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

ID:34244549

大小:4.0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_第1页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_第2页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_第3页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_第4页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原学院--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太原呼延自来水厂参观实习报告系别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给排水-12学生姓名魏诗东指导教师董春娟、汪艳霞学号201207181242014年10月30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呼延水厂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4年10月30日二、实习地点:太原市呼延自来水厂三、指导老师:校外:王老师校内:董春娟、汪艳霞四、实习内容:1.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厂简介滔滔的黄河水穿越160公里隧道,5座泵站636米高扬程、81公里汾河自然河道、43.2公里PCCP输水管道、一路高歌奔向太原,奔向引黄工程最终体现经济效益的太原市黄

2、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厂。作为“引黄入晋”工程重点配套项目的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厂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汾河西岸呼延村西南侧。背倚龙山之脉、东临潺潺汾水,距市中心30公里,是“引黄入并”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日供水80万立方米,建设工程分为首期、近期,首期每日供水40万立方米,于1998年12月动工兴建,2002年12月竣工,20003年10月30日正式运行。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其生产流程为:1)原水进水管原水经一根直径DN3000毫米总管由厂外连接井进入厂区,由三通分为两支,一支DN3000接远期,

3、一支以DN2600进入近期厂内管廊,然后分为两支DN1800钢管进入配水井。为了控制进水流量和压力,在两根进水管上各设置了一个DN1800的电动调节蝶阀,由配水井水位信号控制阀门开启度。该管路上还设置安装了DN1800电磁流量仪2台,以对进厂原水进行计量。2)配水井配水井按近期规模80万m3/d设计,共1座,分独立2格,停留时间2min,采用自由式溢流堰配水。为使配水均匀,配水井设有稳流区;底部积泥采用小斗并设池底阀排除。3)混合池混合池每组按20万m3/d规模设计,每座净水车间内设两组,停留时间2min。采用垂直轴机

4、械搅拌混合,一组设2台搅拌机。4)絮凝池絮凝池采用竖流式孔室絮凝,每组按10万m3/d规模设计,共8组,分设两座净水车间内,停留时间T=40min。絮凝池分格逐级放大;进口端流速0.5~0.7m/s,出口端流速0.10~0.15m/s;G=30~60s-1,GT=104~105。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季节变化,原水水质差异较大,为使絮凝池能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特设闸板控制超越渠,使水流池内能以20min,30min,40min3种停留时间运行。为防止积泥,絮凝池底部布置有穿孔排泥管,管道末端设置新型排泥角阀,所有排泥阀分为

5、两大组分别排队依次排泥,排泥周期可原水水质变化情况灵活设定。5)沉淀池沉淀池为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每组按10万m3/d规模设计,共8组,分设2座净水车间内。沉淀池停留时间60min,水平流速16mm/s,斜板长度为1.2m,斜板倾角60°,板间间距100mm。每组沉淀池分配水区、稳流区、沉淀区和出水区。各区池宽相同,长度不同。配水区设有配水花墙,使水流沿宽度均分;稳流区设刮泥机2台;斜板沉淀区上部设悬挂式斜板,下部设4台直径15m刮泥机;出水区分设18根集水支槽和1根总槽,水流经出水花墙进入集水支槽,再汇入总槽。所用刮泥

6、机为中心传动式,排泥方式为重力强制排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6)虹吸滤池滤池为带表冲虹吸滤池,每组按20万m3/d规模设计,共4组,每座净水车间设2组。每组滤池分为8格,单格滤池面积为148.8m2。8格滤池采用双排布置,中间为集水渠、出水渠等,两侧为排水系统。滤池设计滤速7.5m/h,最大过滤水头2.0m。进水采用虹吸管和溢流堰,反冲排水采用虹吸管、排水支槽和排水总槽。滤料采用双层滤料:石英砂滤料,有效粒径为0.6mm,厚度600mm;无烟煤滤料,有效粒径1.2mm,厚度200mm。承托层粒径2~20mm,厚度200

7、mm。滤池反冲配水系统采用双层滤砖,反冲水强度为12~15L/(m2·s),反冲时间为7min。每格滤池内设有固定式表面冲洗系统,用喷嘴布水,每个喷嘴服务面积为0.32~0.36m2。表冲水由专用水泵供给,表冲水强度为2.5~3.0L/(m2·s),表冲时间为4min。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7)加氯加氯加氨间按近期规模80万m3/d设计,土建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主要设计参数为:最大加氯量6.0mg/L,其中前(中)加氯量4.0mg/L,后加氯量2.0mg/L;最大加氨量0.5mg/L。加氯分前(中)加氯和后加氯两个系

8、统,前加氯和中加氯不同时进行,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二者只取其一。前加氯点在沉淀池进水管,中加氯点在滤池进水渠,后加氯点在清水池进水管。加氨点也在清水池进水管,在后加氯点之后。加氯机室内设12台全自动真空加氯机,其中6台为前(中)加氯机,采用流量比例控制,4用2备,单台投加能力40kg/h;另6台为后加氯机,采用复合环控制,4用2备,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