,严格的计算,

3、仅题目标明“记梦”二字的就有184首,而要从宽泛的角度来理解、分析陆游的记梦诗,凡是涉及“梦”一字的,其数量仅在一卷中就有290首。而整部《剑南诗稿》中就更为可观了。可以说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大力创作记梦诗的第一人。    关于陆游的记梦诗,历代作家都有过评价。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只于梦耳。”钱钟书也有:“爱国情绪饱和在整个生命里,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他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2]的评价。他在《谈艺录》中也有 :“儿实庸才,梦太得意,”[3]的评价。段晓华《陆游

4、记梦诗初探》中对陆游记梦诗作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归类,并对其形成原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作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高利华的《论无意识对古代梦诗创作的意义---兼评陆游的记梦诗》引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陆游的记梦诗进行了考察。总之评价不一。我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对陆游记梦诗成因的分析,总结陆游记梦诗的特色,并指出其记梦诗是陆游悲剧性一生的体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陆游其人其诗,进一步了解记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的辉煌,并进一步窥见潜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一、陆游记梦诗的成因     对于陆游诗中为何出现如此之多的记梦诗,清赵翼曾

5、给过最早解释:“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他将成因归为“有诗无题”。我们现在看来未免牵强。因为陆游的许多记梦诗还是有据可查的。如《记梦》七绝:“梦里都因忘途晚,纵横草疏论迁都。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此诗成于宋孝宗乾道七年,此时作者适47岁。他在诗中回忆8年前担任枢密院编修时,《上二府都邑扎子》一事。还有很多记梦诗是有据可查的,他们并不全是“托之于梦耳”的情况。陆游诗中之所以会形成如此之多的记梦诗,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 特殊时代造就特殊诗人”

6、    弗洛依德曾在他的《梦的释义》中将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梦,表示梦的具体经历;二是隐梦,指隐藏在显梦后面的潜意识愿望和冲动。后者可以说就是陆游记梦诗的动因。陆游是一个“无诗三日即堪忧的人”,(卷79《醉书》)。(《剑南诗稿》1991年版 下同)。陆游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幼时正值金人南侵,他随家人逃亡,“儿时万死避胡兵”,父亲陆宰,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和他交往的也多是爱国志士。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饱经战乱的生活感受,人民抗金的英勇事迹,孕育了陆游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他一

7、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驱除逆胡,恢复中原,希望亲自征战沙场为国立功。用他的诗来形容就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有感》。在《剑南诗稿》九千三百首诗中,他用十之八九的篇幅给后世描绘了他的自身形象。那是一个厌恶书生和平静生活的人:“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原闻下诏遣材官,耻做腐儒常碌碌。”《融州寄松纹剑》。可见他是鄙视寒窗苦读和刀笔生涯的。他希望征战沙场,杀敌立功。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呼唤行动英雄而不需要思想巨人和高歌低吟诗人的时代”[4]。他深切明白这一点。所以面对南宋孱弱的局面,他强烈希望自己能够

8、为国出力,希望国家有所行动。但是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投降派占主要地位。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他们于残山剩水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中丑恶现象,诗人深知收复河山的统一大业将断送在他们手中。然而由于阶级局限诗人不可能改变现实又找不到别的出路,眼看时光白白流逝,他痛苦万分。陆游一生唯一一次亲临前线就是48岁时在南郑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