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ID:34236812

大小:244.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3-04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一)豫北高产灌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河南省豫北高产灌区小麦丰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省豫北高产灌区,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应用。2术语和定义2.1豫北灌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及其沿岸的部分县(市、区)。该区生产条件较好,小麦生产水平较高,是我省小麦的高产区。2.2高产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2.3优质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其品质指标应达到国家标准。2.4高效与常规技术相比,产量提高5%以上,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

2、所降低。3产地要求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肥沃,活土层25厘米以上,且土体结构良好,无明显障碍因子。高产田0~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氮(N)在≥0.08%,速效磷(P2O5)≥15毫克/公斤,速效钾(K2O)含量≥100毫克/公斤。4品种选择选用的品种应为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该生态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且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该区域适宜种植强筋和中筋品种,且以半冬性品种为主,种植弱春性品种应严格控制播期。适宜该区域推广的品种主要有豫麦49-198、矮抗58、周麦18、周麦22、周麦16、新麦18和郑麦366、新麦19等。5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

3、335.1各主要生育期壮苗指标5.1.1越冬期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至二棱初期,主茎叶龄6~7叶,单株分蘖3~5个,单株次生根8~10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5%。5.1.2返青期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6个以上,次生根10条以上。5.1.3拔节期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厘米。各生育期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5.2群体动态指标亩基本苗15~20万,越冬期群体75~80万,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90万,成熟期亩成穗42~48万。5.3产量结构指标多穗型品种亩成穗数43~48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以上;大穗型品种亩成穗

4、数30~35万,穗粒数45粒以上,千粒重48克以上。5.4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5.4.1冬前及越冬期管理目标: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5.4.2返青~抽穗期管理目标: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5.4.3抽穗~成熟期管理目标:养根护叶,延缓植株衰老,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6栽培技术6.1播前准备6.1.1精选种子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病粒、秕粒、烂粒等不合格种子,并选晴天晒种1~2天。播种用种的种子纯度≥99.0

5、%,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6.1.2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尤其要注意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如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的防治33。条锈病、纹枯病、腥黑穗病等多种病害重发区,可选用戊唑醇(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或6%亮穗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氟咯菌腈(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小麦全蚀病重发区,可选用硅噻菌胺(12.5%全蚀净)悬浮剂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用吡虫啉拌种。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6、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6.1.3土壤处理地下害虫重发区每亩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公斤,加水1~2公斤,拌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使用辛硫磷或甲基异硫磷的微胶囊制剂效果更好。6.2精细整地6.2.1秸秆还田与播前造墒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均匀撒于地表,用大型拖拉机耕翻入土,耙耱压实,并浇塌墒水。同时,每亩应补施尿素5公斤,以加速秸秆腐解。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如播种前遇旱,土壤墒情不

7、足时,应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灌底墒水,使耕层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壤土达到16%~18%、两合土18%~20%、粘土地20%~22%,确保适期足墒播种。6.2.2科学施肥6.2.2.1施肥原则(1)实施秸秆还田,尽量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2)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合理分配氮肥基追比例。(3)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状况实行恒量监控;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应增加磷肥施用量。6.2.2.2施肥建议(1)亩产500公斤左右麦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