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

ID:34235535

大小:31.6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4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_第1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_第2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_第3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_第4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77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4  一、 单项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两者是根本对立的  B.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C.前者是自发形成的,后者是有意制造的  D.前者强调认识世界,后者强调改造世界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据此回答2-4题  2.其中"移入人的头脑"说明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物质的具体形式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在人脑中改造过的

2、物质的东西"说明  A.人脑能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意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不同的  D.物质的变化依赖人的意识的改造  4.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抽象的,意识是具体的  D.物质是具体的,意识是抽象的  二、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为征求意见经媒体公布后,引起了上海市民的强烈反应。人们对草案中关于旨在打假的"知假买假"不属于消费者行为,因而原则上不予立法保护的观点,不同的人谈了不同的看法,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3、智。据此回答5-6题  5.对同一《草案》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在于  A.立场不同  B.世界观不同  C.思维方法不同  D.知识构成不同  6.我们对同一事物和现象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  A.以党的方针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B.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问题  D.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物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据此回答7-8题  7."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要掌握科技知

4、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正确发展  D.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8.生物育种运用"人工诱变"的新方法,启示我们  A.应解放思想,创造性思维  B.应大胆想象,推翻现成结论  C.应改变规律,推陈出新  D.应不断创新,否定历史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回答9-10题  9.从哲学上

5、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0.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理性认识不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D.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1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2."

6、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宋陆象山说:"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据此完成13-14题  13.上述材料中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

7、题  14.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B 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 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16.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人们制定规律  C.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规律  D.唯心主义

8、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17.下列与"心外无物"不一致的观点是  A."存在即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宇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