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55615
大小:85.2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4
《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盂县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全书来看,《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和中篇而无割裂之感。但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在这一点上,足可证明《水浒》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
2、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试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林冲故事,从岳庙烧香到水泊落草,一共有五回书,故事一开始就提出那个决定了林冲命运的问题,从此步步向顶点发展,但这根发展的线不是垂直的一味紧下去的,而是曲折的,一松一紧的;判决充军沧州,是整个故事中间的一个大段落,可不是顶点,顶点是上梁山,林冲故事也就于此结束。在这五回书中,行文方面,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使读者忽而愤怒,忽而破涕为笑,刚刚代林冲高兴过,又马上为他担忧。甚至故事中的小插曲(如林冲路遇柴进及与洪教头比式)也不是
3、平铺直叙的。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柴进不在,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头碰到了柴进(柴进出场这一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后来与洪教头比武。林冲比武这小段的插写,收尾不过千余字,可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又富于变化。说要比式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
4、点。再看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
5、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经过一连串的一正一反的螺旋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以上是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一点粗浅的意见。如果要从《水浒》学习,这些便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自然,《水浒》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
6、中常用当时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这些都应该学习,但是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的结构,但以某一认得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故事在它还作为口头文学传播时,应当是在同一个母题下面各自独立的许
7、多故事,这些独立故事的内部结构很严密,也是有机的。B.林冲的故事紧张生动,但又不是垂直的一味紧下去的,而是曲折的,一松一紧,张弛结合。作者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写得有声有色。C.施耐庵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来结构故事,让每一个独立的故事发展变化多端,跌宕起伏,前后勾连紧密,而乂疏密相间,摇曳多姿。D.如果把《水浒》中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或中篇,不会有什么割裂的感觉,所以说,《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茅盾评论林冲的故事,突出了原
8、文情节发展的顿挫开阖,对它作了极扼耍的叙述,从而提出这段文字写得“错综而富于变化”。B.施耐庵写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在结构上不同,杨志的故事结构发展的逻辑是经过一连串的一正一反的螺旋到达顶点。C.写林冲的故事,甚至故事中与洪教头比武的小插曲也写得一波三折,颇有余味。作者的评论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又富于变化。”D.杨志故事发展的逻辑是先写杨志的失意,继而写他的得志,最终写他求官梦的幻灭。作者评论其故事的发展是“纵横开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